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研究用氟化物、1-羟乙基二膦酸钠盐(EHDP)处理的羟基磷灰石(HAP)压片的酸溶动力学。测得HAP片在pH 4.55乙酸缓冲溶液的溶解速度(dc/dt),并将溶解浓度的倒数与时间倒数作图,求得其最大溶解量(M_∞),根据固相溶解的速率表示式dc/dt=ks(M_∞-M_t)~2,得出其反应级数(n)和表现速度常数(ks),结果表明,37±1℃ pH 4.55醋酸缓冲液中的溶解速度和最大溶解量顺序为:先NaF后EHDP处理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pH 7.40条件下,羟基磷灰石(HAP)对1-羟乙基二膦酸盐(EHDP)的吸附以及pH值和钙离子对其吸附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F~-对HAP吸附EHDP以及EHDP对HAP吸附F~-的相互影响。EHDP在低浓度时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式。当EHDP浓度大于0.4mmol/L,pH 7.40 EHDP的吸附量大干pH 5.30±0.20的。Ca~(2+)的存在使EHDP吸附量增加,但F~-使EHDP吸附量减少,1×10~(-6)mo1/L,1×10~(-5)mo1/L EHDP对10 ppm以上F~-的吸附量影响不大,而1×10~(-4)mol/L EHDP可使5 ppm以上F~-的吸附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BPs)药物是上世纪70年代开发出来的一种抗代谢性骨病药物,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恶性肿瘤引发的高钙血症、赫伯特氏病、骨转移性疾病等代谢性骨病[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二膦酸盐药物依据其年代先后和结构特点分为3代.药物的发展带来了作用强度的相对增强,但并未解决二膦酸盐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缺陷[2].新型二膦酸盐类药物的合成及研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二瞵酸盐是1865年首次在德国合成的一类焦瞵酸类似物.与焦膦酸不同的是以P-C-P键代替焦膦酸盐中P-O-P键,这种变化改变了二膦酸盐的体内代谢过程.使其可以抵抗水解酶的作用而不被降解.在体内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秋瑾 《医学综述》2009,15(17):2658-266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临床多使用药物治疗。二膦酸盐类药物作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中研究最全面、疗效最确切的药物,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对二膦酸盐类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研究情况作了概述,介绍了其化学结构及分类、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常用品种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用作者合成的二膦酸盐HEDP(1-羟基乙叉二膦酸二钠)和HPDP(1-羟基戊叉二膦酸二钠)治疗去势雌性SD大鼠骨质疏松症。采用椎骨纵向压缩试验、生化测定和形态学观察等方法,探讨了HEDP和HPDP对去势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骨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HEDP(2mg/kg),HPDP(2.8mg/kg)能治疗去势大鼠的骨质疏松;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是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之一。HEDP和HPDP两者的实验  相似文献   

7.
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肿瘤并发的高钙血症和转移性骨痛、Paget's病、异位钙化等;另外,有学者研究还显示BPs可明显减少非骨水泥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性骨溶解或骨丢失[1].BPs能特异性地与骨质中的羟磷灰石结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质吸收.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异常胶原蛋白存在下,羟基磷灰石晶种成长过程和固相结晶学性质的特殊表现。结果表明,这种异常的含Ⅰ型胶原蛋白的基质由原来Ⅱ型胶原蛋白的抑制矿化作用,转变为促进矿化,并使固相结晶状态趋于无序,迅速形成大量不规则的晶体,可能是关节变大而且晶体组装变成无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二膦酸盐是近年来研发的抗代谢性骨病的一类新药,其可以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质破坏。文中综述了二膦酸盐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其中有研究表明二膦酸盐有直接的抗肿瘤作用,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肿瘤细胞的黏附性及侵袭性。同时有研究证实二膦酸盐尚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节免疫等间接抗肿瘤作用。此外,二膦酸盐与其他化疗药物或T细胞联合应用可以达到协同抗肿瘤效果。这些新发现显示二膦酸盐可能被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11.
