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总结36例脑结核瘤的CT与表现,分析并讨论了颅内结核瘤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以便于帮助影像医师提高脑结核瘤诊断准确率。方法:本文共收集颅内结核瘤36例,男12例,女24例,检查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Aura全身螺旋CT机及安科公司Open Mark2000核磁共振机。结果:病变位于顶叶及顶枕交界区16例,颞叶13例,小脑及脑干5例,垂体2例,1例病灶伴出血,10例病灶周围伴点状钙化,其中多发8例,单发28例。颅内共有52个病灶,本组中结核瘤位于幕上38个,幕下12个,垂体2个。CT平扫呈等或低密度病灶,部分可见略高密度及钙化影,病灶周围可有明显低密度水肿带,可呈现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后呈环状或结节样强化。MRI上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32例),T2WI为高或等信号(30例),增强后病灶呈均匀结节样或花环状强化,其中19例中心可见液化坏死区,T2WI表现为病灶中心为高信号,外围可见低信号环。结论:颅内结核瘤影像学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较好的应用影像学手段并有效的结合临床,可以提高术前确诊率,为临床提供正确诊断并使病人得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 ,34岁。 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 ,以双颞为著。近 5个月来头痛逐渐加重 ,伴恶心、呕吐 ,视物渐模糊 ,行走不稳 ,向右倾斜。患者无发热、咳嗽、咯血 ,无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 ,四肢活动可。CT扫描 :右侧小脑半球可见一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影 ,密度欠均匀 ,边缘不清。增强后显示病灶周边环形强化 ,其壁厚薄较均匀。MRI表现 :右侧小脑半球可见一 4 .1cm× 3 .8cm大小病灶 ,T1 WI呈等、低信号 ,T2 WI呈混杂高信号 ,其中可见多个半环样略低信号影 ,呈“年轮”样改变 ,周围可见片状水肿 ;第四脑室受压变形 ,幕上脑室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粟粒型脑结核瘤MRI表现,总结粟粒型脑结核瘤的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4倒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证实的粟粒型脑结核瘤患者的MRI表现,全部病例均行自旋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及Gd—DTPA增强T1WI。结果:全部病例颅内病灶无法计数,病灶广泛、弥漫分布双侧大脑半球皮层及皮层下区、基底节区、脑干及小脑半球。病变呈两种形态分布:2/3病变呈环状表现,1/3病变呈结节样表现。直径〈3mm者,病变呈结节样表现,MRI信号特点为等T1,长T2信号,病灶周边无水肿或水肿轻,增强后呈显著结节状强化;直径≥3mm者;病变主环状表现,MRI信号特点为中央呈长T1、短T2信号,环呈等T1、长T2信号,病变周边水肿明显.增强后呈显著环状强化,中央区域无强化。结论:粟粒型脑结核瘤病变以环状病灶为主,其中央短T2信号是诊断结核瘤的特征性MRI表现.恰当的窗技术有利于结核瘤特征的显示。  相似文献   

4.
颅内结核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目的 通过分析32例脑结核瘤的MRI表现,讨论了脑结核瘤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为脑结核瘤患者的MRI表现。全部病例均获取自旋回波T1WI、自旋回波或快速自旋回波T2WI及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T1WI。结果 全部病例MRI平扫均发现病灶,单发25例(包括脑膜结核瘤1例),多发7例(其中粟粒性脑结核瘤1例),除1例粟粒性外,31例患者共发现46个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质子MR波谱(1H-MRS)对颅内结核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颅内结核瘤患者术前或接受治疗前的1H-MRS表现,1H-MRS采用多体素2D1H-MRS,点分辨表面线圈法(PRESS)。比较结核瘤病灶实质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胆碱(Cho)、肌酸(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Cr,Cho/NAA、NAA/Cho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有无脂质(Lip)峰或氨基酸峰(AAs)出现。结果颅内结核瘤实质部分Cho较对侧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颅内结核瘤和对侧正常脑组织Cho分别为366.7±137.4,325.4±126.4,P>0.05),Cr、NAA、NAA/Cho低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颅内结核瘤和对侧正常脑组织Cr分别为163.6±74.1,300.1±140.5,P<0.01;NAA分别为239.4±96.6,475.3±244.7,P<0.01;NAA/Cho分别为0.74±0.35,1.56±0.60,P<0.01),Cho/Cr、Cho/NAA高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颅内结核瘤和对侧正常脑组织Cho/Cr分别为2.05±0.63,1.14±0.38,P<0...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虽然M RI诊断范围不断扩大,但M RI诊断颅内结核的报道较少。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9岁,头痛、恶心、慢性消瘦3个月,加重1周就诊。