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B超与CT检查在壶腹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B超与CT检查在壶腹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癌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4 1例行Whipple手术 ,18例行姑息术作内或外引流。结果 :B超与CT扫描均示壶腹部软组织肿块为壶腹癌的直接征象 ,部分壶腹癌不能明确显示肿块 ,但胆总管远端与胰管近端间距缩小 ;十二指肠腔内充盈缺损及局部肠粘膜破坏 ,壶腹段胆总管壁不规则增厚和肝内、外胆管中高度扩张、胆囊增大、双管征是壶腹癌的间接征象 ,本组CT诊断正确率为 84 .7% ,而B超为 81.3%。结论 :B超检查仍是目前诊断壶腹癌初步筛选和行之有效的首选方法 ,CT检查对壶腹癌的定位、定性和胰管的显示有其优势 ,B超和CT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腹联合经会阴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凶险型前置胎盘疑似孕妇86例,均于产前接受经腹联合经会阴彩超检查,对比单纯经腹彩超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结果:86例经产后病理证实为凶险型前置胎盘67例。产前单纯经腹彩超的诊断符合率为82.09%(55/67);产前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97.01%(6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单纯经腹彩超的诊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均显著低于两者联合(均P0.05)。结论: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可显著提高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检出率,降低误诊及漏诊率,临床诊断价值较高,但其对小范围粘连性胎盘的诊断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女,67岁。于1992年11月5日扪及左上腹无痛包块入院。无高血压史。查体:BP15.92/11.97kPa。腹平软,深吸气时左上腹可扪及直径10cm 园形肿块,无触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楚。B 超检查:左上腹肝、脾、肾间有7.4×6.8cm 园形肿块,边界清楚,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经临床诊断明确的61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超声表现,重点观察肠壁回声、厚度及血流情况。结果:61例腹型紫癜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节段性或广泛性肠壁增厚,以黏膜下层最明显,回声减低;增厚肠壁血流信号较周围正常肠壁明显增多;病变多位于小肠,病变肠管蠕动明显减弱;常伴有周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及腹、盆腔积液。结论:超声可作为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常规首选检查方法,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彩色室壁运动(CK)定量分析正常腹主动脉壁及腹主动脉瘤的瘤壁运动。材料和方法:使用CK技术对20例正常青年男性(平均年龄24±2.3年,正常组)及20例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5±3.4年,老年组)的腹主动脉壁运动和1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平均年龄65±5.2年,动脉瘤组)的动脉瘤壁运动进行观测和记录,并使用定量分析软件(ICK~(TM))对所得图像加以分析。结果:使用M型超声和CK测量正常组腹主动脉前后壁位移相似,无统计学差异。在正常人腹主动脉壁位移,后壁0.93±0.21mm,前壁1.42±0.24mm;老年人腹主动脉壁的位移,后壁0.91±0.12mm,前壁1.23±0.18mm。腹主动脉瘤患者的瘤壁位移,后壁:入口处0.31±0.22mm,最大直径处0.11±0.16mm,出口处0.22±0.13mm;前壁:人口处0.66±0.42mm,最大直径处0.21±0.18mm,出口处0.31±0.15mm。在横断面上,收缩期正常组腹主动脉的各节段是同时达到最大位移,而腹主动脉瘤的瘤壁运动各节段是不一致的。结论:使用CK和定量分析软件(ICK~(TM))观测腹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瘤壁节段运动是可行的,可以对瘤壁运动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0岁。因右上腹间断性疼痛2年入院。疼痛多在进油腻食物后发作,无发烧、黄疸史。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阴性。腹软,右上腹有深压痛,肝、脾未触及。化验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均正常。B超检查:胆囊底、体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45岁 ,胆囊结石术后 40d ,右上腹包块伴恶心、呕吐 1周 ,3d来未排便排气。检查 :腹部平坦 ,右上腹可见一长约 6cm纵行手术疤痕 ,腹软 ,右上腹可触及约10cm× 7cm包块 ,质硬 ,压痛明显 ,活动性差。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胸透示 :左上腹可见少许小气液平面 ,膈下未见游离气体。钡餐检查示 :钡剂不能通过十二指肠降部。胃镜示 :十二指肠降部右侧可见隆起性肿块 ,组织硬、肠腔狭窄。取组织 5块活检 ,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术中见右上腹肿瘤约 12cm大小 ,横结肠穿越其中致横结肠梗…  相似文献   

8.
壶腹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诊断壶腹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壶腹癌的MRCP及MRI影像资料,并与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结果:20例壶腹癌中显示局部软组织肿块13例、胆总管腔“截断征”17例、肝内胆管软滕样扩张19例、胆囊增大17例和“双管征”14例。结论:MRI,特别是MRCP能显示典型的“双管征”、“软藤征”和较清晰的癌肿范围,对壶腹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苟永禧  何清平 《武警医学》1993,4(3):182-183
例1,女,36岁,因左上腹及左季肋部肿块、胀痛乏力2年入院。查体见左上腹及左季肋部隆起,左锁骨中线肋缘下10cm处可触及有弹性、质软、表面光滑的囊性肿物,轻度触痛。B超检查见左上腹臣大囊性病变。肝脏、胰腺及双肾正常。诊断:睥囊肿。手术所见:肿瘤占据整个左上腹,紫红色,表  相似文献   

