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骨膜.成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为其基因转移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实验于2003-09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医学实验科完成。采用聚乙烯亚胺介导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经转染至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中,培养36h后,采用细胞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杂交、酶联免疫吸附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等方法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成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生物学活性。结果:①pcDNA3.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的成骨细胞能分泌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至细胞培养液中,表达量约为(1.56±0.08)ng/mL,高于未经转染的细胞培养液[(0.53±0.048)ng/ml,(P<0.01)]。②经转染的成骨细胞的培养上清可以明显促进3T3细胞的增殖,表明成骨细胞所分泌表达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能够转移至骨膜成骨细胞中,经转染的细胞能够超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反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udt6基因在小鼠内耳的表达。[方法]采用初生乳鼠内耳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后获得小鼠内耳细胞cDNA,根据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PCR产物分析和DNA测序确定Nudt6是否在小鼠内耳细胞表达。[结果]采用小鼠内耳组织总RNA,RT-PCR扩增出Nudt6基因部分编码区,扩增产物测序证实小鼠内耳中有Nudt6基因的表达。[结论]Nudt6基因在内耳有表达,为Nudt6与bFGF蛋白在内耳的互作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Nudt6可能与bFGF在耳聋的预防、治疗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癫痫大鼠模型脑海马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分布及其意义.方法:将39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3只、生理盐水组(B组)和癫痫模型组(C组)各18只,A组不处置,C组大鼠以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急性癫痫模型,B组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匹罗卡品,A组大鼠处死,B、C组分别于造模后6、12、24 h及3、7、14 d时各处死3只,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bFGF的表达规律及其在海马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结果:造模后A和B组海马区发现有bFGF蛋白的表达,但表达水平较C组低(P〈0.05);C组癫痫发作后6 h海马区bFGF表达开始增加,24 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4 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bFGF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CA2区部分神经元表达.结论:bFGF在急性癫痫大鼠模型脑海马中呈规律性表达,以星形胶质细胞表达为主,CA2区部分神经元表达;bFGF可能对癫痫后的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使bFGF在大肠杆菌中得以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奠定基础.方法 将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bFGF)基因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c,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cF.将pETcF转化宿主菌BL21(DE3)pLysS,以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目的 蛋白在宿主菌内成功表达,该蛋白表达量随诱导时向的延长而逐渐增加,3 h达到最大值.结果 凝胶薄层扫描结果显示,该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7.4%.Western blotting检验,该蛋白可与bFGF抗体发生特异结合.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bFGF的生物学活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骨组织的损伤有修复作用,许多体内外实验均表明外源性植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骨形成过程。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移对成骨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07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医学实验科完成。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体质量1.5~2.5kg,采用聚乙烯亚胺(jetPEITM)介导真核分泌表达载体pcDNA3.1-bFGF及非分泌表达载体pEGFP-C3-bFGF转染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消化收集转染成骨细胞以及未经转染的成骨细胞,利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同时测定DNA浓度、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含量的变化。结果:①未转染的细胞在第8天进入稳定期,而经转染的细胞在第10天才进入稳定期。未转染细胞最终达到的细胞数量为(1.70±0.02)×109L-1,而经转染的细胞数量为(2.10±0.03)×109L-1,差异显著(P<0.05)。②经pcDNA3.1-bFGF转染的成骨细胞的DNA量最高,约为(255±20)mg/L,而经pEGFP-C3-bFGF转染的成骨细胞的总DNA量约为(225±20)mg/L,未经转染的成骨细胞的总DNA量为(100±10)mg/L。③pcDNA3.1-bFGF转染的成骨细胞培养至第9天后,碱性磷酸酶分泌量为(8.0±0.22)IU/mL;而未转染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分泌量为(13.12±0.18)IU/mL。经pEGFP-C3-bFGF转染的成骨细胞所分泌的碱性磷酸酶与未经转染的细胞的分泌量相当,约为(12.56±0.24)IU/mL。④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骨钙素分泌量的变化趋势与碱性磷酸酶相同,但重组质粒转染成骨细胞与未转染细胞最终分泌的骨钙素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经pcDNA3.1-bFGF及pEGFP-C3-bFGF重组质粒转染后,成骨细胞的生长特性有一定的变化,与添加外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基本相同。