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检查在青年型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47-1848
目的:探讨CT检查在青年型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青年型肺癌的X线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青年型肺癌患者胸部X光片表现多样性,X线征象不典型,以肺内斑片状浸润影及胸腔积液为主,典型的块影或单侧肺门影增大相对少见;本组中X线平片25例误诊,误诊率达83%;CT检查8例误诊,误诊率27%。结论:青年型肺癌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误诊多,转移早。CT可清楚地显示支气管狭窄、阻塞、肺门肿块及纵隔淋巴结增大等特征性表现,因此在青年型肺癌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癌的影像诊断情况.方法 :将我院2013年-2014年诊断的患有支气管肺癌的2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支气管肺癌的X线片表现为肺门肿块、支气管阻塞改变以及支气管异常,较大的结节或者是肿块阴影.CT表现为肺门肿块密度较为均匀,有部分钙化现象,支气管异常主要显示为梗阻、狭窄、管腔内结节以及管壁增厚.结节阴影在2cm以下,肿瘤边缘毛糙占比为30%-100%.胸膜凹陷也是重要的征象,其发生的概率为50%左右.阻塞性支气管扩张表现为柱状或者是带状的高密度影像.MRI可对支气管肿瘤进行三维成像的显示,可清楚显示患者肺不张的情况,表现为信号比肿块信号强.结论 :支气管肺癌患者采用影像学诊断后,诊断率较高,可明确患者的具体病灶部位以及疾病的发展,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应在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纵隔型肺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常规X线检查摄正侧位胸片.体层摄影检查11例.CT检查采用PICKER-2000CT机,自肺尖至膈顶用层厚,层距均为10 mm连续扫描.CT增强检查8例.结果纵隔型肺癌的X线表现:癌肿阻塞较大支气管致肺叶不张紧贴于纵隔上,并包裹肺门肿块或纵隔肿块;隐匿性肺癌,X线平片仅可见纵隔增宽呈波浪状.纵隔型肺癌的CT表现:可清楚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受累支气管的情况,肿块周围的情况.CT可较早显示肺内转移病灶,骨骼破坏等.亦可较早显示肺内转移病灶,骨骼破坏等.对肿大淋巴结的显示,亦较X线平片优越.结论对纵隔型肺癌,X线平片,体层摄影,CT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旨在分析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特点,提高对纵隔型肺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过手术、穿刺、支纤镜和病理证实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资料.患者均行胸部正侧位DR照片,CT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对病变进行影像学分类及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结果 纵隔型肺癌影像学分为中央型(14例)、周围型(6例)、隐匿型(3例).中央型肺癌表现为单侧性中上纵隔增宽,肺门区结节状、团块状肿块,肺段支气管狭窄、闭塞,肿块内缘见脂肪线影.周围型肺癌表现为表现为中、上纵隔增宽,纵隔旁肿块病灶内缘紧贴纵隔.肿块与肺组织分界不清.隐匿型表现为纵隔内广泛淋巴结肿大,调窗见支气管粘膜面小结节.结论 纵隔型肺癌易被误诊为纵隔原发肿瘤或纵隔转移瘤,通过仔细观察、分析病变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肺内弥漫性转移的CT表现,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证实的青年肺癌伴肺内弥漫性转移的CT表现及误诊原因的病历资料。结果4例青年肺癌肺内弥漫性转移伴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均被误诊为结核。结论青年肺癌肺内弥漫性转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恶性程度高、转移早,容易误诊,CT扫描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医生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肺腺癌被认为是多形性表现的肺癌,在原发性肺癌的X线诊断中属较困难的类型,在误诊病例中腺癌所占比例较大。我们1989~1998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的原发性肺腺癌88例,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三一般资料88例中,男50例,女38例,年龄20岁以下1例,31~40岁6例,41~50岁25例,51~62岁21例,61~70岁30例,71~80岁5例。1.2分型及临床表现88例中,中央型3例,占73%,2例表现为肺门肿块和肺不张,l例表现为阻塞性肺炎。倾斜支气管体层摄影均见病变支气管显著狭窄并阻塞,呈漏斗状,林口状或平面截断。肺段型2例,占3.2%,均表现为肺段…  相似文献   

7.
