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评价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后现代主义是 2 0世纪末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 ,其影响遍及各个领域。强调反思和批判精神、反中心和提升非理性、倡导多元化的方法论和提倡对以及淡化价值判断是其显著特征。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许多教育学者开始借助后现代主义的有关思想来审视教育 ,笔者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有关思想的观照 ,展开由后现代主义引发的对当前教育评价研究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张国清一、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后现代主义既是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诸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后现代主义思潮表现了一部分西方知识分子对当代资本主义官僚政治秩序的强烈不满,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3.
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它诞生后便很快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并影响到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电影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反映,在西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现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后现代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的影视文化的事业,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本质及对我国电影的影响,进而探索社会主义民族电影发展的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兴趣 ,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对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与后现代主义关系的考察 ,发现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有着重大的区别 ,但它对后现代主义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 ,社会批判理论尤其是否定辩证法不仅成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预示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它的主要倾向是否定现代工业社会的理性。西方世界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后现代主义就是这些矛盾的文化表现,它是对科学主义精神的一种回应,也是人们理想破灭的产物。哲学领域中后现代科学观的形成,文学创作中“作者之死”、“主体之死”及其向“后现代个体”的复归,是后现代主义产生的两上重要途径。后现代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进步史观,提倡生态伦理和女权运动,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的一种综合性哲学与文化思潮,其基本主题是反思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与文化精神。中国现代化是不同于西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化破除对西方现代化的盲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并且处理好与之共处的关系以及在现代化建设中重新审视理性和科学技术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当代重要的社会思潮,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加强马屯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当代性,开创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精神和中国大众文化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化精神的集中概括 ,它具体体现为当代西方文化的非中心性、平面性、商品性、复制性、大众性等特征。立足于对当代西方文化的这种价值判断 ,后现代理论家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消极性的文化 ,是体现后现代文化精神的主要文化形式。这种观点影响了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本文批判了认为中国产生了后现代主义、中国大众文化是后现代主义文化这两种错误的观点 ,并对中国大众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尼采文化哲学契合了后现代主义这一场广义上的文化哲学运动的内在精神要求。后现代主义与西方社会政治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尼采文化哲学中的后现代意蕴在一定程度上以扭曲的方式体现了后现代政治重主体性、重话语控制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丹尼尔·贝尔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 ,他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均持一种否定的态度。立足于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框架 ,对其传统、现代和后现代文化思想进行深入了解与探讨 ,并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异同进行研究 ,对了解西方当代社会学发展潮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年代,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西方传教士的陆续东来及其带来的文化思想,使中国感受到了外界的巨大冲击。其中,该时段在历法、哲学、翻译等领域的回族领军人物与西方传教士的这种碰撞可分为冲突、交流两大类,其中表现出来的以儒家文化这一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国家认同和在此背景下体现的民族意识尤其值得关注。某种意义上呈现了回族族群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组成部分,在明末清初的民族融合与国家认同程度。  相似文献   

12.
川西林盘是集生态、生产和生活于一体的复合型农村聚落形式,是几千年川西农耕文明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本文从地理环境、经济生产、移民社会和文化习俗几方面分析川西林盘文化的成因,为川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摘要:市民社会理论虽源于西方,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主体的形成等因素的出现,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我国的传统制度和文化排斥市民社会的发展,因而培育我国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就要破除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在发展经济和稳定的政治条件下,培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要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公民的市民社会意识以及文化系统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文化伴着经济发展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文化建设既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保障力量。在西部经济开发中,我们既要大力弘扬西部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又要立足于在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努力创造既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色的西部新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悲剧中的女性形象和西方悲剧中的女性形象相比,更多的是被动,是责任,是诸多的不得已和自控,而且更多的是不自觉地顺从了男性和社会对她们的期待。她们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中对道义的推崇,对人性和个人情感的忽视。而西方古典悲剧中的女性形象则体现了西方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尊重情感的浓重的个人主义观念。这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心态与中西不同的经济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时代 ?我们一直以西方相参照 ,把我们的时代定位为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全球化时代、晚期资本主义(美国学者杰姆逊提出 ) ,这是因为我们与西方共时代 ,但我们还有本土经验 ,有我们时代的纵坐标和横坐标。我们的汉文化处在什么状况 ?只有纵横结合才能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宏观语境是当代社会转型 ,这也正是当代文化研究最为必然的理论问题与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7.
中西古典悲剧主人公性别差异成因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的连续性使原始女性崇拜意识保留下来,并以潜意识形态影响着中国人;西方上古历史的断代性使男性崇拜意识深入人心,并且与社会意识相一致,从而对西方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是中西悲剧人物性别差异生成的源头。在男权社会里,中国的社会道德意识使中国女性遭受的不幸和毁灭多于男性,而掠夺性文化主导的西方社会使男性遭受更多的磨难,这构成了中西悲剧人物性别差异的社会基础。中国剧作家地位低下,极易理解同情女子的悲苦,而西方的悲剧作家通常并非社会的“弃儿”,而是社会主导意识的代言人,这是中西悲剧人物性别差异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东西方早期史诗展现了人类诸多的共同属性,成为贯穿中外文学史的艺术母题,浓缩成一再被重复的价值内核。史诗含示了不可更改的人性原则:文学必须遵守基本的社会性,但自然性却是最活泼的艺术之源。整理梳爬东西方早期史诗中的人性内涵,可为东西方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性材料。  相似文献   

19.
理性化是西方社会演进的趋势和文化研究的主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失序问题是观照理性化局限的窗口.文章对分别生活在这两大转型时期的迪尔凯姆和哈贝马斯关于社会秩序的思想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两人在社会失序与重建方面的观点.这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西方社会理性化进程的得失,这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治社会的发源地是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里孕育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及民众文化等因素在东西方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催生了法治社会。在法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 ,道德的性质随着社会基础的变化发生了对位偏差 ,道德地位在德治主义传统文化的视野里也相对降低。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 ,要正视这种变化 ,并立足于法治 ,才能有效地开展德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