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袁申元,女,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在北京同仁医院内科从医50年。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消化系病学会主任委员。历任北京同仁医院大内科主任、糖尿病科主任、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1990年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1年被列入美国及英国剑桥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擅长糖尿病、消化系疾病及临床微循环障碍疾病的诊治。发表论文110篇。与同道合作获科技成果奖21项,其中第一作者10项。早在1982年“微循环血流…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防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糖 尿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四大慢性病之一 ,它可使人致残、致命 ,又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终生疾病。其严重性是因长期高血压所导致的血管受累而引起的慢性并发症。在我国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比非糖尿病者高2倍 ,合并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比非糖尿病者高 2 5倍 ,糖尿病肾病引起肾功能衰竭者高 17倍。如何防治糖尿病的慢性 北京同仁医院糖尿病、内分泌科 ,邮政编码 北京 10 0 73 0本文 2 0 0 0 -0 5 -10收到 ,2 0 0 0 -9-2 0接受并发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 糖尿病肾病与微循环及血液粘度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16 …  相似文献   

3.
中国微循环学会顾问、我国著名血液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名誉所、院长陈文杰教授因病于2000年3月30日逝世,享年75岁。陈文杰教授遗体告别仪式于4月5日在天津举行。亚洲微循环联盟、中国微循环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分别向陈文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中心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微循环大会卫星会议定于1987年7月20日~2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微循环的病理及病理生理”。  相似文献   

5.
著名学者陈文杰教授逝世  本刊综合消息 :我国著名的病理生理学和血液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名誉所院长、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顾问、《微循环学杂志》顾问陈文杰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 0 0 0年 3月 30日逝世 ,享年75岁。陈文杰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于 4月 5日在天津举行 ,亚洲微循环联盟、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中国微循环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相关院所、《微循环学杂志》等单位向陈文杰教授敬送了花圈并 /或发出了唁电。中国微循环学会会长修…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人的胃电图研究许政刚,邸霞(北京同仁医院)糖尿病作为代谢性疾病,可以影响到全身各系统、器官,由于对微循环的影响,可导致对生命的严重威胁。糖尿病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除影响胃肠道激素之外,也影响到胃肠运动功能,一年来,我们对35例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不同血糖浓度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有上升趋势。2型糖尿病患者多有血液流变性失调和微循环障碍。本文报道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浓度时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为临床防治糖尿病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8.
胡保卫  刘新凤  赵宝刚 《中国微循环》2008,12(3):I0001-I0001
中国微循环学会三届二次全体理事会于2008年4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62名理事出席了会议,占理事总数73%。会议主要就中国微循环学会近期的工作目标及长远发展方向、关于成立微循环学会工作委员会及建立各专业委员会、今年10月在泰山召开的第七届亚微联大会暨中国微循环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及中国微循环杂志的学术水平和发展等重要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微循环学会于2003年9月14日在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召开了部分常务理事和在京理事扩大会 ,修瑞娟理事长 ,金惠铭、郑超强副理事长 ,宓国伟、廖福龙副秘书长以及王明道、张俊杰、钮魁文、胡金麟、张坚理事出席了会议 ,学会秘书处成员杨小杰、刘新凤、洪雅坤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 :“与时俱进 ,推动学会建设 ;开拓创新 ,振兴微血管医学”。会上 ,修瑞娟理事长首先介绍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作为学会挂靠单位在自身科研队伍建设、科研工作进展等方面的情况 ,然后传达了中国科协张玉台书记等领导同志在7月8日学会…  相似文献   

10.
张坚  李爱玲 《中国微循环》2007,11(3):I0001-I0001
2005年8月,在美国举行的第十届国际人工血液大会上,经国际人工血液联盟执委会研究决定第十一届国际人工血液大会在中国召开。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刘谦教授当选担任大会主席。亚洲微循环联盟主席、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  相似文献   

