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87例颌面部损伤的发病情况、致伤因素、外伤情况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软组织伤予以清创缝合和控制感染,对牙外伤给予相应处理,颌骨骨折予以牵引复位、颌间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本组394处(占67.12%)软组织伤均获治愈;156例牙外伤松动牙(占牙齿损伤的72.90%)及86例牙槽骨骨折者治愈143例(占外伤松动牙91.67%),拔牙者13例(占外伤松动牙8.33%);106例颌骨骨折和14例颧骨骨折均全部治愈.结论 颌面损伤的急救处理应有整体观念,应特别注意全身情况,尤其是有无颅脑损伤.软组织伤予以清创缝合;牙齿损伤应尽量保存牙齿,外伤脱位的完整牙齿予以再植,骨折线上的牙齿虽然松动也应尽量保留,给予固定,以利于咬关系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翟江华 《安徽医学》2015,36(11):1389-1390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7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内固定松动断裂原因。结果17例患者中因术后过早完全负重行走、下蹲、搬提重物或者劳动导致内固定术后松动、断裂14例,占82.4%,因内固定方法不合理导致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3例,占17.6%。17例患者入院后给予手术治疗,随访1~3年,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患者不合理运动及内固定选择不合理是四肢骨折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45例临床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爱卿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8):514-515
目的 观察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45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其术前、术后及康复指导护理效果.结果 优30例(占67%);良13例(占29%);差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结论 目前,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上普遍应用,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若术后护理不当会引起并发症.如针孔感染、支架松动、骨折不愈合等.  相似文献   

4.
内固定物失效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内固定物失效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30例内固定物失效病例。结果不同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发生内固定物失效机率不同。负重较多的股骨、胫骨发生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率较高,约占56.3%,合并开放性及粉碎型骨折约占53.3%,钢板固定方式约占53.3%。结论内固定物失效原因众多,与骨折发生部位、骨折类型、内固定物选择方式、术中的具体操作及术后功能锻炼、外固定物的辅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132例,均采用后路Dick钉或AF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完全或基本恢复占95.5%,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以上占91.9%,有断钉、松动及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132例,均采用后路Dick钉或AF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完全或基本恢复占95.5%,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以上占91.9%,有断钉、松动及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探讨正畸技术治疗儿童牙外伤松动移位及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2001~2005年我院口腔科对因外伤、牙松动移位及颌骨骨折的13例患儿进行正畸固定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例患者牙外伤松动X线骨折复位好,牙槽骨、牙根无吸收,牙无松动、叩痛,未作治疗牙的牙髓活力正常,无外伤性错畸形,呈显效,占82.3%;伴发骨折者其中2例,X线骨折复位不全,骨折线存在台阶,牙槽骨、牙根吸收<2mm,呈有效,占17.7%。表明正畸技术固定儿童牙松动移位及颌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是一种简便实用,儿童易接受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脑卒中患者中伴发精神障碍的75例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伴发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54.3%;年龄与精神障碍有明显关系;各类精神障碍发生率为意识障碍52例(37.7%)、智能损害39例(28.2%)、神经症样综合征31例(22.5%)、精神病性症状17例(14.5%)、遗忘综合征11例(8.0%)、人格改变29例(21.0%)。其中50例出现两类或两类以上精神障碍,占75例精神障碍的66.7%。结论脑卒中伴发精神障碍发病率高,临床应引起重视,积极治疗,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颈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鄢陵县中医院5 a间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发生颈椎骨折的患者共21例,行前入路手术治疗共10例(前路组),后入路手术治疗共11例(后路组)。结果以上21例患者均随访成功,平均时间随访为(13.2±1.7)个月。后路组患者在术后4~6个月内骨折完全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移位;前路组有2例在术后第4、6周内固定松动,行二次手术治疗,其余8例患者在术后3~5个月内骨折完全愈合,固定无松动移位。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发生颈椎骨折后,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依据个体情况决定,对于无骨缺损、无或轻度移位、骨折线经过椎体、骨折间隙小的患者以后入路手术为主,术后需行外固定治疗。前入路手术损伤小,但存在内固定松动的风险,术后同样需进行外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股骨动力髁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患者62例,其中股骨转子间骨折4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18例,均采用股骨动力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达到骨折解剖复位49例(79.0%);随访时间平均14.5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2个月,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断裂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与普通解剖型钢板在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股骨远端复杂骨折6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ASIF)制定的诊断及分型标准,并按AO分型均属复杂类型骨折(A3型26例,C2型14例,C3型22例).随机分为A组(锁定钢板内固定,32例)和B组(解剖型钢板内固定,30例),A组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 18个月,平均15个月.A组患者有1例出现感染,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及骨折不愈合发生.术后12个月按照HSS评分评估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为90.6%;B组患者出现感染1例,螺钉松动内固定失效1例,畸形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2例,术后12个月按照HSS评分评估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为66.7%.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可早期功能锻炼,特别对于股骨远端复杂骨折与传统钢板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76例颅脑损伤病人伴发精神障碍其发病时间、年龄、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发病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脑外伤后3周内出现精神障碍46例,占60.5%。