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临床辨证规律,以更好的指导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检索2000年至2010年我国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300篇,对其认真统计分析,揭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和证型的分布状况.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因包括饮食失常、情志失调等,其主要证型包括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等.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有多种,病变部位一般在胃部,且与脾、肝等器官功能的关系十分密切,患者多有肝胃不和的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国内外的资料表明,FD与上消化道运动障碍有密切关系,FD患者存在胃肌电活动异常。儿童FD治疗较为困难,临床常用药物疗效欠佳。我院2005年采用胃电起搏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对胃电图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临床胃炎综合症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在运动障碍型FD的发病率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对治疗运动障碍GD的临床观察较少,为此我们用吗丁啉口服治疗30例,并与胃力康治疗40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动力障碍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胃B超显影剂来观察24例健康志愿者和160例患者的胃窦运动指数(MI)、胃窦收缩幅庹(ACA)、胃窦收缩频(ACF) 胃半排空时间(GET1/2).这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热型、脾胃虚热型和脾胃不和型.结果:在三种症型中脾胃虚弱型的MI、ACA、ACF、GET1/2是最低的,并且同样也低于健康志愿者.结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脾胃虚弱型有着较为明显的胃动力障碍,肝胃不和型次之,再次为脾胃虚弱型.  相似文献   

5.
胃动灵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动灵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145例患者均采用胃动灵胶囊治疗,连续用药6周为1疗程。结果胃动灵胶囊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显效124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1.73%,对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均有较好疗效。结论:胃动灵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为可靠,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p)是发现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一种,能够导致胃上皮黏膜层的慢性炎症,全世界感染率约为50%.目前,Hp感染被认为是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症状的可能因素之一.FD常同时伴有胃肠症状和心理疾患,不明确的病因和难以缓解的症状最终导致患者焦虑、抑郁,而精神心理异常又通过多种机制加重FD症状.Hp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后可引起机体多种体液因子变化,如5-羟色胺、胃泌素、胃饥饿素、多巴胺等,从而影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在内的多系统功能并出现相应症状表现.本文就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和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非精神分裂症患者两组餐后的胃肠排空率、胃功能性改变,分析精神分裂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作用。结果两组餐后胃、肠排空率比较有明显差异,精神分裂症容易引起胃功能性的改变。结论精神分裂症有引起和加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中伴发运动障碍型功能消化不良症状进行调查。[方法]随机抽查186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填写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和询问有无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厌食等症状,对伴有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厌食等症状者,作相关理化检查和脊背体检,对相关资料逐一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86例患者均以程度不同的腰背疼痛,谬胀、沉重等为主诉症状就诊,其中72例伴有上腹疼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厌食等症状(占调查人数的38.7%),经相关理化检查,52例可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系统的器质性疾病,按RomeⅡ有关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符合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表现(占调查人数的27.96%),[结论]胸椎小关节紊乱可并发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患者体表胃电参数在消化间期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 :检测 72例 FD患者体表胃电。结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主频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FD组平均振幅高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且胃窦振幅低于胃体振幅 ;FD组主频不稳定系数高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FD组 87.5 %存在胃电节律紊乱。结论 :FD患者胃电节律紊乱率明显高于健康人 ,而且存在胃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观察组48例采用柴胡疏肝散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单用莫沙必利对照组46例比较。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1.7%、93.8%,对照组分别为19.6%、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与胃排空的关系。方法 按RomeII标准诊断,收集 我院2003年11月至2003年12月消化科门诊主要以上腹胀和/或早饱为主要症状的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 良患者共47例,对每例患者所有消化不良症状(包括:上腹胀、早饱、恶心、呕吐、上腹痛、嗳气、厌食)进行评分,计 算得到运动障碍症状积分(上腹胀及早饱症状评分和)和总积分(各症状评分和)。同时进行钡条胃排空X线检查, 观察试餐后4h钡条排空数。分析运动障碍症状积分、总积分与钡条排空数的关系。结果 运动障碍症状积分为 2~6分,其积分与钡条排空数无相关性(r=-0.821,P=0.089)。47例患者临床症状的平均总积分为9.3±3.6, 试餐4h钡条排空数为10.8±8.6根,两者经统计分析显示也无相关性(r=0.011,P=0.948)。结论 运动障碍样 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与胃排空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胃、十二指肠部以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非器质性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身心疾病之一。心胃相关理论对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分析神经肽Y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生理病理的影响,从中发现其与心胃相关理论的相关性,为中医学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现代医学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指具有上腹部或胸骨疼痛不适、烧灼感、恶心、呕吐、或其他上腹部症状、而无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疾病的证据,持续4周以上的X线阴性、非器质性、功能性、诊断不明的特发性消化不良.其患病率高达20%~30%.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因将NUD分为胃食管反流型、溃疡型、吞气综合型、运动障碍型及特发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吗丁啉与四磨汤口服液联用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68例运动障碍型FD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吗丁啉10~20mg,3次/日,治疗组加用四磨汤口服液20ml,3次/日,疗程均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两组上腹不适、餐后早饱、腹胀、嗳气、泛酸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73.5%,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吗丁啉与四磨汤口服液联用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类型,儿科临床较为常见。我院试用山麦健脾口服液治疗该病,效果良好,并与普瑞博思的胃排空功能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 1.病例选择: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80倒,均为儿科门诊患儿,男48例,女32例;年龄7~14岁,平均10.2岁。诊断标准参照许春娣《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及治  相似文献   

16.
调气健脾汤合加斯清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调气健脾汤合加斯清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西医结合组34例,运用调气健脾汤合加斯清治疗;西药组32例,单用加斯清治疗;中药组32例,单用调气健脾汤治疗。结果:治疗4周,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73.5%,总有效率94.1%;西药组显效率53.1%,总有效率71.9%;中药组显效率53.1%,总有效率71.9%。中西医结合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探讨24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发病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精神心理、饮食、用药护理和细致的健康教育等,对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10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愈59例,好转35例,无效12例,总效率89%。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溃疡型的临床症状和消化性溃疡症状相似,胃镜和X线检查胃、十二指肠无溃疡灶。通过改变患者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避免烟酒进食刺激食物[1]。餐后加重的患者少食多餐。精神紧张病人给予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9.
朱国进 《广西医学》1999,21(6):1131-1133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改变及西沙比利对其的影响。方法:对3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及空腹服西沙比利后60min体表胃电图描记观察。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节律紊乱胃体部为42.11%,胃窦部为63.16%,服西沙比利后60min胃体胃电节律紊乱50%好转,胃窦胃电节律紊乱58.33%消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与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成人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成人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心理放松、行为、生活技能等干预内容与措施.结果 综合治疗与护理干预前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