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顾连兴  杨洁 《地质论评》1989,35(4):307-313
华南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层状矿体下盘往往存在着裂隙充填、热液交代和角砾岩矿化形成的不整合矿体,其矿石成分主要有铜-硫和铅-锌两种类型。它们是块状硫化物成矿溶液在海水-岩石界面以下的卸载产物。在找矿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寻找这类矿体。  相似文献   

2.
3.
4.
5.
6.
浙江建德块状硫化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建德块状硫化物矿床,以Cu〉Zn〉Pb为特征。鉴于Cu,Pb和Zn三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和海底喷流作用的固有特性。它们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均具独特的分带性,显示出顺结构,对黄铁矿中特征元素比值,成矿温度以及铅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该矿床乃同生沉积作用的产物,而非岩浆热液成矿。  相似文献   

7.
黄玉春 《西北地质》1991,12(3):33-35
本文介绍了白银厂及其小外围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主要特征,将其归为陆缘岛弧型和大洋盆地型两大类。并根据这两种类型矿床的产出规律,提出了几点找矿设想。  相似文献   

8.
挪威块状硫化物矿床中单斜与六方磁黄铁矿的交生及其成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矿石的镜下结构研究进一步确证,挪威加里东造山带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的磁黄铁矿绝大部分是沉积-成岩作用的直接产物,并在其形成之后经历了多期次的变形和退火,还有一部分磁失矿是在退变质阶段形成的,或者是由变质热液形成的。这次研究中未发现由黄铁矿变质而成的磁黄铁矿  相似文献   

9.
块状硫化物矿床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顾连兴 《地质论评》1999,45(3):265-275
最近十余年来,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研究在如下方面有新的进展:矿床类型,矿化和蚀变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和变形-变质,矿床模式和成矿机制,金属和硫的来源,成矿流体的性质和来源,以及现代海盆地中的成矿作用等。  相似文献   

10.
11.
双峰式火山岩与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福芝 《矿床地质》2001,20(4):331-338
双峰式火山岩不仅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最常见的含矿岩石组合,而且也是研究其古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的主要依据之一。笔者收集了我国以及世界一些著名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矿带的含矿建造资料,其中包括含矿建筑的岩石组合、形成时代和层序、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等等。整理结果表明,双峰式火山岩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最佳含矿岩石组合;它们主要产五各个时期的造山火山岩类,产生了有利成矿组分浓集的巨大热液循环系统及适宜原(海水深度和封闭条件良好的)含矿流体集积的沉陷盆地(裂谷),从而为成群成带的VHMS型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及成矿地质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西昆仑奥依塔克-恰尔隆拗陷带内阿克塔什-萨落依成矿带发现多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这些矿床产在石炭系双峰式火山岩系之内,沿着下石炭统基性火山岩和上石炭统酸性火山岩两个层位产出,分别以玄武岩和流纹岩为容矿主岩,可以明显地分成基性火山岩型和酸性火山岩型两种类型。矿石主成矿元素均以铜为主,含少量的锌,几乎不含铅,矿床类型属于铜型。这些基性火山岩型和酸性火山岩型矿床被统称为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根据矿床产出地质环境、双峰式火山岩系、沉积建造以及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推断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最可能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弧后拉张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
铜陵矿集区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蚀变-流体填图揭示,铜陵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喷流沉积含矿岩系中普遍存在块状硫化物矿床,上部为层状块状硫化物矿层,下部为浸染状、细脉-网脉状硫化物矿体,具有典型的双层结构。自下而上矿石具有垂直分带性:硅质矿石、石膏矿石、黄铁矿矿石、黄铁矿-重晶石矿石和菱铁矿.铁质燧石矿石。矿石发育胶状和莓球结构,微细层纹状-马尾丝构造。矿石成分以黄铁矿和菱铁矿为主。矿床发育一套独特的热液气爆角砾岩不规则网脉和相互连通的虫管状.树枝状-姜块状黄铁矿管道系统,矿化形式为弥散式多喷口席状矿化,厚度一般不超过100m。  相似文献   

