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X·C_2H_2[X=(CH_3)_3N、NH_3、(CH_3)_2O和CH_3(N)及(NH_3)_2·C_2H_2]五种分子间氢键络合物体系进行了振动光谱研究。用MNDO方法对这五种体系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获得了直角坐标力常数;通过力常数变换将其转换成内坐标表达的力常数,用GF矩阵方法作全振动分析,计算了上述体系的振动光谱频率,并对频率作了理论归属,从而得到了分子间氢键的伸缩振动力常数和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在DND基组水平上,对[GeMo12O40]^4-杂多阴离子最常见的α和β异构体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得到了与X射线晶体衍射实验结果相一致的结构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振动频率分析,得到了杂多阴离子的电子结构、热力学特性和振动光谱,通过定义α,β异构体异构化反应的Gibbs函变△Gα-β与温度的关系,研究了这两种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结果表明:低温时α异构体更稳定,高温时β异构体更稳定些,550K左右为转变点.振动频率分析得到2种异构体的最强峰位于4个频率位置,分别指认为vax(Mo-Od),vas(Mo-Od),vas(Mo-Oc-Mo),vas(Ge-Oa),vas(Mo-Ob-Mo)振动,与红外光谱(IR)的特征振动峰相对应,观察到了特征频率的振动模式,从理论计算角度说明了Rocchiccioli—Deltcheff关于振动模式的设想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在6-31G^*^*水平上对方酸(3, 4-二羟基-3-环丁烯-1, 2-二酮)三种构象异构体进行了SCF计算。结果表明ZZ型异构体最稳定, ZE型次之。用等键反应能量分析方酸的稳定性, 并与苯作比较, 讨论方酸的芳香性。在6-31G水平上计算了方酸三种构象的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4.
在3 000~2 800cm~(-1)范围内,分别测定聚丙烯C-H伸缩振动(νC-H)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四阶导数红外光谱来确定聚丙烯的分子结构。试验发现聚丙烯νC-H主要包括甲基碳氢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_3)、甲基碳氢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sCH_3)、亚甲基碳氢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_2)、亚甲基碳氢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sCH_2)和次甲基碳氢伸缩振动模式(νCH)。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温度对聚丙烯νC-H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聚丙烯分子中νC-H红外吸收强度变化快慢顺序为2875cm~(-1)(ν_sCH_3),2 890cm~(-1)(νCH),2 932cm~(-1)(νasCH_2),2 975cm~(-1)(νasCH_3),2 855cm~(-1)(ν_sCH_2)。  相似文献   

5.
赵一新  崔孟忠  唐小真  王曙光 《化学学报》2005,63(14):1257-1262
在B3LYP/6-31+G(d)的水平上, 对两种含有手性Si原子的新型有机硅单体Si2(CH3)2H2N2(C2H5)4和Si4(CH3)4H4N2(C6H5)2的几种异构体进行了研究, 在全参量几何构型优化的基础上, 进行了简谐振动频率计算, 同时对所研究的体系进行了热力学性质和低能激发态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 理论计算表明, 构象异构体之间的红外光谱差异不大, 热力学和低能激发态性质也相似; 顺/反结构相似的异构体之间红外光谱差异不大, 但热力学和低能激发态性质却呈现差异; 旋光异构体或顺/反结构相差较大的异构体之间, 红外光谱和热力学及低能激发态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从理论上解释了实验红外光谱中Si—H振动峰的裂分是由异构体的存在所致, 并找到裂分峰所对应的异构结构. Si—H键振动频率与其键长相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Gaussian 92从头算程序在6-3lG基组下对C_2B_(10)H_(12),NB_(11)H_(12)和C_2B_(10)H_(11)Cl进行几何优化和振动频率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优化几何与振动光谱均表明,从B_(12)H_(12)~2到上述化合物的取代过程中,几何结构基本保持二十面体构型不变;振动模式表明C_2B_(10)H_(11)Cl的光谱中低频处有一个(C_2B_(10)H_(11))-Cl间的类似于双原子分子的振动,而无C-Cl伸缩振动,  相似文献   

