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雅安藏茶属于黑茶类,具有兴奋性低、不影响睡眠的特点,咖啡碱是茶叶中主要的生物碱,具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该研究以20个雅安藏茶样品为实验材料,以其它产地的黑茶及其它茶类为对照,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碱的含量,探讨了雅安藏茶不影响睡眠与其咖啡碱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个雅安藏茶样品的咖啡碱含量范围为1.99%~3.64%,含量平均值为2.88%,除青茶外其他茶类的咖啡碱含量平均值在3.46%~4.00%之间,说明与其它茶类相比,雅安藏茶的咖啡碱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而不同产地黑茶的咖啡碱含量也有差异,其中广西六堡茶的咖啡碱含量平均值最高,云南普洱熟茶次之,雅安藏茶的咖啡碱含量平均值居于第三位,含量最低的为方包茶。分析雅安藏茶不影响睡眠的原因可能有:雅安藏茶原料的成熟度高,因此成品茶的咖啡碱含量较低;雅安藏茶的特殊制作工艺可能使咖啡碱含量降低;推测雅安藏茶中结合咖啡碱的含量较高。该研究可为雅安藏茶不影响睡眠的机理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重要边销茶之一的雅安藏茶,由于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成为藏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它可有效降低血压、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抗氧化、防衰老,清除自由基的功效。本文总结了雅安藏茶的历史、工艺、功能。雅安藏茶未来的发展应该从藏茶文化传播、茶马古道旅游开发、现代发酵和生产工艺等多方面入手,规范雅安藏茶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标准,使雅安藏茶这一中华民族传统食品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胡燕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5):316-321
雅安藏茶是黑茶的一种,属于后发酵茶,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雅安藏茶富含茶褐素、茶多糖、有机酸、膳食纤维和粗纤维等特征性活性成分。本文综述了雅安藏茶降脂减肥、抗氧化、助消化和调理肠胃、降血糖、降尿酸、抗辐射、抑菌等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引导和扩大雅安藏茶的消费市场,并为雅安藏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雅安藏茶和低聚木糖复配物润肠通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便秘大鼠模型,研究雅安藏茶、低聚木糖及二者的复配物对便秘模型大鼠的润肠通便作用。取体质量相近、同批次的健康雄性Wister大鼠50只,随机选取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用盐酸洛哌丁胺制造大鼠便秘模型。取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成8组:模型对照组、雅安藏茶浸液组、低聚木糖组、雅安藏茶与低聚木糖复配低、中、高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藏茶粉末组,连续7 d灌胃受试样品,测定各组大鼠的采食量、饮水量、体质量增量、最后24 h的粪便粒数、粪便含水率、小肠炭末推进率和肠道菌群等肠道功能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雅安藏茶、低聚木糖及二者的复配物均能够增加大鼠排便次数和质量,软化粪便;促进便秘大鼠小肠的蠕动,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且雅安藏茶与低聚木糖具有协同通便效果,其通便效果与复配物质量浓度有关,总体以低聚木糖组与雅安藏茶复配高剂量组效果最好,其效果达到或优于阳性对照物番泻叶,并能使便秘大鼠的排便功能恢复至接近正常对照组。雅安藏茶、低聚木糖及二者的复配物均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且对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具有很好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金花藏茶渥堆加工过程中香气品质的形成规律,本实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感官评定对以金花藏茶为代表的雅安藏茶在渥堆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以及风味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金花藏茶加工各阶段的样品中共鉴定出80种挥发性化合物。在黑毛茶中,香气含量占比依次为醇类、酸类、碳氢类和氧杂环类,在金花藏茶成品中,香气含量占比依次为醇类、酮类、碳氢类和其他类。2,3-丁二醇、2,5-二甲基环己醇、2-癸烯-1-醇、1,2,3-丁三醇等主要醇类物质随着发酵进行而消失,发酵S2阶段柠檬烯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占85.4%)。随着渥堆加工过程的进行,与花香气味相关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与α-松油醇显著减少,与藏茶陈香、菌香风味相关的1,2,3-甲氧基苯以及烯醛类化合物总含量明显增加。研究结果为揭示金花藏茶挥发性物质的构成和转化,探究其陈香风味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藏茶加工和质量把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连云金针茶的品质特征及其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青田御茶的品质特征与机械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8.
