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以通用型PVC树脂为基体,使用SBS-g-MAH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其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SBS-g-MAH的含量对PVC/SBS-g-MAH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SBS-g-MAH的引入可以提高PVC树脂的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而材料的拉伸强度则降低.当SBS-g-MAH含量为5%时,断裂伸长率出现极大值;SBS-g-MAH含量为20%时,冲击强度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2.
以废弃工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泡沫边角料、天然橡胶(NR)和废旧胶粉等为原料,通过共混模压制备EVA边角料/NR/胶粉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交联剂、发泡剂等助剂的种类与含量对EVA边角料/NR/胶粉复合发泡材料的发泡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氮二甲酰胺、过氧化二异丙苯、N550炭黑、轻质碳酸钙含量分别为4 phr(每百克份数)、0.8 phr、5 phr、10 phr时,复合发泡材料的发泡质量及力学性能较好。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测试数据表明,在复合发泡材料体系中,EVA和NR的相容性良好,且填充胶粉后,共混体系的结晶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以聚苯乙烯(PS)为基体材料,制备废旧胶粉(WRP)改性聚苯乙烯材料;并探讨了胶粉增韧剂SBS和偶联剂用量对胶粉改性聚苯乙烯材料的综合物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反应性挤出工艺合成 PMA- St- PC增容剂母粒 ,并探讨了增容剂母粒的合成工艺。研究了增容剂母粒含量对 PC/ PS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及对熔融指数、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影响。用 TG及 DSC研究了添加增容剂的 PC/ P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 :PMA- St- PC增容剂母粒对 PC/ PS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增容作用 ,可显著提高 PC/ PS体系的熔体流动性以及力学性能 ,当 PMA- St- PC含量为 2 5 %时共混体系具最大的熔体流动速率 (MFR)和弯曲强度  相似文献   

5.
改性石油树脂增容PVC/HDPE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提高聚氯乙烯 (PVC)和高密度聚乙烯 (HDPE)的相容性 ,研制性能优越的PVC/HDPE共混材料 ,采用自合成的改性石油树脂 (MPR)作为PVC和HDPE的增容剂 ,通过对PVC、HDPE及MPR容度参数的考察、PVC/MPR/HDPE共混物的动态力学分析 (DMA)以及共混材料冲击试验等 ,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容性和流变特性 ,在此基础上研制了PVC/MPR/HDPE共混材料 ,进而研究了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MPR是PVC/HDPE的一种良好增容剂 ,MPR的增容作用使得PVC/HDPE有了一定程度的相容性 ,并使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 ,明显改善了共混物的加工性能 ;并在保持PVC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具有较高保持率的前提下 ,显著提高材料抗冲性能 ,当PVC/MPR/HDPE共混物的质量配比为 10 0∶8∶6时 ,所制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 5 0 .6kJ/m2 ,是纯PVC的 10倍多 (纯PVC冲击强度为 4 .9kJ/m2 ) ,同时共混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的保持率也在 90 %以上。合适配比的PVC/MPR/HDPE共混物具有良好的塑化效果和加工性能 ,共混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带有高活性端基的无卤膨胀型阻燃剂(PSPHD)对海泡石纤维(SEP)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阻燃化海泡石纤维(PSPHD-SEP);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海泡石纤维阻燃复合材料;通过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对LDPE/SEP,LDPE/PSPHD-SEP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分析;通过氧指数(LOI)以及垂直燃烧(UL-94)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DR-FTIR)对燃烧后的炭层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随海泡石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相同添加量条件下,LDPE/PSPHD-SEP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更高。阻燃化改性海泡石纤维(PSPHD-SEP)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在与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的复配体系中,当阻燃化改性海泡石纤维添加量达到5%时,复合材料的氧指数达到26.8,垂直燃烧测试达到V-0级。PSPHD促进了炭层与海泡石纤维的交联,形成更加致密的炭层,大幅提高了复合材料燃烧后的残炭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碱处理改性芦苇纤维为增强体,以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P/EVA)的共混物作为基体,制备了PP/EVA/改性芦苇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的处理温度、碱浓度和处理时间对PP/EVA/改性芦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的影响。