冯红梅 《当代医学》2011,17(1):58-58
目的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收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及细胞学证实的小细胞肺癌180例进行分析、以总结出小细胞肺癌的X线及CT表现,从而提高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180例均有CT或X线检查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X线及CT表现为肺门或纵隔边界清楚分叶状肿块影108例,表现为肺内病灶呈结节状或分叶肿块状影45例,表现为阻塞性肺炎或阻塞性肺不张22例,表现为中量或少量积液,纵隔未见明确移位5例。肺转移100例,脑转移5例,肝转移7例,肋骨转移3例,胸膜转移10例。结论小细胞肺癌以肺门纵隔肿块(即中央型)最为多见,阻塞症状较轻,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发生转移,早诊断早治疗极为重要,CT及X线检查对小细胞肺癌诊断有极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阻塞性肺炎在早期中心型肺癌常规胸部X线影像与CT影像的诊断意义。方法:本组经手术和支纤镜活检病理证实的早期中心型肺癌7例,男5例,女2例,部行常规摄胸部正位像;2例行侧位像。同时7例均行CT扫描;5例可疑作增强扫描。结果:7例病例中常规胸部X线影像表现为炎症的:右肺中叶3例,下野1例,左肺中、下野各1例,其中左右肺门增大各1例,但有1例显示正常。CT影像表现4例支气管腔内呈菜花样肿块影,1例支气管腔内呈类似梭形的肿块影。2例肺门肿大的块影呈分叶状。结论:CT影像学检查对早期病变较小的中心型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能够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宏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0):914-914,915
目的:提高医学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的X线、CT及高分辨CT(HRCT)征象,评价影像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38例原发性肺癌中,中央型肺癌91例,表现为肺不张、肺门肿块、支气管狭窄等。周围型肺癌43例,表现为肿块常为分叶状、毛刺及胸膜凹陷等。弥散型肺癌4例,表现为两肺弥漫结节阴影等。结论:原发性肺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尤其是HRCT可以较准确反映原发性肺癌的病理特征,是诊断原发性肺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李宏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0):914-915
目的提高医学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的X线、CT及高分辨CT(HRCT)征象,评价影像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38例原发性肺癌中,中央型肺癌91例,表现为肺不张、肺门肿块、支气管狭窄等.周围型肺癌43例,表现为肿块常为分叶状、毛刺及胸膜凹陷等.弥散型肺癌4例,表现为两肺弥漫结节阴影等.结论原发性肺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尤其是HRCT可以较准确反映原发性肺癌的病理特征,是诊断原发性肺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肺结核误诊的原因,总结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与CT表现。方法49例误诊病例中男性30例,女性19例,年龄16~89岁。均行X线平片与胸部CT平扫,并与病理对照,找出误诊原因。结果49例肺结核误诊为肺癌29例,肺炎16例,其他疾病4例。误诊病例中影像学表现为结节和肿块病灶18例,肺段或肺叶阴影24例,肺门及纵隔肿块7例。结论影像学表现不典型、CT检查不全面及未与胸部平片表现综合分析是本组不典型肺结核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蔡亲磊  陈洋  郭珊熹 《海南医学》2012,23(16):97-100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特点,以便与其他肿块性病变特别是周围型肺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组织学证实的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和CT影像学表现及误诊情况。结果根据CT征象,将58例不典型肺结核分为结节或肿块型31例(53.4%),节段或肺叶实变型12例(20.7%),空洞型6例(10.3%),支气管内膜结核、肺底结核及粟粒结节型各3例(5.2%)。不典型肺结核首诊误诊率26例,占44.83%,其中15例被误诊为肺癌,超过一半。结论不典型肺结核主要误诊原因是过分依赖影像学征象的诊断价值;对各种影像征象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病灶进行动态观察有助于提高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采用X线及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取40例纵隔型肺癌患者,分别采用X线平片与CT进行诊断,回顾影像学资料.结果 周围型肺癌检出10例,X线表现:呈正常表现3例,异常表现7例,上下纵隔均有增宽,肺门旁肿瘤3例;CT表现:纵隔旁肿块病灶内缘与中纵隔紧贴3例,贴于后纵隔旁呈肿块状突出3例,位于前纵膈内4例.中央型肺癌24例,X线表现:正常1例,异常23例;CT表现:实施平扫时,见肺门区有团块状、结节状软组织密度病变,呈不规则边缘.隐匿型肺癌6例,对X线表现进行观察,正常2例,异常4例;CT示肺组织内病灶不明确,纵隔内有结节状病灶广泛分布,部分呈团块状融合.肺门纵隔淋巴结呈肿大显示26例,融合成团块状14例,对上腔静脉包绕5例,肺动脉包绕7例,3例并发胸腔积液,胸椎或肋骨骨质破坏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与影像学检查对照,本组诊断正确34例,误诊为转移瘤或淋巴瘤3例,误诊为纵隔肿瘤3例.结论 纵隔型肺癌易按纵隔转移瘤、纵隔原发肿瘤误诊,在影像学检查方面,CT较X线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胡秀荣  彭勇  彭建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5):1395-1397
