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在内蒙古地区检验牛108667头,检出肝脏肿瘤7例,检出率为6.44/10万。其中恶性肿瘤有肝细胞癌4例,胆管细胞癌1例,胆管癌1例;良性肿瘤仅肝细胞腺瘤1例。恶性肿瘤为良性肿瘤的6倍。对4种牛肝脏肿瘤的形态和结构作了详细描述,并就其病理形态学特征和病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内蒙古地区检验牛108667头,检出肝脏肿瘤7例,检出率为6.44/10万。其中恶性肿瘤有肝细胞癌4例,这细胞癌1例,胆管癌1例;良性肿瘤仅肝细胞腺瘤12例。恶性肿瘤为良性肿瘤地6倍。对4种牛肝脏肿国形态和结构作了详细描述,并就其病理形态 学特征和病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5.
对2例牛眼鳞状细胞癌进行了眼观、光镜和电镜检查。牛眼鳞癌是由结膜、角膜或瞬膜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主要以外生性生长形成菜花状隆起,也可侵犯前房并向眼球周围组织浸润。组织学结构的特征是癌细胞形成癌巢,癌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癌巢中心有角化珠形成。超微结构特征是癌细胞间见桥粒或桥粒样结构,胞浆内有束状的张力原纤维。本文对牛眼鳞癌的发病学问题,如发病年龄、品种、性别,发生部位,病变发展过程,病因,蔓延和转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7.
皮肤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状细胞癌(SCC)是最常见的非黑素性皮肤癌,其发病与紫外线和放射线辐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癌基因突变以及砷剂有密切关系。细胞凋亡异常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本文简要综述了BCC和SCC细胞凋亡有关的凋亡因子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相似文献   

8.
牛蛙腐皮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蛙腐皮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除患部皮肤出现炎症、充血和坏死溶解外,伴有急性化脓性肌炎,肺炎,轻度卡他性胃肠炎,肝坏死,化脓住肾炎,急性脾炎。病理变化表明疾病过程为皮肤感染发展为败血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基底细胞癌(简称基癌)组织中FADD、caspase-3(简称casp-3)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鳞癌、41例基癌中FADD、casp-3表达及细胞凋亡。结果:鳞癌中FADD、casp-3表达及凋亡指数(A I)均明显高于基癌(P<0.01),两种表皮肿瘤的FADD、casp-3表达与A I均呈正相关(r=0.521,P<0.05),FADD与casp-3之间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437,P<0.05)。低分化鳞癌中的casp-3表达和A I低于高分化者(P<0.05),鳞癌原发灶中的A I高于转移灶(P<0.01)。结论:Fas凋亡途径可能是鳞癌、基癌的主要凋亡途径,FADD、casp-3是鳞癌、基癌细胞凋亡中重要的促凋亡因子,并有相互协同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Vero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病毒感染初期(6h),尽管细胞结构完整,部分细胞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扩张,胞浆出现空泡;随着感染时间的增长(12h),病毒粒子逐渐增多,细胞质内出现较多空泡状结构,病毒粒子先后出现在胞浆及细胞核内部;感染24h后,病毒粒子数目显著增多,空泡化明显,出现细胞核分解,细胞融合更加明显;感染最后阶段(48h),空泡化严重,核质固缩,细胞间大量融合,病毒粒子出芽排出。以上结果,为揭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积累了数据。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2月,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双峰驼肝脏发现一种罕见的脂肪瘤。这种脂肪瘤呈大小不一的结节状,弥漫分布于整个肝脏。显微镜下,它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本文对其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我们采用双峰驼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峰驼的染色体数目为 2n=74。并初步摸索出一个比较易行的培养操作过程,为进一步开展骆驼遗传结构研究提供了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3.
双峰驼肝脂肪瘤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光镜、电镜及特殊染色法对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和甘肃民勤县的45峰骆驼肝脏进行了研究,确定其中22例有脂肪瘤生长。脂肪瘤呈灰白色或淡黄色,全肝分布,瘤体大小不一,质地较软,呈结节状,触之有油腻感。组织上,此瘤由异型性较小的脂肪瘤细胞组成,最初的肿瘤性增生物仅有几个脂肪瘤细胞,以后发展为较大的瘤细胞灶或团。冰冻切片苏丹Ⅲ、苏丹Ⅳ染色呈阳性。瘤组织间夹杂少量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瘤细胞间可见一些伸展了的网状纤维。  相似文献   

