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过对则木河活动断裂带的1:5万地质填图及重点地段开挖槽探和剥土,估集了年代样品与构造岩薄片样,实测断错地貌,同时进行了研究区的航、卫片解译,并对前人所作工作成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区活动断裂带的平面展布、几何结构、不同时期的活动习性以及它的形成机制、运动形式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包括全新世断裂的研究和它的未来强震免除性估价。本成果的整理发表,对开发西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包括全新世断裂的  相似文献   

2.
经过对则木河活动断裂带的1:5万地质填图及重点地段开挖槽探和剥土,采集了年代样品与构造岩薄片样,实测断错地貌,同时进行了研究区的航、卫片解译,并对前人所作工作成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区活动断裂带的平面展布、几何结构、不同时期的活动习性以及它的形成机制、运动形式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包括全新世断裂的研究和它的未来强震危险性估价.本成果的整理发表,对开发西昌地区,振兴西昌经济,促进川、滇两省边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可作为有关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经过对则木河活动断裂带的1∶5万地质填图及重点地段开挖槽探和剥土,采集了年代样品与构造岩薄片样,实测断错地貌,同时进行了研究区的航、卫片解译,并对前人所作工作成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区活动断裂带的平面展布、几何结构、不同时期的活动习性以及它的形成机制、运动形式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包括全新世断裂的研究和它的未来强震危险性估价。本成果的整理发表,对开发西昌地区,振兴西昌经济,促进川、滇两省边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可作为有关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经过对则木河活动断裂带的 1∶5万地质填图及重点地段开挖槽探和剥土 ,采集了年代样品与构造岩薄片样 ,实测断错地貌 ,同时进行了研究区的航、卫片解译 ,并对前人所作工作成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区活动断裂带的平面展布、几何结构、不同时期的活动习性以及它的形成机制、运动形式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 ,包括全新世断裂的研究和它的未来强震危险性估价。本成果的整理发表 ,对开发西昌地区 ,振兴西昌经济 ,促进川、滇两省边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也可作为有关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则木河断裂带断层活动特征与中强震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则木河断裂带上4个跨断层形变测点资料的分析,认为则木河断裂带断层活动分为4个不同的活动时段,其不同活动时段断层张压结合;在川滇交界区域发生中强地震前则木河断裂带跨断层形变资料中能捕捉到一定的前兆信息,地震大多发生在形变异常结束后50d内。  相似文献   

7.
经过对则木河活动断裂带的1∶5万地质填图及重点地段开挖槽探和剥土,采集了年代样品与构造岩薄片样,实测断错地貌,同时进行了研究区的航、卫片解译,并对前人所作工作成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区活动断裂带的平面展布、几何结构、不同时期的活动习性以及它的形成机制、运动形式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包括全新世断裂的研究和它的未来强震危险性估价。本成果的整理发表,对开发西昌地区,振兴西昌经济,促进川、滇两省边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可作为有关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后差分GPS测量则木河断裂地震微地貌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治坤  田勤俭  张军龙 《地震》2007,27(3):97-104
地震微地貌是研究古地震的重要证据。 发生在则木河断裂带上的1850年地震的地表破裂带在人类活动较少的地区得以保存完好。 研究区内地形起伏大, 断塞塘、 断层陡坎、 鼓包等微地震地貌特征明显, 在三维视图内可直观反映测量区内的这些地貌特征。 利用后差分GPS方法测量断裂活动形成的地震微地貌, 水平测量精度可达0.5 m, DEM精度可到一个像元1 m, 是定量化研究地震微地貌的一种新方法。 测量结果表明, 大箐梁子顶部七条干沟对应多次古地震事件; 大箐梁子顶部鼓包被断裂断错, 断塞塘沉积区向南迁移, 鼓包最新断错约4 m, 大箐村南山坡形成50 cm高断层陡坎。 说明大箐梁子一带地震活动性较强, 且以挤压构造为主。  相似文献   

9.
对则木河活动断裂进行了细致研究 ,并对其进行了分段和描述 ,根据它们的不同排列方式 ,分析了其各自的阶区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则木河断裂带北段地震地貌及古地震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金卫  李ping 《地震地质》1989,11(1):27-34
地震形成的构造微地貌是地震破裂在地表的直接证据,因此微地貌分析是古地震研究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则木河断裂北段大箐梁子一带发现的断层陡坎、断错冲沟、“搓衣板”地貌及坡中谷等地震地貌的研究,发现该断裂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至少发生过四次强震,其中历史上有记载的两次地震在地貌上也有所反映,说明在则木河断裂带上,强震亦具有在原地重复发生的特点。全新世以来,7级以上强震在原地复发的最小间隔约为1000年,其平均间隔约为1800年  相似文献   

11.
对则木河活动断裂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段和描述,根据它们的不同排列方式,分析了其各自的阶区特征.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定量资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定义了祁连山活动地块的边界,列表给出了近十几年来在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定量资料。其内容主要包括:活断层的编号、名称、产状、主要的地质地貌标志、活动年代、断层分段、断层滑动速率、古地震及其年代、地震破裂带的主要特征等。这些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的8级大地震集中在它的边界活断层上,断层的滑动速率都在5~12mm/a左右;7级左右的地震发生在其内部规模较小的断层上,断层的滑动速率都在1~3mm/a左右;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可以将该活动地块划分为几个次级地块,这些次级活动地块以变形为主,没有发生旋转;我们的结果支持青藏高原"连续变形"的假说  相似文献   

13.
云南活动性断裂带的结构变异与孕震体构造的空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晋南  王华林 《地震研究》1998,21(3):268-276
中国的强震主要发生在一些板内大型走滑断裂带上,地震的破裂基本上是以走滑型破裂为特征。在这些活动性的走滑断裂带上形成的孕震体构造与该走滑断裂结构在空间的变化有关,并且表现出几种主要的变异形式。结合西南地区地震构造的实例,本文剖析了这几种结构变异形式,阐明了孕震体构造存在的空间机制。本文从地震与构造丛集相关及其所具有的分维特征入手,展开了对孕震区断裂结构变异特征的识别和孕震体空间机制的探讨,表述了一条活动性大断裂必须由若干次级断裂和无数中小断裂的空间组合,才能形成孕震体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主要讨论了第四纪以来则木河断裂带的演化过程和变形机制,同时也对该断裂带上基岩裸露区断层新活动的标志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地震台网分布稀疏,基于ETM数据,对措勤地区活动断层构造进行了解泽,并建立了活动断层构造框架。通过分析活动断层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指出措勤地区活动断层的活动性对青藏高原地震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主要讨论了第四纪以来则木河断裂带的演化过程和变形机制 ,同时也对该断裂带上基岩裸露区断层新活动的标志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川滇块体东缘的地层分布和出露特征,以及岩浆活动等方面深入探讨块体东缘的活动构造及其它们的发育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