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带,全长250公里,宽20公里,具有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1955年,这里发现了我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之后,原油产量稳步上升。七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提高和深井钻探的开展,这里发现了大面积的油气聚集区,突破了石炭系出油关,为整个油田勘探开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待通常所说的一个盆地活动翼上的油气远景,就象在我国五十年代中期,在四川和鄂尔多斯,有“上台”和“山前”之争那样,长期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石油勘探的进展,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带的形成、演变与含油关系,已逐渐引起了中外石油地质学家的关注。三月下旬,由新疆石油管理局、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学学院地学部的七个研究所,在克拉玛依举行了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研究工作的“1983年科研协作会议”。有关该断裂带的形成机理与油气关系的课题,亦是协作攻关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4.
问题的提出在逆掩断裂带等复杂地区,由于剧烈的构造运动不仅使地下地质现象变得十分复杂,而且使近地表地层特征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一般在200m以上; 2.低、降速带的横向速度变化十分剧烈,地层结构不均匀,基本上没有一个比较稳  相似文献   

5.
6.
柴达木盆地北缘逆掩断裂带及其找油前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柴达木盆地北缘与南祁连山的衔接地段普遍呈现为西北—东南走向的逆掩断裂带,自西往东由赛南、绿南、锡南、埃南等逆断层或逆掩断层组成,延展总长约375公里。该断裂带的不同地段分别被与之直交的潜西、东苦、哑西等断层所切割。  相似文献   

7.
龙门山逆掩断裂带成因与油气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是由地槽和地块的过渡带发展起来的压扭性逆掩断裂带。它由三个推覆体和一个隐伏带组成,以天井山复背斜推覆体和江油至广元断层下盘隐伏体的含油气远景最好。区内发育三种有利的背斜圈闭,油气苗普遍,油气源丰富,并有三套较好的储层.是一个有良好前景的含油气区。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北地区逆掩断裂带与油气圈闭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板块构造理论的出现,特别是地壳测深技术的发展,逆掩推覆构造的研究已有了重大突破。这一突破对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七十年代以来,美国西部落基山大逆掩断裂带的油气勘探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目前已发现可采石油储量1.3亿吨,天然气储量278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克拉玛依逆掩断裂带地质力学分析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克拉玛依逆掩断裂带的地球动力学环境,总结了挤压扭动断裂带形成的力学模式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并根据逆掩断裂带的力学模式,对富集、高产油气的部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YM地区山前逆掩断裂带一直难以得好地震反射资料。为了探讨引起该区地震资料复杂化的原因,利用两条资料较好的地震剖面制成地质模型,并追踪不同部位的模拟共炮点记录的模拟道集记录。经过分析,认为逆掩断裂带构造的几何复杂性,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常规处理的叠加效果。  相似文献   

11.
酒西盆地南部逆掩断层带属祁连山北麓逆掩断层带的西段,东西延伸约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图1)。它主要由盆地南缘断裂及老君庙背斜带北翼断裂(以下简称庙北断裂)组成。  相似文献   

12.
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找油领域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本文以纲要的形式,概括论述了车一夏大逆掩断裂带五个构造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通过沿断裂带已探明的油气分布规律、断裂对九、十区油气藏的控制作用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等三方面论证了大逆掩断裂带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探讨了进一步在大逆掩断裂带的找油领城及油藏类型。  相似文献   

13.
二连盆地的逆断层运动及其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连盆地位于内蒙古中部,分属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管辖。1977年在盆地内开始进行成规模的石油地震勘探,1979年开始石油钻探。  相似文献   

14.
从地层、构造、断裂等发育特征,论述了二连盆地中、新生代时期属于拉张型断陷坳陷盆地。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东戈壁盆地相比,具有次级凹陷面积大,后期保存较好,更临近古海盆等特点,与我国的海拉尔盆地、开鲁盆地类似,同酒西盆地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酒西盆地老君庙逆冲断裂带及其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这是一条典型的逆冲断裂带,由老君庙和庙北两逆冲断层组成。断面上陡下缓,向下顺上石炭统太原组软弱层滑脱。该构造带沿走向从东至西位移量和缩短量逐渐减少,褶皱幅度减小但宽度增大,逆冲岩席厚度由薄增厚。岩席厚度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其它变形差异的主要原因。断裂带的演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褶皱尤其是断裂是从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发育的。  相似文献   

16.
酒西盆地老君庙逆冲断裂带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条典型的逆冲断裂带,由老君庙和庙北两逆冲断层组成。断面上陡下缓,向下顺上石炭统太原组软弱层滑脱。该构造带沿走向从东至西位移量和缩短量逐渐减少,褶皱幅度减小但宽度增大,逆冲岩席厚度由薄增厚。岩席厚度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其它变形差异的主要原因。断裂带的演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褶皱尤其是断裂是从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发育的。  相似文献   

17.
二连盆地地层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根据盆地内钻井、古生物、地震等新成果,结合区域地层对比论述了“巴达拉湖组”应该存在,时代暂归入晚侏罗世。巴彦花组属早白垩世。巴彦花组时代比松辽盆地登娄库组要稍微偏老。盆地地质发育历史中有过短暂统一时期,但长期是彼此被基底凸起所分割的箕状断陷或地堑断陷。  相似文献   

18.
喜马拉雅运动对鄂尔多斯盆地断裂构造演化和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断裂带穿过米脂气田南侧,在断裂带中三叠系野外露头发育有一组"X"型构造裂隙或节理,充填有含大量天然气包裹体的方解石脉。分析表明天然气包裹体形成温度在130~140℃之间,气态总烃含量为78.9%,其中CH4为51.8%,并含21.1%的H2S气体。天然气包裹体中有机质以中等碳数C19—C27正构烷烃和偶碳数优势为特征,其来源与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藏源岩一致。研究认为方解石脉天然气包裹体是深部天然气藏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沿构造裂隙发生运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海拉尔盆地与二连盆地的相似与差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20.
二连盆地反转构造与油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连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经历了早、中侏罗世,晚侏罗-早白垩世的裂陷作用和中侏罗世末,早白垩世末和晚白垩世末的反转作用,可以识别出压性,压扭性等反转构造,盆地的裂陷期是生油岩主要发育期,而反转作用期形成的各种叠加构造圈闭则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