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历年年底在透血液透析的人数和年度发病率 图1不同年代血液透析患者点患病率(以每年度12月31日数据为准).含进入透析日期确切、删失信息明确的患者.来自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收集的数据,截止为2011年12月31日在透的血液透析患者.患病率单位:例/百万人口.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透析登记及其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上海市透析登记及其结果分析,反映上海市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治疗的总体现状。方法上海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通过上海市"透析登记网络"系统,将2010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接受到的全市60家医院登记资料(其中开展血液透析共60所医院63家血液透析室,开展腹膜透析共38家医院),对所登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全年新增透析患者1621例(每百万人口发病率114.8pmp),较上一年度增加9.2%;其中血液透析占75.8%,腹膜透析占24.2%。2010年12月31日年末透析患者10508例(每百万人口点治疗率744.0pmp),较上一年度增加14.6%;其中血液透析占80.6%,腹膜透析占19.4%。透析患者主要原发病因仍然是慢性肾小球肾炎(46.2%),新增透析患者中,糖尿病占第2位(19.5%)。全年透析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脑血管意外(22.4%)、感染(19.6%)和心血管事件(15.2%);年末透析患者中透析龄5年以上的占30.8%。患者透析充分性、贫血治疗状况、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控制不断改善和提高。结论上海市终末期肾脏病(ESRD)透析患者逐年增加,主要原发病因为肾小球肾炎,新增患者中,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血液透析仍是目前上海市ESRD患者主要透析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3.
血管通路     
1 全部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第一次血管通路 图1 全部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第一次血管通路(构成比,%).选取2006年至2011年全部新进入且有初次血管通路类型记录的患者共8603例.  相似文献   

4.
我国面临快速增长的终末期肾病治疗负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报告2008年我国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透析患病率和发病率,并估计未来维持性透析的趋势。方法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制定调查表,以透析登记软件及纸质版形式下发至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收集各透析室的数据,包括2007年底和2008年底患者数量,以及2008年新进入透析的患者数量;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构成;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原因以及所有死亡患者的原因。分析2007和2008年底ESRD的点患病率、2008年ESRD发病率、ESRD病因以及死亡原因构成。结果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27个应答。2007年底,共报告65074例ESRD患者,点患病率为每百万人口51.7;2008年底患者数增至102863例,点患病率为每百万人口79.1,患病率增长52.9%。2008年ESRD新患者数为45423例,发病率每百万人口36.1。ESRD的病因依次为肾小球肾炎(45%)、糖尿病(19%)、高血压(13%)、多囊肾病(2%)和其他或未知(20%)。ESRD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31%)、中风(20.3%)、感染(19.9%)和其他(28.8%)。结论虽然我国ESRD的患病率显著低于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但发病率极高,未来几年患病率也将快速增加,从而增加我国ESRD的治疗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北京市新增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与病因构成及其变迁,为治疗策略的调整和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数据登记系统2007~2012年间新增MHD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及原发病资料,按照年份、性别、年龄等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6年间新增MHD患者共14945例,患者中男性8397例,女性6548例,男:女1.3:1;其中登记年龄的13571例患者进入透析时的平均年龄为56.2±17.1岁,男性患者进入MHD平均年龄为54.4岁,女性为58.5岁.总体上,MHD患者的前5位原发病依次是是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CGN)、高血压、间质性肾炎及多囊肾.糖尿病超过CGN,在男性患者这种转变发生于2009年,女性患者发生于2010年.新增MHD患者平均年龄缓慢增长,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占新增MHD的主体(81.8%).原发病构成比与年龄有关,对于<50岁的患者,CGN占33.9%,为进入MHD的首位原因;50岁以上患者则为糖尿病,占31.6%.结论 新增MHD患者年龄呈缓慢增长趋势,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为新进入MHD的主体.MHD患者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发病率高,进入MHD早.<50岁患者进入MHD的首位病因是CGN; 50岁以上则为糖尿病;总体上糖尿病已经取代CGN成为北京市新增MHD患者的首位病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近3年来北京市血液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的状况.方法采用统一的透析登记表对在2002~2004年期间北京市各血液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和透析液方面的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2003年和2004年度各单位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的检测结果及2004年透析液的内毒素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度分别有88家、115家和110家透析单位完成了透析登记工作.①透析用水的质量管理:3年来,北京市血液透析单位对透析用水的质量日趋重视,对透析用水硬度、电导度、游离氯以及透析液细菌培养进行检测频率的达标率均有明显的改进.②透析液的质量管理:所有透析单位均使用碳酸盐透析液.2004年直接使用A、B透析液原液的单位比2002年增加约1倍(35.7%vs 18.7%);98.2%单位都能够规范的配置透析液.此外越来越多的单位进行了透析液离子浓度处方个体化的调整.③对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及透析液内毒素的检查及改进:2003年,19/99(18.6%)家透析单位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不合格,主要的不合格项目为:钙、硝酸盐、铝和氯胺;2004年,4家(4%)单位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钙和硝酸盐.经过对水处理设备进行检修及改进后,复检的结果均达标.2004年我们对透析单位进行了现场内毒素检测,其中28%的单位不合格;复检后仍有2家透析液内毒素水平超标.结论3年来,北京市血液透析单位提高了对透析用水和透析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管理.但是,仍要警惕透析用水的污染问题.为了保证患者透析治疗的安全,各透析单位应该对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进行严格管理,定期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7.
