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库车坳陷迪北地区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然而对于该地区油气来源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利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迪北地区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迪北地区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中正构烷烃、C29ααα20S/20(S+R)、C31αβ22S/(22S+22R)和C32αβ22S/(22S+22R)比值特征显示,该地区烃源岩主要处于成熟演化阶段;C27~C29甾烷分布特征表明,迪北地区烃源岩母质主要来自于陆源生物有机质的输入;Pr/Ph、重排甾烷∑C27/规则甾烷∑C27比值、三环萜烷分布特征、C30霍烷、Tm、Ts及伽马蜡烷丰度等分布特征,总结出迪北地区烃源岩主要为淡水-微咸水的弱氧化沉积环境下形成的陆相烃源岩。由此可知,通过对迪北地区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分析发现,迪北地区烃源岩成熟度较高,主要为弱氧化沉积环境下形成的陆相烃源岩,且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迪北地区的油气成藏研究。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石灰沟地区克鲁克组烃源岩分子地球化学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机地球化学相关分析测试,对柴达木盆地石灰沟地区石炭系克鲁克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该地区烃源岩表现为有机碳含量较高、氯仿沥青"A"含量低,正烷烃分布具有低碳数优势,C_(27)-C_(28)-C_(29)规则甾烷呈现V字型和反L型分布,说明烃源岩母质为水生生物和陆源有机质混合输入;Pr/Ph1.0,Pr/n-C_(17)和Ph/n-C_(18)值及伽马蜡烷/C_(30)藿烷的较高值表明烃源岩沉积环境处于弱氧化-弱还原的咸水环境;镜质体反射率(R_o)测定结果显示,研究区浅部烃源岩已处于成熟到高成熟阶段,深部烃源岩处于过成熟阶段,但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如Ts/(Ts+Tm)和C_(29)甾烷αββ/(αββ+ααα)等指示正常成熟,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可溶有机质较少主要是因为原油裂解所致,也可能与盆地抬升后的烃类散失有关,总体评价认为柴达木盆地石灰沟地区石炭系克鲁克组发育一套良好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剖面勘测、室内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以及碳同位素测试的方法和手段,对桂西泥盆系罗富组(D_2l)的黑色泥页岩烃源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TOC值为0.62%~2.74%,平均值为2.12%,均超过生烃门限(TOC=0.2%);氯仿沥青"A"含量为0.003 5%~0.143 8%,平均值为0.0439%,总烃含量(HC)为9.144~1177.5×10~(-6)(ppm),平均值为302.14×10~(-6)(ppm),生烃条件好。河池-南丹剖面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_1型,其他绝大部分为Ⅰ_2型在河池西南剖面有机质出现Ⅲ_1型。R_0的值为3.47%~3.73%,均处于过成熟阶段。有机质正构烷烃的分布既有单峰型,又有双峰型;Pr/Ph的比值均小于1,三环萜烷以C_(23)和C_(21)为主峰,藿烷以C_(30)藿烷含量最高,其次为C_(29)藿烷,伽马蜡烷/C_(30)。藿烷的比值为0.15~0.16,伽马蜡烷含量较高;C_(28)甾烷含量最高,其次是C_(29)甾烷,C_(27)甾烷含量最低,甾烷呈反"L"型分布。以上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参数表明:罗富组烃源岩的有机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并有陆源高等植物的输入,沉积环境为还原的微咸水海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狐狸山地区干泉组实测剖面烃源岩展布特征及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的研究,认为干泉组下段暗色泥岩发育,厚度达到了240.1 m,主要沉积于浅海陆棚环境。有机碳含量分布在0.35%~2.87%,平均值为1.01%。根据Ph/n—C18和Pr/n—C17相关关系及图版,并结合C27甾烷(ααα20R)、C28甾烷(ααα20R)、C29甾烷(ααα20R)的相对关系图版来研究大狐狸山地区干泉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结果均显示其有机质为Ⅱ1型。镜质组反射率及黏土矿物的研究均表明有机质成熟度极高,可能与区内动力变质作用有关。综合评价认为,干泉组具备较好的生气潜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庙西北洼PL-14-6-1井古近系烃源岩系统的取样分析,通过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剖析了烃源岩中饱和烃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烃源岩有机质的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和热演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C19+C20)/C23三环萜烷和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比值以及C27、C28、C29规则甾烷呈不对称“V”字形分布,指示烃源岩母质来源为混源型,既有陆源高等植物的输入,也有低等水生藻类的贡献。三环萜烷以C21为主峰碳的似正态分布和C26+长链三环萜烷“翘尾巴”的分布,表现出湖相的分布模式。Pr/Ph和伽马蜡烷/C30藿烷分别为1.45~1.92和0.03~0.16,反映烃源岩形成于淡水弱氧化—弱还原的沉积环境。烃源岩成熟度随地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东二段烃源岩主要处于低成熟阶段,东三段和沙一段烃源岩有机质演化已进入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6.
