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绿酸是通过水解叶绿素去除疏水性叶绿植醇侧链而获得的一种水溶性的衍生物.它经大量试验显示具有很强的抗诱变性和较好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涉及叶绿酸抑制致癌物DNA加合物的形成,调节生物转化系统代谢酶水平及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活性,调控细胞周期等方面.它在肿瘤防治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叶绿酸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肿瘤防治中的应用,并提出目前开展的研究和将来需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叶绿酸(CHL)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CHL、肿瘤"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0年的相关文献497篇.纳入标准:1)CHL的理化特点;2)CHL防治肿瘤的作用;3)CHL防治肿瘤的作用机制.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0篇.结果:CHL具有很强的抗诱变性和较好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涉及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抑制致癌物DNA加合物的形成;免疫调节的潜能等.结论:CHL在肿瘤防治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双膦酸盐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恶性高钙血症及骨转移癌。目前的研究发现,除抑制骨吸收外唑来膦酸还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抗肿瘤活性。其中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是其间接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其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可能机制如下:(1)抑制肿瘤细胞及肿瘤间质细胞分泌VEGF,调节VEGF-VEGFR自分泌环抑制血管生成;(2)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黏附作用;(3)诱导循环内皮细胞祖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及肿瘤浸润巨噬细胞分泌MMPs;(4)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但唑来膦酸抗肿瘤活性的用药剂量不同于目前治疗骨转移的剂量,其抗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藤黄酸抑制肿瘤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藤黄酸是来源于藤黄树脂的一种氧杂蒽酮,体内外研究证实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藤黄酸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通过不同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包括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和拓扑异构酶活性,抗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逆转多药耐药等。本文就藤黄酸抑制肿瘤的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乳酸杆菌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酸杆菌作为机体重要的生理性细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新近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可作为生物应答调节剂,发挥抗肿瘤作用,在肿瘤防治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现综述乳酸杆菌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白藜芦醇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及食物中,具有重要的防治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深入研究白藜芦醇的活性,尤其是抗肿瘤活性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叶绿酸(CHL)是天然叶绿素的衍生物。最近的实验研究表明CHL对肝肿瘤、肠肿瘤、皮肤肿瘤、乳腺肿瘤等多种肿瘤具有潜在预防作用,并且基本无毒副作用,其效果与致癌物种类、CHL用药方案和靶器官等有关,其作用机制被认为是影响致癌物引起的DNA加成物形成和与致癌物形成复合物影响其吸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叶绿酸抑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恶性转化的相关差异表达cDNA序列。方法:以叶绿酸及反式-BPDE共同处理的16HBE2细胞为实验细胞,以反式-BPDE单独处理的16HBE细胞为对照细胞,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比较2种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分离叶绿酸抗反式-BPDE作用的相关差异表达cDNA片段。分离的片段分别与pGEM-T载体连接并转化入JM109细菌中,对质粒DNA进行测序。以BLASTN程序进行GenBank的同源性检索。结果:克隆的5条cDNA序列中,有3条为新基因序列,另2条分别与类S18/S6人核糖体蛋白及alpha-烯醇酶等有同源性。结论:克隆的5条cDNA序列所在的基因可能与叶绿酸抗细胞恶性转化分子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松萝酸是一种地衣类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表明松萝酸能抑制促癌剂诱发癌变,并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随着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松萝酸抗肿瘤应用开发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斯普林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普林是从健康动物脾脏中提取的小分子多肽,具有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是新一代抗肿瘤治疗的生物调节剂。我们通过对46例恶性肿瘤患者配合斯普林化疗前后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活性,研究斯普林对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淑静  张艺  刘佳 《中国肿瘤》2012,21(1):56-59
