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0例小儿川崎病护理诊断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启梅 《医学文选》2006,25(2):278-279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结缔组织病。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及硬性水肿,指趾膜状脱屑、眼结膜充血、杨梅舌及颈淋巴结肿大等。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50例川崎病患儿,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好转或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KD)亦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可能为感染或其他因素触发的异常免疫反应。其基本病理改变是以冠状动脉为主的全身免疫反应性小血管炎症。其特点为发热、黏膜炎、皮疹、颈淋巴结肿大、肢端病变。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男:女为1.5:1,四季均可发病。近年来我国川崎病患有增多趋势,成为小儿主要后天性心脏病之一。因此熟悉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掌握其护理要点,对川崎病患儿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现将我科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16例川崎病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23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彩晓 《中原医刊》2004,31(22):64-65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出疹性疾病。此病多发于小儿,2岁以内发病率最高。其主要特点为:高热伴皮疹、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以及指或趾端特异性蜕皮。由于此病可引起心肌损害,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是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我科自1995~2003年共收治123例川崎病人。通过精心的治疗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89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腑腆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病型,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划发现与诊断、正确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病死率的关键。我科于1998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小儿结核性脑膜炎89例,经过整体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主要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血管炎,为小儿常见的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其特点为发热伴皮疹、球结膜及口腔粘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以及指(趾)端早期硬性肿胀伴恢复期特异性膜状脱皮。且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而日益受到重视。我科于1999年6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川崎病5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提高患儿治愈率。方法对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小儿腹泻病患儿,根据病情进行严格消毒隔离,合理治疗,精心护理。结果68例腹泻小儿经合理治疗及精心护理,痊愈出院65例,好转3例,其中发生臀红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腹泻小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合理治疗,精心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均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延边医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典型川崎病患儿,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各种临床症状以及提出护理问题,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进一步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特点及健康心理指导.结果30例KD患儿全部治愈.结论对KD患儿进行有效合理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护理王支宁(广西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高热;护理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的小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1]。我院自1990年11月至199...  相似文献   

9.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2岁以下的少儿。临床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本病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两季为较多,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对56例婴幼儿腹泻进行了护理观察,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kawa—sake disease)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sneous lymphnode syndrome,MCLS),是小儿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川崎病是我国儿童最为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本院从2002年10月-2005年7月。收治川崎病患儿共6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结缔组织疾病。临床不多见。我院自2002年12月-2004年5月共收治10例。现将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启梅 《微创医学》2006,25(2):278-279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结缔组织病.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1].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及硬性水肿,指趾膜状脱屑、眼结膜充血、杨梅舌及颈淋巴结肿大等.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50例川崎病患儿,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好转或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由于其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而日益受到重视,现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病之一。我科于2001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川崎病48例,其观察结果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薛媛 《重庆医学》2003,32(4):463-464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发热性疾病。是小儿后天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及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等是导致患儿死亡的原因。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7月我科共收治 12例川崎病患儿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7月住院病人 ,全部患儿均符合 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制定诊断标准 ,男 8例 ,女 4例。年龄 1~ 12岁 ,其中 1~ 4岁 7例 ,>4岁 5例。1 2 临床…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病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疹、双眼结膜充血、手足皮肤硬性肿胀、淋巴结肿大以及心血管系统病变等。笔者对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12例川崎病患儿做出全面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烟雾病(mayamya disease,MMD)是以双侧动脉狭窄或闭塞,基底部异常血管网形成为特征的一组脑血管病,临床分为出血型、梗塞型、癫痫型和TIA型。以10岁上下小儿和30岁左右的成人为二个发病高峰,15岁以下儿童以TIA型和梗塞型居多,16岁以上者则以出血型多见。我科自1996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20例出血型烟雾病病人,在护理上具有其特殊性,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袁修银 《吉林医学》2005,26(7):728-729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易感者感染病原后触发的免疫介导的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出诊性小儿疾病。我院儿科自1991年5月-2003年5月收治川崎病患儿16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简称小儿结脑),其发病原因是高颅压导致脑疝、脑积水。因其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所以对小儿结脑的观察及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小儿往往不易出现成人结脑的典型症状,又不能准确诉述。因此在护理中必须仔细观察病情,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康复。  相似文献   

19.
郑丽娜 《中外医疗》2022,41(1):131-135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干预效果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儿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血尿、腹痛、关节肿胀、皮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川崎病患儿发生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的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共计302例。以2014年5月开展综合护理干预为界点,2014年5月前,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150例崎病患儿作为参照组,2014年5月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152例患儿为研究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热程、退热时间、手足肿胀时间等治疗相关指标、治疗依从性、静脉血栓发生率、死亡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热程、退热时间、手足肿胀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时间均少于参照组,依从性及满意度高于参照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都有一定成效,但研究组疗效更显著,川崎病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临床症状,有效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