②pcDNA3.1-bFGF转染的细胞分泌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增殖,降低碱性磷酸酶的表达,而pEGFP-C3-bFGF转染的细胞不能分泌表达蛋白,难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正畸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周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与分布及其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受力24小时及168小时处死,制备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及牙周组织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查;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bFGF在正畸组大鼠矛周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受力168小时组bFGF表达的强度高于受力24小时组(P<0.05),同一时间内组,张力侧bFGF的表达高于压力侧(P<005)结论正畸牙移动过程中bFGF的表达增强,提示bFGF可能参与正畸牙移动,并更多地促进正畸牙牙周组织的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发现,局部应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口内局部应用可加速牙龈组织伤口的愈合.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Beagl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设计、时间、地点:观察对比体外细胞学实验,于2008-04/09在福建医科大学细胞与发育工程中心及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比较医学科完成.材料:Beagle犬4只,12月龄,体质量10~13 kg,雄性;含有人全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DNA的pIRES2-EGFP-bFGF质粒为白行构建.方法:切取Beagle犬左上颌第2,3,4前磨牙的游离龈.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冲洗4遍,将组织块剪碎后用2.5 g/L的胰酶37℃消化2 h,离心后弃上清,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生血清的DMEM,接种于6孔板并覆盖玻片,置于37℃、体积分数为5%CO<,2>的培养箱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消化传代.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IRES2-EGFP-bFGF质粒转染Beagl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以空质粒转染组及未转染组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MTT法检测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状况;AO/EB双染色检测牙龈成纤维细胞凋亡;化学比色法检测牙龈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3组细胞均在转染后第3天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MT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后随着时间改变,与空质粒转染组及未转染组相比,实验组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而空质粒转染组及未转染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O/EB双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牙龈成纤维细胞凋亡率低于空质粒转染组及未转染组(P<0.05).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后,牙龈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未见明显改变,与未转染细胞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可以加速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无促使牙龈成纤维细胞骨向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明确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成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体外培养的SD大鼠的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10-100ng/ml),培养24h后,通过MTT检测法,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分析及细胞碱性磷酸酶量的测定观察bFGF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bFGF在此浓度范围内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生长,细胞内ALP含量下降,结论:bFGF可以明显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对细胞的分化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活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陈惠  韩彩和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0):3026-3027,I002
目的 探讨生物提取及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bFGF)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进行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将bFGF作用于体外原代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噻唑蓝(MTT)方法,观察对DNA合成的影响。利用鸡胚绒毛囊膜体内试验,观察bFGF对活体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 体外和体内活性试验均证实:当bFGF&;gt;10ng/ml时,细胞生长呈明显的抑制状态,而bFGF<0.01ng/ml呈现明显生长不良状态。结论 bFGF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其生物活性的测定为基础与临床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急性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5例非急性白血病患者的PTTG蛋白和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组PTTG蛋白和b-FGF表达较非急性白血病组明显升高,两者呈显著性差异(P<0.01).在急性白血病组中,化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与初发的病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并且PTTG蛋白和b-F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P<0.01).结论:PTTG蛋白和b-FGF在急性白血病中高表达,而且与化疗疗效密切相关,这提示PTTG蛋白与b-FGF的检测对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估计均有一定意义,PTTG与b-FGF参与了急性白血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已经成功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uth factor,bFGF)基因转入鼠眼外肌的肌卫星细胞中,证明其能够在眼外肌的成肌细胞中表达并促进细胞增殖,促进其分化能力.目的:进一步探讨转染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成肌细胞中表达的调控方法.方法:将目的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诱导表达载体pcDNA4/TO/myc-HisTMA连接,通过经菌落PCR和酶切鉴定的阳性克隆测序和EcoR I and Hind III双酶切处理和Xho I单酶切处理验证.筛选并确定C2C12成肌细胞的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建立C2C12稳定表达pcDNA6/TR细胞系,经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鉴定.