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及核磁共振在急性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给予所有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RI),对比两种技术结果 .结果 MRI检查结果 中,患者膝关节损伤中半月板软骨破损、轻微骨折、韧带损伤、关节腔积液、关节面软骨损伤、骨髓水肿等检出率均高于CT,二者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CT检查严重骨折和MRI检出率对比无意义.结论 在急性膝关节损伤中应用核磁共振(MRI)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全面反映组织损伤情况,诊断结果 准确性高,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标准数字化X线摄影术(DR)图像、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及CT图像在胸腰段椎体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本院2008年1月—2011年9月骨科手术证实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外伤史。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中,调取60例患者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包括DR胸腰段平片(正位、侧位及前斜位)、DR组织均衡处理后图像及CT胸腰段影像资料。分别对骨折检出情况、骨折部位、伴随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由4位有经验的诊断医生采用双盲法记录诊断结果。结果 (1)60例患者共有107处骨折,其中标准DR图像检出96处(89.7%),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检出105处(98.1%),CT图像检出101处(94.4%),3种方法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标准DR图像(P<0.01)。(2)在椎体骨折检出方面,标准DR图像、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及CT图像分别检查出45处(88.2%)、51处(100.0%)和46处(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椎体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标准DR图像及CT图像(P<0.05)。(3)在骨折碎片侵入椎管及神经受压方面,CT图像检出率显著高于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胸腰段椎体骨折诊断中,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优于CT,且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质量清晰,患者辐射剂量低,易于观察整体骨折特点;但在观察骨折碎片侵入椎管及椎管内神经受压方面,DR组织均衡图像的诊断结果不如CT。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X线检查阴性且怀疑膝关节骨折患者61例,均行多层螺旋CT(MS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骨折检出情况及对骨折塌陷程度、水平错位程度显示率,并分析诊断效能。结果MRI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表现为T1WI呈片状不均匀低或略低信号,骨折线周围有模糊片状高信号,皮质下或松质骨内有条状信号影/不规则线,T2WI可发现骨折线或在骨折线周围有散点片状高或略高信号,MSCT可见骨质连续性中断或伴骨折线,移位骨折和局部骨折缺损吻合;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半月板损伤、少量关节腔积液及韧带损伤检出率较MSCT高(P<0.05),对严重骨折的检出率无差异(P>0.05);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塌陷程度、水平错位程度的显示率均高于MSCT(P<0.05);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MSCT(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有一定诊断价值,可提高对病变及骨折塌陷程度、水平错位程度的显示率,整体诊断效能较MSCT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DR与多层螺旋CT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纳入CR初诊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患者100例,同时进行DR与多层螺旋CT检查,分别由两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进行阅片,以明确诊断是否有骨折,以共同意见为准,并追踪复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随机纳入的100例CR初诊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病例中,检出隐匿性骨折27例,其中DR检出16例(59%),多层螺旋CT检出27例(100%),后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可以明显提高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对临床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腕关节损伤的影像学特征,并对CT联合MRI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纳入40例腕关节损伤患者,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和MRI检查,对比单独检查和联合诊断方式的疾病诊断价值。结果单独CT与单独MRI对腕关节骨折、腕关节脱位和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对比无差异(P>0.05),与CT检查比较,MRI对骨挫伤和软骨损伤的检出率更高,对移位骨折片的检出率更低,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CT联合MRI对腕关节骨折、腕关节脱位、隐匿性骨折、骨挫伤、软骨损伤和移位骨折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诊断方式(P<0.05)。结论腕关节损伤CT与MRI表现各不相同,联合应用两种方式,可对不同类型腕关节损伤予以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6月于我院经手术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的7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拍摄膝关节正侧位DR(数字X线摄影)平片,已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与手术结果对照,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价值。结果 CT对Ⅰ型、Ⅱ型、Ⅳ型、Ⅴ型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准确率均略高于DR检查,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分型整体准确率为94.4%,高于DR的77.5%(P0.05);CT骨折检出率为95.8%,高于DR的8 5.9%(P0.05);DR对髁间隆突骨折检出率为70.4%,低于CT的96.3%(P0.05),DR对腓骨小头骨折检出率为65.0%,同样低于CT的95.0%(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配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骨折检出率高,分型符合度高,对合并腓骨小头骨折与髁间隆突骨折诊断敏感度好。  相似文献   

7.
