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十一五"期间合肥市在文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及制约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认识因素、资金因素、人才因素。提出了统一规划城乡文化建设,建立城乡文化交流互动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地方文化特色品牌,发展城乡文化消费市场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不论城市居民还是乡下农民,基本享有同样的文化权益.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初步具备了物质、社会和文化务件,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南通市通州区城乡文化的主要发展路径为“六大统筹”,即统筹城乡文化政策设计、统筹城乡文化投入支持、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统筹城乡文化资源共享、统筹城乡文化队伍建设.尽管通州城乡文化发展成效明显,但是制约当前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主要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城乡文化公共投入依然不平衡、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依然不平衡、城乡文化资源供给依然不平衡、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依然不平衡、城乡文化队伍能力建设依然不平衡.为此,下一步要不断健全政策保障、完善发展机制、创新培育方式、优化发展环境,从而进一步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城乡居民文化娱乐需求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内容。以哈尔滨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现状为例,对如何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延边州历来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延边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延边州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延边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中心基地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公共图书馆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此以完善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心,在分析其当前重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投入资金不足等比较突出的问题。笔者论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战略意义,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河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期望通过这些对策与建议,推进河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强省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一步加强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江苏省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举措."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深化.但与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偏少,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创新力度仍显不够,法制建设明显滞后.今后应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切实加强措施,此外还应鼓励社会力量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核机制以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面对中国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现实状况,《城市化进程与乡村叙事的文化互动》一书提出通过建构"现代城乡文化共同体"的方式从文化的层面促进城乡关系协调发展。首先要从改变城乡二元对立思维入手,尽可能地求同存异,吸纳、融合城市与乡村两种文化形态的具有生长性的要素;其次要以文化结构建构为核心,尤其要重视乡村民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因为它不仅是文化传统的活态载体,而且是维系文化记忆和情感的重要纽带;再次要以农民工为触媒,着重发掘这一群体在城乡一体化、城乡互融过程中所起到的桥梁与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组成,对农民文化生活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下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机制、决策机制、筹资机制、内生培育机制入手,构建出一套科学化的机制体系,以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序、有效供给,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为进一步领会全会提出的"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精神,进一步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做一个合格的身传道德文章、心系家国天下的山大人,我们组建了"文化@基层"调研团队,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居民文化需求进行了调研,发现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导致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呈现非均衡发展状态,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城市和农村体育的双重"边缘化"境地。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的缺失,与他们的文化水平、体育素质有关,也有政策措施不到位和农民工工作与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体育管理制度改革、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农民工体育素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一体化下特大城市周边宜居城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宜居城市相关研究和实践聚焦于城市建成区范围,这与宜居思想最初关注的城乡双空间融合发展相悖。将城乡一体化理念引入宜居城市研究中,通过对城乡一体化核心思想和宜居城市本质探讨,研究了城乡一体化下特大城市周边宜居城市的内在机制,继而借鉴我国目前类似区域成功宜居城市建设经验,探索了特大城市周边宜居城市建设路径内容,主要包括空间功能、生态环境、设施服务、文化建设4个方面,并以马鞍山市为实证进行具体建设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发地,更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抑或是信息技术、科技创新使公共空间发生的"质变""裂变",都将形成巨大的推动力,推动我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获得新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主要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一、从"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到"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回归;二、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到"社会主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三、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主体"到"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共同体"的发展;四、从"现实公共文化空间"向"虚拟公共文化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
城乡体育一体化遵循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权益提升和体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体育一体化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依托立体化的覆盖城乡范围的体育公共财政机制,逐步实现对城乡范围内一体化的体育行政管理,从而推动城乡体育一体化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前滁州的社区的文化建设发展仍不完善,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为此必须创新文化理念,重视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学习和宣传;创新文化阵地,从质和量两方面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创新社区文化投入机制,拓宽社区文化的投入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社区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因地制宜确定社区文化主题,开展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小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对地方性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作为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对照国外成功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分析并总结了行之有效的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通过广泛的公民参与来完成。分析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结合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现状,提出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战略规划,需要客观审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实践中因对公共文化属性的模糊认识引发的急功近利等混乱现象并不鲜见,因此,充分认识公共文化的多重属性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置条件。从公共文化溯源角度阐明公共性是公共文化的本质属性,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价值角度阐明公益性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首要属性,进而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角度,对公共文化需要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公共文化样式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公共文化活动的思想性与娱乐性多重属性进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