正交设计试验优化的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的NaOH,100℃水浴恒温3h为最优碱处理条件。PP/EVA/改性芦苇复合材料较PP/EVA/未改性芦苇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27.45%、26.80%和31.10%,与PP/EV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相比分别提高了154%和159%。POM和DSC的测试结果表明,添加改性芦苇纤维有利于诱发PP/EVA共混基体异相成核。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废旧聚乙烯膜(PE)回收料进行改性,制备了热塑性弹性体和木塑复合材料。实验表明,在回收PE/回收胶粉共混物中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能起到增容的效果。随DCP含量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持续增加,断裂伸长率开始时增加,DCP含量达到0.2份后,断裂伸长率减小。100%伸长时的永久变形量也随DCP含量增加而减小。DCP的加入提高了结晶开始温度和结晶温度,降低体系的结晶度,但对其熔融行为无明显影响。在回收PE/木粉复合物体系中加入PP-g-MAH后,可以起到增容的效果,且随PP-g-MAH用量增加,复合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持续增高。PP-g-MAH的加入对PE的结晶和熔化行为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对聚丙烯(PP)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比较了溶液共混法与聚合法的改性效果差异,并从机理上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的纳米SiO2/PP复合材料,其冲击强度在纳米SiO2粒子含量为4%左右时达到最大值,约为未经改性的PP材料的8倍;用纳米SiO2粒子改性的PP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未经改性的PP材料基本一致;在相似的工艺条件下,共混法对PP的增韧效果较聚合法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选用液晶聚合物(LCP)对聚丙烯(PP)进行熔融共混,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对PP/LCP复合材料进行改性,采用热分析(DSC)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添加少量液晶对PP具有一定的增强和增韧作用,与纯PP相比,PP/LCP(100/10)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5.4%和21.3%;在PP-g-MAH接枝改性后,PP/LCP/PP-g-MAH(100/10/3)比PP/LCP(100/10)拉伸强度提高了18.5%,冲击强度提高了33.2%。增加LCP含量,提高了PP/LCP共混物中PP组分熔融温度,但是结晶度降低;加入少量的PP-g-MAH,提高了PP/LCP/PP-g-MAH共混物耐热温度和PP组分结晶度。SEM照片显示,加入液晶组分,有利于PP/LCP共混物形成取向结构;加入PP-g-MAH,有利于LCP形成取向微纤,改善制品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
利用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就地增容PS/EPDM合金,考察了无水AlCl3用量对PS与EPDM间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及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适量的无水AlCl3可以引发PS、EPDM间产生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生成PS-g-EPDM接枝共聚物;该接枝物起到相容剂作用,使PS/EPDM合金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等得到显著提高;反应体系存在接枝和降解两种竞争反应;加大AlCl3用量后,由于PS、EPDM分子链的降解反应起主导作用,合金的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2.
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与氢化丁腈橡胶(HNBR)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可以降解的PBS/HNBR共混橡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水解前后的PBS/HNBR共混橡胶的晶体结构、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的PBS/HNBR共混比对混炼胶的硫化特性、水解前后力学性能、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S与HNBR共混并未影响PBS的晶体结构,PBS能较均匀地分散在HNBR橡胶基体中。在150 ℃的强碱溶液条件下,PBS/HNBR共混橡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解,且随着PBS用量的增加,降解速率提高。当PBS用量为50 g时,共混橡胶的降解程度达到19.50%,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硬度都有下降。  相似文献   

13.
在聚甲醛(POM)中加入少量聚氧化乙烯(PEO),利用PEO本身的晶体状态影响POM的结晶过程.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偏光显微镜(PLM)、力学性能测试、平衡扭矩和熔融指数测试,讨论了PEO的分子量和含量对POM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O的加入没有改变POM的成核方式,当PEO含量较小或分子量较低时,PEO不能结晶.PEO含量或分子量增大,PEO进入到POM晶间,使POM球晶尺寸增大;PEO的加入使得POM/PEO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均有所提高,当PEO占共混体系总质量的5%时,POM/PEO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达最大值,此后随着PEO用量的继续增大,冲击强度略有降低,但始终要高于纯POM;同时,PEO的加入使得共混物的平衡扭矩增大,熔融指数减小,说明POM和PPO之间存在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相似文献   

14.
