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通过建立考虑杆长制造误差和运动副间隙的四杆机构轨迹误差模型,分析了各杆长的制造误差和运动副间隙对四杆机构轨迹精度的影响规律,为四杆机构的精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合理设计四杆机构杆长制造公差和运动副间隙,可使机构既满足精度要求又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2.
颜珍  郭润兰 《机械制造》2013,51(10):42-44
综合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关知识,以机构原始误差为随机变量,分析转动副间隙对机构运动精度的影响.推导出机构输出极限误差与构件原始误差及间隙值的关系,并综合考虑加工制造成本,构建出一种多目标精度优化设计模型.在各杆杆长误差、转动副间隙值的大小和加工制造成本之间达成均衡。  相似文献   

3.
由于运动副间隙的存在以及制造误差而导致的精度丧失、冲击、噪声、寿命降低等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利用概率统计概念建立的考虑运动副间隙和杆长误差的“随机杆”机构模型首次应用于分析真空开关复杂机构系统的运动精度问题,研究表明各尺寸参数误差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精度有不同敏感程度,机构输出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对各几何参数的敏感程度不仅与运动位置有关,而且构成机构系统的各构件对输出精度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基于ADAMS的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精度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了曲柄摇杆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化。通过仿真可建立杆长制造误差、运动副间隙与连杆曲线轨迹精度的数量级别关系,为曲柄摇杆机构的制造、装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某型敞篷汽车的六杆机构为例,提出了一种运动精度可靠性的分析方法。利用闭环矢量法建立六杆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将机构中的杆长误差和运动副间隙视为随机变量,根据有效杆长理论和连续接触假设将机构中的运动副间隙转化为杆长误差,假设杆长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对六杆机构进行运动精度分析并建立运动精度可靠性模型。使用MATLAB软件对实例进行编程计算,定量地分析了六杆机构杆长误差和运动副间隙对运动精度可靠性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六杆机构的运动精度分析,为提高机构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轨迹再现机构的可靠性分析及综合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机构的输出结构误差和机械误差,其中以“有效杆长”模型考虑了各构件尺寸公差、铰链间隙、及销轴在销孔中位置的不确定性对机构输出误差的影响。数值算例可靠性综合结果与通常的确定性综合结果比较,表明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含间隙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精度的稳健优化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考虑杆长制造误差和运动副间隙的影响,提出一种平面连杆机构的稳健设计方法。对运动副间隙引起的回转副偏心距及其对平面机构位姿的影响进行分析,用位置矢量方程描述考虑运动副间隙后平面机构的位姿。根据构件两端回转副要素的实际结构,把构件分成两孔型、孔销型、两销型三种类型。把回转副偏心距的大小及其方向视为两个随机变量,建立三种相应的有效杆长计算模型。采用复数矢量法,推导出三种有效杆长计算公式。对所建立的有效杆长计算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其计算精度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基于所建立的有效杆长计算模型,给出再现函数的曲柄滑块机构的稳健优化设计实例,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制造误差对四杆机构轨迹综合精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丽梅 《机械设计》2005,22(4):9-11
通过建立杆长制造误差对平面四杆机构轨迹综合精度影响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杆长制造误差的敏感系数,分析了杆长制造误差对轨迹综合精度的影响规律。设计实例说明,合理设计四杆机构杆长制造公差,可使机构既满足精度要求又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9.
爬楼轮椅座椅姿态调节机构为一新型两自由度交叉四连杆机构,其运动精度直接影响着爬楼轮椅运动的稳定性。针对座椅姿态调节的交叉四杆机构,利用矩阵的方法建立了机构输入、输出关系的运动精度分析模型,进而建立了机构运动精度的可靠度及灵敏度数学模型。在基本尺寸误差和运动副间隙误差的基础上,求解出了三种运动副间隙误差情况下机构运动精度的可靠度。同时,也求解出了在不考虑运动副间隙误差情况下机构中各基本参数的可靠性灵敏度,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发现机构保持了较高的可靠度及适当增加杆长可改善机构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成刚虎  王西珍 《中国机械工程》2007,18(15):1786-1789
将各原始误差视为随机变量,对全自动平压平模切机肘杆机构分别在仅有杆长尺寸误差或铰链间隙误差以及两种误差同时存在的3种情况下,对其输出运动误差进行了分析与综合,建立了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模型。对杆长尺寸误差和铰链间隙误差随机变量均值和方差的改变给机构输出运动精度可靠度的影响进行了MATLAB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1.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与热误差综合建模及其实时补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提高数控机床的精度,提出一种数控机床的几何与热的复合误差综合建模方法。通过分析机床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的误差数据,得到机床误差分布规律;根据几何误差和热误差的不同特性进行误差分离,采用多项式拟合与线性拟合方法建立机床几何误差与热误差的综合数学模型;利用数控(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系统的外部机床坐标系偏置功能,应用自行研发的综合误差实时补偿系统进行误差在线实时补偿。该误差补偿方法综合考虑机床几何误差及其在机床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全面分析整个温升过程直至热稳态的误差及其变化规律。经检测认证表明,应用该误差补偿方法及其实时补偿系统可使机床在常温下的定位误差由44.1μm降低到3.6μm,补偿91.8%;温升之后的定位误差由26.0μm降低到5.1μm,补偿80.4%,大幅度提高机床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及误差补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建立了一种通用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模型,该模型易于实现计算机自动编程,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上。给出了实现误差补偿的算法和程序流程图,特别针对直线与圆弧的分段处理进行了研究,结出了分段方法及坐标求取方法。最后,以一台三轴立式加工中心为例,对其21项几何误差进行了辩识,通过实验验证了误差补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障转台定位误差谐波补偿准确性,针对一种谐波误差函数计算方法开展研究。 首先分析了转台定位误差谐波补 偿方法,阐述了基于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方法(CORDIC)的谐波误差函数计算原理可行性;针对算法原理误差进行分析,分别建 立了与迭代次数 n、数据位宽 b 的量化模型,明确了算法在谐波补偿值计算过程的总量化误差;根据计算精度要求对 n 和 b 取值 进行设计,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实现谐波误差函数计算并进行实时误差补偿。 以谐波误差函数理论值为参考,仿真 证明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以自制电路板为实验平台,证明了计算方法的总量化误差模型正确性;搭建转台测试平台验证定位 误差补偿效果,实验结果证明采用本文提出的谐波误差函数计算方法进行补偿,使转台定位精度由 29. 0"提高至 5. 3" 。  相似文献   