李永凤 《广州医药》2023,(10):78-82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接诊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病例中随机抽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开展MRI、CT检查,分析并比较MRI和CT检查对该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在78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病例中,MRI检查确诊76例,检出率97.44%,CT检查确诊61例,检出率78.21%,MRI检查对该疾病的检出率相比CT检查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半月板损伤、关节腔少量积液、韧带损伤、骨折塌陷及水平错位检出率相比CT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严重骨折检出率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中应用MRI对疾病检出率较高,且操作简便,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讨跗骨骨折患者运用数字化X线(DR)影像技术拍片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放射科检查的80例跗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所选患者均依次接受螺旋CT、DR技术检查,对比评估患者的检查情况。结果 80例患者的骨折共计112处,其中DR检出处相比螺旋CT的检出处明显较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跟骨、楔骨的检出率,螺旋CT高于DR技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距骨、骰骨及舟骨比较,两种检查技术的检出率基本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技术操作简便、安全、费用较低,尤其适合距骨、骰骨及舟骨等跗骨骨折的检查,但对于跟骨及楔骨的诊断,准确性不及螺旋CT,具体诊断方法的选择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入本院骨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所有患者经手术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及DR平片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骨折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DR平片检查(P<0.05),Ⅵ型与DR平片检查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总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DR平片(P<0.05),多层螺旋CT在并髁间隆突骨折、并腓骨小头骨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DR平片(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可提高分型正确率,且对合并骨折的检出率更高,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MRI及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30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分别给予MRI和CT检查,观察2种方法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检出情况,并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MRI检查发现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30例、关节腔积液27例、骨髓水肿12例、半月板软骨损伤8例、关节面软骨破损及水肿9例,以及韧带损伤10例;通过CT检查发现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16例、关节腔积液12例,未发现关节面软骨损伤及水肿、初带损伤以及半月板软骨损伤患者。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100.0%,显著高于CT检出率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临床可应用MRI进行诊断,其诊断效果明显优于CT检查,以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漏诊和误诊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X线平片及MSCT三维重组技术对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骨科进行治疗的58例跟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X线检查和MSCT检查,对58例跟骨骨折患者的骨折程度、位移状况、关节受累情况进行逐一记录,比较X线检查和MSCT检查对其的诊断结果。结果 X线检查对58例骨折患者的骨折线、单线骨折、粉碎性骨折、位移骨折、关节受累的检出率分别为72.41%、45.45%、83.33%、47.50%、34.28%,MSCT三维重建的检出率均为100%,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查(P<0.05)。结论 X线平片检查在对跟骨骨折诊断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对骨折碎片、位移情况以及一些细微骨折难以发觉,会出现误诊和漏诊的现象。而MSCT三维重组技术,对骨折碎片、位移情况以及一些细微骨折都可以做出正确判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诊断儿童肘关节细微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临床体征检查确诊的儿童肘关节细微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摄像(DigitalRadiography,DR)、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比较DR与CT检出率。结果 CT诊断准确率为96.25%,明显高于DR准确率85.00%(P<0.05);CT与DR在不同类型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比较:青枝型肱骨髁上骨折(95.83%vs70.83%、100.00%vs94.64%、98.75%vs87.50%)、外上髁骨骺损伤(100.00%%vs71.43%、98.63%vs93.15%、98.75%vs91.25%)、内上髁骨骺损伤(100.00%vs50.00%、100.00%vs98.61%、100.00%vs93.75%)、尺骨冠状突骨折(100.00%vs75.00%、100.00%vs94.44%、100.00%vs92.50%)、桡骨小头骨折(8 8. 8 9%v s 5 5. 5 6%、100.00%vs98.59%、98.75%vs93.75%)、尺骨鹰嘴骨折(100.00%vs70.00%、100.00%vs91.43%、100.00%vs88.75%)、尺骨近端骨折(100.00%vs57.14%、98.48%vs87.88%、98.75%vs82.50%)。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高于DR检查。结论 CT检查对儿童肘关节细微骨折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当DR检查未发现但高度怀疑骨折时,可进一步采取CT检查方法,为患儿诊治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王楚铭  邓秋萍  胡岗  王艳 《医学新知杂志》2013,(5):346-347,349,F0004
