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宁调蓄水库工程是南水北调北京市配套工程第一个实施的项目,实施后大宁水库在承担原设计防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作为南水北调调蓄水库的功能。工程以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为主,成墙总面积为16.35万m2,为国内少见。防渗墙穿京石高速、南水北调总干渠永定河倒虹吸、大宁调压池退水渠等建筑物以及燕化供水管线、液化石油气管线、电信等管线,施工环境复杂,加上穿永定河倒虹吸和大宁调压池退水渠均采用地下暗挖施工廊道及廊道内帷幕灌浆防渗的方式,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要求高。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宁调蓄水库工程西堤防渗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布置,"两站一抓"法成槽,"泥浆下直升"法浇筑,"接头管"法槽段连接。大宁水库西堤防渗墙施工投入足够资源,选择实力强大、信誉良好的施工队伍,为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了较好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大宁调蓄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进入北京的首个调蓄水库,对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其信息化建设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北京市供水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对大宁调蓄水库现阶段信息化建设实践的梳理,探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大宁调蓄水库信息化系统的建议,既可为大宁调蓄水库未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也可为其他类似水库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结合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宁调蓄水库工程试验研究成果,总结了复合土工膜水平防渗工程的铺设原则、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查验收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响  颜硕  芦笙 《北京水务》2016,(z1):50-54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作为基础工程处理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为防渗.对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宁调蓄水库工程第四标段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进行分析,重点对施工流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工程实践表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防渗效果良好,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为以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宁水库库区被南水北调北京段输水线路横穿,具备调蓄南水北调来水功能的条件.由于大宁水库地质基本上为砂卵石地层,要增加调蓄水库功能,需要先做防渗,大宁水库的防渗工程采用塑性混凝土修建成墙的型式.施工过程中,通过施工参数、工艺流程、特殊情况处理、质量控制成果等各个方面的严格质量把关,实现了防渗墙工程的优良标准,为大宁水库作为调蓄水库蓄水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泵站进水流道为大体积、变截面异型混凝土结构时,施工中易出现裂缝、蜂窝麻面及平整度问题。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宁调蓄水库工程第六标段泵站流道混凝土施工中的重点及难点,着重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如何对重点、难点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泵站进水流道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套适宜的标准化体系,以保障工程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是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宁调蓄水库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水库多年的运行管理实践。大宁调蓄水库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开展体系建设,加强培训、注重"痕迹"管理、加强监督考核、统一标准、落实责任等手段,实现了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的长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宁调蓄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进入北京的首个调蓄水库,对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做好水库节水工作有利于提高北京城市生活用水保障。通过对大宁调蓄水库水源地用水实地调查,明确了水源地耗水组成,确定了水库需改进的节水重点,提出水库节水保障措施方法,可以为其他水源地节水措施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是一项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通过跨流域调水,实现水资源合理调配,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全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是各省、各市连接南水北调干线工程的支线工程,将干线工程调引来的长江水、黄河水输送至当地调蓄水库或水厂,是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发挥的"最后一公里"。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通过渠道、管道调水,长度几十、上百公里,属于长距离输水工程,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自通水以来,在城市生态补水、地下水压采、水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生态效益。本文立足于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针对目前南水北调生态效益实际发挥情况,分析了受水城市在发挥生态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探索了生态效益发挥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市为例,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产生的实际生态效益进行定量评估。确立南水北调已建工程生态 效益评估方法,分析北京市南水北调供水对生态效益的贡献比例,围绕林地、城市绿地、湿地、压采地下水和水域 生态效益 5 个方面,计算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为北京市带来的生态效益价值。结果表明: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 的 4 年间(2015—2018 年),北京市新增的林地、绿地、湿地、水域生态效益和补充地下水生态效益累计为 181.88 亿元,其中由中线一期工程供水累计新增的生态效益价值达到 67.31 亿元。进一步分析可知,在中线一期工程供 水产生的生态效益中:新增水域的生态效益最大,占比为 55.00%;压采地下水生态效益次之,占比为 34.85%;新增 林地和绿地生态效益占比分别为 6.91% 和 3.24%。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及其他南水北调受水区的生态用水、生态 环境修复与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政策及措施的制定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北京市的生态补偿问题,对北京市水资源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求解水资源影子价格,进而计算北京市使用南水北调水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量化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程度,结合支付意愿的费用分析法计算北京市2008年?2018年需支付的生态补偿标准,并对北京市2020年和2035年不同供水保证率下的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北京市多水源联合调度模型,以弃水量和泵水成本为切入点,研究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对供水系统的影响,以及考虑大宁水库防洪后系统调度结果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南水北调多年来水条件下,若不启用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供水系统会发生大量弃水;启用该工程后,调蓄能力充足,系统不发生缺水或弃水事件,但会产生最高约每年5 000~7 000万元的泵水成本。考虑大宁水库防洪调度后,供水系统会产生每年几百到几千万方的弃水,反向调蓄成本和大宁补水成本也将增加,建议综合防洪和供水效益考虑大宁水库的调度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在考虑南水北调中线扩能增加供水量的条件下,到2030年水资源供求缺口仍有9~14亿m~3。南水北调东线外调水源可靠、水量充足、水质达标,向北延伸具有可行性。通过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确定2030年东线北延进京工程调水规模10亿m~3。基于低碳发展理念,探索在河北省文安县新建文安洼水库(库容4.2亿m~3)将汛期不调水调节为全年连续输水进京。北京境内工程布局以优水优用、一水多用为目标,现有一环输水线路(107 km)水源为优质中线水,供城市生活为主;规划二环输水线路(140 km)水源为东线北延水,供生态环境为主。以此,促进形成一环、二环分质供水,相对独立,调度灵活,运行安全及备用可靠的工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宁调蓄泵站是大宁调蓄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南水北调来水与北京需水过程不匹配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泵站特点选定立式潜水导叶式混流泵为工程的合理泵型。通过三维紊流模型对肘形、簸箕形进水流道内水流流态进行数值模拟,预测和评价流道的水力特性,综合考虑水力性能和施工方便性,选用簸箕形进水流道。为进一步提高水泵的装置效率,对簸箕形流道进行优化设计,有效地改善了水泵的进水条件,装置最高效率提高了1.08%。本工程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石家庄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中线石家庄受水区水资源匮乏严重,由于连年超采地下水已引发了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现对南水北调中线石家庄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方案进行探讨,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相关法规、办法的制定,开源与节流并举,使该区域水资源能够支撑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通过沿京密引水渠建梯级泵站将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解决来水与北京市用水过程不匹配问题,提高供水可靠性。本文通过重点分析调蓄工程梯级泵站特点,理论和试验相结合地选择合理的超低扬程供水泵站泵型,选用合适的水力模型优化了流道设计,提高了泵站水力性能和泵站装置效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调蓄工程超低扬程泵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宁水库副坝防渗墙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水北调大宁水库副坝混凝土防渗墙为例,采用二维非线性土石坝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其典型剖面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并分析比较不同材料及不同工况下防渗墙的应力变化,得出墙体的应力变形规律,优选出最佳的防渗墙材料,从而改善防渗墙的应力状态。文中还提出了防渗墙设计指标的合理范围,这对实际工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实现跨流域调水的国家级重点工程。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期间,工程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文中分析了《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保护办法》实施以来对工程管理实践的影响,旨在进一步完善《办法》,推动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保护工作的开展,为全国南水北调工程保护立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