10.
CT在诊断Vater氏壶腹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 Vater氏壶腹癌的 CT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 1 990~ 1 997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CT资料完整的 2 6例Vater氏壶腹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二指肠降部腔内充盈缺损 ,腔内软组织肿块 ,壶腹段胆总管腔截断及肝内胆管中、高度扩张、胆总管扩张、胆囊增大、“双管征”是壶腹癌的直接和间接 CT征象。这些征象的显示与扫描技术和设备有关。本组诊断准确率为84.6%。结论 :CT诊断壶腹癌是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CT对钩突、十二指肠的早期侵犯及局部淋巴结的检出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8岁。左上腹隐痛,食后加重,伴恶心呕吐。B超检查发现胃小弯有5.8cm×5cm×5cm大小的实质性肿块收治入院。体查:腹平坦,全腹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术后腹壁各层组织粘连的影响.方法:按照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按初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分为A组(46例,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和B组(53例,采用新式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术后腹直肌前鞘、腹直肌、腹膜粘连情况.结果:A组腹直肌前鞘、腹直肌、腹膜粘连情况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进腹方式上的改进,可改善术后腹壁粘连情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ERCP和MRCP在壶腹区梗阻性病变病因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MRCP在壶腹区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局限性。方法:搜集经手术和(或)ERCP病理证实的134例壶腹区梗阻性病变的MRCP和ERCP影像资料,并将其分为结石炎症组、恶性肿瘤组和乳头旁憩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4例壶腹区梗阻性病变共发现165个病因,MRCP和ERCP两种检查方法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4%和95.2%。胆总管下端结石和炎症112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4%和98.2%;壶腹区恶性肿瘤共31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8.1%和80.6%;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和憩室内乳头22例,诊断准确率分别22.7%和100%。结论:MRCP是无创性检查,可作为壶腹区梗阻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ERCP可直视壶腹区情况并同时进行内镜下治疗或活检,两者结合互补,可提高壶腹区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病例资料病例1,男,39岁,汉族,农民。以腹部闭合性损伤入院。查体:右上腹可见5cm×5cm的隆起包块,包块边缘清楚,活动度差,质较硬,右下腹可触及同样性质的3cm×4cm包块,无活动,有轻微压痛。腹部B超:①肝包虫;②疑似腹腔包虫;③脾前腹水。X线腹片仅见肠腔少量积气。CT片示肝脏、腹  相似文献   

15.
男 ,70岁。发现左中腹部包块 3d而入院。查体左中腹可扪及一巨大包块 ,与周围分界不清 ,有压痛。左下肢伸直时 ,左腹部疼痛明显。B超 :位于左肾内侧可见一中等增强回声 ,大小约 7.4cm× 8.2cm ,与肾不相连。B超诊断 :后腹膜实质性包块。CT扫描 :腹主动脉壁呈弧形钙化 ,其左侧呈现软组织密度 ;左侧腰大肌影明显增大 ,密度不均匀 ,其内侧有类圆形低密度区 (图 1)。左肾明显向前移位 ,肾筋膜增厚 (图 2 )。增强扫描 :腹主动脉强化 ,左侧腰大肌强化不均 ,其内侧出现较高密度的类圆形强化 ,密度与腹主动脉相同 (图 3)。CT诊断 :腹主动…  相似文献   

16.
一、手术切口的改进意见(右上腹弓形切口): 几年来我院对胆道外科手术切口进行了50例改良探索,总结如下: 1.传统的胆道外科手术切口:①右上腹直肌  相似文献   

17.
强烈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救治成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病人,男,50岁,因左中上腹疼痛一月,加重2 d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消瘦,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各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阳性体征,腹平软,肝脾未及,脐上、左中腹、左腰部深压痛,腹水征阴性。化验:肝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70岁。腹胀、食欲不振半个月,胃部不适,并发现左上腹有一巨大肿块。体检:左上腹触及一约13cm×13cm大小肿块,质硬韧,活动差,表面较光滑,有压痛。B超:上腹部见14.6cm×12.7cm低回声光团,边界较清,内部回声不规则。诊断:上腹部占位性病变,来源及性质待定。CT平扫示:左中上腹胰尾前方见一巨大软组织肿块,约15cm×8cm×10cm大小,CT值24~35HU,边缘光滑清晰(图1);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内可见低密度无强化区,病灶与胰尾前缘分界不清,胰尾部受压向后移位(图2)。诊断:左中上腹占位性病变,来源于胰尾可能性大。手术所见:依次切开腹壁入腹…  相似文献   

19.
340例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腹横纹微小切口与腹股沟斜切口两种不同途径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的比较,探讨腹横纹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的安全性及优点。方法:190例行腹横纹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150例行腹股沟斜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各种并发症情况。结果:前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后组(P<0.05)。结论:腹横纹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美容、微创、手术时间短和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血肿少见,我们遇到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7岁,以腹痛、呕吐、不能进食入院。体检:腹稍胀,右侧腹部压痛(+),右上腹轻度肌紧张。钡餐检查:食道正常,胃轻度扩张。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