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饮用水源水中有机物、藻类及氮污染的问题,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考察了不同水力负荷下BAF反应器对氨氮、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a、MC-LR、UV254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07m3/(m2·h)时,BAF上述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71%、46.55%、81.8%、52.16%、67.99%、79.2%、34.8%,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CODMn)最低出水浓度均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I类水质要求。微生物镜检和高通量测序(454)分析表明,对于低碳源的微污染水源水,BAF滤料表面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极为丰富,运行初期(前2周)有6大门类17大种属,后期(3~4周后)增加到14大门类43大种属,还有线虫、草履虫、水蚤等原生动物;优势菌属有Sphaerotilus(球衣菌属,2.41%~24.58%)、Aeromonas(气单胞属,4.16%~12.59%)、Cloacibacterium(黄杆菌属,1.85%~12.39%)、Aquabacterium(水杆菌属,1.53%~6.76%)、Hydrogenophaga(噬氢菌属,1.12%~5.9%)、Methyloversatilis(0.53%~1.52%)、Rhodobacter(红杆菌属,0.09%~1.39%)等。BAF对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有机物及含氮污染物的降解以微生物降解为主,此外,还有沸石滤料的物理过滤、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表现出对氮、磷、藻类(叶绿素a)等污染物较高的同步去除率。  相似文献   

2.
对水厂沉淀池排泥水进行了自然沉淀、混凝沉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排泥水经过0.5 h自然沉淀后,上清液水质趋于稳定,浊度、CODMn、氨氮、细菌、藻密度、浮游动物死体和活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去除。继续延长沉淀时间对上清液水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个别生物类指标反而有上升趋势。投加混凝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回用水水质,阳离子PAM投加量为0.8 mg/L时,排泥水浊度从2 219 NTU下降至1.59~3.84 NTU。  相似文献   

3.
BIOSMEDI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锡市充山水厂采用BIOSMEDI生物滤池对微污染原水进行预处理,采取自然挂膜的启动方式,在平均水温为22.7℃的条件下,大约运行12 d后,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至此认为生物滤池挂膜成功.在BIOSMEDI生物滤池满负荷运行条件下,其对COD_(Mn)、氨氮、亚硝酸盐氮和藻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71.7%、42.7%和20.7%,达到了预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微污染原水的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技术预处理微污染原水,并和水厂常规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中试结果表明,原水浊度为50~200NTU、氨氮浓度为1~10mg/L、水温为18~30℃时,生化池对氨氮的去除率为60%~80%,CODMn去除率为0.5%~25%,UV254的去除率为1%~15%;正常运行时,较高浊度(200~800NTU)的冲击不会明显影响生化池对氨氮和CODMn的去除;生化池的亚硝酸盐氮去除率为20%~50%,在原水氨氮浓度较高时亚硝酸盐氮积累增多;增加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工艺,显著提高了后续混凝沉淀池和砂滤池的除污染效果。  相似文献   

5.
含藻微污染水的高锰酸钾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解决微污染水给净水处理带来的困难,过去通常用原水预氯化处理的方法来破坏胶体、氧化有机物为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以使混凝效果改善,从而达到水净化的目的。由于在原水中大量加氯所产生的三氯甲烷等对人体有致癌的潜在危险,发达国家通过近十余年研究,已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6.
四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池预处理微污染珠江原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广州市白鹤洞水厂闲置的一组回转式隔板絮凝池,通过加装填料和曝气设备构建了四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并采用其预处理微污染珠江原水。结果表明,该工艺对NH3-N、CODM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良好,末段出水的NH3-N、CODMn和浊度平均值分别为0.41mg/L、3.41mg/L、16.5 NTU,相应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03%、47.85%和61.09%。该工艺对氨氮的去除较为高效,是处理高氨氮微污染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含藻微污染水的高锰酸钾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水生植物滤床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太湖陈东港入湖口处进行了水生植物滤床(APFB)处理河水的中试,结果表明APFB的最佳水力负荷为2.5~3.0m3/(m2·d),最佳水深为10~20cm。在最佳运行条件下,APFB对氨氮、有机物、叶绿素a(Chl-a)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30%、25%、80%和90%以上。此外,在分析污染物沿床体长度方向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APFB的工艺原理。  相似文献   

9.
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工艺预处理微污染高浊度源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微污染高浊度源水的水质特点,采用接触氧化/生物过滤组合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并与传统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接触氧化/生物过滤组合工艺对CODMn、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3%、23.4%,优于BAF工艺的;而对亚硝态氮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1.7%、82.6%,略低于BAF工艺的;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74.2%,比BAF工艺的高出了约30%;与无预处理工艺相比,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工艺可使后续混凝处理平均节省23.1%的投药量,而BAF工艺仅节省11%的投药量。  相似文献   