11.
苦碟子对Ⅱ型糖尿病血流变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苦碟子对Ⅱ型糖尿病血流变和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3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静脉点滴苦碟子注射液600ug/d,疗程13-15d,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治疗后血流变异常及微循环障碍显著改善,治疗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苦碟子能明显改善血流变异常及微循环障碍,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微循环学杂志》2008,18(3):63-63
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国微循环学会主办,泰山医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承办的第七届亚洲微循环学术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微循环学术会议即将召开。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甲襞微循环改变与一氧化氮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兴  乔炎 《中国微循环》2000,4(2):91-92
目的 探讨糖尿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与血清一氧化氮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关系。方法 糖尿病患者41例,对照组32例,分别观察甲襞微循环及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及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结果 糖尿病甲襞微循环积分及血清一氧化氮,脂质过氧化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甲襞微循环总积分与血清一氧化氮、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呈相关关系。结论 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与血清一氧化氮,脂质过氧化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神经病变与微循环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为研究糖尿病神经病变与微循环的关系,对117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甲襞微循环进行了观察,并与无DPN组(36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DPN患者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DPN组微血管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均有显著异常。与无DPN组比较,DPN患者血液流速明显减慢(P<0.05),并有明显的血细胞聚集(P<0.05)、袢周渗出(P<0.01)与出血(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7;95%CI:1.182.09)。  相似文献   

15.
全国第六届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栓性疾病学术研讨会和本刊第二届第二次编委会于1996年4月22~25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分会场设在通州市。会议收到征文138篇,到会代表93人。上海医科大学金惠铭教授、北京同仁医院袁申元教授、北京儿科研究所张叔伦教授等在会上作了生动的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再灌注损伤、自由基、糖尿病的微血管损害及其预防、微循环检测中的注意问题,并播放了录像,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在大会论文交流中,代表们展开了非常热烈的讨论。对血液流变学的某些观点,光量子血疗的利弊、精制蝮蛇抗栓酶临床应用中的疗效与付作用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根据“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原则,展开了不同观点讨论。代表们一致反映,本次学术会议确实体现了学术会议的精神,学术气氛浓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与第一届学术大会于1994年10月10—1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到会正式代表176名。中国妇联,中央统战部、中国科协、中国医学科学院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大会由中国微循环学会秘书长徐弘道教授主持,亚洲微循环联盟主席、中国微循环学会会长修瑞娟作了“中国微循环研究的黄金时代”的主报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任委员陈文杰教授、亚洲微循环联盟执行理事、中国微循环学会副会长金惠铭教授、赵克森教授等在会上讲话并作了学术报告,田牛教授等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的血液流变性改变与其微循环障碍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糖尿病血液流变性与微循环的关系。方法:检测35例糖尿病患者甲壁微循环、血液流变指标,与35例正常人对照。结果:(1)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组全血高、低切粘度和高、低切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组上述各粘度指标仅轻度增高(P>0.05);(2)糖尿病各组及不同并发症组均有微循环血流减慢,红细胞刚性增高、电泳率降低、聚集性增强,白色微血栓等指标显著异常(P<0.05~0.001);(3)NIDDM组及并发症组微血管畸形数增多,管袢长度增加,微血管周围有明显渗出及出血等形态和管周指标的改变(P<0.05~0.001)。结论:(1)各型糖尿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性异常。(2)甲襞微循环障碍与血液流变性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张坚  杨小杰 《中国微循环》2004,8(3):J001-J001
中国微循环学会于2004年3月17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北京)召开了二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修瑞娟理事长、郑超强、金惠铭、徐弘道副理事长、廖福龙副秘书长以及张俊杰、孙仁宇、黄益民、张坚理事出席了会议,曾祥元副理事长、夏作理副秘书长、王任直理事因紧急事务请假,已以通讯方式征求了其他常务理事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中央电视台张悦(以下简称张) 张:有时候我们把吸烟成瘾和上网成瘾的人称作“烟鬼”或“网虫”,难道生活中还有吃药成瘾的人么? 嘉宾:北京安定医院郭崧(以下简称郭) 郭:当然有。这是因为有一些药物就是“成瘾性药物”,人们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就会产生依赖。 张:那么像糖尿病、高血压也需要长期服药,这算不算药物依赖? 北京同仁医院许天红(以下简称许) 许:有些药不但要长期服用而且不能断药,否则会出现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甲襞微循环障碍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 2 0 0例住院Ⅱ型糖尿病病人 (单纯糖尿病 10 0例 ,有慢性并发症 10 0例 )进行了甲襞微循环检查。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的甲襞微循环的管袢清晰度、管袢形态、红细胞聚集程度及血液流态均比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组好 ,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或 0 .0 5 )。结论 :单纯糖尿病组的微循环障碍比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组轻。甲襞微循环检查可作为预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种指标。袢周清晰度、血流状态、红细胞聚集情况是反映微循环障碍程度的基础。一旦发现糖尿病人微循环中度障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