以ITA为功能单体、通过熔融接枝技术制备了PA6/SEBS-g-ITA共混物,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和Molau实验研究了接枝物SEBS-g-ITA对PA6力学性能、结构和熔融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熔融挤出过程中,首先1TA与SEBS发生接枝反应生成接枝共聚物SEBS-g-ITA,然后SEBS-g-ITA中的羧基与PA6中的端氨基发生化学反应,生成PA6-SEBS嵌段共聚物。SEBS-g-ITA接枝共聚物和PA6-SEBS嵌段共聚物的生成有效改善了PA6与SEBS两相的相容性,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冲击性能达到66.82kJ/m^2,同时共混物中PA6相的结晶度(Xc)和熔点(Tm)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中高丙烯腈丁腈橡胶(NBR)具有较好的耐油和耐热性能,NBR的耐寒性、耐磨性不好,而顺丁橡胶(BR)的耐低温性、弹性、耐磨耗性能优异,但耐油性较差,因此,探讨丁腈与顺丁橡胶不同并用比对其用作金属密封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热耐低温耐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BR与BR的并用质量比在85/15~90/10之间,并配合一定量的增塑剂,其综合性能比单用丁腈和单用顺丁橡胶好,大大改善了丁腈的耐低温性能,胶料的脆性温度可达-50℃以下,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6.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得了一系列PLA复合物,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配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POM)和X射线衍射法(XRD)等研究了PLA/PEG和PLA/PEG/成核粒子的结晶行为,又通过力学实验分析了成核剂对PLA/PEG的机械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塑剂PEG能加强PLA的结晶能力,但是晶体结构不完善;成核粒子的添加改善了增塑体系的晶体结构和结晶速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添加Talc和LAK的三元共混物的半结晶时间t1/2仅为1.5min和1.7min,过冷度仅有47.7℃和39.3℃,结晶度达到了34.1%和36.5%,拉伸强度提高到了60.28Mpa和53.09Mpa.  相似文献   

17.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亚磷酸三苯酯(TPP)为扩链剂,对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聚乳酸[P(3HB-co-4HB)/(PLA)]共混物进行扩链改性.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两种扩链剂及用量对扩链前后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及断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扩链剂均显著提高了共混物的熔体剪切黏度和两组分间的相容性,IPDI和TPP添加量分别为1.5份和1.0份时,改性效果最明显,共混物断裂伸长率及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34.5%、69.6%和89.6%、81.0%;IPDI扩链体系的拉伸强度提高8.3%,而TPP扩链体系的拉伸强度略有下降,表明IPDI扩链效果优于TPP.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醋酸乙烯(VA)含量不同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聚甲醛(POM)复合材料.研究表明,VA含量对POM/EVA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有显著地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结果表明,POM/EVA体系为相分离形态,其形态分布受到VA含量的影响.力学性能研究表明,POM/EVA50共混体系与纯的POM相比断裂伸长率增加了360%,但与EVA28,EVA70熔融共混时,却没有明显的改变.同时红外光谱分析与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通过简单的熔融共混在不改变聚合物基体结晶性能的情况下,仍能够有效地改善POM基体的力学性能,达到增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乙烯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DPE-g-MAH为相容剂,分别制备EVOH/HDPE二元共混物和EVOH/PA6/HDPE 三元共混物.分别研究EVOH/HDPE和EVOH/PA6/HDPE共混物的阻透性、加工流动性、物理机械性能及其微观形态结构.从SEM可以看出:共混体系呈两相结构,分散相HDPE和PA6以球状均匀的分散在连续相EVOH中.二元体系中,随着HDPE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体系的阻透性能略有下降;加工流动性有所提高;当m(EVOH)∶ m(HDPE)∶ m(DPE-g-MAH)为100∶15∶5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与二元体系相比,三元体系的阻透性能和机械性能不如二元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采用丁苯胶(SBR)和热塑丁苯胶(SBS)作为聚苯乙烯(PS)的增韧改性剂,讨论了改性剂的结构、组成及混合比对改性PS力学性能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