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患儿,男,2周岁。自幼排尿时,大部分尿液自尿道口排出,少量尿液自阴茎腹侧瘘口漏出。既往无尿道结石、包皮环切、尿道手术史,无阴茎体外伤史,无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家族史。体检:阴茎轻度下弯,包皮于阴茎背侧呈帽状堆积,于阴茎腹侧呈"V"形缺损,包皮系带缺如;尿道口位置正常。阴茎腹侧中线冠状沟近端可见一卵圆形瘘口,大小5mm×3mm,瘘口周围尿道菲薄,远侧尿道正常。双侧睾丸大小、位置正常,患儿站立排尿时可见大  相似文献   

2.
患者1男,56岁。1990年7月因右侧髂腰部胀痛伴畏寒发热在内科诊为“上感”,经抗炎治疗29d“痊愈”出院。此后至1991年6月又先后因同样的临床表现4次住院,由于查体右侧髂嵴后3cm处红、肿、热、压痛,有波动感,局部穿刺抽出脓液而诊断为右髂腰部软组织脓肿,曾在局麻下切开排脓5次,硬脊膜外麻醉下脓腔窦道彻底切开引流1次;3次病理活检均为炎性肉芽组织及坏死组织;5次脓液培养仅1次培养出阴沟杆菌;其间行腹部、腰椎、骨盆拍片,静脉肾盂造影均无异常发现;3次口服美蓝检查脓腔分泌物无蓝染;钡剂灌肠示结肠正常、阑尾未显影;76%泛影葡胺经窦道造影未…  相似文献   

3.
病例报告 例1 女性,44岁。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右侧腹壁切口迁延不愈4月于1997年3月入院。4月前患者因胆囊结石在在某市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有上腹肋缘下小切口迁延不愈,形成一窦道,有少许脓性分泌物不断流出。2个月前去该院行右上腹壁窦道切除术,术后20天切口裂开,之后切口又迁延不愈形成窦道,有少许脓性分泌物不断流出,但无大便、食物残渣流出,无腹痛、发热等不适,一直在门诊换药治疗。起病以来,无潮热、盗汗,精神、饮食、睡眠和大小便正常。患者否认结核病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体型偏胖,浅表淋巴结不大。右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例 1 女 ,71岁。 2 0 0 1年 2月 2 6日入院。患者于 5年前在我院行无张力斜疝修补术。术后 2年左下腹切口破溃 ,给予换药、抗感染治疗无好转。体查 :左腹股沟韧带上方可见 6cm长手术瘢痕 ,中部可见一直径 0 .5cm窦道口 ,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探查窦道深约4cm。术中见窦道从皮肤直达涤纶布未穿透布片 ,布片局部发白。完整切除窦道及补片 ,用传统法修补。术后随访8个月无复发。例 2 女 ,5 6岁。 2 0 0 1年 6月 17日入院。 3年前在外院行左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术后 1个月即发现切口破溃 ,流脓 ,换药治疗好转 ,但反复发作。体…  相似文献   

5.
盲肠橡胶管造瘘治疗小儿结肠穿孔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结肠穿孔更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收住的46例结肠穿孔患儿应用盲肠橡胶管造瘘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45例痊愈,1例因中毒性休克死亡。2周后拔管,40例窦道自行愈合,5例因肠粘膜沿窦道生长行窦道切除后愈合。结论:盲肠橡胶管造瘘治疗小儿结肠穿孔可代替肠造瘘,避免了二次开腹闭瘘手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延期T管拔除后胆瘘1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10例延期拔除T管后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因低蛋白、糖尿病及糖皮质激素应用致使T管窦道形成不良6例,其中3例合并胆道局部病变;拔管困难,撕裂窦道壁2例;原因不明2例。非手术治愈8例,手术治愈2例,无死亡病例。提示低蛋白、糖尿病等营养不良性或代谢性疾病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拔管后胆瘘的主要病因;T管置放不当致损伤胆管是胆漏的另一重要原因。延长T管留置时间尚不能完全避免胆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腹壁窦道多因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所致腹壁慢性感染而形成 ,管壁为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 ,长期不能愈合。治疗方法有多种 ,如窦道搔刮、窦道部分切除及无水酒精注射等 ,大部分窦道可闭合。但也有用以上方法多次治疗难以治愈者。我院近 3年来收治 7例腹壁窦道患者 ,时间最长的已 3年 ,最短的时间也已 4个月 ,均有一次以上手术治疗史。其中 1例患者已行手术治疗3次 ,均失败。本组患者入院后 ,我们应用窦道切除及术后换药治疗 ,均一次成功。随访 2年 ,无一例复发。现报告如下。1.手术前准备 :术前行血常规、生化检查以及胸部透视检查。其…  相似文献   

