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膀胱恶性肿瘤中移行上皮癌占90·0%,而原发性腺癌则少见,仅占2·5%,延边第二人民医院曾收治1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43岁.间断性肉眼终末血尿3个月,经B型超声波及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前壁有大小为4·0 cm×5·0 cm×3·0 cm的肿物,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确定无脐尿管残留.1·2病理检查肿瘤肉眼所见:切除的膀胱壁内表面中央有3·0 cm×3·0 cm×3·4 cm的结节状肿物,表面光滑,凹凸不平,呈灰白带褐色,质脆,边缘附有少量正常膀胱黏膜;膀胱外表面较光滑;切面上肿物呈灰白色,浸润膀胱壁使其增厚(图1).镜下所见:肿瘤细胞呈腺样排列,细…  相似文献   

2.
例1 男,62岁,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1个月于2010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血尿中伴有血凝块成条状,血尿为间断性;无尿频、尿痛表现;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前列腺肛门指诊未触及结节,前列腺Ⅰ度增生.超声检查示膀胱内见约1.5 cn×1.0 cm低回声肿物.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右侧壁约2.0 cm×1.5 cm乳头状肿物,无明显蒂.取活检病理检查提示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前诊断:(1)膀胱移行细胞癌;(2)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27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0年,加重1个月,于2009年5月11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情况:外生殖器发育正常.肛诊:前列腺大小正常,中央沟存在,未及结节及触痛,指套退出无血迹,肛门张力正常.血、尿、便常规正常,肝功、肾功正常.心电图、胸片检查正常.泌尿系彩色B超示:左肾体积增大,形态饱满,左侧输尿管未见扩张;右肾缺如,膀胱三角区右侧、前列腺上方可见一约5cm×4cm大小囊性肿物向膀胱内突起,边界清晰,并于膀胱直肠凹处及右侧精囊区上方可见管状、团状低回声区,范围分别为:6.7cm×2.0cm、4.4cm×2.1cm.  相似文献   

4.
<正> 膀胱嗜铬细胞瘤属罕见,约占膀胱瘤的0.06%。我院自1971年1月以来共收治3例,对诊断和治疗略加讨论。临床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28~57岁。均有肉眼血尿,排尿发作1例,均血压正常。2例膀胱B超发现肿瘤。膀胱镜检查表面呈暗红色充血结节,无分枝,分别为1.0×1.5,2.8×3.0和2.0×1.5cm大小,顶部2例,右侧壁1例。2例尿VMA(-),1例未检。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距肿瘤2cm处),术中1例见顶部二个肿瘤:一个2.8×3.0cm大小突出膀胱腔内,另一个3.0×3.2cm不突出腔内之结节。术中1例血压波动,另2例血压平稳。病理诊断:膀胱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5.
患者,34岁.因反复排尿不畅1年余入院,偶有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症状每于月经来潮时,明显加剧.口服抗生素无效.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发现;妇科检查无殊;盆腔B超探查见盆腔底部,膀胱左侧壁内大约2.5cm×2.5 cm×2.0 cm肿块,子宫附件无殊;静脉肾盂造影无明显异常.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颈口2点至5点处黏膜呈半球形隆起,基底宽大,黏膜完整,周围黏膜未见明显浸润、坏死及出血.于连硬麻下行膀胱探查术,术中见左侧膀胱颈口隆起明显,但表面黏膜完整,无坏死及出血.切开黏膜,见肿块位于肌层内,约2.5cm×2.5 cm大,形态基本规则,暗红色,中等硬度.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示子宫内膜异位症.遂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膀胱颈口重建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报告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诊断:膀胱颈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恢复好.随访1年来,排尿畅,一般情况好.  相似文献   