颅脑CT平扫发现两侧顶叶斑片状低密度区;M RI显示广泛分布于脑干、大脑半球、小脑的大小不一的结节状异常信号影,直径约0.2cm~1.8cm,病灶在T1W I呈等、低信号(见图1),T2W I呈高信号,部分病灶周边见水肿区(见图2);Gd-DTPA增强后病灶结节样强化,部分呈环状强化,灶周水肿不强化(见图3,4,5)。CT,M RI发现脑内病灶后,进一步胸部CT扫描,显示两肺弥漫性粟粒样病灶,且分布均匀,大小、密度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告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非颅神经主干的神经鞘瘤,并结合文献讨论其组织发生及CT、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颅内非颅神经的神经鞘瘤,复习其病理特点,分析其起源与CT、MRI表现。结果 CT平扫肿瘤多为低等混杂密度,瘤内多有坏死、囊变区,甚至以大的囊性变为主要特征;MR平扫肿瘤T1WI以低和稍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CT及MR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及囊壁呈中等程度强化。病理的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有2种组织学形态,即Antoni A型和Antoni B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蛋白强阳性。结论 颅内非颅神经主干的神经鞘瘤影像学表现与颅神经鞘瘤相似,但有更高的囊变率,若在非颅神经位置出现类似颅神经鞘瘤的影像学征象时,应想到此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胸膜结核球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膜结核球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3例,其中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伴有肺结核和8例病变同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经治疗随访确诊胸膜结核球的X线平片表现,其中CT检查18例和MRI检查6例。结果23例中X线胸部平片呈圆形9个,椭圆形6个,病灶密度均匀,边缘清楚。CT检查18例,胸膜病灶形态为乳头状6例,卵圆形11例,1例形状不规则。CT平扫呈等密度11例,稍高密度5例,混杂密度2例。病灶边界清楚13例,部分模糊5例。6例MRI检查的病例形态为乳头状形4例,卵圆形2例。其中病灶表现为T1WI上呈略低信号,T2WI上中等或略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显著均匀增强2例;病灶表现T1WI上呈低、等信号,T2WI上略高或混杂信号,增强后病灶中央呈低信号,周边呈薄壁环形强化4例。结论X线平片检查可作为发现病变的首选方法,而该病CT及MRI检查的表现较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12.
颅内浆细胞肉芽肿的CT、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颅内浆细胞肉芽肿的CT、MRI特征。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颅内浆细胞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复习了近几年国外文献。结果2例CT显示单发圆形或类圆形分叶状低、等密度肿块,伴有灶周水肿、占位效应和硬膜尾征,呈均一强化。MRI显示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血管外皮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分析 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血管外皮瘤的CT、MRI表现。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肺内单发的巨大肿块 ,CT平扫示密度不均匀 ,强化扫描示肿块实质明显强化 ,并可以见到其中异常强化的血管影。MRI平扫示肿块信号不均匀 ,并可以见到血管流空征象。结论 肺内单发的巨大肿块 ,CT强化扫描见到异常强化的血管 ,MRI扫描见到血管流空征象 ,可以高度提示肺血管外皮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颅内绒毛膜上皮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符合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绒毛膜上皮癌,4例均行MRI头颅平扫和增强扫描,使用Siemens Vision Plus 1.5 T或GE 3.0 SignaExite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2例行CT头颅平扫,1例行CT头颅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Somatom Plus 4全身CT扫描机或GE Light Speed 16螺旋CT扫描仪。结果 4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明显增高。3例颅内原发性绒毛膜上皮癌,均位于松果体区且均为男性;1例颅内继发性绒毛膜上皮癌,发生在脑实质内,为女性。CT扫描呈团块状或分叶状混杂密度影,内可见小点状或斑块状高密度钙化灶;增强扫描肿块呈轻中度强化。MRI呈不均匀混杂T1、T2信号,可见低信号含铁血黄素沉着及钙化,幕上脑室不同程度积水,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较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颅内绒毛膜上皮癌易发生肿瘤内出血或肿瘤卒中,结合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可在术前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但最终确诊仍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15.