10.
沸石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源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考察了沸石曝气生物滤池(ZBAF)处理微污染源水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为15~60min、气水比为1:1、水温为17~26℃的条件下,处理CODMn为6.1~10.8mg/L、NH4^ -N为2.3~5.2mg/L的微污染源水时,对CODMn、NH4^ -N、UV254、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1.2%、94.8%、9.3%和67.1%,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相似文献   

11.
网状填料生物氧化预处理受污染水库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立体网状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预处理受污染水库水中的中试试验,并分析了该填料在生物接触氧化法中的特点,研究表明,该法对受污染水库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维护简单,运行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2.
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原水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针对南方地区的微污染原水,采用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生物预处理,滤速为16 m/h,气水比为0~0.5.原水氨氮为0.04~3.48 mg/L,出水氨氮为0.01~0.48 mg/L,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原水CODMn为0.89~5.6 ms/L,出水为0.61~4.3 mg/L,平均去除率为18.9%.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采用大颗粒轻质陶粒,去除浊度平均仅6 NTU左右,枯水期由于原水浊度较低,故表现为浊度去除率较高,而丰水期浊度去除率只有普通曝气生物滤池对浊度去除率的1/3左右.滤池24 h过滤水头损失<5 kPa,冲洗前后过滤水头变化量<0.5kPa,适合多座滤池共用鼓风曝气系统.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配有下冲洗系统,能够有效地将SS和藻类全部洗出滤池,确保过滤水头能够长期稳定.该滤池的工程投资约100~130元/m3,运行费用约0.03~0.05元/m3.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与往复流潜流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水源水进行预处理试验,以提高饮用水源水质,减轻给水厂负荷.试验是在济南引黄水库玉清湖水库进行的,经过近1a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0.2m~3/(m~2·d)运行条件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与往复式人工湿地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水平潜流人工湿地COD、TN、NH_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50.14%、53.81%、48.68%、50.83%;往复流潜流人工湿地对COD、TN、NH_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51.35%、54.95%、49.83%、51.87%.同时,通过对湿地中的植物与基质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处理过程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及其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微污染原水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微污染原水预处理试验研究1处理工艺根据原水性质,采用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为一体的好氧固定床生物膜处理技术,对微污染水源进行预处理。试验的主体设备为生物陶粒滤柱,滤柱高2.5m、直径80mm,填料高1.4m,陶粒粒径1~5mm,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压缩空气...  相似文献   

15.
高锰酸钾预处理微污染地表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生产性试验考察了高锰酸钾预处理工艺对地表水中有机物、氨氮、铁、锰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与预氯化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预处理在减少铁锰污染、去除氨氮、降低有机物含量等方面具有比预氯化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生物陶粒滤池预处理滏阳河微污染源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由于进厂源水已受到污染,传统净水工艺出水不能达标,采用生物陶粒滤池进行服预处理试验,并考察了其去除有机污染物,改善后续常规工艺进水水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生物载体在无曝气条件下对微污染水的净化特性.结果表明,弹性填料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组合立体悬挂填料、无纺布A和无纺布B,且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 d、其填充密度为83.3%时的除污效果最好,对CODMn、UV254氨氮、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2%、77.6%、94.5%和45.0%,对苯、苯乙烯、对二氯苯和硝基苯(进水浓度均为饮用水标准限值的10倍)的去除率分别为78.5%、61.2%、47.4%和28.6%.  相似文献   

18.
MBBR和陶粒生物滤池预处理受污染黄河源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与陶粒生物滤池(BF)预处理受污染黄河源水.结果显示,MBBR和BF均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天然有机物(NOM)、藻类和藻毒素等污染物,并有效降低了消毒副产物生成势;MBBR和BF对CODMn和TOC的去除效果相当,但就不同性质的有机物而言,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更容易被去除;BF对三氯甲烷前体物的去除效果高于MBBR,对藻类的去除效果则相近;BF与MBBR均表现出较好的去除微囊藻毒素的能力,去除率分别为56%和63%.MBBR和BF作为生物预处理工艺,能较好地去除常规工艺难以去除的有机物,可保障供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9.
20.
微污染东平河原水的生物预处理特性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齿轮型生物载体为悬浮填料,在连续或间歇曝气条件下,改变气水比,对氨氮含量为1.5~2.5 mg/L、浊度为15~20 NTU的东平河微污染原水进行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研究其挂膜与处理特性以及停曝比、气水比等对去除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仅需7 d填料表面即附着一层黄褐色的生物膜,其以菌胶团为主,生物量达70 nmol/g。连续曝气,且气水比为(0.5∶1)和(1∶1)时,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和66%;而在间歇曝气条件下,停曝比为(3∶5)~(3∶1)时,对氨氮的去除率增加显著,达80%~90%。氨氮浓度2 mg/L时,出水亚硝酸盐氮含量达0.15~0.25 mg/L,但仍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