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市场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河南GDP连续六年全国五强;河南户籍人口全国第一;河南境内高速公路网、铁路网通车里程全国第一。作为承东启西,望北向南的独特区域,大中原的发展将给商家提供良好的市场平台和布局空间,中原已经成为广告主不可忽视的大市场。在中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谁更了解这里的消费者?谁能最有效地影响这里的消费者?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13,(6):75
大河之南,九州之中,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华夏历史文化的中心,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消费力巨大的超级市场。这就是,河南。这些符号属于河南,同样这些独特优势也让河南的核心媒体——河南卫视,得以以文化卫视的姿态屹立中原,得以以强大市场优势赢销中原。  相似文献   

3.
戏曲电影是电影中一种独特的存在形式,它既包含了电影视听的本质,也容纳了戏曲程式化的模式。河南戏曲电影在自身形成与发展的同时,也从题材、主题、形式、语言等方面传承了中原文化特质。河南戏曲电影与中原文化二者相辅相成,中原文化影响了河南戏曲电影,河南戏曲电影也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河南经济飞速发展,也为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创新对外传播策略,变挑战为动力,是中原文化走出去的题中之义.中原文化对外传播中文化品牌少、国际影响力不足,传播内容还停留在表层信息,不利于各国文化之间的深入交流,挖掘中原文化的内涵,培育有地域优势的文化品牌,加强国际化的运营与传播,让中原文化在深度与广度上真正的走出去.  相似文献   

5.
梁蕾 《传媒》2014,(13)
影视作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通过影视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可以促进文化的对外传播,增强文化软实力。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影视作品中中原文化的传播现状、存在的问题,指出在打造河南影视作品产业链的过程中,应体现中原文化特色,形成影视作品传播与中原文化软实力提升之间的良好共进关系,使河南影视产业与中原文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内容提要河南卫视地处中原,拥有得天独厚的"中原文化"优势,立足于"传统文化",拓展于"文化创新",使河南卫视品牌概念清晰化,从而提升整体收视率。  相似文献   

7.
李琴 《中国博物馆》2010,(4):104-109
<正>2009年11月17日,河南博物院主展馆陈列展览提升工程完成改造。作为该工程中的重点项目,"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基本陈列是反映河南这一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心地域文明进程与重要文明成果的大型基本陈列。此陈列是在河南博物院原有基本陈列"河南古代文化之光"的基础上进行充实、提高与完善。这项提升工程架起了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使我们陈列工作的参与者在博物馆建设中学习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刘畅 《出版广角》2021,(14):66-68
作为中原文化核心区,河南地区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文化资源也极其丰富.文章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地区文学著述、旅游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出版的历程,总结相关经验,为中原文化产品对外译介出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河秀典》于2007年10月1日公演以来,好评如潮,成为河南广电新的经济增长点,被誉为"来河南必看的梦幻之旅"、"您不能错过的河南之夜"。如今3年多过去了,它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成为河南向外介绍中原文化的最佳名片。  相似文献   

10.
“河南自古多帝都”。在我国历史上,曾先后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 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域就长达3 000余年。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遣产,其数量和品位都足以使河南成为一部用实物堆积起来的历史教科书。河南被历史学家称为“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启封中原文明——20世纪河南考古大发现》一书仅从河南上万项考古发现中,遴选出50项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的发现加以介绍,就足以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河南考古发现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11.
楚明钦 《青年记者》2016,(17):84-85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原文化的历史积淀,塑造了河南的厚重文化底蕴,进而造就了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文化大省.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源,其具有原创性、基础性、开放性以及兼容并包等特征.但是,中原地区开放程度低,传统媒体发展滞后,导致信息闭塞和经济水平落后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其传播力和影响力有限,致使中原文化的品牌效应以及经济与社会价值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没有凸显出来.文化只有通过其载体“文化产品”实现产业化,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才能实现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李杨 《新闻爱好者》2011,(6):116-117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河南,促进经济强省与文化强省建设互动,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是河南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一种战略选择。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并运用真实的本质引发人们思考的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和文化证明,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展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原文化及表现河南人民建设现代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有史以来就是多种游牧民族的栖身之地,自古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又多民族深度融合的区域,各民族的文化得到广泛的交流,再加上中原文化的浸润,故在东北民居上,体现出一定的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全面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文明河南"建设,实现河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拥有厚重文化资源的河南应充分发掘档案文化资源,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实现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推动河南文化强省宏伟目标的实现。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有自己突出特点,依照这些特点制定建设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原则和方法。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特色化问题、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数据库维护与更新问题、建库人员素质问题以及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左雪梅 《今传媒》2010,(12):90-91
近年河南省的文化传播发展势头强劲,其中大众传媒发挥了突出作用。该文即围绕河南广电集团、新闻出版、网络等大众媒介对中原文化传播的现状进行归纳分析,找寻规律,为今后更好地传播中原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七进中原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物质资源和人资源极其丰富的大省.该省正处全国东西、南北交通枢纽地区。京广、陇海、焦柳、京九线铁路均在本省交会,交通十分便利。几次出差到华南、华东、西南、西北,均要通过中原大地.然而一直没有机会去河南.直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档案工作恢复整顿.我有幸到河南授课与调研。开阔了眼界.对我国中原化有了进一步的接触与了解。  相似文献   

18.
杨秋利 《大观周刊》2012,(27):282-282
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屹立与世界巅峰,中原文化功不可没。中原文化能延绵数千年,在于它自我继承的同时,又不断地融合,这也是中原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吸引力之所在。那么中原文化是如何形成与发展呢?  相似文献   

19.
郑梦玥 《今传媒》2011,(10):87-90
中原地域文化有着"有容乃大"的宽容意识,"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在目前的文化格局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在新时代下,中原文化应该传播什么,如何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是中原文化界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梨园春》栏目是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在1994年10月开播的一个以河南地方戏曲为主的电视晚会栏目,它以河南的地方戏为传播内容,运用了掌握受众情况、了解市场情况、了解竞争者情况等正确的整合传播手段,成功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完成了中原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与传承。本文将通过研究《梨园春》栏目在节目制作、品牌推广、节目运营、节目创新等方面的特色,探讨中原地域文化的整合传播方式与特点,以期望给正在发展中的中原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大家知道,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河南森林茂密,野象众多,又被形象描述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河南简称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居天下九州之中,故又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省情和特点可以概括为"厚重、通达、丰富、开放"八个字。厚重,就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