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叶中一 《氮肥技术》1999,20(2):36-37
从引风机的结构性能出发,分析了带低温吹风气余热回收的吹风系统不宜使用引风机的道理,运用了实践中早已出现的不正常事例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2.
陈观寿 《小氮肥》2009,37(6):13-16
1 造气吹风气回收系统 1.1 造气吹风气回收系统工艺流程 造气吹风气回收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来自合成系统的放空气、弛放气进入组合水封,与来自空气预热器的热空气混合,沿切线方向进入燃烧炉内燃烧,使燃烧炉保持一定的温度。来自造气工序的吹风气经除尘器除尘后,与来自空气预热器的热空气混合,径向进入燃烧炉内燃烧。  相似文献   

3.
吹风气回收技术在中氮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学 《化肥工业》2002,29(2):41-43,45
吹风气回收技术已在中氮厂逐渐推广应用,通过对多套回收装置使用情况的调查,总结了中氮厂在使用吹风气回收技术中设备设计、选型及工艺设计、工艺条件的选择等方面的经验,使得吹风气回收技术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4.
梁明超 《小氮肥》2011,(1):17-18
山西兰花科创田悦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有2套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从造气炉回收阀至燃烧炉之间的吹风气总管上原没有设计安全隔离装置,由于造气炉回收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气现象,致使吹风气回收装置在停炉检修时必须在造气炉回收阀后加装盲板。但在加装盲板的过程中,仍有一部分煤气会通过造气炉回收阀经吹风气总管漏入吹风气回收系统,如果空气预热器换热管或管板破裂,漏入的煤气就会倒入空气系统,可能导致空气系统发生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5.
梁明超 《小氮肥》2012,(6):24-25
山西兰花科创田悦化肥分公司有2套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在近阶段正常运行中经常出现燃烧炉下锥体与水封管连接处焊缝裂开的现象。如不及时对裂缝进行补焊,裂缝会越来越大。其后果:①造气系统送吹风气时,吹风气余热回收系统处于微正压,燃烧炉内的烟气会从裂缝处喷出,污染环境;②造气系统不送吹风气时,吹风气余热回收系统处于微负压,引风机会将一定量的冷空气抽进燃烧炉内,给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不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吹风气回收系统发展历程,展望了吹风气回收系统的发展方向,与已经实施技改者提供交流,为即将进行技改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惠香  贾焱 《中氮肥》2007,(6):29-31
由于历史原因,我厂造气系统一直采用燃烧室加二次风回收吹风气中的潜热,存在潜热回收不充分、排烟温度较高等问题,影响了煤气炉生产能力的正常发挥。如果将吹风气直接放空,则100000m^3/h含潜(显)热的气体白白从煤气炉烟囱排放,不仅浪费大量的热能,而且污染环境。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厂于2004年新建了1套吹风气回收装置,2005年1月装置投料开车。本文就该吹风气回收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造情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通过蒸汽过热器来提高人炉蒸汽的温度是稳定气化炉工况及节能的关键。山西霍州化工公司造气吹风气回收系统自建成投运以来,一直问题不断,尤其是蒸汽过热器基本就无法正常使用,且寿命短,最长使用不到3个月,最短1个月。每换一次过热器,需花费4~5万元,更换时还要停吹风气回收系统,一般要耗时1周,严重影响了造气系统的正常生产。2004年公司下决心对蒸汽过热系统及蒸汽过热器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9.
通过蒸汽过热器来提高入炉蒸汽的温度是稳定气化炉工况及节能的关键。山西霍州化工公司造气吹风气回收系统自投运以来,一直问题不断,尤其是蒸汽过热器基本无法正常使用,且寿命短,最长使用不到3个月,最短1个月。每换一次过热器,需花费4~5万元,更换时还要停吹风气回收系统,一般要耗时1周,严重影响了造气系统的正常生产。2004年该公司下决心对蒸汽过热系统及蒸汽过热器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0.
胡育华  孙斌 《小氮肥》2007,35(1):8-12
以煤为原料的中氮肥企业,其造气系统的固定层煤气发生炉流程大多基本相同,原设计使用的原料为优质块煤,吹风过程中生产的高温(〉650℃)吹风气的显热和潜热回收采用造气炉后燃烧室燃烧的流程,即煤气发生炉→燃烧室→列管废热锅炉→烟囱,排烟温度为200℃左右。近年来,优质块煤供应紧张,为降低成本,采用劣质块煤或型煤制气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只能采用“低炉面温度操作法”,相应的吹风气温度小于400℃,因其低于吹风气着火点,通入空气时可能发生爆炸,故燃烧室流程已不能用来回收吹风气的潜热,只得直接放空,造成了热能的大量浪费及环境污染。为解决此问题,各中氮肥企业正在借鉴小氮肥企业吹风气集中回收经验,进行吹风气回收技术改造。改造的主要内容就是改变传统的吹风气热能回收方式,即将低温吹风气显热、潜热的分炉回收改为在1台燃烧炉、1台锅炉中集中回收,从而减少吹风气显热、潜热的损失,提高热能回收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孔秋福  张锋 《小氮肥》2007,35(10):8-10
0前言 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原Ф5000mm吹风气回收装置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经考察、计算、研究,公司决定拆除原Ф5000mm吹风气回收装置,另外新建1套Ф7500mm吹风气回收装置,对12台Ф2650mm炉的吹风气(约75000m^3/h,标态)进行集中回收,配1台35t/h余热锅炉生产3.82MPa,450℃的过热蒸汽并入蒸汽总管,供发电机组发电使用。  相似文献   

