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偶发性肾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至2014年1月收治并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11例偶发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别与同期9例行肾癌根治术(RN)、8例行保守治疗的偶发性肾癌患者进行对比。结果:保留肾单位手术组与肾癌根治组、保守治疗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NSS组肿瘤平均直径为(3.1±1.0)cm,RN组平均直径为(7.5±2.6)cm,保守治疗组平均直径为(5.1±1.4)cm,三者差异有显著意义(t1=7.2,t2=5.6,P<0.01)。同时三组在肿瘤所处位置、术后病理类型、是否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以及是否有腔静脉系统的癌栓形成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性。NSS组和RN组在术前肌酐值比较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术后差异有显著性(t=6.21,P<0.01)。NSS组和RN组在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以及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NSS组肿瘤分期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术后3年、5年随访生存率分别为88.6%、79.5%,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在同等情况下,NSS治疗偶发性肾癌手术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RN组和保守治疗组(P<0.01)。结论:在适应证选择合适情况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是应用于偶发性肾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在保留患肾大部分功能的同时其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小,预后相对也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双侧肾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双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同时性肾癌中,1例行双侧Ⅰ期手术,6例行分期手术.其中3例行双肾肿瘤剜除术,1例行双肾部分切除及右肾上腺切除术,2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及对侧肾肿瘤剜除术,1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术及对侧肾肿瘤剜除术.3例异时性肾癌均分期手术,其中2例行双肾肿瘤剜除术,1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对侧肾肿瘤剜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均行生物学治疗3个月.10例获随访3个月~8年,平均19个月.结果:7例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1例术后6个月出现肺转移,已带瘤生存3个月;1例术后1年出现残肾肿瘤复发,经生物学治疗,已带瘤生存3个月;1例术后3个月后死于肾衰竭.异时性肾癌者的先发一侧行肾癌根治术,对侧肾出现肿瘤的时间分别为9个月、2年和6年.结论:保留肾单位的肾切除术是目前双侧肾癌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它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少.双侧肾癌的预后和单侧肾癌一样,与肿瘤的分期和分级有关,而与肿瘤是否多发无关.  相似文献   

3.
根治性肾切除术一直是肾癌手术的首选术式,但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健康体检的普及, 偶发无症状小肾癌( 肿瘤直径≤4 cm) 检出率明显增高,加之对肾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类的重新认识,不少专家提出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手术(nephronspaingsurgery,NSS).  相似文献   

4.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07年6月间14例行肾单位保留手术的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侧肾癌1例,孤立肾肾癌2例,对侧肾有病变或潜在功能损害的肾癌4例,对侧肾正常的肾癌7例.肿瘤直径1.6cm-6.8cm,平均4.2cm.14例中行肿瘤剜除术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6例,肾楔形切除术5例.结果: 1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9-88个月,平均40个月,1例出现远处转移死亡(双侧肾癌患者),1例患者于术后12个月局部复发改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低分期小肾癌患者.  相似文献   

5.
杨飞亚  周强  赵钦欣  邢念增 《癌症进展》2019,17(9):1025-1028
目的比较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和根治性肾切除术(RN)治疗T1期肾细胞癌(RCC)对患者生存率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9例T1期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NSS治疗112例,接受RN治疗97例,对其进行了随访,比较接受NSS和RN治疗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通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和慢性肾脏疾病(CKD)发生情况判断患者术后肾功能变化。结果 RN治疗患者肿瘤大小大于NSS治疗患者,肿瘤分期高于NSS治疗患者,手术时间短于NSS治疗患者,住院天数多于NSS治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S治疗患者的5年、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7%和87.0%,分别高于RN治疗患者的83.7%、7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及术后3、6、12、24个月RN和NSS治疗患者e GFR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且术后同时间RN治疗患者的eGFR水平均明显低于NSS治疗患者,术后1天及术后3、6、12、24个月NSS治疗患者CK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RN治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T1期RCC患者,接受NSS治疗患者的总生存率及肾功能均优于接受RN治疗患者,在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择NSS治疗RCC。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小肾癌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腹膜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组)20例和B组(腹膜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组)15例。结果两组小肾癌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24h肌酐、1年、2年、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与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无明显差异,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保留肾单位组(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组(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及生活质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个月,根治性肾切除术组患者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保留肾单位组患者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根治性肾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环境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较本组术前升高,且保留肾单位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高于根治性肾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保留肾单位组患者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与环境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后的肾功能与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保留肾单位手术有助于改善肾癌患者的肾功能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散发、无转移、同时性双侧肾细胞癌(BRCC)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0年本院收治的16例散发、无转移、同时性BRCC患者的资料。患者均接受分期手术,治疗方案包括先行一侧根治性肾切除再行对侧保留肾单位手术(RN+NSS)5例,先行一侧保留肾单位手术再行对侧根治性肾切除(NSS+RN)8例,双侧保留肾单位手术(NSS+NSS)3例。评估各组患者长期疗效及肾功能情况。结果 16例同时性BRCC患者共发现33枚肿瘤,其中T1a期19枚(57.6%), T1b期10枚(30.3%),T2a期3枚(9.0%)和T3a期1枚(3.0%)。RN+NSS组、NSS+RN组及NSS+NSS组急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的发生率分别为80.0%、25.0%和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但均无需临时或长期透析。16例患者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3.8%和87.5%,3年、5年总生存率均为100.0%。结论 分期手术是治疗散发性、无转移、同时性双肾癌患者的有效手段,可获得良好的肾功能状况和疗效,通常可选择一期对条件较好的一侧肾脏肿瘤先行NSS,待肾功能恢复后二期针对手术难度相对较大的对侧肾脏肿瘤施行NSS或RN治疗,以降低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资料表明,小肾癌可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其效果与根治性肾切除术相同.本研究拟探讨局限性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63例局限性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肿瘤平均直径3.4cm.23例阻断肾蒂,其中冰泥降温8例;切缘多点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21例.评价手术时间、肾蒂阻断时间、出血量、并发症、肿瘤控制情况.结果:6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平均肾蒂阻断时间15 min.21例切缘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均为阴性.术后病理报告显示透明细胞癌53例、颗粒细胞癌3例、错构瘤7例.术后出血2例,尿漏1例.平均随访42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局限性肾癌患者在密切随诊的基础上,应以行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前,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仍被认为是治疗小肾癌的标准术式,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保留肾单位治疗小肾癌的微创方法.单纯肿瘤剜除术对于选择性的小肾癌患者是一项可接受的、安全的保留肾单位治疗方法,相对于肾部分切除术,它并不增加局部复发的风险.消融技术则给微创下进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带来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