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作家马丽华在其《走过西藏》一书中讲到自己随一位汉族医生下乡巡诊的经历:"牧人们像迎接佛爷似的款待着他(汉医),常规治病、发药之外,他还按照病人所求用听诊器在病人的脑袋上按一下,治头痛;又往病人的膝盖上按一下,治关节炎。病人便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位医生平时很严肃,缺乏幽默感。此时认真地作假,不免局促,特意解释一番这种'听诊器崇拜':没法子,他们就信这个,只好'安慰'一下。"  相似文献   

2.
潘立 《家庭医生》2011,(22):39-39
下班后,同事相约出去吃饭,大家关切地嘱咐我:“带上你的小宝贝吧!”我的小宝贝三岁半,平时工作忙,我很少照顾他,今天好不容易有空闲,应该带他出来玩玩。 儿子听说我要带他出去吃饭,非常高兴,一路上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  相似文献   

3.
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建立在善于发现和摈弃嫉妒、悲观厌世的不良心理的基础之上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学会:欣赏上司的睿智和魅力,  相似文献   

4.
“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大家都有压力。”这是大城市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生活在现代快节奏的城市,我们应该如何解压?19世纪对人的健康生命威胁最大的是传染性疾病,20世纪是慢性疾病,21世纪则是心理疾病。可以说,现代人近三分之一的疾病属于心理疾病。因此,现代人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实现“自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年逾古稀的迈克,生长在美国西部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夏季,各地的游客都会蜂拥而至。来过这里的人没有不知道迈克的“阳光餐馆”的。它已有50多年历史.餐馆的规模由当初迈克夫妻两人发展到如今的近百人,由单层门面几十平方的场地扩大到如今的十多层高楼,数千平方米。这在当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6.
在病房,与医师关系最密切的合作者莫过于护士。我至今还清楚记得平生第一次向病人家属交待病情的经历。当时,主治医师是真正的“访问者”(visitor),他们大多数时间在自己的办公室看文献材料或在实验室做研究工作,或者出门诊,只在上午九点到病房带着我们查一圈病人,两个钟点左右就走了。高年住院医师也各人有各人忙的事。那天下午突然有病人家属来询问病情。病人是我管的,但到底该怎么谈法才得体,自己心里毫无把握。这时,病房护士长见我为难,就说:“我和你一道去谈吧!”去后,她坐在一边基本上不说话,听我讲。可是,…  相似文献   

7.
游涵 《家庭健康》2010,(12):16-16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一个困惑:过去孩子特别听话,而且惟命是从;现在长大了,不听话了,让他做事时“等一会儿”是挂在嘴边的常用语。  相似文献   

8.
游涵 《健康博览》2009,(11):40-41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一个困惑:过去孩子什么都听我的,而且惟命是从,可现在大了,不那么听话了,比如过去父母叫他去拿东西,孩子总是不假思索地去做,可现在,再叫他去拿,却总是磨磨蹭蹭,有时候还进出一句“等一会儿”。其实等的不止一会儿,反正给家长的感觉就是不那么听话了。  相似文献   

9.
东方 《健康生活》2010,(7):55-57
我们的一生会遇到太多的挫折和逆境,需要自己去解决。任何事都可以改变,通过家人、领导、朋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到最后不是财富和权力的比较,而是心灵财富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年前的一个夜班,一个急腹症的患者被送进病房,看样子是新婚不久的新娘。诊察室看病的人很多,依据病情需要对腹部进行触诊。这时患者的丈夫提出:除医生外其他人要回避,如果做不到也应该用个布帘与周围人隔开。我尊重患者家属的意见,把诊查室里很少用过的帘子拉了下来。  相似文献   

11.
刘墉 《健康》2010,(5):67-68
一天,在台北我跟一位同学刚进停车场,就看见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给她的狗擦屁股。只见那小姐擦完,打开车门,先把刚用完的卫生纸放进车里,再把狗抱上车。我的同学说:"好恶心!"但是我却说:"好感动。"她把卫生纸放进车里,而不是  相似文献   

12.
《健康必读》2010,(8):34-34
2010年6月13日,一代漫画大家华君武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他为人们留下了700多幅构思巧妙的讽刺漫画和数十本漫画著作,他对事业孜孜追求,对艺术精益求精以及在艰苦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乐观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相似文献   

13.
有一件事在心里积压了二年.一直想从心里倒腾出去。只有把它从心里清走,心才能静下来。今天我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是为了忘却。这种忘却是为了义无反顾地继续去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案例 退休老干部的孤独 我退休前是机关干部。刚退休那会,感觉还不错,轻松自由,可后来越来越感觉孤独和寂寞。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们参加一个美国人在家里举办的盛大宴会,男主人是一所大学的副校长兼一个大系的系主任,那天学校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来了好几位。宴会开始之前,在客厅里男主人和几个教授端着酒杯站在那儿高谈阔论着政治经济等问题,这时主人家三岁多的小儿子跑过来喊爸爸,他马上对其他人说声失陪,然后当着大家的面蹲在儿子面前,问道:"嘿,伙计,有什么事儿?"孩子把手上的玩具递给爸爸,原来是盖子打不开了,让爸爸帮忙给打开。爸爸帮他打开了盖子,孩子高兴地说了声"谢谢爸爸",然后跑走了。  相似文献   

16.
贺俊 《家庭健康》2014,(6):10-11
有一对兄弟,感情很好,哥哥患上尿毒症,弟弟提出要给哥哥捐肾,配型很成功。兄弟俩都有自己的孩子,其他亲属也同意捐赠。本来,这已符合我国活体器官捐献的规定,也涵盖了伦理委员会惯常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生活案例 我今年65岁,退休前在一个机关工作。刚退休那会儿,感觉还不错,轻轻松松的,自由自在的,挺好。可是现在感觉越来越不好,最大的难题是孤独和寂寞。实在孤独寂寞了,有时候我就去单位转转。可是没去几次,就觉得不能再去了。因为每次到单位里,年轻的同事们看到我,又是让座,又是倒茶,让我明显感觉到,自己不再是这里的主人,而成了十足的客人,大家对我已经像招待客人一样了。一个退休的人,怎么能总给人家添麻烦呢?于是,我就继续闷在家里。可是,习惯了忙忙碌碌,一个人闷在家里太清静,太清闲。如今我是远离了工作,远离了人群,远离了外面的世界。孩子们住的地方又离我们老两口挺远的,很难常回家看看。老伴倒是经常出去买菜,和她的老姐妹们有说有笑的。而我一个人在家里,无所事事,手足无措,有时候简直是转磨磨,不知道该怎么打发时间,竟是那样的孤独难耐!其实说起来,很多的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却不知道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尊重屁股     
因痔疾发作,手术住院,已被迫休息两周有余,每天大部分时间卧床。伴随着时隐时现的疼痛,反复阅读着那一块白色的天花板。偶尔也思考一些问题。由于生病的部位是屁股,首先会把屁股作为思考的内容。平日里,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脸蛋,即使有一点污垢,一个小小粉刺,也不会忽视,爱美者还会施以多种美容方略,维护脸蛋的光鲜。相形之下,对待屁股却表现了太多  相似文献   

19.
儿子这些天显得特别开心.他告诉我们,他有新朋友了。他的新朋友,是小区门口的一名保安。  相似文献   

20.
学会先付出     
一位旅者在沙漠中行走了两天,水袋已经空了,更麻烦的是,途中还遇到了暴风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