12.
樊少波 《小氮肥》2009,37(12):22-23
山西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临猗分公司有3套吹风气回收系统,一分厂、二分厂、三分厂各有1套。2008年11月,一分厂吹风气回收系统开车过程中发生回收总管爆炸事故,现就事故经过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流程、主要设备选型,引风机和二次空气风机设置、蒸汽蓄热器的设置等方面,详细讨论了如何优化小氮肥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张芳 《山西化工》2006,26(4):66-67,79
吹风气回收技术已在中氮厂逐渐推广应用。介绍了吹风气回收技术工艺设计、工艺条件、设备选型及操作要点等内容,使吹风气回收技术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5.
王文斌 《氮肥技术》2001,22(4):17-20
简要介绍吹风气余回收锅炉的使用现状及改造措施,并附热能回收计算。  相似文献   

16.
张超 《小氮肥》2011,(12):10-11
安徽吴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有3套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分别为0.6MPa20t/h,3.82MPa35t/h和2.45MPa50t/h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因生产系统有效气体已大部分被回收,故燃气紧张,仅能维持2套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正常运行,3.82MPa35t/h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长期处于停运状态,  相似文献   

17.
郭新法 《化肥设计》2006,44(1):51-52
热管的出现是能量传递领域中的一个突破性进展,近年来,作为一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热管技术在化工行业节能技改中逐渐被开发应用,尤其在小型氮肥企业的使用效果相当显著,笔者就此作简要介绍。1热管技术应用于吹风气回收系统热管技术应用于德润化工有限公司的吹风气回收系统,投用后可基本实现造气工段蒸汽自给,能量回收利用的效果显著,该项应用技术获得南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应用技术采用高效快速回收热量的“热管锅炉”,从而使吹风气回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工艺技术指标比较理想。1.1热管锅炉的技术特性热管锅炉结构简单,操作可靠,压力…  相似文献   

18.
吹风气燃烧炉配风系统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吹风气回收系统扩大回收能力时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增设快开球阀,通过控制快开球阀的开关状态,调节风机进风量,从而使配风系统运行安全可靠,保障了吹风气回收系统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9.
赵建华 《小氮肥》2014,(5):10-11
<正>0前言江苏劲力化肥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投产的120 kt/a合成氨、200 kt/a尿素装置采用以煤为原料固定层间歇制气工艺技术,造气系统新增了8台Φ2 650 mm造气炉(共计16台),其中2台造气炉吹风气及氨合成系统放空气回收至原有吹风气回收系统,仍有6台造气炉吹风气、部分氨合成放空气及弛放气(三者简称废气)排空,造成资源浪费。为此,2007年10月投运了1套重风型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这部分气体。  相似文献   

20.
针对煤气化装置工艺调整后出现的吹风气回收系统基础参数发生增量变化的问题,测算了吹风气尾气回收的增量;分析了负荷、空气量、烟气量、蒸发量、热焓的改变对生产操作的影响;提出了吹风气回收装置的经济运行思路和操作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