对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滴南地区的滴南1、滴南7、滴南8等井原油与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论该区油源关系。通过对原油的族组成、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甾萜烷化合物及轻烃参数、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结果表明: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三环萜烷含量高,Ts<Tm,γ蜡烷含量低,甾烷中 C27、C28、C29呈反“L”形分布。滴南地区二叠系原油和储层抽提物地球化学参数及甾萜烷特征与平地泉组烃源岩相似,具有亲缘关系。侏罗系原油具有侏罗系烃源岩来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东营凹陷孔店组原油油源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族组成以及饱和烃色谱等分析资料对孔店组原油和沙三段与沙四段原油进行对比研究.油源综合对比结果显示,孔店组暗色泥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分布与沙三段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有所不同,与沙四段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孔店组原油与沙河街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存在较明显差异,可能是孔店组烃源岩为其提供主要油源,部分地区沙四段烃源岩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8.
选取伊通盆地有机质类型为Ⅱ型和Ⅲ型的15个不同成熟度(Ro分布在0.5%~1.5%)的烃源岩样品,开展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系统分析饱和烃和芳烃化合物成熟度参数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C29甾烷ββ/(ββ+αα)、莫烷/藿烷、MPI-1和DPR可能都比前人所报道的适用范围更宽。αααC29甾烷20S/(20S+20R)和C32藿烷22S/(22S+22R)在Ro达到0.8%时达到平衡值,无法指示更高成熟的烃源岩和原油成熟度。C29甾烷ββ/(ββ+αα)、Ts/(Ts+Tm)、DNR-1以及TNR-1可以用于评价Ro1.2%的烃源岩和原油成熟度,当Ro1.2%时,这些成熟度参数可能出现倒转。莫烷/藿烷、MPI-1、DPR、4-MDBT/1-MDBT、MBDTI以及3-MCH/1-MCH在Ro为0.5%~1.5%范围内都能与Ro保持较好的正相关性,应该能够用来评价高成熟烃源岩和原油成熟度。成熟度参数MPI-1、DPR、DNR-1、TNR-1、4-MDBT/1-MDBT和3-MCH/1-MCH在一定程度上受有机质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邮凹陷方巷油田和黄88断块新近发现的断块油田,明确所发现原油的成因与来源则是油气勘探关心的核心问题。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地区原油族组分十分相似,它们难以提供有用的信息确定其成因和来源;而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则可以提供相关地球化学信息。两地区原油在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上的共性主要体现在均具有低的姥植比,伽马蜡烷含量中等,贫重排甾烷,说明这些原油的烃源岩应该形成于还原性强、古盐度较高,且缺乏黏土矿物催化作用的沉积环境。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为方巷油田的原油中C_(29)H/C_(30)H比值较高,且其C_(27-29)甾烷碳数呈不对称"V"型,这些特征与高邮凹陷阜二段烃源岩较为接近;而黄88断块的原油中C_(29)H/C_(30)H比值较低,且其C_(27-29)甾烷碳数呈对称"V"型,这些特征与高邮凹陷阜四段烃源岩较为接近,由此表明方巷油田和黄88断块油田的原油具有不同的来源。两地区原油中C_(29)甾烷成熟度参数[C_(29)20S/(20S+20R)和C_(29)ββ/(αα+ββ)]均小于0.40,显示典型低成熟油的特征,说明它们是有机质在低演化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郎山组是措勤盆地内的主力烃源岩,位于措勤盆地它日错凹陷的郎山组烃源岩为研究揭示该区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提供了珍贵的素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色谱和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郎山组烃源岩展开了生物标志物研究。结果表明:郎山组烃源岩遭受了1~2级的生物降解作用;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烷和甾烷等相关参数反映了烃源岩的母质为混合来源,并以低等水生生物(如藻类)为主。烃源岩的形成环境为相对还原的低盐度环境。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达到了高成熟阶段。生物标志物参数进一步反映了郎山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对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在菌种选育、栽培料选用和栽培模式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探讨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改良及其发展前景,认为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要以绿色食用菌的标准化为基本原则,紧跟市场发展需求,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2020年中国垃圾分类背景下厨余垃圾处理热点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推进,厨余垃圾的分类收集及其处理处置凸显出诸多问题。梳理了中国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现状、厨余垃圾的产生和处理情况,重点回顾了厌氧消化、堆肥、生物干化、腐生生物养殖和物理预处理等几项关键的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在2020年取得的研究进展,整合了技术研究热点和相关工程案例,为中国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3.