14.
青海祁连县清水沟—白柳沟新元古代寒武纪大陆裂谷双峰式海相火山岩中产有Fe-S和Pb-Zn-Cu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这两类矿床除受所在火山岩陆壳幔源区的部分熔融程度和火山作用旋回性不同影响外,主要受产生构造位置和火山岩浆源区物性条件所控制.其中产Fe-S型矿床的石头沟-香子沟穹窿火山作用,相对形成于近裂谷扩张中心的深海环境,以低K2O钙碱性的拉斑玄武质或英安质下地壳为物源区环境;郭米寺-白柳沟穹窿的Pb-Zn-Cu型火山作用形成于远离扩张中心的陆缘弧环境,源区为一种由地幔源和壳源共同构成的混合源.在矿床成因类型方面,前者近似塞浦路斯的铜黄铁矿,后者为较典型的日本黑矿型.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阿舍勒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是一个正在勘探的大型富铜矿床,矿体呈厚大透镜状,具层控特征,矿体和围岩之间密度差较大。地面重力方法,理应是最有效的勘探方法,但是,由于阿舍勒矿区地质构造过分复杂,地下不同深度的多种密度体叠合在一起,往往掩盖了矿体所产生的重力异常。为了解决这个疑难问题,通过研究,选择适当的正交函数去进行拟合,实现目标信息分离,将成矿层位的重力异常从实测重力异常值中分离出来,勾绘出了矿区线状构造成矿带的轮廓,揭示了矿区构造;指出找矿方向,圈出11个重力异常,根据矿区矿石的最低密度大于围岩最高密度的实事,可以说:“凡有矿的地方必然显示出重力异常”。故使用本方法处理重力资料,在阿舍勒这类矿区,可具直接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西昆仑上其汗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区域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块状硫化物矿床是西昆仑地区重要的铜矿床类型之一。为了探明西昆仑地区该类型矿床的区域成矿条件和有关成矿作用过程,本根据翔实的野外资料和系统的采样分析,通过对上其汗典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有关岩矿标本和样品的光、薄片研究与硅酸盐全分析,综合前人资料分析指出,上其汗地区是苏巴什—上其汗加里东期岛弧带的组成部分,大量火山岩的形成为块状硫化物矿床提供了金属元素矿源;深成钙碱性侵入岩为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因此,该区具有中一大型块状硫化物型层状铜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王登红  陈毓川 《矿床地质》2001,20(2):112-118
文章初步厘定了与海相火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讨论了其成因,认为内生外成(沉)是其主要特征,即成矿物质主要由火山作用从深部提供,而矿石又是通过沉积作用在海底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从成矿类型的角度将块状硫化物矿床与BIF型或磁铁石英岩型矿床联系起来考虑。该类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的演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球演化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8.
郑志强  林东燕 《福建地质》2007,26(4):222-228
通过对闽西南地区石炭纪—早二叠世主要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区域成矿背景、贮矿层位特征以及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温度等分析研究,指出该地区石炭纪—早二叠世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多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贮矿层中伴有典型的喷流沉积岩—硅质岩,并提出闽西南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存在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安徽铜陵矿集区与块状硫化物矿床有关的热水沉积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铜陵地区系统的填图观察和室内研究 ,初步确定了铜陵地区海西期的热水沉积岩。它们是 :石炭系黄龙组 ,由下而上、由内到外的层序包括含硫化物滑石蛇纹石岩 (由原岩为含水富镁碳酸盐岩 +二氧化硅的热水沉积岩变质而成 )→块状、层状 (含铜金 )黄铁矿±铁碧玉±硬石膏±菱铁矿±菱锰矿±硅质岩→含炭质粘土→白云岩 ;二叠系为栖霞组 (含铅锌金 )硅质岩、孤峰组 (含锰 )硅质岩和大隆组 (含钼 )硅质岩。这些热水沉积岩总体构成铜陵地区晚古生代多期热水活动的格局。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 ,本区的硅质岩具有热水沉积岩的特征。氧同位素估算的热水硅质岩古温度在 4 9℃以上。铜陵地区的热水沉积岩对层控矿床的勘查和隐伏矿床的预测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尤其是黄龙组底部的热水沉积岩是铜陵地区找矿的重要标志 ,对于指导长江中下游地区 ,如宁芜等地 ,寻找该层位的矿床有着不可替代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