目的探讨DR摄影与CT检查技术在常见复杂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骨盆外伤患者行常规DR摄影,部分病例再行螺旋CT扫描分析。结果13例显示阴性,27例简单型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为87%,21例复杂型骨盆及髋臼的诊断准确率为73.6%,3例股骨颈骨折漏诊;CT对简单和复杂型骨盆及髋臼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为100%,9处关节腔内碎骨片及骶椎隐匿性骨折均能显示,而DR仅显示3处。结论DR摄影作为骨盆骨折常规检查,弥补了普通x线摄影的不足,提高了摄片利用率和更高的影像质量,与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互补,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方位显示损伤情况,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T联合MRI检查在腕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12例腕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对112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对比CT检查、MRI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对患者腕关节损伤情况(腕关节骨折、腕关节脱位、隐匿性骨折、移位骨折片、软骨损伤、骨挫伤)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CT+MRI对患者骨折、脱位、隐匿骨折、移位骨折、软骨损伤、骨挫伤片情况检出率明显高于CT和MRI单独检查(P<0.05);CT、MRI检查对患者骨折、脱位、隐匿骨折情况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软骨损伤、骨挫伤检查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在移位骨折片检出率上低于CT检查(P<0.05)。结论CT和MRI检查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各有其优缺点,联合检查可提高检出诊率,并可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MSCT三维重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SCT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比较MSCT检查、手术中实际测量及X线检查后股骨粗隆间骨折块数量,分析骨皮质的连续性及股骨粗隆间骨折端稳定性,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MSCT三维重建检查后股骨粗隆间骨折块数量与X线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中实际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三维重建检查骨皮质不连续的、骨折端分型不稳定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为临床上诊断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信息,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X线片和CT检查诊断胸腰结合部(T12-L1)脊髓和(或)神经根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1例手术治疗的胸腰结合部骨折患者,依据其临床症状分有无合并脊髓和(或)神经根损伤两组,分别进行X线片和CT影像比较和评价。结果:脊髓和(或)神经根损伤组和无损伤组之间的X线片三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同时CT测量椎管狭窄率<50%无显著性差别。但CT测量椎管狭窄率>50%者,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手术证实46例损伤组中30例存在不同程度椎管梗阻,阳性率为65.2%。结论:胸腰结合部骨折合并脊髓和(或)神经根损伤者,CT显示椎管狭窄率>50%,可作为临床预测及选择手术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CT表现及特点,分析CT图像与常用踝关节骨折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369例成人踝关节骨折,分析踝穴上1 cm水平横断面CT图像及其特点,进行踝关节骨折X线分型,分析CT图像与骨折X线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踝穴上1 cm水平横断面CT图像共有8种表现形式,以a、b、c分别指代腓骨骨折、后踝骨折和骨间韧带(interosseous tibiofibular ligament,IOL)断裂,369例踝关节骨折CT图像包括:0度(腓骨、后踝、IOL均完整)40例;Ⅰa度(腓骨骨折、后踝完整、IOL完整)60例,Ⅰb度(腓骨完整、后踝骨折、IOL完整)3例,Ⅰc度(腓骨完整、后踝完整、IOL断裂)26例;Ⅱab度(腓骨骨折、后踝骨折、IOL断裂)163例,Ⅱac度(腓骨骨折、后踝完整、IOL断裂)6例,Ⅱbc度(腓骨完整、后踝骨折、IOL断裂)61例;Ⅲ度(腓骨骨折、后踝骨折、IOL断裂)10例。根据Danis Weber骨折分型:A型骨折18例,B型骨折238例,C型骨折94例,腓骨无骨折19例。分析CT图像,A、B、C型骨折IOL断裂的发生率分别为0、5.9%、88.3%;CT图像与Danis Weber分型之间存在相关性,IOL断裂的发生率随Danis Weber分型严重程度而改变,经秩相关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 R=0.781,P<0.001)。CT图像能发现X线骨折分型无法判断的IOL断裂,其发生率是5.9%。结论: 踝穴上1 cm水平横断面CT图像在术前能够清楚判断下胫腓联合IOL损伤情况,与Danis Weber骨折分型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并能发现某些X线片中无法判断的IOL断裂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 DR 与 CT 在鼻骨骨折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82例鼻骨骨折患者分别实施 DR、CT 检查,比对诊断结果。结果:经手术及复查证实,182例鼻骨骨折患者中单纯鼻骨骨折48例、鼻骨及鼻中隔骨折109例、鼻部复合骨折25例,DR 诊断准确率60.4%,而 CT 诊断准确率1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 DR 诊断,CT 诊断更符合临床诊断工作需求,为鼻骨骨折最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