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技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单节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将52例单节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置钉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3 d VAS评分,以及2组术前、术后7 d、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3 d 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6个月时2组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可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爆裂性骨折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破坏了脊柱的前柱和中柱、甚至后柱,常导致进行性不稳、后凸畸形、下腰痛以及神经损伤,大约90%的爆裂性骨折发生在胸腰段。虽然对于有神经症状的爆裂性骨折进行手术减压和内固定已得到广泛共识,但对于无神经症状的爆裂性骨折的处理仍然存在争论[1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胸腰椎骨折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经验,并与开放手术比较。[方法] 2015年10月~2019年5月,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经皮组与开放组均30例。[结果]与开放组手术相比,经皮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此外,经皮组在Cobb角纠正程度及椎体高度的恢复程度上明显优于开放组。[结论]对单节段不伴神经损害的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置钉方式的不同将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经皮组(40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与开放组(40例,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与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9(19.14±6.37)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经皮组短...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8):1663-1668
[目的]探究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两组。经皮组患者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切开组患者应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医源性神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经皮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切开组(P0.05);经皮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和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切开组(P0.05)。随访24~50个月。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经皮组患者术后1 d和7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切开组(P0.05),而术后1、6和18个月时,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检查方面,两组患者置钉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的伤椎Cobb角、矢状面后凸角均显著减小,而椎体前缘高度显著增加(P0.05)。术后经皮组患者的伤椎Cobb角、矢状面后凸角均显著低于切开组,而椎体前缘高度显著大于切开组(P0.05)。至末次随访时,经皮组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内置物松动、断裂,切开组出现1例断棒,行内固定取出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创伤小,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开放组,21例)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经皮组,21例)。对术中、术后反映手术创伤的指标进行监测,观察术前、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Cobb角,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皮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带支具离床时间均少于开放组(P<0.05),经皮组内固定破坏、腰背部疼痛的程度和发生率均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伤椎椎体恢复较开放组好。结论微创经皮置入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较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棒无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10月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18~52岁(平均33.42岁)。其中A1型8例,A3型17例,B2型7例,患者术前均无神经功能障碍。比较术前、术后(术后1周)、最终随访时骨折椎体高度(VBH)、区域后凸角度(RKA),观察患者术后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23个月(平均17.34个月)。术后和最终随访时患者的腰背疼痛(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BH和RKA均较术前得到良好的恢复(P0.05),27例患者于术后6~9个月去除内固定装置后,VBH有一定的下降(平均1.71 mm),RKA有一定增加(平均2.88°)。[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对胸腰段压缩性骨折以及部分爆裂性骨折、屈曲牵张损伤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2):2099-2102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手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4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传统腰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22例,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20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平均住院日、伤椎前缘高度、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开放组相比,微创经皮组手术具有切口长度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少、术后平均住院日少的特点。两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并且在术后6个月时VAS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但是两组之间无论在术前还是术后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与微创组在恢复伤椎前缘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均能较好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缓解症状,纠正畸形。微创组与开放组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未行椎板减压,术后平均随访19个月.结果伤椎前后缘高度和Cobb's角分别是术前40.2%、79.6%、24.5°,术后93.5%、97.3%、4.7°,随访时87.8%、94.2%、4.9°;椎管截面积术前平均42.5%,术后93.4%;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无迟发性神经损伤发生.结论椎弓根内固定术具有间接椎管减压、恢复和维持脊柱正常序列、防止迟发性神经损伤发生等优点,是治疗该类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2—2019-04间在西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依据不同术式分为经皮微创手术的微创组和开放手术的对照组,各38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1)微创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2组患者的矢状面指数、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2组上述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有理想效果。但前者切口小、出血量少、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2016 年12 月 ~2019 年3 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2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病例资料 本组21 例,男15 例,女6例,年龄24 ~62 岁.损伤椎体:T127例,L18 例, L23 例, L42 例, L51 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11 d.  相似文献   

13.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利杰 《中国骨伤》2003,16(3):159-160
我院从1989-2001年用椎弓根螺钉后路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得到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人19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技术操作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31例.结果 随访9~32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时间平均为110 min.手术中出血平均为40 ml.住院时间平均21 d.术后均未发生椎弓根钉断裂及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等并发症,矫正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不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骨折复位内固定确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新型凹形脊柱体位垫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月,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均行体位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其中60例采用新型凹形脊柱体位垫(新型垫组),60例采用普通脊柱体位(普通垫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麻仰卧位时,两组间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和气道压力(pressure of air way, PAW)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10 min时,新型垫组的CVP和IAP显著小于普通垫组(P0.05);俯卧位30 min时,两组间CVP、IAP和PAW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垫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器械撑开次数和透视次数均显著优于普通垫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12个月以上随访,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体位摆放后新型垫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和局部Cobb角均优于普通垫组(P0.05);术后即刻和取内固定时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和局部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凹形脊柱体位垫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椎骨折可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18.
背景:随着新型内固定器械的出现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脊柱创伤的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8例无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分别给予Sextant或Viper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8.54±7.2)岁]和传统切开内固定组(开放组)[共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41.34±9.1)岁],比较围手术期参数、影像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疗效情况(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12.5±5.4)个月。微创组较开放组不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术后伤口引流量显著减少,而且肌酸激酶升高程度明显减低,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术后功能恢复明显(P〈0.05)。所有患者术后Cobb角和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椎弓根钉置人准确率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经皮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对伤椎畸形矫正程度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前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不伴明显的神经损伤,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行体位复位后,进行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对照组不行体位复位,术中使用钉棒复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均获得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钉棒技术可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伤椎形态、恢复并稳定脊柱的生理序列,结合术前良好的体位复位更有利于伤椎形态的恢复,可明显增加术中复位的成功率,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机器人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5例短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在采用体位复位后,利用机器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采用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进行疗效评价,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85 min,平均失血量80 mL,平均住院时间11 d;平均随访4.6个月(3~8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获显著改善(P<0.05),且末次随访时的改善效果优于术后1周(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均获显著的矫正(P<0.05),且末次随访未见明显的矫正丢失现象。所有患者术后CT扫描证实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经抗凝治疗痊愈。结论 体位复位结合机器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短节段胸腰椎骨折,可提高骨折的复位率和置钉准确性。该技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