14.
甘肃双峰驼摆腰病与铜营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甘肃河西地区双峰驼摆腰病进行了临床观察,检测了当地土壤、牧草、双峰驼血毛8种矿物元素(Cu、Mo、Se、Fe、Co、F、Ca、P)的含量和一系列血液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和牧草中Mo含量分别为4.77±0.02和4.83±0.25μg/g(干物质),牧草中CuMo比为1.3:1,双峰驼全血和被毛Cu含量分别为0.282±0.17μg/ml和3.50±1.00μg/g,血液指标变化主要表现为低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和血清铜蓝蛋白含量降低。认为甘肃河西双峰驼摆腰病主要是由于生存环境高Mo而诱发的一种继发性Cu缺乏症,同时发现在双峰驼繁殖阶段其体内的Cu含量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5.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双峰驼羔全血和被毛Se、Fe、Zn、Cu、Co、Mn等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计算出Fe/Zn、Fe/Cu和Cu/Zn的比值。结果表明被毛中元素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全血,当地驼羔处于低Mn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前家养骆驼在中国最早出自新疆轮台县群巴克墓地,年代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可确认最迟在西周晚期中国新疆北部地区已驯养有双峰驼。与中亚地区相比,中国相关考古材料年代明显偏晚,结合国内外已有的考古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中国家养双峰驼的起源从境外传入的可能性较大。具体传入路线方面,新疆北部可能并非最初传入地点,相反内蒙古和甘青地区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7.
双峰驼前肢骨骼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双峰驼前肢骨骼进行了研究,并与单峰驼、马和牛的前肢骨骼作了比较。双峰驼肩岬冈高、厚,启峰较长;肢骨粗大,其近侧端大结节较小,远侧端内、外侧髁上均无滑液窝,桡尺骨间除了一个前臂近侧骨间隙外,还有两个前臂远侧骨间隙;掌骨由同等发达的第三、四掌骨融合而成;中间腕骨呈楔形;远侧指节骨呈短小的三棱锥体形,其伸腱突、屈腱面均不明显;无远侧籽骨。  相似文献   

18.
A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emaciation, pica, lameness and liability to fracture in bactrian camelfrom gravel desert pasture was described. Analyses of mineral elements in soil, water and forage from the af-fected and normal areas as well as in blood, hair and parts of tissues from normal and diseased camel, togetherwith a pathological study were carried out to define the nature and major causes of the disease. The relatedblood indices were also measure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copper and phosphorus in the soil and forage fromthe affected are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area (P<0.01). The levels of phosphorusin the blood, hair and rib reduced significantly in affected camels. The concentrations of PTH, T3, T4, creat-inine(Crt) and the activities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in serum rosemarkedly (P<0.01). Bone injury was characterized by osteoporosis. The degenerative and necrotic lesions ofliver and kidney were common. In addition, slight demylination of brains and spinal cords were showed byhistopatholog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stud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isease is caused mainly by phosphorusdeficiency in the food chain.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双峰驼的体尺性状.[方法]选取阿拉善戈壁双峰驼、苏尼特双峰驼、阿拉善沙漠双峰驼、青海双峰驼4个地方双峰驼共计161峰,测量其体长、体高、体重、胸围、管围等性状,利用SPSS软件对以上5个体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双峰驼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尤其是体重与胸围、体重与体长的相关系数为强正相关.双峰驼的体尺性状聚类结果为3亚类,第1亚类包括体重、体长、胸围,第2亚类只包括体高,第3亚类只包括管围.[结论]试验结果为双峰驼选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