与额叶损伤有关的病例共54例,占71%。治疗后痊愈68例,占89.5%;显著进步6例,占7.9%;进步2例,占2.6%。结论 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多发生在伤后早期,以中青年多见,受伤部位以额叶多见,其次是颞叶;受伤类型中以脑挫裂伤多见,社会、心理因素致病的重要因素,病程多较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眶颧骨折的手术治疗时机、手术方法及坚强内固定的应用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治疗的105例眶颧骨折病例,对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时机及方法进行探讨。着重讨论手术切开复位与坚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结果 该组共105例,男性(78例)占78.6%,好发于2l~40岁年龄段。交通事故伤为最主要的病因,占58.1%。骨折以Ⅱ型为最多(48.6%)。最常用的手术进路为(半)冠状切口 前庭沟切口。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及坚强内固定技术,并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手术切开复位及坚强内固定技术的联合应用是治疗眶颧骨折,尤其是复杂型骨折及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讨踝关节骨折患者接受早期手术与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诊疗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参与实验观察,并随机将患者分配入组,Ⅰ组(n=30)接受早期手术治疗,Ⅱ组(n=30)行择期手术处理,分析评估两组手术的应用情况。结果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术中出血等指标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Ⅰ组,Ⅱ组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或移除的概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早期或择期手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均有确切效果,但择期手术发生内固定松动或移除的概率较低,安全性相对较有保障,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阶段治疗策略在Rii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8例Rii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共33肢的资料,其中开放性骨折25肢,闭合性骨折8肢。采用一期手法复位后牵引或石膏托单托、外固定支架固定,二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有限切开内固定加超踝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分阶段治疗策略。结果:本组24例(26肢)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参照Burwell—Chamley放射学评价标准术后1年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6.2%。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6个月。踝关节功能参照Tometta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术后1年优良率为86、2%。无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螺钉进入踝关节间隙等并发症。结论:一期外固定或牵引、二期内固定的分阶段治疗策略是临床处理Rii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可行方法,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采用DHS治疗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对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按Evans标准分类,Ⅱ型6例,Ⅲ型19例,Ⅳ型7例。骨折复位及内固定均良好。27例得到随访,骨折均愈合,1例螺钉松动,颈干角小畸形愈合(功能评分:良)。术后起床活动时间4~6周,患髋功能优良率达100%。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稳定可靠,能早期下床活动,并减少并发症,是临床上首选内固定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7.
329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辩移植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空心钉内固定加肌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124例(A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加游离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109例(B组);单纯采用空心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96例(C组).经过随访,比较3组患者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2~50个月,无感染、退钉、骨辨松动等现象.A组有8例股骨头坏死;B组有7例术后股骨头坏死;C组有26例股骨头坏死.结论 肌骨瓣移植方式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中应用的效果明显,但与游离骨辩移植方式比较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组股骨颈骨折24例,行双头螺纹加压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经2~10年随访:优15例(占71%);良3例(占14.5%);差3例(占14.5%)。优良率为85.5%。差的原因是术后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骨不连接。文中对本手术选择、注意要点和带蒂骨瓣移植适应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刘福尧  刘承伟  吴声忠  潘凤 《重庆医学》2015,(22):3138-3140
目的:总结外侧切口联合前内侧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 C2、C3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7例 C2、C3型股骨远端骨折采用股骨远端内外侧联合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评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切口相关并发症,术后骨折复位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结果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90 min(60~11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0 mL(300~600 mL)。切口无感染。术后4~8个月X 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离。关节功能按 Schatzker-Lambert 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分系统评定:优10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1.5%。结论联合前内侧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 C 型骨折具有复位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同时方便植骨,结合锁定钢板固定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运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锁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克氏针组及钢板组,分别接受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19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法是治疗锁骨骨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克氏针内固定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内固定物易松动致骨折畸形愈合;钢板内固定稳定可靠,但切口大、损伤大、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比例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