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无砂再生透水混凝土最优配合比,选择再生粗骨料粒径为5~10mm和10~20mm两种不同粒径,分别以骨料目标孔隙率(15%、20%、25%)和水灰比(0.35、0.4、0.45、0.5)为主要指标制作试件。采用CJJ/T 135—200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中的配合比计算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对试块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透水系数、实测孔隙率的测定综合考虑透水混凝土各项指标,一个目标孔隙率可确定一个最优水灰比,从而获得最优配合比。研究表明,在骨料粒径为5~10mm、目标孔隙率15%时,水灰比为0.4;目标孔隙率20%时,水灰比为0.45的再生透水混凝土综合性能最好。在骨料粒径为10~20mm时,目标孔隙率25%、水灰比为0.4的再生透水混凝土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特点,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设计孔隙率、骨料粒径、水胶比、砂率等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泥裹石法和人工锤捣成型,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能有较好的协调性;各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顺序为:设计孔隙率砂率水胶比再生粗骨料级配,对透水系数的影响顺序为:设计孔隙率再生粗骨料级配砂率水胶比。  相似文献   

3.
透水混凝土主要应用于市政工程,特别是人行道或消防通道等道路面,保证透水混凝土具有高透水性和足够的强度是研究的重点。城市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可减少固废对环境的污染,本文以建筑垃圾制成的再生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制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研究了目标孔隙率、再生骨料粒径、水灰比等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28 d龄期试样的抗压强度及透水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增大目标孔隙率和再生骨料粒径会使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透水能力提高,抗压强度降低,综合考虑强度和透水性能,较佳配合比为粒径比5~10 mm∶10~15 mm=1∶1的复合级配、20%的目标孔隙率和0. 3的水灰比。  相似文献   

4.
多孔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环保型材料,为满足强度及透水性能的要求,利用普通压力试验机和自制透水试验装置对试件的7 d强度及透水系数进行了测试。分别取再生骨料取代率为0、50%、100%,水灰比为0.25、0.27、0.30,目标孔隙率为0.2和0.25,分析三个因素对多孔混凝土强度及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再生骨料因具有疏松多孔的特性,多孔再生混凝土强度随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实测孔隙率与目标孔隙率吻合,孔隙率越大,强度值越低,透水性能越好。多孔再生混凝土孔隙率与透水性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安徽建筑》2022,(1):174-175
为了研究水灰比、设计孔隙率和骨料粒径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设计了不同的配合比。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的增大,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成反比,在水灰比超过0.32时,对其综合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设计孔隙率的增大逐渐降低;骨料粒径为10~15mm的透水混凝土与骨料粒径为5~10mm的相比,透水性强,抗压强度低。水灰比在0.28、设计孔隙率在25%时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2017,(12)
基于海绵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再生粗骨料与透水混凝土相结合。研究了水灰比为0.3、0.35、0.4、0.45,孔隙率为15%、20%、25%、30%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能。因透水混凝土为满足透水性要求,结构为多孔结构,当孔隙率增大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率增大,强度降低,两者成反比。当水灰比的增大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平稳。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灰比0.35~0.4,孔隙率15%~20%,骨料粒径9.5~16.5 mm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
以目标孔隙率、水灰比、砂率、硅灰掺量为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表观密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各性能与实测孔隙率之间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目标孔隙率是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目标孔隙率的增大,试件抗压强度、表观密度有所降低,而其透水性能有较大提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表观密度随实测孔隙率变化呈现出一定的线性递减规律,而透水系数与实测孔隙率之间呈明显的线性增长趋势。不同配比下试件的透水系数为0.72~2.13 cm/s,透水系数达到最大时基本能满足公路路面排水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骨料级配、水灰比、砂率、设计孔隙率、胶骨比等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抗压强度与弯拉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改变水泥品种、添加增强剂、电炉渣与再生骨料复配等方式协同优化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力学性能、抗冻性能、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影响因素主次顺序均为:设计孔隙率>骨料级配>砂率>水灰比;建议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设计孔隙率为10%~20%,水灰比为0.29~0.32,砂率控制在5%~10%,胶骨比为0.29;采用电炉渣可以大幅提升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但其透水性和抗冻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海绵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再生粗骨料与透水混凝土相结合。研究了水灰比为0.3、0.35、0.4、0.45,孔隙率为15%、20%、25%、30%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能。因透水混凝土为满足透水性要求,结构为多孔结构,当孔隙率增大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率增大,强度降低,两者成反比。当水灰比的增大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平稳。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灰比0.35~0.4,孔隙率15%~20%,骨料粒径9.5~16.5 mm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透水混凝土是"海绵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水灰比、粗集料粒径、目标孔隙率三个因素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影响透水性能的主次顺序为目标孔隙率、粗集料粒径、水灰比,透水性能随着目标孔隙率、粗集料粒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影响抗压强度的主次顺序为目标孔隙率、水灰比、粗集料粒径,抗压强度随着目标孔隙率、粗集料粒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水灰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1.
付东山  姚勇  梅军  陈代果 《混凝土》2017,(12):181-184
采用正交法设计试验,选取目标孔隙率为20%,以水灰比、碎石骨料粒径、聚丙烯纤维掺量为因素设计不同因子水平的正交试验并采用极差法分析各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配合比计算方法主要参考《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结果表明:水灰比对实测孔隙率影响最大,骨料粒径对透水系数影响最大,纤维掺量对抗压强度影响最大;综合考虑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得到了透水混凝土性能最佳的正交组合,即水灰比为0.31、骨料粒径为10~15 mm、纤维掺量为0.4%。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2017,(12)
采用正交法设计试验,选取目标孔隙率为20%,以水灰比、碎石骨料粒径、聚丙烯纤维掺量为因素设计不同因子水平的正交试验并采用极差法分析各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配合比计算方法主要参考《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结果表明:水灰比对实测孔隙率影响最大,骨料粒径对透水系数影响最大,纤维掺量对抗压强度影响最大;综合考虑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得到了透水混凝土性能最佳的正交组合,即水灰比为0.31、骨料粒径为10~15 mm、纤维掺量为0.4%。  相似文献   