7.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CEP-121G水平上,首次对(XNR)_4 [X = C, Si,Ge,Sn,Pb;R = H,CH_3,C(CH_3)_3,Si(CH_3)_3,C_6H_5]立方簇合物的 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光谱和化学键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分子碎片(XNR) _2进行了相同方法的优化计算。结果表明,(CNR)_4对应原5种结构均不能稳定存在 。(XNH)_4对应原5种结构稳定性较低。对于同一取代基R,簇合物的稳定性大小顺 序为:(PbNR)_4>(SnNR)_4>(GeNR)_4>(SiNR)_4>(CNR)_4。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报道了(1) [Et_4N]_3[Mo_2FeS_6(SCH_2CH_2S)_2],(2) [Et_4N]_3[W_2FeS_6(SCH_2CH_2S)_2]_2(3) {[Et_4N]_3[Mo_2FeS_6(SCH_2-CH_2S]_2}_4·CH_3CN和(4) [Et_4N]_4[Mo_2Fe_4S_9(SCH_2CH_2S)_2]四种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在Nicolet R_3 System四圆单晶衍射仪上,用MoK_辐射收集数据,用SHELXTL程序,重原子法解出这些簇合物的晶体结构,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穆斯堡尔谱对簇合物进行了物理性质的测定.同时用循环伏安法对簇合物的氧化还原特性也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探讨了簇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CH_3Cp)_2Fe(Cp=C_5H_4~-)夹心化合物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和激光Raman光谱, 并做了指认, 将G-F矩阵法计算得到的Cp_2M(M=Mn,Fe,Ru)夹心化合物的一套力常数, 完整地转移到该分子上, 计算得到的振动光谱频率与测得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Cu_4(L)_2(CH_3O)_2(CH_3OH)_4(SO_4)_2]SO_4·6CH_3OH (1)的结构(L为3-乙基-2-乙酰吡嗪双缩水合肼)。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在配合物1中,每个Cu(Ⅱ)离子与来自半个腙配体的2个N原子和分别来自配位甲醇、桥联甲氧基及2个不同硫酸根的单齿配位和桥联氧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4个Cu(Ⅱ)离子通过对称操作形成理想的平面四核铜簇。此外,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1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L。  相似文献   

11.
阿魏酸是一种有效的天然油脂抗氧化剂.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和从头算HF两种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阿魏酸分子的几何结构进行全优化,得到其几何结构参数,进一步计算得到阿魏酸的红外和拉曼振动光谱.计算结果表明,采用B3LYP和HF 2种方法优化得到的几何结构及频率值是一致的,对在B3LYP方法下计算得到的红外和拉曼振动频率进行合理的理论归属并与SDBS数据库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计算得到的红外和拉曼振动频率与实验测定结果符合较好.阿魏酸分子结构和振动光谱的研究,为研究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理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丙酮酸分子结构与振动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密度泛函方法BLYP、B3LYP和从头算Hartree-Fock(HF)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丙酮酸分子的几何结构(甲基的重叠式和交错式两种构象)和振动光谱分别进行了优化和计算,并给出了各种频率所对应的红外强度及拉曼活性,对光谱进行了指认。结果表明:在丙酮酸分子的两种构象中,重叠式比较稳定*B3LYP计算得到的构型参数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在振动频率的计算中,BLYP未标度力场所计算的非CH3伸缩振动基频预测值和实验值的平均绝对偏差为10.4cm-1;而HF标度力场的平均绝对偏差为17.9cm-1。说明两者的结果与实验观测频率比较吻合,但B3LYP的频率计算值偏差(38.3cm-1)较大。根据振动频率的势能分布和红外光谱强度对此分子的振动基频进行了理论归属。  相似文献   

13.
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aug-cc-pVTZ分析了腺嘌呤和质子化腺嘌呤的低能稳定异构体的结构和振动光谱. 结果发现, 对于中性腺嘌呤分子, 腺嘌呤的异构体N9H比N7H的能量低32.76 kJ·mol-1(在极化连续模型下为6.28 kJ·mol-1). 基于标度量子力场方法所得到的势能分布, 对异构体N9H的部分振动基频重新进行了归属. 在极化连续模型下, 质子化腺嘌呤分子有5种低能稳定构型, 其中N1位质子化的9-位氢腺嘌呤最为稳定. 基于振动模式分析, 对这种最稳定构型的振动基频进行了归属, 并对腺嘌呤在pH=1的高氯酸溶液中的实验拉曼光谱进行了指认.  相似文献   

