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球囊扩张术及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术及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食管狭窄做了球囊扩张术或内支架置入术,24例置入国产带膜内支架,11例良性狭窄行单纯球囊扩张术,结果:操作成功率100%,吞咽困难改善率100%,无严重并发症,支架置入术再狭窄率为42.9%,死亡5例,均为肿瘤发展所致。结论:球囊扩张术及内支架置入术是解除食管狭窄的有效方法,对于恶性食管狭窄要配合放疗或化疗。  相似文献   

2.
食管狭窄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探条扩张、气囊扩张和食管内支架等方法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探条扩张、气囊扩张和食管内支架治疗的93例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探条扩张者56例,显效39例(69.6%),有效12例(21.4%),无效5例(8.9%),总有效率91.0%;气囊扩张6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3.3%;放置食管支架31例,29例放置1次成功。吞咽困难缓解时间为3~10个月。结论根据食管狭窄的性质选择内镜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结果:8例贲门失驰缓症者吞咽困难症状完全缓解,近期有效率为100%,无天出血与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安全有效,是该病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安置网状食管支架治疗严重食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内镜下安置网状支架治疗严重食管狭窄11例,其中晚期食管癌性狭窄8例,吻合口疤痕狭窄2例,贲门失驰缓症1例;内镜下一次性安置网状食管支架成功率100%;8例食管完全狭窄者,先行微波治疗,再行安置支架。术后患者吞咽困难迅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近期有效率100%,先后主要并发症是胸痛,次要并发症是返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5.
胃镜下对 2 86例食管、贲门狭窄患者 ,使用沙氏扩张器共行 6 84次扩张 ,其中 6例失败 ,失败原因系狭窄段过长、扭曲 ,导引钢丝不能通过。对 16例扩张效果差及 9例食管瘘患者 ,安装食管内支架 ,均一次安装成功。术后吞咽困难明显缓解 ,呛咳消失。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胸痛、出血、再狭窄、支架移位等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表明扩张及内支架置入术方法简便、安全 ,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气囊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内镜直视下应用气囊扩张器对食管贲门狭窄病人进行扩张治疗。结果:扩张后效果均很显著,16例1次扩张成功,l例因狭窄病变重行多次扩张成功,2例恶性肿瘤患者置放记忆合金支架,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狭窄病情缓解,吞咽困难减轻甚至消失,营养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器扩张治疗食管贲门狭窄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经济实惠,扩张囊为气囊,质地柔软,对患者损伤小,痛苦少,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贲门失驰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肌肉病变所致的病症,以下食管括约肌松弛障碍、食管体部缺乏蠕动性收缩为特点的动力障碍性疾病[1].临床有吞咽困难、返食、胸部不适或胸痛症状;钡餐显示贲门痉挛,食管扩张;内镜和(或)手术除外贲门炎性狭窄和恶性病变.气囊扩张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有效方法[2].我科于2005年7月-2008年12月采用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39例,疗效满意.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贲门失驰缓症的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贲门失驰缓症患者48倒,行Heller手术15例,Neller氏术加贲门成形术12例,Heller手术加食管胃底固定术21例。术后从症状学、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纤维胃镜检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食管胸膜瘘死亡1例(208%),39例经6mo~8a随访,术后狭窄再手术2例,痊愈30例(7692%),好转9例(23.08%).而Heller手术加食管胃底固定术21例中,17例经6mo~3a随访体重增加,进食顺利,无反酸及烧心症状。结论Heller氏术加食管胃底固定术在预防胃食管反流方面优于其它术式。  相似文献   

9.
改良Heler手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12例何明开沈民仁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2300111临床资料本组贲门失驰缓症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10例有食后呕吐,6例脱水消瘦、体重下降。X线食管钡餐检查示食管有不同程度扩张,贲门显示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与可回收支架置入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用国产哑铃形气囊食管狭窄扩张术与国产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可回收支架置入术,综合治疗食管癌术后狭窄,并进行分析.结果:共17例行球囊扩张,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4例.球囊扩张无效4例患者行可回收支架置入,X线下国产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可回收支架置入术支架膨胀良好,显效3例,有效1例.1例患者术后轻度狭窄坚持进食团扩张吻合口至狭窄症状消失.结论:食管癌术后狭窄行球囊扩张后效果良好,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发生较早、须行反复扩张且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行国产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可回收支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