1、概述 通过透析登记,可促进各透析单位加强对病历资料的管理,也为有的放矢地实施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为国家或地区医疗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决策的出台提供数据依据.前段时间,我们把北京市的数据与美国肾脏病登记系统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2010年北京市血液透析的死亡率为每千病人年76例,而美国白人在2009年为每千病人年236例,北京的死亡率明显低于美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疆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现状,为改进新疆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全疆已开展透析的医院,收集透析设备、医护人员及在透患者等数据,并整理2013~2014年全疆在线登记透析患者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新疆已开展血液透析的医疗机构共82家,已覆盖所有地州市级及63%的县级医院,可满足新疆80%人口的治疗需求。人口在10万以上的县,90%已开展透析。截止2015年5月,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3202人,70%在地州及县级医院接受透析治疗。全疆每百万人透析人数158人/pmp,其中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州、哈密及塔城地区每百万人透析人数不足100人/pmp。在透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感染率分别为7.2%、6.7%、1.8%、0.2%。全疆从事血液透析的医师共192人,取得专科岗位培训证书94人;从事血液透析的护士共498人,取得专科岗位培训证书276人;透析工程师共58人,取得专科岗位培训证书22人。结论我区已基本建成覆盖全疆血液透析治疗的网络,可满足80%的患者透析治疗的需求。已开展透析治疗的医院硬件基本满足国家规定标准,但从事血液透析的医护技人员接受专科岗位培训率较低,需尽快完善血液透析的规范化培训及岗位教育,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资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居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人群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甲状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并以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应用年均变化百分率计算其年均率值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共报告甲状腺癌新发病例413例,占同期全区恶性肿瘤的3.96%。2004—2011年甲状腺癌粗发病率区间为7.49/10万~34.86/10万,中标发病率区间为6.02/10万~23.63/10万,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女性发病高峰在40~55岁。2004—2011年死亡病例共24例,粗死亡率区间为0.63/10万~1.61/10万,标化死亡率区间为0.13/10万~0.46/10万,8年间死亡率无明显波动。结论: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户籍人群男性与女性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幅明显,但死亡率极低,其中女性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男性;应积极寻找甲状腺癌高发原因,控制发病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猩红热的发病情况和规律,探讨防控对策。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2005年以来《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昌平区共报告猩红热病例649例,平均发病率为14.75/10万,2007年发病率最高达18.14/10万,各年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以散发流行为主,全年均有病例发生,春季多发,2010年底出现了6年来的月发病峰值,学生发病数最多,3~10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92.14%,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人口聚集、人口密集的镇、街道发病率高。结论学生、幼托儿童是重点防控人群,2010年出来月发病峰值,提示我区猩红热疫情有波动、多发的可能,应高度重视,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暴发疫情的监测,同时加强对人口密集、外来人口聚集地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北京市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病因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7年新增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特点,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北京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肾脏病数据系统(BJHDQCIC)提供的数据,对2007年在北京市血液净化中心首诊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进行分析。结果该年度新增血液透析患者1732例,男女构成比1.35:1,年龄41~80岁之间占73.6%。病因前三位为原发肾小球疾病的占27.97%,糖尿病占23.19%,高血压占13.21%。在51~80岁人群中,糖尿病已成为首要病因。结论与过去五年的病因构成相比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构成比逐渐下降,但仍为主要病因,以50岁以下中青年为多。糖尿病构成比较往年增加。糖尿病已成为新进入血液透析的中老年患者的首要病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户籍人群消化系统常见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性收集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人群2004年1月—2011年12月消化系统常见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囊癌和胰腺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和分析发病率、死亡率、中国及Segi世界人口标化率。应用年均变化百分率计算其年均率值,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共报告新发胃癌1 072例、结直肠癌1 502例、肝癌718例、胰腺癌393例、食管癌218例、胆囊癌207例。以上6种恶性肿瘤共占同期全区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39.45%,且标化发病率较平稳。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共报告肿瘤死亡病例中,结直肠癌896例、胃癌849例、肝癌593例、胰腺癌357例、食管癌194例、胆囊癌191例。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总体肿瘤发病和死亡趋势均随着人群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户籍人群消化系统肿瘤位于恶性肿瘤负担的前列,且恶性程度较高。其中,近年来男性的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女性的结直肠癌和胃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均较为平稳,但呈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陈丽 《中国血液净化》2013,(10):576-578