14.
钼铁硫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综合报导[(C_4H_9)_4N]_3[Fe(MoS_4)_2O],[(C_2H_5)_4N]_3[Fe(MoS_4)_2O_2],[(C_2H_5)_4N]_3 [Fe(MoS_4)_2O_2]·CH_3CH,[(C_4H_9)_4M]_2[Mo_2S_6O_2],[(C_2H_5)_4N]_3{[(SCH_2CH_2S)MoS_3]_2Fe}和[(C_2H_5)_4N]_4[Fe_6S_9(SCH_2CH_2OH)Cl]六种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在Nicolct R_3 system四园单晶衍射仪上,用CuK_a(MoK_a)辐射收集数据,用SHELXTL程序,重原子法解出这些簇合物的晶体结构。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穆斯堡尔谱对簇合物进行了物理性质的测定。同时在还原剂KBH_4存在下,对簇合物的催化乙炔还原为乙烯的活性也进行了测定。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探讨了簇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25℃和无氧条件下,以KBH_4为还原剂,测定了七种Mo-Fe-S簇合物(Ⅰ.(Et_4N)_4 [Mo_2Fe_2S_(10)]·2CH_3OH,Ⅱ.Mo_2Fe_2S_4(S_2CNEt(?))_5·CH_3CN,Ⅲ.(Bu_4N)_3[Mo_2FeS_3O],Ⅳ.(Et_4N)_3[Mo_2FeS_3O_2],Ⅴ.(Et_4N)_2[MoFeS_4(SCN)_2(OCH_3)_2]·3CH_3OH,Ⅵ.(Et_4N)_3 [Mo_2FeS_3O(OCH_3'2],Ⅶ.(Et_4N)_4[Mo_2Fe_7S_(12)(SPh)_6]·6CH_3OH),三种Fe-S簇合物(Ⅷ.(Et_4N)_4[Fe_4S_4(S_2CNEt_2'4],Ⅸ.(Bu_4N)_2[Fe_4S_4(SC(CH_3) 3)4],Ⅹ.(Bu_4N)[Fe_2S_3(SCH_2Ph)_2])和相关化合物的组合体系的催化乙炔还原活性.还在15℃和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定了九种(?)由(NH_4)_2MoS_4和FeCl_3组成的不同组分的组合体系的催化乙炔还原活性.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RXNR)_4(X=B,Al,Ga)簇合物的结构与化学键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自洽场理论(HF)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 ,首次从理论上研究了(RXNR)_4 (R = B,Al,Ga;R = H,CH_3,NH_2,OH)簇合 物及其先驱化合物(RXNR)_2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化学键性质,并与其异构体 及其等电子化合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RBNR)_4为环状骨架结构,(RAlNR)_4 和(RGaNR)_4为建立骨架结构。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2个化合物[Co~ⅡCo_4~Ⅲ(salhn)_4(N_3)_6(CH_3OH)_2(H_2O)_2]·4CH_3OH·2H_2O(1)和[Cu_2(salhn)(N_3)_2]_n(2)(H_2salhn=N,N′-bis(salicylidene)hydrazine),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结构表征。化合物1是一个五核的[Co~ⅡCo_4~Ⅲ]钴簇,而化合物2是一个具有结构单元为[Cu_2(salhn)(N_3)_2]的一维链结构。2个化合物中叠氮均具有end-on(EO,μ-1,1)的配位模式。化合物1和2的磁学性质测试表明它们都具有反铁磁行为。  相似文献   

18.
芳香叔胺引发丙烯腈光聚合的引发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芳香叔胺引发丙烯腈(AN)光聚合是通过形成激基复合物(exciPlex)进行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芳香叔胺在基态可以和AN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CTC),而在激发态可和AN形成exciplc(称定域激发)。CTC经光照亦可激发(称CTC激发)。 定域激发引起光聚合速率为CH_3C_6H_4N(CH_3)_2>C_6H_5N(CH_3)_2>HOCH_2·C_6H_4N(CH_3)_2>CH_3C_6H_4N(CH_2CH_2OH)_2,与芳胺荧光被AN淬灭的Stern-Vo-lmer常数顺序一致。CTC激发引起的光聚合顺序为:CH_3C_6H_4N(CH_3)_2>CH_3C_6H_4N(CH_2CH_2OH)_2>HOCH_2C_6H_4N(CH_3)_2>C_6H_5N(CH_3)_2,与芳胺上取代基推电子能力一致。端基分析表明聚合物有芳胺端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并表征了轻稀土硝酸盐与N,N,N′,N′-四苯基-3,6-二氧撑辛二酰胺(TDD)的2:2型配合物:[RE(TDD)_2(H_2O)_2][RE(NO_3)_6]1—4(1:RE=La;2:RE=Ce;3:RE=Pr;4:RE==Nd)和[Ce(TDD)_2(H_2O)_2][Ce(NO_3)_6]·CH_3OH·2H_2O5.5的单晶结构分析表明,TDD作为四齿配体与Ce离子形成半环状配位结构,两个TDD的构象稍有差异。配阳、阴离子中Ce的配位数分别为10和12,配位多面体分别为二帽变形反四棱柱和变形二十面体。  相似文献   

20.
联吡啶构象异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宝宗 《化学研究》2006,17(1):79-82
采用HF/6-31G*方法,对6种联吡啶构造异构体进行了构象分析.之后采用B3LYP/6-311G**方法对处于势能面上的能量极小构象异构体进行全自由度几何优化和频率分析,并且寻找构象异构化过渡态.采用自洽反应场极化导体模型溶剂理论,探讨了水溶剂对优势构象异构体的几何结构和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