将pcDNA4/TO/myc-孙HisTMA-bFGF转染到pcDNA6/TR-C2C12细胞系,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四环素诱导的转染了pcDNA4/TO/myc-HisTMA-bFGF的C2C12细胞内的表达及其分泌情况,并设对照.结果与结论:①经测序对照,双酶及单酶切处理均证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诱导表达载体pcDNA4/TO/myc-HisTMA成功连接.②blasticidin对C2C12细胞的最小致死浓度为10 mg/L,zeocin对C2C12细胞的最小致死质量浓度为750 mg/L.③建立的pcDNA6/TR-C2C12细胞系正确.④经四环素处理的转染了pcDNA4/TO/myc-HisTMA-bFGF的成肌细胞基因表达阳性,未经处理的则为阴性;经四环素处理的转染了pcDNA4/TO/myc-HisTMA-bFGF的成肌细胞产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24 h达高峰,未处理的则不能产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结果提示应用四环素抑制调节系统,可以调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千细胞后bFGF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析。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2在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①选择近交系4周龄雄性SD大鼠10只,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含bFGF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利用腺病毒介导转染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②传2代后,将细胞接种12孔培养板,培养至90%融合时弃上清,调整转染病毒滴度范围为50~400。荧光显微镜下通过观察绿色荧光强度检测转染效果,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效率。③传2代后,胰酶消化,置于6孔板内,每孔细胞数量5&;#215;10^5,2d后细胞贴壁生长于盖玻片上,分别转染Ad.bFGF、Ad.GFP,同时设立空白对照。转染病毒滴度选择200。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m—Blot法鉴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观察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的变化。结果:①pcDNA3/bFGF的鉴定结果:成功构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腺病毒表达载体。②Ad.GFP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效率测定:转染48h后,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当转染病毒滴度≤200时,腺病毒的转染效率与病毒剂量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当〉200时转染效率趋于稳定,均在96%以上。③Ad.bFGF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情况:bFGF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可见转染Ad.bFGF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胞浆内充满棕褐色颗粒,阳性表达率为86%,而转染Ad.GFP及空白对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为阴性。Western—Blot示转染Ad.bFGF的细胞裂解产物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明显高于转染Ad.GFP及空白对照。ELISA检测结果表明转染Ad.bFGF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第15天达高峰1467ng/L,此后逐渐下降,但至转染第28天时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441ng/L,128ng/L,t=4.31,P〈0.01)。④转染Ad.bFGF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采用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可以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并有外源性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bFGF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析。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2在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①选择近交系4周龄雄性SD大鼠10只,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含bFGF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利用腺病毒介导转染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②传2代后,将细胞接种12孔培养板,培养至90%融合时弃上清,调整转染病毒滴度范围为50~400。荧光显微镜下通过观察绿色荧光强度检测转染效果,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效率。③传2代后,胰酶消化,置于6孔板内,每孔细胞数量5×105,2d后细胞贴壁生长于盖玻片上,分别转染Ad.bFGF、Ad.GFP,同时设立空白对照。转染病毒滴度选择200。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鉴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观察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的变化。结果:①pcDNA3/bFGF的鉴定结果:成功构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腺病毒表达载体。②Ad.GFP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效率测定:转染48h后,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当转染病毒滴度≤200时,腺病毒的转染效率与病毒剂量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当>200时转染效率趋于稳定,均在96%以上。③Ad.bFGF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情况:bFGF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可见转染Ad.bFGF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胞浆内充满棕褐色颗粒,阳性表达率为86%,而转染Ad.GFP及空白对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为阴性。Western-Blot示转染Ad.bFGF的细胞裂解产物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明显高于转染Ad.GFP及空白对照。ELISA检测结果表明转染Ad.bFGF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第15天达高峰1467ng/L,此后逐渐下降,但至转染第28天时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441ng/L,128ng/L,t=4.31,P<0.01)。④转染Ad.bFGF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采用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可以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并有外源性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14.