6.
谢斌  张厚彬  黄仕泉 《重庆医学》2007,36(14):1362-1362,136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4岁.无明显诱因间歇性终末肉眼血尿1个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腹部及膀胱区未扪及包块,前列腺轻度增生.尿常规: 蛋白 /HP, 红细胞 /HP, 白细胞0~3个/HP.B超检查示膀胱前壁有一3.9cm× 4.7cm的肿块影像,部分向膀胱腔内凸起,大部分向腔外凸起,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表面凹凸不平,内有不均质的实质回声.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37岁.因全程肉眼血尿伴下腹部胀痛4天,加重2小时入院.患者无腰痛及外伤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异常发现.下腹部膨隆,耻骨上可触及7cm×6cm包块,质地中等,边界清楚,触压痛,叩诊呈浊音.留置导尿管引流出暗红色液体5ml;B超示膀胱充盈不良,壁毛糙增厚,膀胱前上方见78mm×35mm×57mm近似无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内有分隔;CT提示膀胱充盈不良,膀胱腔明显缩小,内见斑点状不均质混杂信号阴影,CT值55~65Hu,强化效应不明显,膀胱外形正常;盆腔内可见游离性积液征象,盆腔内未见明显造影剂外溢.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例1,男,48岁,因尿频尿痛来院检查.尿常规示:白细胞2~4个/HP.超声检查见膀胱充盈良好,左侧输尿管膀胱壁内可见一个1.51cm×1.40cm×1.38cm囊状光环,膀胱壁外可见一个3.51cm×2.54cm×2.46cm无回声区,界限清晰.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进行性排尿困难10余年,加重15天,于2003年5月5日入院。B超示:前列腺肿大,膀胱三角区新生物。尿常规:RBC( ),WBC(±)。肛门指检:前列腺Ⅲ度肿大,质韧,光滑无结节。入院次日行前列腺摘除术,第三天行膀胱切开膀胱新生物切除术。术中见膀胱壁增厚,粘膜粗糙,膀胱三角区有约3cm×3cm×1cm新生物,基底宽,无蒂,呈结节状突起,表面不光滑,灰白质中。临床诊断:膀胱癌。病理检查:灰褐灰白色组织0.5cm×0.5cm×0.5cm两粒。镜检(图1、2):可见大量浅红色、云雾状、片块状、无细胞性的淀粉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呈红色。病变部位…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69岁,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为终末血尿,无凝血块,自服消炎止血药物无明显效果,在外院行泌尿系彩超检查示膀胱内占位性病变.2009年1月4日遂来我院进行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左侧壁有一菜花样肿物,大小约4.Ocm×3.0cm×3.0cm,质脆,触之易出血.  相似文献   

11.
白介素-2联合应用吡柔比星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铁军 《医学争鸣》2006,27(11):F0003-F0003
1 临床资料膀胱肿瘤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4(男29,女5)例,初发膀胱肿瘤27例,复发膀胱肿瘤7例;年龄34~76(平均52.9)岁;单发24例,多发10例,肿瘤最多达11个;大小在0.5 cm×0.4 cm~4.3 cm×4.7 cm范围内;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移行细胞癌,I级23例,II级9例,III级2例;病理分期Ta 8例,T1 19例,T2 6例,T3 1例.研究组38(男32,女6)例,初发膀胱肿瘤30例,复发膀胱肿瘤8例;;年龄36~78岁,平均52.4岁;单发30例,多发8例,肿瘤最多达16个;大小在0.5 cm×0.4 cm~4.6 cm×5.0 cm范围内;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移行细胞癌,I级27例,II级10例,III级1例;病理分期Ta 10例,T1 20例,T2 7例,T3 1例.本组72例患者根据临床及患者要求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相似文献   

12.
全成 《吉林医学》2007,28(3):374-374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78岁.1个月前因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切除手术,近日到门诊复查.B超显示膀胱右侧见一6.3cm×3.8cm无回声包块,申请CT检查.平扫示,膀胱充盈良好,膀胱壁光滑,膀胱内密度均匀.膀胱右下方及左上方各见一大小分别约3.3cm×5.2cm和0.8cm×1.8cm,囊性低密度影,边缘光滑、锐利,囊性袋状影与膀胱壁间可见短管状通道.增强扫描示,膀胱及囊性袋状影同步充满高密度造影剂,密度均匀,二者间形成一短管状通道,CT诊断为假性膀胱多发憩室,合并憩室内结石.  相似文献   

13.
张桂俊  孙冬梅  王芹芹  赵文  邵世宏 《西部医学》2013,25(9):F0003-F0003
病例男,38岁,4天前健康查体时发现膀胱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断遂人我院。患者自诉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化验:血、尿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2013年1月18日超声检查:膀胱充盈良好,右侧壁近三角区见椭圆形低回声肿块(图1),大小3.2cm×3.5cm×2.3cm,边界清,向膀胱内、膀胱外隆起,似位于膀胱肌层,膀胱黏膜层、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性,23岁.因发现左肾积水行左肾导管置入术后半年就诊,无癫痫发作史.查体:智力正常,双侧颊部及颏部散在红褐色丘疹,呈蝶形分布.超声检查:双肾形态不规则,左肾实质区可见数个偏强回声团,其中一个大小为1.0 cm × 1.0 cm;右肾实质区可见多个偏低回声团,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杂乱并可见散在分布的团状强回声,最大一个大小为3.4 cm × 3.1 cm,异常区内血流较丰富;双肾实质内另可见数个无回声区.左肾肾盂肾盏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及大小为0.6 cm × 0.4 cm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右肾肾盂肾盏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膀胱壁增厚不光滑,其内可见一个大小为1.9 cm × 1.2 cm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左肾肾盂、左输尿管及膀胱内可见管道样强回声.超声诊断:双肾多发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囊肿(结节性硬化症),左肾结石并积水,膀胱结石.  相似文献   