颅内淋巴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颅内淋巴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颅内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其中15例手术治疗,5例伽玛刀治疗,3例未手术治疗直接行放、化疗)。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9~63岁,平均年龄36岁。23例均行MRI平扫,20例行增强后扫描(其中有17例行CT平扫)。结果颅内淋巴瘤具有以下特点①病灶单发或多发,以幕上为主;②类圆形或不规则形,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s)并出血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随访证实为DVAs并出血病例的CT及MRI表现。结果:发生在左、右额叶白质内各1例,右侧基底节2例,右侧小脑中脚1例,左、右侧小脑半球各1例。CT平扫2例呈结节状高密度灶,1例呈卵圆形低密度灶。MRI平扫时DVAs呈长T1,长、短T2信号,3例呈"水母头征",出血灶呈片絮状短、长T1,长、短T2信号,条状短、长T1,短T2信号。MRI增强扫描1例未见强化,其他均明显强化,呈"水母头征",显示清晰。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示5例呈低信号,呈典型"水母头征",显示清晰,出血灶呈结节状低信号,边界清晰。结论:MRI对DVAs并出血的诊断有明显优势,以SWI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8例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分析其特点。结果眼眶骨质局限性缺损15例,其中眶内壁14例;内直肌中断1例;肌锥内外间隙弥漫性软组织影6例;视神经迂曲、增粗、边缘模糊5例;颅底局限性骨质缺损7例,其中筛板5例,蝶窦上壁2例;2例脑膜脑膨出见于筛板骨质缺损;2例脑脊液鼻漏分别见于右侧筛板和蝶窦上壁局限性缺损,以及左侧鼻泪管骨质缺损1例。结论CT可准确发现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部位和范围,MR检查可用于复杂并发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颅内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颅内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便于作出正确影像学诊断。资料与方法10例颅内真菌感染中,真菌性肉芽肿8例,真菌性脑膜炎2例。结果颅内真菌性肉芽肿在CT上多呈混杂密度,可呈不规则、不连续性厚壁环,并有"晕征"。增强后环壁有不规则强化,肉芽肿呈结节状强化。可同时伴有鼻窦、颅底骨质破坏及钙化斑。MR示肉芽肿呈混杂T1WI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在高信号中间有等信号,以该等信号在增强时有明显强化为特点,有助于与颅内胶质瘤相鉴别。颅内真菌性脑膜炎广泛累及颅底或半球的脑膜,增强时见脑膜铸型强化,与常见结核性脑膜炎表现相似。结论颅内真菌性肉芽肿有一定的CT和MR表现特点,大多数能作出诊断,特别对伴鼻窦肉芽肿,颅底骨质破坏,病灶内有钙化者。真菌性脑膜炎虽有典型铸型强化,但难与结核性脑膜炎鉴别。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胆囊癌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991~1996年期间本院经超声、CT、MRI和血管造影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此症49例.结果原发性胆囊癌分肿块型、厚壁型及腔内型三种类型,影像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90.9%及55.6%.结论早期胆囊癌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改变.腔内病变以超声和MRI显示较好;肝脏和周围的侵犯以CT、MRI显示明确;血管周围、腹膜后转移性肿大淋巴结以MRI更为敏感;血管造影能很好地显示肿瘤本身,对周围脏器的侵犯则有一定的诊断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颅内皮样囊肿的MRI和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回顾性分析颅内皮样囊肿的MRI和CT表现。方法:搜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颅内皮样囊肿病例资料,对其MRI和CT表现、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10例均行MRI检查,6例同时作CT扫描。结果:病灶位于后颅窝4例,其中2例合并枕部粗隆处皮毛窦。病灶位于鞍旁3例,位于前颅窝、第三脑室后及前囟各1例。9例MRI表现T1WI为不均匀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影,1例T1WI与T2WI均为高信号。6例CT表现为欠均匀低密度影。其中2例CT和MRI可见蛛网膜下腔脑沟内和双侧脑室内散布的脂肪滴。结论:颅内皮样囊肿有较典型的MRI及CT表现,特别是皮样囊肿破裂有影像学和临床特征性表现,可实现术前正确诊断,MRI优于CT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