目的探讨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以期预防或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发生。方法对北京市普仁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9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09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血管内瘘堵塞10例(9.17%)。其中血管条件差2例,过度超滤4例,反复定点穿刺3例,压迫不当1例。结论不适当的护理会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的发生,妥善的护理干预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掌握2008-2010年广东省3市常住人口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基础发病率,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原因,为GBS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08-2010年广东省3市人口学基本信息和预防接种数据,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和手工查询并由专家组核实GBS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发生的三间分布、病因,估算常住人口基础发病率。 结果 2008-2010年共调查医院183间,搜索住院病例4 928 425例,GBS确诊病例602例,其中常住人口231例,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第1、2季度较高。常住人口GBS估算年均发病率为3.41/100万,其中2008年最高(4.02/100万),年龄别估算发病率以0~4岁组儿童最高(5.77/100万),性别估算发病率男性(4.36/100万)高于女性(2.38/100万),职业以离退人员和散居儿童为主。发病前2月内有疫苗接种史者3例(0.11/100万剂次),分别为流脑疫苗(0.41/100万)、脊灰疫苗(0.30/100万剂次)和麻疹疫苗(0.26/100万剂次)。 结论 3市常住人口GBS估算发病率小于文献报道的发生率(0.6/10万~1.9/10万),男性估算发病率高于女性,0~4岁估算发病率最高;有疫苗接种史者GBS估算发病率小于常住人口估算发病率,预防接种不会增加GBS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病率达10人/10万人口,年增长率8.7%,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1]。随着血液透析技术不断提高和血液透析方法的不断改进,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和生存质量逐步提高,但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严重影响MHD患者的长期存活,是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本文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2008年1月~2011年12月并发脑  相似文献   

16.
1 全部患者钙达标情况 图1 全部患者钙达标情况(构成比,%) 图1 全部患者钙达标情况(构成比,%).选取2006年到2011年透析龄大于90天的每位患者每年度的最后次化验,共28406例次患者资料.图例单位:mmol/L.  相似文献   

17.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首要条件,对于血管条件差而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而言,带涤纶环的深静脉留置导管是较理想的选择.作者2004年8月~2010年4月对32例患者行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达到充分血液透析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女性人群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女性人群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并用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采用年均变化百分率计算其年均率值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共报告女性新发乳腺癌980例,占同期全区女性恶性肿瘤的19.17%,位居女性新发恶性肿瘤之首。8年间死亡313例,位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第3位。2004—2011年上海市原卢湾区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与标化死亡率相对平稳。结论:乳腺癌是上海市原卢湾区女性人群主要恶性肿瘤,年龄是影响乳腺癌发病与死亡的重要因素,应重点关注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血液透析患者家属的健康维护提供相应的依据,并制定有利于照顾者健康的相应对策.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入住的109名符合纳入条件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09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显著.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心理状态的因素为教育程度、工作类型、家庭收入、费用支付方式和社会支持程度和疾病评分.结论 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心理状况的因素很多,在护理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提高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首要条件,对于血管条件差而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而言,带涤纶环的深静脉留置导管是较理想的选择.作者2004年8月~2010年4月对32例患者行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达到充分血液透析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