14.
A/C轴双轴转台是中、小规格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核心功能部件。分析了A轴、C轴与工作台台面之间的五项几何误差,利用激光干涉仪与RX10回转基准分度器对A轴、C轴的分度误差进行检测与补偿,利用五轴数控系统对A轴轴线与C轴轴线之间的位置误差、A轴轴线与工作台台面之间的尺寸误差进行检测与补偿,并提出了一种即节省成本又能有效降低A轴轴线与C轴轴线之间角度误差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阳佳  王福德 《机械》1999,26(6):15-17
在自行研制的EMCD-Ⅲ误差测控仪上开发出丝杠副动态误差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采用国标验收,统计分析,频谱分析,时域转位分析等多种方法,意在给丝杠副传动误差提供一套完善的分析软件,实现误差分离与误差诊断。  相似文献   

16.
邓绪山  杨兵  刘增民 《机械传动》2011,35(10):31-34
基于影响齿轮动力学的误差主要是齿轮副中大齿轮的基节误差和齿形误差的结论,将每对齿轮副中大齿轮的基节误差和齿形误差合成为啮合误差,啮合误差幅值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产生.在齿轮系统动力学方程中引入啮合误差,计算系统的幅频响应,并与未考虑随机误差的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梁磊 《广西机械》2010,(6):69-70
在对定位误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单一基面定位误差的计算方式,并做了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郭俊杰  张琳  皮彪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13):1081-1084
对使用2维检县(球板或孔板)快速检测三坐标测量机的空间误差,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为了高效,准确地实现测量机的误差修正,提出了分离坐标测量机的21项几何误差的算法,并以龙门式结构的三坐标测量机为例,建立了其误差模型。通过计算机数据仿真,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虚拟仪器及误差分离技术,构建一种基于Labwindows/CVI软件平台的误差测量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和测量原理,详细地讨论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保存以及动态显示测量结果及软件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采用计算机辅助误差补偿技术补偿定位误差的原理及方法 ,并给出了用单片机控制的误差补偿系统补偿感应同步器定尺零位误差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