从雅安藏茶中系统萃取分离出7个级分,使用酶标仪与96孔板酶反应体系,对雅安藏茶水浸出物及各个级分抑制脂肪酶的活性成分进行系统筛选及评价。结果表明:雅安藏茶水浸出物(0.018~0.360 mg/mL及其7个级分的添加质量浓度(0.011~0.216 mg/mL与其对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之间均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对脂肪酶活性的最大抑制率进行比较,雅安藏茶水浸出物为37.14、儿茶素(catechin,C)级分为44.67、茶黄素(tavin,TF)级分为39.46、茶褐素(theabromine,TB)级分为30.31、茶红素Ⅱ(thearubiginsⅡ,TRsⅡ)级分为29.53%,结合主要成分含量和回归分析,各级分所含活性成分抑制脂肪酶活性能力大小顺序为: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湄潭茶区7只绿名茶的品质特征及其制作程序。  相似文献   

10.
藏茶是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之一,经特殊工艺持久发酵制作而成的藏茶包含多种有益微量元素与活性物质。目前,关于藏茶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还不够深入,但现有研究已证明藏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降血脂、促进胃蛋白酶、润肠通便等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近年对藏茶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藏茶品质,通过实验室模拟渥堆,比较了7种嫩度鲜叶所制藏茶的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和香气组分。结果表明,随嫩度降低,藏茶氟、铅含量均呈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感官评分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一芽三叶藏茶最高为89.55分,同时具有较高的水浸出物、可溶性糖、茶多糖、茶褐素含量和较低的咖啡碱含量,分别为41.02%、6.71%、2.15%、10.48%和3.06%。不同嫩度藏茶均检测出45种相同的香气成分,包括醇类16种,酮类8种,醛类6种,酯类5种,酸类4种,吡咯类3种,其它类3种,且均以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和检出香气组分数量最多,但嫩度对藏茶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和组成比例影响明显。研究表明,鲜叶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合藏茶加工,适度成熟的一芽三叶具有形成良好藏茶品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云南磨锅绿茶是在传统炒青绿茶制作工艺基础上,依据大叶群体种鲜叶特性经生产总结定型生产的一种绿茶,经过特定的加工工艺,形成了云南磨锅绿茶特有的干茶条索紧结、色泽绿润、茶条附有茶霜、带板栗香及汤色绿亮、滋味浓强鲜的品质特征,通过对云南磨锅绿茶从鲜叶采摘要求、加工制作工艺和加工技术的浅述,阐明其工艺技术要点,提高云南磨锅绿茶品质,促进云南磨锅绿茶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卫 《中国食品》2023,(9):44-48
<正>4月21日,以“春光启航·茶润九州”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茶博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这是2021年年末以来北京举办的首场专业茶叶展览,云集了西湖龙井、恩施玉露、太平猴魁、雅安藏茶、高山乌龙茶、福鼎白茶等600余家茶叶、茶器、茶服品牌,为擦亮茶品牌、弘扬茶文化打造了一个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4.