15.
秦军  刘志谦  张辉 《黑龙江医学》2004,28(11):883-884
透明细胞癌是发生于肾脏的肿瘤 ,而发生于膀胱临床上较罕见。我科于 2 0 0 1~ 2 0 0 4年分别收治 2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男 ,4 5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 6d入院 ,有不规则血块 ,无排尿困难。查体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尿常规 :血细胞 3 ,白细胞 1 。B超见膀胱左侧壁 3 1cm× 2 8cm× 2 9cm稍强回声 ,形态边界不规整 ,此处膀胱壁连续性中断。双肾大小形态正常 ,双侧输尿管无异常。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左侧壁有一直径约 3 0cm菜花样肿物 ,基底较宽 ,表面有血凝块 ,距左侧输尿管口约 2 5cm ,输尿管口喷尿正常。取活检 ,病理报告为 :…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因"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半月余"于2020年2月14日就诊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入院后行CT检查示:膀胱右后壁见菜花状结节,最大截面约2.0 cm×2.9 cm,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病灶累及右侧输尿管膀胱开口处.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3岁,排尿不畅,夜尿增多5年,1周来尿频尿急、尿线细入院.无肉眼血尿及尿潴留病史.查体:全身状况好,心肺无殊,肛门指检:前列腺增生约3 指,中央沟变浅,未触及结节,质地中等.血PSA(前列腺特异抗原)5.2ng/ml,血f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4ng/ml.B超:前列腺形态饱满,中叶向膀胱内突出,前列腺容积(5.4cm×5.1cm×4.5cm)65cm3,残余尿10m1,双肾、双侧输尿管未见异常.术前平均尿流率1.2m1/s,最大尿流率8.0m1/s.  相似文献   

18.
苏新建 《四川医学》2010,31(2):240-240
例1,男,32岁,发现脐部有恶臭分泌物伴疼痛2d,查体:青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脐部周围稍红肿,有压痛,于脐下方加力挤压时,有少量脓血性分泌物,且有恶臭味。行彩超检查示:脐下方腹壁下有约3cm×2cm大小范围的低回声区,边缘尚清,形态规则,膀胱充盈时距膀胱壁约3cm,膀胱腔内及膀胱壁无异常发现。血性分泌物送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  相似文献   

19.
少见膀胱肿物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29岁。因经期尿急、尿频2年,无肉眼血尿入院。既往有人工流产史。尿常规:WBC少量,RBC()。B超示:膀胱后壁有一1.4 cm×1.4 cm大小高回声包块。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顶部黏膜隆起,表面滤泡状改变,范围约1.5 cm×1.5 cm大小。诊断为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所见:膀胱顶部偏左侧黏膜呈多滤泡状隆起,膀胱壁可触及1.5 cm×1.5 cm大小质硬包块,界清,与腹膜粘连,与子宫轻度粘连。术后病理:(膀胱)肌层内子宫内膜异位症。例2,女,53岁。因排尿时下腹痛20 d入院。无肉眼血尿,无头痛头晕及其他不适。既往无高血压史。彩超检查…  相似文献   

20.
张翥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3):147-147
病历资料1995年4月收治复发性膀胱肿瘤患者1例。该患于1年前因多发性膀胱肿瘤,在辽宁省肿瘤医院行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术后1年复发,B超:膀胱内多发肿瘤。窥胱检查:膀胱内有十多个大小不等之肿瘤,大者约4.0cm×4.0cm,小者约0.5cm×0.5cm,动员其行膀胱全切,患者因经济条件差,不同意手术,而回家自行用狼毒根煎后捣碎外敷于小腹膀胱区,汁稀释后口服,其量不详。治疗期间出现多次,较多量血尿及烂肉样物排出,半月后因腹壁感染形成腹壁蜂窝组织炎而来院求治。经抗炎及外用药后好转。回家后继续用狼毒根治疗,1个月后复查B超:膀胱肿瘤已明显减少及缩小。窥光检查:膀胱内肿瘤只4~5个,大者仅2.0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