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汽轮机主汽阀需要很高的关闭速度,由此带来阀杆冲击动力学的强度问题。以前设计主要按照冲击动力学的理论,通过能量法求解系统动应力。文章介绍了阀杆动应力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分析了理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方法求解阀杆动应力成为可能。文章详细介绍了阀杆动应力有限元计算参数的选取方法,并通过ABAQUS商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了东方66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超高压主汽阀阀杆动应力。对理论计算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做了比较,分析了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计算显示东方66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超高压主汽阀阀杆峰值应力小于材料疲劳极限,阀杆具有永久寿命。  相似文献   

2.
以火电厂汽轮机主汽阀、调节阀等空心门杆为研究对象,阐述汽轮机汽阀空心门杆结构,并以两个门杆断裂案例分析门杆断裂的原因,利用ABAQUS仿真软件对空心门杆十字平衡孔不同孔径及不同位置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发生断裂部位主要集中于空心门杆的十字平衡孔处,断裂原因为材料及加工制造缺陷引起的空心门杆强度不足;十字平衡孔孔径由8...  相似文献   

3.
白燕  张波  秦琴  陆宏 《汽轮机技术》1999,41(2):123-125
用物理、化学和能谱分析方法,对某电厂高压主汽阀阀碟及其套筒的锈蚀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30Cr1Mo1V钢和30Cr2MoV钢的抗氧化性能相当,电厂所用热蒸汽品质不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核电机组主汽门检修时产生位移对设备接口造成影响,文章介绍了主汽阀检修锁定装置在核电机组中的应用。该锁定装置通过调节顶丝杆与主汽阀之间的距离,将主汽阀进行定位并锁定,达到在检修时锁紧主汽阀的功能,从而满足汽轮机厂家关于检修安装时汽轮机接口无应力的要求。同时通过规范的设计,简化施工现场操作难度,达到规范、高精度的检修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现场装配过程中高压主汽调节阀阀碟与阀座存在间隙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案,为以后处理或避免同类技术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300MW汽轮机主汽阀阀壳应力的实测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确认理论计算完全能满足工程需要,在此基础上,对主汽阀的寿命和结构改进作出了全面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国内某650MW核电汽轮机现场进行非核蒸汽冲转时,发现主汽阀门关闭不到位,卡涩在50%开度状态无法继续关闭,阀门解体检查发现阀碟脱落,阀碟与摇臂连接螺柱齐根断裂。针对该问题,通过复核主汽阀结构设计、有限元应力分析、材质及断口分析、油动机设计,确定油动机缓冲间隙过大,使得阀门关闭时瞬间线速度过快,导致冲击力过大,是阀碟螺杆根部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从国内某核电机组主汽阀长期内漏缺陷出发,全面剖析了主汽阀的结构和原理,对可能引起主汽阀内漏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和讨论,采用理论研究和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主汽阀内漏机理,确定了该主汽阀长期内漏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滑阀强度足够阻止主汽阀阀碟回座到位,空气滑阀高度过大会使主汽阀密封面无法贴合而内漏。给出了空气滑阀的调整方案,可使其发挥自身功能而又不影响主汽阀密封,对650MW汽轮机主汽阀的检修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超临界600MW机组高压主汽阀阀盖在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法兰密封面漏汽的现象,从设备安装角度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新的安装方法,经过验证,已有效地解决了阀盖密封面漏汽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立 《热力透平》1990,(4):10-23
一、前言从美国西屋公司(WH)引进的300MW机组的高压主汽阀与调节阀的阀壳,原设计为锻件,目前国内无法供应锻造毛胚,需要进口。引进型第一台机组的高压主汽阀与调节阀是全套向WH购买的,每台机组  相似文献   

11.
对于安全阀快速切换装置中的双截止型三通切换阀的内部流动进行研究,基于k-ε湍流模型,运用流场计算Fluent软件.计算分析了双截止阀内部流场及装置的组合排量系数。进行了切换装置组合排量系数的试验测试。通过计算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的对比研究,表明双截止型安全阀快速切换装置具备足够的备份泄放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透平进气阀箱阀体稳定性及改型方案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平进气阀箱中阀体工作的稳定性与气流流动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由于气流不稳定而产生的阀体振动对阀箱气动性能的影响,并对阀头和阀座的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数值试验证明了这种改进措施能够稳定气流,从而有效地消除阀体振动,改善阀箱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电磁气门驱动设计及其电磁铁静吸力特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双弹簧、双电磁铁的电磁气门驱动 (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ion,EVA)原理 ,设计制作了用于探索性试验研究的 EVA装置及其电磁铁静吸力特性试验系统 ,测量了电磁铁的静吸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1)电磁铁的电磁力达到了设计点的要求 ;2 )在 EVA动态试验中应考虑 3个问题 ,即 :在初始化过程后期线圈逐渐减小电流、保持阶段保证电磁力大于弹簧力以及过渡过程后期线圈所通电流随气隙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杨辉  吴启梁 《内燃机》2010,(2):37-40
某发动机运转初期,突然发生异响,拆解发动机发现气门弹簧和气门断裂。分别对气门、气门弹簧进行材质分析,检测结果正常。通过对气门弹簧外观观察,气门弹簧工作时内外表面、不同螺旋角和压缩l,变形时的切应力分析,从而得出弹簧表面擦伤导致气门弹簧断裂,气门进气缸内撞击导致异晌及气门变形、断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试车后气门间隙增大原因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柴油机试车后进排气门间隙增大,通过试车考核和拆机分析等试验,查找具体原因,采取降低气门间隙增大发生概率的改进措施,并在批量生产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某船舶柴油机排气阀-阀座密封锥面应用同种堆焊材料,经长时间运行磨损轻微,并未发现明显的黏着磨损痕迹。通过观察磨损表面形貌、分析微区成分,探讨该排气阀-阀座匹配方案的磨损机理。研究表明:燃烧废气在排气阀密封锥面形成一层沉积膜,通过隔离密封面及固体润滑的方式降低摩擦副发生黏着磨损的倾向;在落座及燃烧压力的交变应力下,排气阀锥面堆焊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疲劳剥落,而排气阀座锥面堆焊层的磨损机理为抛光产生的缓慢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型柴油发电机组出现的柴油机进气阀阀盘碎裂的故障,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从零部件制造质量、装配质量、运行条件、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排查和分析,查明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超前  刘学来 《节能》2011,(10):56-60
在阐述平衡阀发展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各种常用平衡阀的选择方法,探讨平衡阀的应用场所及安装注意问题。简要介绍电动动态平衡阀的应用系统调节过程,并推导调节传递函数,对平衡阀在工程中经济、科学选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有限元研究气门与气门座圈在热-机耦合作用下的滑移情况,分析气门落座力、缸内爆发压力、气门锥角以及气门和座圈的密封宽度对气门和座圈密封面上节点滑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门和座圈密封面上节点的平均滑移量随着气门锥角、爆压、气门落座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密封宽度的增加而减小。为减小气门和座圈的磨损,应尽可能减小气门的落座力,对气门锥角和密封宽度等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