浓香型保健茶酒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珍琼  魏明 《饮料工业》2005,8(2):19-22
研究了以绿茶和低度浓香型白酒为原料的保健茶酒饮料的配制。并对影响茶叶有效成分浸出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得出了浓香型茶酒制作的最佳条件。配制出的茶洒具有茶和酒的香气特征,口感柔和,色泽淡黄,晶莹透亮,品质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贮藏过程中雅安藏茶中茶色素、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对不同贮藏时间藏茶中茶色素、总多酚、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从4年递增到10年的过程中,藏茶中茶褐素含量从5.95 g/100 g显著提升到8.54 g/100 g(P<0.05),而茶黄素、茶红素、总多酚、总黄酮、咖啡碱、儿茶素以及儿茶素单体(EGC、CG、ECG、EGCG、EC)含量显著降低(P<0.05)。此外,藏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从6759.54 μg/g显著减弱到4086.43 μg/g(P<0.05),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同样从43.50 μg/g显著减弱到 21.02 μg/g(P<0.05),且与总多酚、总黄酮、儿茶素、咖啡碱、EGC、EC、EGCG、ECG、茶红素、茶黄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茶褐素与总多酚、总黄酮、儿茶素、咖啡碱、CG、EGC、EC、EGCG、ECG、茶黄素以及茶红素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贮藏时间越长,藏茶中多酚类物质降低而茶褐素含量越高,使得陈化藏茶具有降脂减肥等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6.
以秋季柿叶为原料,通过比较研究不发酵型与发酵型柿叶茶的加工与品质特征,选择出不发酵型柿叶茶,即柿叶经过清洗-沥水-摊晾-滚筒杀青(260℃)-揉捻(40min)-造形(85℃)-烘干(90℃)-提香(95℃、50 min)工序制作,其品质较优;并与西洋参、麦冬、射干、刺五加、茉莉花、玫瑰花、菊花等中药材进行拼配制作复合茶,利用均匀设计方案确定最佳种类及拼配比例,结果表明:柿叶茶45.8%(2.71 g)、西洋参10.3%(0.61 g)、麦冬8.6%(0.51 g)、刺五加26.0%(1.54g)、玫瑰花9.3%(0.55g),按此比例可配制成汤色、香气、滋味俱佳的柿叶复合茶。既丰富了柿叶茶的风味,又赋予了复合茶润喉利咽、美容安神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7.
普洱茶功效成分及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和保健功效.本文对普洱茶功效成分与其保健品质之间的关系及普洱茶品质形成过程中微生物及其酶系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速溶藏茶,本研究以速溶藏茶得率、藏茶多糖提取量和藏茶茶多酚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了速溶藏茶浸提工艺,并进一步研究了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对速溶藏茶中功能性成分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藏茶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液比1:53 (g/mL),温度98.5 ℃,浸提时间1.5 h,浸提次数3次,此时速溶藏茶得率为29.72%±0.13%,藏茶多糖提取量为6.06±0.03(g/100g),藏茶茶多酚提取量为6.27±0.05(g/100g)利用UHPLC-QqQ-MS/MS检测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的速溶藏茶中均有10种功能性成分,EGCG、GA、GCG、ECG为速溶藏茶主要功能性成分,且冷冻干燥的速溶藏茶中EGC、EGCG和槲皮素含量更高(P<0.05)。冷冻干燥速溶藏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分别为0.247、0.417 mg/mL;喷雾干燥速溶藏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分别为0.339、0.443 mg/mL,可见,速溶藏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黑曲霉与普洱茶品质形成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洱茶品质的形成是微生物(优势菌种黑曲霉)和酶系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从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品质特征、渥堆发酵、功效、食品安全等方面作了分析,探明黑曲霉在普洱茶品质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吕海鹏  梁名志  张悦  王立波  林智 《食品科学》2016,37(12):122-127
目的: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分别制备"紫娟"绿茶(炒青、烘青、蒸青和晒青)、红茶和乌龙茶产品,从感官品质、化学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角度出发,尝试提出"紫娟"茶的最佳加工方式,为其更为合理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借鉴。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紫娟"茶产品茶汤中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感官品质等;此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紫娟"不同茶产品的香气成分组成。结果:"紫娟"茶产品的总抗氧化活性与其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活性与其花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烘青绿茶及红茶的感官品质较好。结论:从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感官品质等多方面考虑,"紫娟"茶产品的制作以采用烘青或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