8.
例 1,男 ,3 4岁。 1996年 4月在当地卫生院行阑尾切除术 ,术后切口感染 ,换药 2个月不愈 ,其后 8个月内 2次行窦道切除术 ,仍不能愈合 ,1997年 2月入我院。无结核及慢性腹泻史。查体 :T3 6.5℃ ,右下腹见长 7cm之麦式切口瘢痕 ,中央有一 1.5cm× 1.5cm之窦道口 ,窦道深 4.5cm ,有较多脓性分泌物。住院第 3天窦道流出少量黄褐色粘稠分泌物 ,有粪臭味 ,不含食物残渣 ,取分泌物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手术见 :阑尾残端瘘 ,残端长 2 .0cm ,管壁明显增厚变硬 ,与盲肠壁紧密粘连 ,界线不清。切除过长阑尾残端 ,病检示 :窦道壁为炎性肉芽组织 ,阑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结石继发肾周脓肿及肾瘘的发病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报告3例肾结石继发肾周脓肿及肾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发病均为肾结石,继发肾周围脓肿1例,肾皮肤瘘1例,肾结肠瘘1例.经窦道顺行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明确窦道径路.3例均行手术治疗,行患肾切除、结肠瘘口切除修补术.结果:术后随访8~12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肾结石继发肾周脓肿及肾瘘,应及时手术治疗,术前明确窦道径路,避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窦道形成的原因 ,从而对保留假体清创术的有效性、益处和危害加以探讨。方法 :分析 3 6例 3 7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窦道形成与感染类型 (是否为混合感染 )、感染分期、保留假体清创之间的关系。结果 :3 6例病人中共 2 7例 2 8髋有窦道形成 ,窦道形成病人混合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无窦道的病人 ,窦道形成与感染分期之间无明显的关系 ,16例曾行保留假体清创的病人中有 15例 16髋在清创后形成窦道 ,统计分析显示窦道形成与保留假体清创有直接联系。结论 :不适当的保留假体清创很容易导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窦道形成 ,影响感染的治疗 ,应慎重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的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治疗胰周脓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5例重症胰腺炎合并胰周脓肿患者,在CT引导下行病灶穿刺引流,待窦道形成后,将窦道扩张,用胆道镜经窦道多次清除脓腔内坏死组织。结果:5例患者CT引导下穿刺置管均成功,每例患者经胆道镜脓腔清理2~6次,其中3例治愈;2例胰腺假性囊肿,经开腹行囊肿空肠吻合术治愈。无因穿刺、引流和胆道镜清理脓腔引发的并发症。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窦道扩张和胆道镜清理,多种微创方法结合是治疗胰周脓的常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1990年2月至1997年10月,我院收治难治性腹部窦道38例,其中改良治疗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38例均具如下共性:①有腹部切口感染史,其中Ⅱ期切口28例,Ⅲ期切口10例;②窦道形成最短时间4个月,最长1.3年,平均5.5月;③窦道经造影与腹  相似文献   

13.
既往切除窦道多以美兰引路,往往因为窦道壁薄、无塑型而切除不彻底,易复发;或切破窦道壁而污染新的创口,不易愈合。据此,我们采用导尿管作内衬的窦道切除法,即根据窦道的内径选一适宜的导  相似文献   