流域泥沙过程模拟中的河道输沙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流域的水沙过程包括降雨产流、汇流的全过程,以及泥沙侵蚀、输移、沉积的不同运动形态.对这一物理过程的全面描述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在数字流域中,将流域水沙过程概化为坡面产流产沙、沟坡区重力侵蚀、沟道水沙运动及河道水沙输运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的计算能为中下游河道水沙计算提供入口边界条件.本文对前三部分的内容只作简要介绍,重点以一维水动力学模型为工具,以1977年为典型年,完成了流域泥沙过程模拟过程中干流河道输沙计算,并对龙门站的预测水沙过程和实测水沙过程龙门一三门峡河段进行了演算和对比.结果表明,用预测龙门站水沙过程计算中下游河道的水沙演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牡丹花期体内矿质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开花期的牡丹植株不同部位13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器官同一元素含量不同.代谢旺盛的器官富含N、P、K、Mg、S元素,表现为叶>花>新茎>根>老茎,老龄器官富含Ca、Fe、Na等元素,根>老茎>花>叶.(2)不同元素间具有许多显著相关的元素对,以叶、花、花托最多,新茎、老茎次之,叶柄、根最少.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学者们从文化、政治、阶级、阶层、经济、婚姻等不同角度入手,试图对唐宋时期社会变迁作出"知微见著"的分析概括,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而从地方行政建制和基层组织形态的角度去研究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相关资料对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运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海南文昌乡村汉族成人407例(男性216例,女性191例)进行体型评定.结果显示:(1)海南乡村汉族的平均体型中,男性为偏内胚的中胚层体型(4.3-4.9-2.4),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5.4-4.4-2.2);(2)随年龄的增长,男性20~40岁之间,内、中因子值升高,外因子值降低.40岁以后,有内、中因子值降低和外因子值升高的趋势.女性60岁之前,内、中因子值呈上升而外因子值下降的趋势;(3)60岁之前,男、女间体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岁以后无差异;(4)与其他乡村族群比较,海南乡村汉族男性的平均体型点与蒙古族最接近,女性与达斡尔族最为接近;(5)海南汉族的体型具有北方族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哮喘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笔者就近年来小儿哮喘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周伶俐  李鹏飞  秦启伟 《广西科学》2018,25(1):26-31,35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指利用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筛选得到的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靶标的ssDNA或RNA分子,具有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在快速检测和靶向治疗方面应用广阔。近年来,水生生物细菌和病毒性病原疾病的频繁暴发,严重制约了水生态的健康以及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核酸适配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识别分子,在水生生物病原的应用上也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对水生生物细菌和病毒性病原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其在检测和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核酸适配体技术的应用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针对普通高校篮球技能训练中,大学生掌握和运用篮球技术动作的进度慢,考核达标率不高的问题,以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为依据,并利用脑功能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比法和数据统计方法,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教学实验研究。实验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水环境中农药的水解研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残留在水环境中的农药受到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复杂的蓄积和降解行为。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水环境中农药的水解的影响因素和降解机理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综述了农药的水解动力学规律及水解机理,给出了综合性结论,即农药的水解机理主要是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在一定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农药的水解遵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水环境的pH值决定了农药水解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