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08-509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进行治疗,疗程为6周,比较效果。结果治疗组症状疗效有效率为97.56%,内镜下疗效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症状疗效有效率为80.49%,内镜下疗效有效率为73.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有利于食管黏膜炎症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接受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治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食管黏膜破损分级及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食管黏膜破损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食管黏膜破损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88.4%,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陈宁 《中国药业》2013,(6):25-26
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于每日早餐前30 min给予口服40 mg奥美拉唑,每日1次;治疗组48例于每日早餐前30 min给予口服40 mg埃索美拉唑,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胃镜下食管炎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6.19%,治疗组为9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镜下食管炎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3例头痛,2例恶心,4例腹泻,2例食欲减退;治疗组出现4例头痛,1例恶心,5例腹泻,症状轻微,均不影响继续治疗,停药后症状消失;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均无异常。结论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均有显著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但埃索美拉唑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奥美拉唑,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反流性食管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每日早晚饭前单纯服用奥美拉唑20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5mg,两组疗程均为一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林洁 《中国药业》2012,21(12):88-88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20 mg、2次/天,莫沙必利5 mg、3次/天,餐前30 min口服;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10 mL,3次/天。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用胃镜复查评估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87%,优于对照组的84.61%(P<0.05);治疗组胃镜改善总有效率为92.31%,优于对照组的82.05%(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5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疗程为15d,15d后随访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的反流性食管炎均比对照组明显好转(P<0.01),同时治疗组疗效比对照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克拉霉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西药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张弢  王猛  张莹兰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9):2621-2622
目的 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西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柴芍六君子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86.7%)(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将8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和西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和西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12%,对照组有效率63.4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运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实施雷贝拉唑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优于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烧心症状比较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2013年本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予以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内镜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90.0%(27/30),对照组为83.3%(25/30)、76.7%(2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7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给药方式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奥美拉唑,治疗组患者服用埃索美拉唑,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2.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36例给予奥美拉唑口服,B组35例给予莫沙必利口服,C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口服。1个月后复查胃镜,将治疗结果记录并分析。结果 C组显效率为69.23%高于A组的41.67%和B组的40.00%;C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A组的77.78%和B组的7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好于其中任何一种单一用药,临床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应首选两者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伍凯忠 《中国医药科学》2014,(4):108-109,118
目的探讨雷尼替丁与奥美拉唑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48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均出现2例腹胀、便秘的患者,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后得到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黄剑平  殷隽 《中国药师》2009,12(7):932-934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泮托拉唑组(治疗组)62例和奥美拉唑组(对照组)58例。治疗组泮托拉唑40mg,po,qn,对照组用药为奥美拉唑20mg,po,qn。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疗程4周,胃溃疡患者疗程6周。停药后均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症状改善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两组分别为92.1%和94.7%,胃溃疡的愈合率两组分别为91.7%和90%(P均〉0.05)。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副作用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9.7%和8.6%(P〉0.05)。结论: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良好的症状改善情况,其疗效和副作用与奥美拉唑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率(PRI)的影响.方法 选择ACS患者159例,在给予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d)治疗(治疗组,65例),另一组未使用(对照组,94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维持治疗,5d后检测两组患者PRI和氯吡格雷活性代谢产物浓度(clopi-H4).结果 治疗5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患者PRI> 50%分别为12例(18.5%)和7例(7.4%)(Х^2=4.431,P<0.05),clopi-H4分别为332.8 mmol/L(标准差SD 371.8)和600.3 mmol/L(标准差SD 885.2)(t=-2.298,P<0.05).结论 ACS患者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及氯吡格雷,可降低clopi-H4,抑制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嗅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与冶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托唑治疗,治疗组采取奥美批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l%,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奥美托唑联合法典替丁治疗,不良反应比较少,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择期行PCI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10 mg组(A组)和20 mg组(B组),每组51例。在患者择期行PCI术前、术后抽血测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术后30、180 d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B两组在PCI术前后TC、LDL-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PCI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血清TNF-α、IL-6、hs-CRP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择期PCI术时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安全有效,均能明显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抗炎作用可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  相似文献   

18.
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应用莫沙比利治疗,治疗组加用埃索美拉唑;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症状缓解及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RE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食管炎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两种不同三联疗法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i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为96.OO%,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6,P=0.037〈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4,P=0.178〉0.05)。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优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可以明显提高Hp根除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