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来源于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的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间接的成骨作用.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对比.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分析基因转染效果实验,于2007-11-27/2008-12-01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和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骨细胞诱导.5周龄Wistar大鼠用于移植实验.牛pcDNA3-bFGF真核表达质粒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徐霖博士惠赠.方法:分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采用脂质体介导将牛pcDNA3-bFGF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的骨髓源性成骨细胞,G418筛选.稳定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源性成骨细胞与磷酸钙胶原材料复合培养,植于Wistar大鼠后腿肌袋内,正常饲养2,4周后取出植入的复合材料,观察血管新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参数的比较以及骨髓源性成骨细胞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前后新生血管数目的比较.结果:利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转染细胞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情况.从形态、增殖特性和细胞周期、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等方面分析稳定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重组牛pcDNA3-bFGF真核表达质粒成功转染目的细胞,经G418筛选稳定表达.转染的细胞有大量目的基因mRNA转录和目的蛋白表达.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生长均加快,细胞周期中增殖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转染与未转染的骨髓源性成骨细胞比较,碱性磷酸酶的分泌量无明显变化(P>0.05),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分泌量小于骨髓源性成骨细胞(P<0.01).骨髓源性成骨细胞转染与未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组均有Ⅰ型胶原mRNA表达,但是,转染和未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均无Ⅰ型胶原基因mRNA转录.转染有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复合材料部分被增生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内有新生血管生成,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结论:稳定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增殖较快,但作为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骨髓源性成骨细胞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理想.外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后稳定表达,对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种子细胞转染的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椎间盘退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意义.方法 选取2004年至2006年手术切除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退变椎间盘组织(病变组)及10例因外伤手术切除椎间盘的正常间盘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标本中bFGF、TGF-β1的表达.结果 病变组椎间盘组织bFGF、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FGF、TGF-β1在椎间盘的退变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股骨颈骨折后不同时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V超敏法对36例人股骨颈骨折标本中bFGF、PDGF蛋白进行检测,应用CMIAS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对各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吸光度(A)检测及分析,同时对bFGF、PDGF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伤后1周组9例,bFGF蛋白在骨折处间充质细胞、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最为显著,A为(0.4076 ±0.0902);PDGF蛋白在间充质细胞内呈弱阳性表达,而在血管内皮细胞内呈强阳性表达,A为(0.2261 ±0.0636).伤后2周组9例,bFGF、PDGF表达于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新生的软骨细胞及基质、成骨细胞中,A分别为(0.6404±0.0920)和(0.7457±0.0756),与伤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伤后3周组9例,bFGF及PDGF蛋白表达的OD分别为(0.7168 ±0.1346)和(0.8033.±0.0491),与伤后2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伤后4周组9例,成熟的骨组织、软骨组织中bFGF、PDGF蛋白均呈弱阳性或阴性反应,但幼稚骨组织、软骨组织中则呈阳性表达,OD分别为(0.5374 ±0.1210)和(0.7068±0.1255),但表达程度低于伤后3周(P均<0.05).②股骨颈骨折后1、2、3、4周bFGF与PDGF蛋白表达均成正相关(r分别为0.792、0.834、0.880、0.766,P均<0.05).结论 ①bFGF在骨折愈合早期能诱导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及血管内皮等细胞的分裂、增殖,促进新生血管及新骨的生成.②PDGF是骨细胞调节剂,可刺激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并可间接地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新生血管生成.③bFGF及PDGF均为骨性生长因子,二者互相促进,共同调节成骨细胞及血管增殖和分化,最终完成骨折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7.
俞猛  夏仁云  高飙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728-2732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制作胫骨骨折愈合模型,伤后不同时期处死取材,分别进行组织学和TGF-β、bFGF和PD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1)伤后3d开始形成原始骨痂。1周时肉芽组织中的间质细胞开始分化为软骨细胞,软骨形成后再进行软骨内化骨。4周时形成连接骨折端的桥接骨痂。(2)伤后早期血肿中炎性细胞表达bFGF、PDGF。伤后1周骨膜增殖细胞、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骨端骨细胞以及原始骨痂成骨细胞表达TGF-β、bFGF和PDGF。伤后2周软骨细胞表达TGF-β、bFGF和PDGF。结论:TGF-β、bFGF和PDGF有着各自的表达和分布特点,并共同调解骨原细胞的增殖和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的分化,最终完成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视神经中的表达及在视神经损伤后的反应和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20只,雌雄不拘,按处理方式随机分为3组,视神经钳夹伤8只(A组),假伤对照组8只(B组),正常对照4只(C组)。采用大鼠球后视神经钳夹伤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于术后1,3,7,14d检测视神经bFGF的表达。结果:损伤后胶质细胞排列紊乱,胞体增大。视神经损伤后(1,3,7,14d)bFGF阳性细胞表面积密度(%)分别为2.20±0.18,2.18±0.17,2.29±0.45,2.32±0.37,与假伤组(1.52±0.33,1.51±0.37,1.50±0.42,1.48±0.32)和对照组(1.49±0.29,1.50±0.30,1.49±0.35,1.51±0.2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37~4.158,3.531~4.182,P<0.05)。结论:视神经损伤提高bFGF在视神经中的表达,对视神经损伤的修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