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小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小组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BODE指数{体质量指数(BMI)、气流阻塞程度[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呼吸困难程度[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运动能力[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自我效能感[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量表(CSES)]、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MMRC、BODE指数、SGRQ各维度评分和总分较干预前降低(P 0. 05),运动能力(6MWT)则较干预前升高(P 0. 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同期(P 0. 05,P 0. 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CSES、ESC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 0. 05),且高于对照组同期(P 0. 01)。结论:延续护理小组在改善COPD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交互分析模式的团体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研究组采用基于交互分析模式的团体教育。比较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两组认知水平[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量表(CSES)]、自我感受负担[采用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社会支持[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COPD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GRQ)]及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结果: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CSES、SSRS、ESCA各项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SPBS、SGRQ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交互分析模式的团体教育应用于COPD患者中,有助于提升患者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改善社会支持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桂敏 《当代护士》2017,(12):49-51
目的探讨肺康复锻炼联合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COPD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康复锻炼联合呼吸操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的肺功能情况、血气分析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各项指标、SGRQ问卷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各项指标、SGRQ问卷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康复锻炼联合呼吸操干预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思维导图为指导的优质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日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以思维导图为指导的优质护理;比较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两组肺功能[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每分钟通气量(VE)、肺活量(VC)]、COPD症状严重程度[采用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COPD相关知识水平、自我效能感[采用COPD自我效能感问卷(CSES)]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变化。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FEV_1%、VE、VC水平高于干预前(P0.01,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COPD知识问卷、CSE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CAT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P0.05),且研究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总体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以思维导图为指导的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高患者COPD相关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追踪式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 sease,COPD)稳定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农村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采用追踪式综合康复护理,即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运动,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自行锻炼,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George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急性加重发作例次数和住院例次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SGRQ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以及SGRQ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式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改善农村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4例COPD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理论,通过对COPD老年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对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持续质量改进。出院12周后,比较两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采用加州大学圣迭戈呼吸困难问卷(SOBQ)]、COPD自我效能评分[采用COPD自我效能量表(CSES)]。结果:出院12周后,两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 0. 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1);出院12周后,观察组SOBQ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同组护理前(P 0. 01);出院12周后,观察组CSES高于对照组和同组护理前(P 0. 01,P 0. 05)。结论:PDCA循环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康复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1日~2018年5月31日收治的30例COPD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30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肺康复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EV_1/预计值、FEV_1/FVC、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观察组SGRQ中症状、影响、活动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康复护理路径能提高COPD患者的心肺功能,减轻病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缩唇腹式呼吸联合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缩唇腹式呼吸与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联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6周后自我效能(CSES)及简易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GSES与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SES与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给予缩唇腹式呼吸联合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给予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肺活量(VC)、第1 s用力呼气量(FEV_1)、第1 s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率(FEV_1/FVC)、呼气峰值速流(PEF)、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情绪状态、自我效能及健康生活方式[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结果:干预后,两组VC、FEV_1、FEV_1/FVC、PEF、MMEF、自我效能评分及HPLP-Ⅱ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情绪状态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其情绪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促进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下的多元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收治的6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实施同伴支持下的多元呼吸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下的多元呼吸功能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依从性、临床症状[采用呼吸困难评估量表(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FEV、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饮食、运动、用药、复查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mMRC、CAT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SGRQ中疾...  相似文献   

11.
张艳  冯素萍 《全科护理》2016,(11):1122-1124
[目的]观察饮食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营养状况、肺功能和生后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COPD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氧疗和呼吸功能锻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定期随访两组病人营养[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g/L)]、肺功能(FEV1%)和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情况,比较1个月和1年后组间各指标差异。[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SGRQ得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1年后,观察组SGRQ得分低于对照组、BMI高于对照组、FEV1%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饮食干预能够改善老年COPD病人营养、肺功能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零缺陷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人为本的零缺陷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心理状况[采用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FEV1/FVC%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MSSNS、SGRQ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零缺陷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状况,促使患者恢复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康复护理模式联合有氧运动在尘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60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29例和联合组31例,运动组采用有氧运动,联合组采用呼吸训练康复护理模式联合有氧运动,两组均干预15 d;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呼吸情况(采用自觉气短、气急分级量表)、运动能力[包括有氧运动时间、6分钟步行试验(6MWT)]、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结果:干预15 d后,两组FEV1、MVV、FVC、有氧运动时间、6MWT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优于运动组(P<0.05,P<0.01);干预15 d后,两组呼吸情况分级、SGRQ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运动组(P<0.05,P<0.01)。结论:呼吸训练康复护理模式联合有氧运动干预尘肺患者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呼吸功能训练及营养干预,6个月后测定患者肺功能,并采用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及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康复护理对COPD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呼吸功能训练及营养干预,6个月后测定患者肺功能,并采用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及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呼吸功能训练及营养干预,6个月后测定患者肺功能,并采用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及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院内干预及家庭访视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对强迫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进行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精神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院内干预及家庭访视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结果:干预后,研究组Y-BO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SES评分、GQOL-74中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改善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需要的层级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机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老年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基于需要的层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肺活量(VC)、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运动机能、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采用医学结局调查简易量表(SF-36)]。结果:干预后,两组VC、PEF、FEV1%、运动机能、SAS评分、SDS评分及SF-36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需要的层级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机能恢复,改善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零缺陷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1日~2022年9月1日收治的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人为本的零缺陷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两组肺功能(FEV1/FVC%)、心理状况[采用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FEV1/FVC%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1个月后,两组MSSNS、SGRQ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零缺陷护理能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状况,促使患者肺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护理期间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按接诊时间将51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干预组27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嘱其定期复诊;干预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调整、适量运动、预防便秘.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及SGRQ总分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活动受限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OPD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