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牛场生乳质量安全至关重要,若管理不当,则影响生乳后续的综合加工。所以生乳在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必须要保证其质量安全。本文综述了环境污染、农药、兽药残留等对生乳质量的影响,提出了牛场生乳在养殖环节和操作环节的安全措施,为牛场生乳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梅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5):228-232
生乳的质量安全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加强生乳质量安全监管,确保生乳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对优质安全生乳的内涵、影响因素、管理与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生产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建立了应用单项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生乳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的方法,以分析不同地区的污染情况;并且对于生乳中低浓度的重金属残留及没有残留限量的重金属残留,以慢性非致癌性风险HQ值进行描述,与参考剂量相比较,进而确定其对于成人饮用的安全性。对中国2个奶业主产区的20个生乳中的砷、铅、铬、汞、铝、镍进行了污染分析及危害描述,证明了本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宁夏地区生乳质量现状及与奶业发达国家的差异,试验对采自宁夏地区的242批生乳样品中的蛋白质、脂肪、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分别进行测定,并按季度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与国外生乳限量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季度变化对宁夏地区生乳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生乳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一、四季度明显高于二、三季度;菌落总数第三季度明显高于其他季度;体细胞数总体表现平稳,均集中在10万~30万个/mL之间,但第三季度略高于其他三个季度;总体上一、四季度生乳质量优于二、三季度;与其他国家生乳限量标准比较,宁夏地区80%以上生乳的主要质量指标能达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标准,但蛋白质含量与奶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5.
张萍 《中国乳业》2010,(9):50-50
乳制品质量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生乳质量安全。生乳具有鲜活易腐的自然属性,如不及时冷却,就会酸败变质,由此生产的乳制品质量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然而,奶牛场、奶站一般都远离市区,要保障生乳质量安全,就必须要通过冷链储运物流系统,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生乳》标准谈奶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我国2010年《生乳》标准引起社会热议展开,分析《生乳》标准的变化以及与其他国家相应标准的差距。目前,我国奶业发展的不足是造成《生乳》标准低的根本原因,因此,需要从根本着手,发展奶业需要政府支持、发展牧草产业、加强奶业从业人员素质以及制定相应法规共同保障,缩小我国奶业与发达国家奶业差距是提高奶品质量的根本,也是重塑消费者信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生乳》新标准折射出我国奶业低水平生产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兽医导刊》2010,(8):1-1
从6月份我国乳业"新国标"实施以来,关于它的争论从未停息。尤其是修改后的《生乳安全标准》中蛋白质含量和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的降低更是备受指责。媒体指责这份标准让"中国原奶质量降到了全世界最低",在开历史的倒车。致使不少人开始担心,自己今后喝的牛奶,质量会不会下降?菌落标准降低,会不会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乳》等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至今已有数月,"《生乳》标准倒退25年"的说法甚嚣尘上!日前,针对此言论,卫生部于2010年7月13日在京召开了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关情况,希望能够引导媒体和公众正确理解和认识《生乳》标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奶业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尤其是2008年发生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以及2009年和2010年出现的多起乳制品三聚氰胺超标事件,表明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决定奶业生死存亡的首要问题,监管缺失已经成为生乳质量安全管理最大的漏洞,技术监测体系不健全已经成为生乳质量安全管理最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综述一些主要乳品国家以及我国的生乳标准,对比我国与其他主要乳品国家生乳标准存在的差异,并且对我国生乳标准的逐步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生乳收购质量控制办法和监管办法(生乳收购站管理部分)生乳收购站(简称奶站)是生乳产业交易链中的第一个环节,生乳收购站的管理质量问题是生乳质量控制和监管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生乳中不得检出抗生素,GB/T4789,27-2003中也规定了生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但目前使用较多的β-内酰胺酶,在一定程度上列检测工作带来了困难,掩盖了抗生素的残硝量。本文从生乳中抗生紊的残留来源、检测方法和β-内酰胺酶的现状、检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浅谈如何实现生乳质量安全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乳的安全是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是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大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贯彻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基本任务,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山西省晋中市正是本着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在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认真贯彻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确保了生乳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4.
《新疆畜牧业》2010,(8):62-64
生乳收购站(简称奶站)是生乳产业交易链中的第一个环节,生乳收购站的管理质量问题是生乳质量控制和监管的关键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乳的质量监管问题,就必须从生乳交易产业链的源头——奶站做起。  相似文献   

15.
<正>生乳收购质量控制和监管(企业管理部分)乳品加工企业是生乳的接收单位,乳品加工企业对生乳质量的监控能力直接关系到乳产品质量和含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乳品加工企业对生乳接收质量监管和控制能力是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乳制品工业在行业规模、乳制品产量、技术装备、质量安全等方面都有了根本的转变。但由于乳制品工业发展时间短,发展速度过快,基础薄弱,特别是由于奶源管理、质量控制、检测手段落后等方面的原因,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损害。按照标准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规定,涉及生乳的标准包括铅、总汞、无机砷、铬、硒等5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部下属相关单位日前公布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复原乳鉴定标准四个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讨论稿,首次提出将对生乳质量实施分级制度。业内认为,此举将改变原奶"优质难以优价"的尴尬。目前我国执行的生乳标准是2010年制定的。国内奶牛养殖存在多层次并行的局面,不同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生乳中β-内酰胺酶对抗生素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静  吴裕健  王锐 《中国乳业》2010,(12):38-40
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生乳中不得检出抗生素,GB/T4789.27-2003中也规定了生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但目前使用较多的β-内酰胺酶,在一定程度上给检测工作带来了困难,掩盖了抗生素的残留量。本文从生乳中抗生素的残留来源、检测方法和β-内酰胺酶的现状、检测2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乳品安全标准工作专家组组长王竹天研究员和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乳品安全标准工作专家组成员、教授级高工孟瑾就《生乳》安全标准制定过程和菌落总数指标、蛋白质含量指标等情况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消费升级与生产工艺的优化升级,我国以杀菌乳、酸牛乳、配方乳等为代表的液态奶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与此同时,对源头生鲜乳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亟待规范生乳生产技术、生乳分级,从源头把控乳制品的安全,以确保生鲜乳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