14.
观察生物蛋白胶封堵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AL)的效果。对术后2周内AL,先行禁食水、抗生素、生长抑素、全肠外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引流管通畅,待术后2周,行造影及CT评估,更换黎氏双套管(30号),若患者为2根引流,待稳定后留存1根双套管;对入院时已处于术后2周AL,直接行造影、CT评估后,更换黎氏双套管(30号)。待更换黎氏双套管1周后,逐渐将双套管换细,此后应用生物蛋白胶行封堵,连续观察3 d后,封堵口无液体渗出,行全腹部CT评估。结果显示,21例患者中20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5.2%,封堵的中位时间为术后40.0(25.0~51.0)d,成功患者均无吻合口狭窄、出血。结果表明,蛋白胶封堵治疗AL效果明显,封堵前行造影及CT检查,可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窦道评估的影响,可有效评估窦道方向有无分叉及脓腔,可测量窦道长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Ⅱ期翻修治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假体周围感染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2005年1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57例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造成的髋、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而行Ⅱ期翻修患者,平均年龄(61.3±11.9)岁。根据甲氧西林是否耐药分为甲氧西林敏感(MSCo N)组及甲氧西林耐药(MRCo N)组,其中MSCo N组患者25例(9膝16髋,男12例,女13例),MRCo N组患者32例(11膝21髋,男14例,女18例);随访至少2年,比较两组炎症指标、窦道发生率和症状持续时间,以及Ⅱ期翻修治疗后再感染或持续感染率。结果:MSCo N组和MRCo N组分别经过(81.7±38.3)个月及(65.9±33.8)个月的随访,各治疗成功23例和27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3)。既往有手术史患者比无手术史患者失败的可能性高4.04倍[OR=4.04,95%CI(0.62,26.5)]。既往有窦道的患者比无窦道的患者失败的可能性高4.26倍[OR=4.26,95%CI(0.7,25.9)]。结论:在治疗甲氧西林耐药与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假体周围感染方面,Ⅱ期翻修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甲氧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假体周围感染并非Ⅱ期翻修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窦道及既往手术史可能是Ⅱ期翻修治疗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乙状结肠膀胱瘘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女 ,2 3岁。已婚 ,未育。因排尿时排出便渣 1年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否认妇科及消化道病史 ,无引产、流产史。体查 :腹部无异常 ,未及包块 ,无压痛。尿道口无红肿及瘘管 ,阴道正常 ,阴道壁亦无瘘管。肛门正常无瘘管。静置 2 4h尿液为混浊状 ,大量粪便残渣沉淀。尿常规 :白细胞 1~ 2 /H。膀胱造影见造影剂溢入乙状结肠。钡灌肠检查 :直肠结肠无溃疡 ,肿瘤。乙状结肠一管道与膀胱连接 ,钡剂流入膀胱 ,并于造影后自尿道排出钡剂。膀胱镜检 ,膀胱粘膜稍充血。膀胱内无肿瘤溃疡出血 ,膀胱容量 >5 0 0ml。膀胱底部见粘膜纠集 ,见…  相似文献   

17.
乳管瘘并非少见,但许多医生不认识本病,因而延误诊治。本文报告8例,并讨论了该病的命名、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诊断上强调用探针找到由瘘通向乳头中某一乳管的瘘道即可确诊。治疗上,笔者主张用探针找到窦道后切开窦道全程,口服一般抗生素,均在门诊治疗,既方便,又经济、疗效好。个别病例复发,再用探针寻找受累乳管,切开换药,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6 5岁。因腹部刀伤致胃贯通伤、胰体伤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行胃和胰腺修补术。术后发生胰瘘 ,早期每日胰液引流量40 0~ 5 0 0ml。经禁食、补液、抗炎、应用生长抑素等综合治疗 ,胰液引流量暂时减少 ,停药后引流量又增加 ,曾采用粘合剂行胰瘘管封堵等方法均告失败 ,每日胰液流量均在30 0ml以上 ,持续 6个月。经术前准备 ,在全麻下行胰瘘管胃吻合术。术中将瘘窦道远端小心从腹壁各层剥离 ,将窦道分离致胰腺处将 1根带有侧孔的硅胶管置于窦道内并固定。在距窦道最近处的胃后壁切开、切口稍大于瘘管口径 ,然后瘘管…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9岁,因术后窦道反复溢脓而入院。患者2010年系右侧腹股沟疝于当地医院行右侧腹股沟疝疝环填充术,术后恢复顺利。2013年6月切口出现红肿痛,并破溃、溢浓,无发热、腹痛、腹胀,自行抗感染治疗l周后未见明显改善,于当地医院反复行局部清创效果差,而后窦道形成,由于反复溢脓且伴粪臭味,于2013年9月24日转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切口感染窦道形成”收住院。既往无糖尿病病史,外伤史及炎性肠病史。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 ,44岁。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右侧腹壁切口迁延不愈4个月入院。 4个月前患者因胆囊结石在外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右上腹肋缘下小切口迁延不愈 ,形成一窦道 ,有少许脓性分泌物不断流出。 2个月前又在该院行右上腹壁窦道切除术 ,术后 2 0d切口裂开 ,迁延不愈 ,形成窦道 ,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流出 ,无其他不适。体查 :一般情况良好 ,心肺无异常。右上腹肋缘下可见一个直径 1 0cm的窦道口 ,窦道深约 3 0cm ,斜向内侧走行 ,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剑突下至脐上可见 3个 1 0cm长的切口疤痕 ,腹部未发现其他异常。白细胞 4 9× 10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