目的:探讨阻塞性肺炎在早期中心型肺癌常规胸部X线影像与CT影像的诊断意义.方法:本组经手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的早期中心型肺癌7例,男5例,女2例,部分行常规摄胸部正位像;2例行侧位像.同时7例均行CT扫描;5例可疑作增强扫描.结果:7例病例中常规胸部X线影像表现为炎症.其中:右肺中叶3例,下野1例,左肺中、下野各1例,其中左右肺门增大各1例,但有1例显示正常.CT影像表现4例支气管腔内呈菜花样肿块影,1例支气管腔内呈类似梭形的肿块影.2例肺门肿大的块影呈分叶状.结论:CT影像学检查对早期病变较小的中心型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能够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阻塞性肺炎在早期中心型肺癌常规胸部 X线影像与 CT影像的诊断意义。方法 :本组经手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的早期中心型肺癌 7例 ,男 5例 ,女 2例 ,部分行常规摄胸部正位像 ;2例行侧位像。同时 7例均行 CT扫描 ;5例可疑作增强扫描。结果 :7例病例中常规胸部 X线影像表现为炎症。其中 :右肺中叶 3例 ,下野 1例 ,左肺中、下野各 1例 ,其中左右肺门增大各 1例 ,但有 1例显示正常。CT影像表现 4例支气管腔内呈菜花样肿块影 ,1例支气管腔内呈类似梭形的肿块影。 2例肺门肿大的块影呈分叶状。结论 :CT影像学检查对早期病变较小的中心型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并能够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肺癌早期X线及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胸部X线及CT诊断为小肺癌的18例X线片及CT片的回顾性分析,18例小肺癌经病理证实,其中6例具有典型临床影像学表现.其中鳞癌12例,腺癌3例,小细胞癌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结果 从回顾性分析18例X线及CT检查显示病灶,全部行CT增强检查.X线表现有3种形态:(1)小结节聚集灶;(2)病灶状浸润;(3)不规则结节状.CT表现:小支气管不规则狭窄,细小分支消失截断.不规则结节灶.CT增强部分病灶见有血管强化征.结论 认识小肺癌的早期X线及CT表现,对早期小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赵荣  陈志烈  闻燕妮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111-1111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肺部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例肺部结节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肺部结节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X线片及常规CT仅表现为双肺门增大,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肿瘤,HRCT可显示肺门肿块及肺内病变的细节,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淋巴结、皮下结节等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结论影像学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红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159-2160
目的探讨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方法对我院59例最初被误诊为肺结核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鳞癌和腺癌被误诊的患者占72.88%,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1)。经X线检查、CT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肺癌。误诊时间平均为(6.48±1.25)个月,其中28例患者误诊6个月以上,占47.46%。结论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以及医生经验的不足,是导致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主要原因,准确的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62例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病理证实的SCLC患者的CT表现.结果 62例SCLC中,中心型SCLC 53例(85.5%),周围型SCLC 9例(14.5%).61例(98.4%)表现为肺内肿块或结节,1例表现为支气管管壁增厚.其中肿块密度均匀58例(93.5%),钙化及空洞1例.37例(59.7%)发现支气管狭窄,16例(25.8%)伴阻塞性肺炎,10例(16.3%)伴阻塞性肺不张.34例(54.8%)纵隔大血管被包埋或侵犯.60例(96.8%)肺门淋巴结增大,54例(87.1%)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 SCLC的CT主要征象以肺门区实性肿块为主,多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支气管阻塞征象出现较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5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X线和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表现为肺炎实变型12例(26.67%),其CT检查表现为存在大小不等的斑状阴影,同时观察病灶密度并不均匀,观察斑状物边缘比较平直;表现为肺门、淋巴结增大型患者10例(22.22%),X线及CT表现为其肺门部位存在肿块样影像,部分患者的影像存在钙化影,使相邻支气管的管壁出现增厚,并且管道变得比较狭窄;表现为肺部结节、肿块型患者9例(20%),其中影像中的结节或者肿块的边缘比较光滑的3例,存在较长毛刺的或者存在轻度分叶的6例;表现为栗性病变型患者14例,其影像主要表现为患者的两肺或者单肺分布上存在斑点状物,最小的1cm,最大的10cm,平均(4.3±1.2)cm,大多数边缘较为光滑,小部分存在轮廓模糊不清的情况,较容易出现误诊。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CT检查表现多样,应该根据患者在临床中各种征象进行综合性的诊断分析,避免出现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