13.
水灰比和骨料级配的改变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效果十分明显,二者作为透水混凝土的基本配合比影响因素,主要研究了不同水灰比和不同骨料级配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采用体积法进行透水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骨料级配下,连续孔隙率和透水系数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同一水灰比下,单一骨料级配透水系数和连续孔隙率较大。在混合级配中随着9~14.5 mm粒径骨料占比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连续孔隙率和透水系数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而抗压强度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并通过数据拟合分析了连续孔隙率、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透水再生混凝土孔隙率、立方体抗压强度及耐磨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及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对三者均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水灰比增大会增加透水再生混凝土的总孔隙率及有效孔隙率,但会降低立方体抗压强度及耐磨性能;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增加会导致透水再生混凝土总孔隙及有效孔隙率的增大,但会造成立方体抗压强度及耐磨性能的降低;透水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有效孔隙率呈幂函数关系,耐磨性能(单位面积上的质量损失)与有效孔隙率、立方体抗压强度也呈幂函数关系,且相关性较好,可作为各性能指标相互关系的估算式。  相似文献   

15.
若干因素对多孔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研究了若干因素如骨料级配与粒径、骨灰比、水灰比、外加剂及搅拌工艺等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空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粒径与级配、骨灰比是影响多孔透水混凝土空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水灰比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小;减水剂、硅灰及聚合物乳液等外加剂可改善多孔透水混凝土的性能;水泥裹石法搅拌工艺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影响不大,但能使其抗压强度提高、空隙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垃圾的使用率,文中运用正交试验法制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通过测试其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探索再生红砖取代率、砂率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红砖取代率为15%、砂率为6%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较好;0.25水灰比要优于0.35水灰比;相较于5~10mm粒径,10~20mm粒径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强度较低,但是透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对无砂透水混凝土圆柱体试件进行透水试验,测定其在不同参考配合比下的透水系数,研究孔隙率、水泥用量、骨料粒径对无砂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砂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大致成增大趋势,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大致成减小趋势,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大而大致成减小趋势,但均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引入骨料级配与粒径、体积砂率两个参数,并研究设计孔隙率、骨料级配与粒径、体积砂率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孔隙率与透水系数存在指数函数关系;骨料级配与粒径对混凝土的强度及透水性能影响较大;适量体积砂子的掺入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不降低其透水性能,且体积砂率的大小取决于水泥用量及骨料级配与粒径;以设计孔隙率、水胶比、骨料粒径与级配、体积砂率为参数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能够有效的指导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9.
再生材料透水砖是由再生砖骨料透水混凝土制备而成,为分析不同因素对透水砖性能的影响,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水胶比、目标孔隙率、砂率、再生砖骨料掺量对透水砖透水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0.30~0.32,目标孔隙率22%~24%,砂率30%~35%,再生砖骨料掺量1104.93 kg/m3为透水性能最优配合比范围,当水胶比达到0.32时,透水系数达到最大值2.36cm/s;水胶比0.34,目标孔隙率20%~22%,砂率35%,再生砖骨料掺量1074.93 kg/m3为抗冻性能最优配合比范围。  相似文献   

20.
梁凯  朱惠英  陈正  邓鹏  卢凌寰 《混凝土》2020,(4):134-137
利用再生骨料制备透水混凝土,分析多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基本物理性能进行试验和分析,研究了不同水平下目标孔隙率、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量等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有效孔隙率、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拟合28 d抗压强度与透水系数试验数据的相关关系,研究建立了两者的线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影响的综合排序为:目标孔隙率>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量;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呈反相关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模型可用于实际工程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