赵文华  陈君敏 《医学综述》2009,15(12):1842-1845
二膦酸盐是一类重要的抗骨质疏松药,广泛应用于代谢性骨病和恶性肿瘤的治疗,新近被用于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以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形成的软骨下骨炎为特点,骨质疏松为常见并发症的疾病。二膦酸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机制尚未明了。体外实验和关节炎的动物模型研究显示其有抗炎作用,临床试验也发现有显著疗效。二膦酸盐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调节炎性因子的产生及增殖,可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对脱矿牙本质小管的表面矿化作用及对模拟污水中铅离子的吸附作用。方法 选择牙冠完好无损、新鲜拔除的前磨牙和磨牙制作离体牙本质片各30个,使用10%的枸橼酸酸蚀处理牙本质片2 min,建立小管开放的牙本质敏感模型。脱矿牙本质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10片/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刷洗;HA组:0.2 g HA刷洗;n HA组:0.2 g n HA 刷洗。每天早晚分别用蒸馏水、0.2 g HA 和 0.2 g nHA刷洗牙本质片表面2 min,连续7 d,表面处理后扫描电镜(SEM)观察牙本质片表面情况,能谱仪(EDS)分析钙、磷原子百分比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配制系列浓度的HA悬液和nHA悬液,分别取1 mL与50 mL初始浓度为1 mg/L的铅离子溶液反应24 h,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上清液中铅离子浓度,计算铅离子吸附率及吸附能力。结果 扫描电镜下空白对照组的牙本质片表面光滑,牙本质小管空虚。HA组的牙本质片表面为块状颗粒物覆盖,附着疏通,管径缩小。nHA组的表面堵塞物细腻、均质,附着紧密,牙本质小管管径明显缩小。经HA刷洗后可显著增加牙本质片表面钙、磷原子百分比,增加量为:nHA组>HA组>空白对照组(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本实验的浓度范围内,HA对铅离子的吸附随浓度升高而下降,最高附率达83.01%,nHA对铅离子的吸附率随着浓度升高先升高后达吸附平衡,吸附率高达98.79%。并发现HA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倍数与其浓度倍数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nHA较普通HA具有更好的脱矿牙本质表面矿化能力和铅离子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纤维连接蛋白对生物矿化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对生物矿化过程的影响,为其应用于临床作盖髓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体外凝胶矿化系统结合微观形态学观察,研究有无羟基磷灰石(HAP)晶核时Fn对钙磷沉积的影响.结果:凝胶体系中随Fn浓度升高,吸光度值也升高(P<0.01),表明磷酸钙沉淀量的增多;加入HAP并不降低Fn的促沉积活性.结论:Fn可能通过促进钙磷沉积及其与HAP的相互作用参与矿化过程,此特性可能有利于Fn作为盖髓剂成份诱导牙本质桥形成.  相似文献   

14.
偕二膦酸类化合物早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用水的软化、工业防锈等方面,但近期发现它对人体的矛齿等的矿化具有调节作用,可防龋齿、牙石等。所以对二膦酸存在下,生物矿化动力学的研究十分活跃。然而所有这些研究只以1-羟基-1,1-乙二膦酸(HEDP)为对象,显然存在局限性。为了探讨偕二膦酸的结构与生物矿化调节作用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功效更好的结构,本文合成了一些衍生物。对于它们的生物矿化模型实验研究,将另文报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羟基磷灰石经氯磷酸二钠表面改性后对骨髓间充质下细胞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块状羟基磷灰石与氯磷酸二钠复合制成氯磷酸二钠-羟基磷灰石,作为实验组;未复合氯磷酸二钠的羟基磷灰石作为对照组.分离,纯化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传代,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培养至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鉴定.将两组标本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利用MTT法对比骨髓间允质干细胞在两组材料表面生长有无差异,并且分别进行骨向、肌向、脂向诱导,观察氯磷酸二钠-羟基磷灰石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有无影响.结果 表面标志物SH3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证明本实验获得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原始干细胞的特性.利用MTT法吸光度分析检测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两组标本的生长曲线,经统计学检验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骨向、肌向、脂向诱导后,仍保持成骨、成肌、成脂能力.结论 氯磷酸二钠复合在羟基磷灰石表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璇 《河北医学》2012,18(12):1781-1783
目的:观察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用药(美洛昔康 + 甲氨喋呤 + 来氟米特)联合锝亚甲基二膦酸盐.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用药.观察临床疗效和相关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 = 4.57,P < 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均有显著改善(P < 0.01),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锝亚甲基二膦酸盐可显著提高RA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利用已有羟乙膦酸二钠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副产品乙酰氯与亚磷酸反应制备羟乙烯二钠的新工艺路线。该方法操作简单,并可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符合新药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ALN)对体内成骨的影响。方法选择3月龄SD大鼠20只,在每个颅骨上制备4个极限全层骨缺损,分别填入纳米羟基磷灰石(HA,A组),纳米羟基磷灰石-阿仑膦酸钠(HA-ALN),依据ALN质量比例分为B组(1mg/g)、C组(2mg/g)、D组(4mg/g)。术后2周、4周、8周和12周各随机处死5只。切取颅骨做大体观察,X线检测及组织学观察,比较两组缺损修复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术后8周和12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HA-ALN在体内促进骨缺损修复效果优于nHA,以2mg/g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阿仑膦酸钠(AL)对大鼠颅骨修复的影响。方法健康3月龄SD大鼠20只,每只大鼠颅骨制备四个极限全层骨缺损,缺损之间留出2~3 mm距离,分别做充填含AL 0 mg/g(A组)、1 mg/g(B组)、2 mg/g(C组)和4mg/g(D组)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阿仑膦酸钠复合材料(nHA-AL)的处理。术后第2、4、8、12周各随机处死5只大鼠,完整切取颅骨,采用大体标本观察、X线片分析及组织学观察的方法,比较各组的缺损修复情况,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析因方差分析。结果实验发现,C组数据均优于其他各组,通过X线片分析和组织学观察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对骨组织再生有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随比例改变而改变,适当比例的nHA-AL有望制备成为骨支架材料,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粒子表面接枝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随着接枝的PMMA含量增加,改性粒子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增强。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溶菌酶(LSZ)为吸附目标,研究了HAP和改性后的粒子(gHAP)的蛋白质吸附性能。结果发现,gHAP比HAP对蛋白质的单位吸附量大,表面接枝PMMA可以增加HAP对蛋白质的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