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 (下称微创 )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下称开颅 )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对 1999-0 9~ 2 0 0 1-12内科 61例微创清除术和外科同期 98例开颅清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 ,比较其术后死亡率、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致残率、生活自理能力、住院花费等指标 ,分析两种方法之利弊。结果 :两种方法在死亡率、颅内感染率、再出血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而微创较开颅能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住院花费。结论 :微创有助于提高脑出血病人的生活质量 ,节约住院费用 ,是一种可以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微创组)与开颅清除术(开颅组)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对比我院2002-01~2005—11进行的微创碎吸病例116例和开颅术96例,分析比较两者术后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出血部位、出血量、手术时机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两组方式在死亡率、出血部位、出血量、自理能力、手术时机与疗效关系上有差异。结论微创碎吸术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病死率低,有利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CT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腔穿刺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分组治疗:微创组(CT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腔穿刺术)51例,开颅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远期疗效及死亡率。结果与开颅组比较,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0%)较少,死亡率(4.0%)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疗效肯定,能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手术操作简单,值得基层医院参考。  相似文献   

4.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目的比较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对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行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疗效、死亡率进行卡方检验,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微创组有效率66.67%(40/60),死亡率16.67%(10/60);手术组有效率57.89%(33/57),死亡率29.82%(17/57),两组间有效率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微创组疗效回归方程为y=0.732—0.418X1-0.119X2,X1为有无并发症,X2为人院状态;手术组疗效回归方程为Y=-0.665+0.024X1-0.216X2+0.016X3-0.291X4,X1为GCS评分、X2为有无并发症,X3为患者年龄,X4为有无脑疝。两组方程中Y均代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百分数。结论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评价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与ADL评分,同时观察2组术后1个月内的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为83.34% (P>0.05).观察组平均NIHS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再出血率8.33%,对照组为16.67%(P<0.05).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6.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与对照研究,并就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方法:将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主要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则采用单纯内科保守治疗。两组分别在入院初始和21天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6个月后随访,进行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死亡率及21天时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肿的清除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随访Barthel指数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显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疗效好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在30-60ml,手术效果较好,发病6-48小时是较好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优越性.方法 27例采用常规开颅清除血肿和25例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清除血肿较常规开颅清除血肿死亡率低,术后康复效果好.结论 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恢复快、残死率低等优点,疗效优于传统开颅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两种手术方式在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80例出血量在30~50 m 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等。结果采用开颅手术46例,钻孔引流34例,钻孔引流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而术后再出血率、病死率及术后GCS评分、分级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出血量在30~5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钻孔引流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治疗脑出血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病死率及再出血情况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个月(21.39±4.29)、4个月(11.34±4.39)、病死率(6.98%)、再出血率(11.6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可有效解除血肿占位,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得到更好保护,且其术后病死率和再出血率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02—2013‐03我科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研究组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远期疗效。结果研究组近期疗效优良率及远期疗效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肯定,可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肢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手术组)12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96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降颅压,调整血压,预防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手术组另外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明显提高基本治愈率,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再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继内科治疗与开颅血肿清除术之后的一种新技术,近年来被广泛采用,其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认识,具有快速、简便、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但术后血肿腔内再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易加重病情,为了探讨再出血的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预后。我们对52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血压脑出血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开颅手术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对脑组织损伤小,适应证范围广,费用低廉等优点,逐渐被临床所重视,但术后再出血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院自2001—08~2005—07行微创术104例,术后再出血16例,现对其出血原因及预防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微创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114例分成非再出血组与再出血组.针对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压状态、术前血肿量、血肿形态及既往是否有大量饮酒史、卒中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6h内手术组再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2)再出血组收缩压明显高于非再出血组(P〈0.05);(3)再出血组中大量出血及不规则出血例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4)大量饮酒、慢性肝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史与再出血明显有关(P〈0.05).结论 6h内手术、收缩压明显增高、大量出血及不规则出血及既往大量饮酒、慢性肝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史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清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高颅内出血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及伤残率。方法作者对59例颅内出血患者进行CT定位,选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及血肿生物酶溶解技术,根据出血是否破入脑室选用单侧或双侧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术后配合康复治疗。结果本组高血压脑出血36例治疗好转率88.9%,死亡率11.1%,外伤性颅内出血23例治疗好转率100%,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清除术救治重症颅内出血是日前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微创清除术、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术综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术86例,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抽吸术195例,微创穿刺术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术61例。结果342例高血压脑内血肿病人,恢复良好137例(40.06%),中残150例(43.57%),重残42例(12.28%),死亡13例(3.80%)。结论微创清除术结合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术可明显降低高血压脑内血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微创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小骨窗组及微创组。小骨窗组予以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微创组予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间的疗效。结果微创组在血肿清除率、病死率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能明显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常规的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NAMIEH)、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SWCEH)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LBFEH)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NAMIEH组38例、SWCEH组45例与LBFEH组51例。记录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14 d出血量、GCS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并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3组患者术前出血量、GCS评分、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7、14 d出血量、GCS评分、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14 d出血量及NIHSS评分均依次明显降低,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依次明显升高,且组内任意两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MIEH组、SWCEH组再出血、血肿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分别明显低于LBFEH组,NAMIEH组再出血发生率(10.53%)、血肿残留发生率(5.26%)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9%)均明显低于SWCEH组(P<0.05)。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为因变量,对单因素分析中的可能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收缩压、发病至手术时间、血肿形状、破入脑室、术前出血量、术前GCS评分、术前NIHSS评分、术前Barthel指数、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并发症及总住院时间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NAMIEH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SWCEH及LBFEH,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降低再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合并糖尿病、术前收缩压、发病至手术时间等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在CT即时定位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5 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YL -1型脑穿刺针钻颅穿刺血肿抽吸术 ,其中 15例患者在病床边进行 ;另 40例全部在CT即时定位下进行。比较其穿刺正确率、术中再出血发生率、血肿有效清除率 ,分析两种方法的利弊。结果 两种方法在穿刺部位正确率、血肿有效清除率、再出血发生率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CT即时定位下行微创术穿刺部位精确到位 ,减少术中再出血率 ,术中血肿情况即时了解 ,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