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4.5K 氦制冷机的多级克劳特循环的一种最优化方法。在给定操作压力下,循环的最好性能可以通过使每个单元(压缩机、膨胀机、换热器和 J-T 膨胀阀)的(火用)损失减至最小来获得。对给定换热器尺寸的这些单元的(火用)损失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COP 值随工作压力的降低而增加,但是,J-T 换热器热端的出口温度随工作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G-M循环制冷机的yong分析。考察了各组件中的yong损失,并以列表的形式给出yong平衡。可见,主要损失发生在压缩机和冷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管壳式换热器的yong经济特性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对以单位收益yong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换热器优化,给出了适于工程设计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水合物蓄冷技术,其相变温度与空调工况相适应,相变潜热大,传热性能优良,成为极具潜力的蓄冷新技术,本文对水合物蓄冷过程进行yong分析,找出影响内部yong损失及外部yong损失的主要因素,对提高系统yong效率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得出结论:yong效率和热效率随蓄冷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并趋向于一稳定最大值,不同种类水合物系统yong效率取于形成气的形成温度和压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间冷却器的选型,并用yong分析法来确珲中间冷却器流体的出口温度,计算结果表明,由此方法设计的中间冷却器yong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6.
以吸附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过程为依据,使用yong分析的方法对连续回热循环做了分析,对循环中各部分yong损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连续回热循环中yong损的主要部位,并探讨了回热率及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对循环yong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中红外仪冷却系统中J-T节流循环的热力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适当地降低末级预冷温度、提高压比和提高末级间壁式换热器效率是J-T节流循环制冷性能提升的关键。考虑该复合型低温制冷机的整机效率,结合当前脉管制冷机和驱动J-T节流循环的线性压缩机的性能水平,探讨了预冷温度和J-T节流循环压力的优化方法。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预冷温度和J-T节流循环压力使复合型低温制冷机的性能高于原预冷温度和J-T节流循环压力下性能的计算值,实际具体的脉管制冷机和J-T节流循环压缩机性能是实现准确优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通过反复比较或分析的方法,应用yong分析能进行低温过程和装置的最佳化设计。在广泛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的工业应用中,yong函数正象其他变量一样可以排入程序。因此,可以把计算yong消耗比怍循环过程或象精馏塔那样的装置。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针对液氮温区混合物工质J-T节流制冷机的热力循环优化计算.作者以制冷循环的卡诺系数为目标函数,考虑了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及换热器的传热温差损失等实际情况,采用复合形优化算法,在给定热力条件下来优化混合物最佳配比和循环最佳运行压力参数.计算结果对实际混合物制冷循环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yong分析的观点,运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恒温热源内可逆简单空气制冷循环的特性,导出制冷率、生态学目标函数和yong效率与压缩机压比等主要影响参数的解析式,以相应的数值计算分析压缩机压比、高低温侧换热器热导率分配对循环性能优化的影响特点,并把生态学优化目标、yong效率优化目标和传统的制冷率优化目标进行综合比较。所得结果对工程制冷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实际隐态制冷装置性能,导出了恒温和变温热源条件下实际闭式回热式布雷顿制冷循环制冷率与压力比和制冷系数与压力比之间的解析关系。考虑了不可逆性包括高,低温侧换热器和回热器的不可逆传热损失,压缩机和膨胀机中的非等熵压缩和膨胀损失,以及管路系统中的压力损失,通过优化两个换热器和回热器之间的热导率分配或传热面积分配可得循环最优性能,由数值算例给出了各项损失对循环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两级预冷J-T制冷机的数值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PICA太空望远镜采用的两级斯特林制冷机预冷J-T循环获得4 K级冷量而建立了Sage模型,并用文献中的实验数据验证,基于此模型分析高压压力PH与末级预冷温度Tpre[2]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耗功的角度来看,降低Tpre[2]和适当升高PH有利于增大J-T级的制冷量,但Tpre[2]的降低使预冷斯特林制冷机耗功增大;而PH的增高不仅使J-T压缩机耗功增大,而且实现困难,制冷系统的优化要选择合适的Tpre[2]和PH以使总耗功最小。此外,对循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各种流量工况下冷氦增压系统中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压力损失,开展了冷氦增压系统搭载发动机试验和数值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换热器的冷氦气体流量增大,换热器的出口温度降低且对换热器压力损失增加,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换热器性能试验研究为提升冷氦增压系统工作性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低温制冷机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对制冷系数COP概念的补充,建议采用yong效率(Exergy Efficien-cy)的概念来综合评价多级低温制冷机的性能,同时也为其性能优化过程提供理论指导。本文还以yong效率为基础,综合评价了4.2K和80K温区低温制冷机的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J-T节流制冷器在红外制导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针对以氩气为工质的Hampson型J-T节流制冷器,建立了稳态数理模型,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了肋高、肋间距以及肋厚对J-T节流制冷器换热器热力性能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各因素影响换热器换热量和效能的主次顺序,以及各因素水平变化对试验指标的影响,得到了使两项指标最优的各因素水平组合。与原尺寸对比,优化后换热器的换热量提升了7.31%,效能提升了5.77%,为J-T节流制冷器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济利润率是评价一个实际热力装置的主要指标之一。将有限时间热力学,非平衡量子统计理论和yong经济学相结合,导出了量子斯特林制冷机的最大利润率以及对应的性能界限,其结果与实际斯特林制冷机的优化设计和模型评估提供了一个最佳的预选方案。  相似文献   

17.
《深冷技术》2016,(5):30-37
安全阀是防止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超压破坏,并在压力超过整定压力时自动泄压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在天然气液化流程中,不同工艺单元的系统压力、安全阀设定位置及主导事故工况都有差异。文章参照相关标准,总结了液化天然气流程中各单元安全阀设置的考虑因素及事故工况泄放量计算分析,重点介绍了普通标准规范中未涉及的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破裂高压侧(管程)为气相的泄放量计算,以及压缩闭式循环的滞止压力计算和宽沸点范围的多元混合物储罐的泄放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苯乙烯装置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科学的监控手段,掌握进料蒸发预热器TT-201泄漏状况。经过数据分析,优化苯乙烯单元系统操作,延缓了TT-201的泄漏速度。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换热器泄漏引起苯乙烯产量降低的问题,避免因为非计划停车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消声器设计中消声量与排气背压之间是相互矛盾且需要反复权衡的关系,同时消声器消声量、排气背压、气流通过性等性能评价指标与其内部气流速度有直接关系即内部气流速度越大,总体性能参数越差。以降低消声器内部气流速度为出发点,基于分流气体对冲降速原理,结合传统消声单元获得新型耦合结构消声器,并对其压力损失进行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测试试验的方法,分析分流气体对冲结构的降速原理,并对新型耦合结构消声器压力损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体经过对冲腔前后速度从57.6 m/s 降为28.7 m/s,对冲腔压力较原装消声器降低1.67 kPa,消声器内部湍动能场强度小于原装消声器,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耦合结构消声器压力损失和出口气流速度比原装消声器均降低20 %以上。该新型耦合结构消声器的气流通过性能、压力损失、出口气流速度均优于原装消声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基于集总参数法的AMESim仿真软件对某型号运载火箭冷氦换热器进行建模,模型考虑了管外的高温燃气凝结换热、管内的强制对流换热及换热管沿轴向、径向的导热。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冷氦换热器的单元无关性分析、换热器性能仿真及参数影响性分析。仿真模型有效性通过搭载发动机地面试车试验数据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仿真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冷氦换热器的性能,且随着冷氦进口温度升高,出口温度也基本线性递增;随着冷氦流量增大,出口温度逐渐降低,而工作压力对换热器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