肿瘤抑素因其具有强大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活性和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活性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其本身分子量大,且具有肺—肾出血综合征的抗原而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人们对其进行改造,获得多种分子量小、副作用少、抗肿瘤活性强的肿瘤抑素抗肿瘤活性小肽。全文主要介绍肿瘤抑素抗肿瘤活性肽的研究进展,对Tum-5、T7肽、T21肽、T19肽、T42肽的结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张敏  姜达 《中国肿瘤》2006,15(4):240-243
恶性肿瘤患者易并发血栓栓塞,血栓的发生将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全文就癌性血栓的发生机制、癌症和血栓的关系、癌性血栓的防治及抗凝药物的抗肿瘤作用等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Survivin基因及其与肿瘤靶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中的新成员。其具有抗凋亡的特征性结构:较为保守的N端BIR结构域,缺乏RING锌指的C端α螺旋结构,以及2个剪接变构体(Survivin—DeltaEx3与Survivin-2B);而且具有特异性的抗凋亡效应通路:对caspase-3和/或caspase-7的直接和/或间接作用途径,以及对纺锤体装置的调节途径。Survivin可见于胚胎发育过程及部分胎儿组织,在成人终末分化组织低表达或不表达,而在肿瘤组织高表达。近年研究显示,Survivin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肿瘤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一种广谱的肿瘤诊断标记物,并可能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标靶。近来针对Survivin的反义核酸和其突变体的靶向治疗研究显示,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并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肿瘤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Survivin在肿瘤组织中独特的高表达性及其具有的重要意义,迫使人们今后需重新认识抗细胞凋亡与细胞恶变的关系及抗凋亡基因与癌基因的界定;激励人们揭开Survivin基因的激活机制;促进人们加速对Survivin靶向治疗临床应用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三氧化二砷应用于肝癌治疗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有剧毒,但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综述其在肝癌治疗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阐明As2O3的抗肿瘤机制主要为通过调控多种基因选择性诱导肝癌细胞凋亡、选择性细胞毒作用、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改变肝癌细胞核基质蛋白成分及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细胞抗原(PCNA)的表达等;细胞周期分析显示As2O3可以阻滞肝癌细胞于S+G2/M期;与ADM、DDP等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丁硫氨酸亚矾氨(BSO)可增加肝癌细胞对As2O3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天然果蔬中的活性化合物进行预防和治疗肿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辣椒素是在辣椒皮质部分中存在的一种生物碱,具有预防和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复杂,主要通过靶向激活辣椒素受体或其他信号通路,引起肿瘤细胞周期停滞、代谢抑制、肿瘤坏死、 凋亡和自噬,抗血管生成和降低癌细胞的转移能力,对多种肿瘤细胞,产生抗肿瘤作用,可作为癌症预防和治疗的潜在药物,特别是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辣椒素预防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血根碱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根碱对多种类型的肿瘤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增殖及促凋亡作用。目前血根碱抗肿瘤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其已显示出多种分子病理学机理,包括抑制异常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细胞死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及浸润转移。这表明它可用于植物源性的抗肿瘤治疗。本文对血根碱抗肿瘤的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治疗疟疾的首选药,近年来大量体内外研究显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氧化损伤反应、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以及抗新生血管生成等。青蒿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小、成本较低,对多药耐药细胞有效,对放化疗具有增效作用,可能成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抗癌新药。  相似文献   

18.
叶绿素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高效低毒的肿瘤防治药物。近年来,叶绿素在肿瘤防治中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日益受到国内外有关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一、叶绿素的理化性质叶绿素(chlorophyll)是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的一组脂溶性镁卟啉络合物,经过化学修饰可转化成稳定的水溶性衍生物,其降解产物和衍生物为含有四个吡咯环的二氢卟吩结构,对人体毒性小,易吸收,现已用于食品添加剂和抗贫血药(肝血宝)。实验中多用其水解产物叶绿酸铜钠盐,其有效成分是叶绿酸(chlorophyllin,CHL)。CHL易溶于水,性质稳定。二、…  相似文献   

19.
乳酸杆菌作为机体重要的生理性细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新近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可作为生物应答调节剂,发挥抗肿瘤作用,在肿瘤防治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现综述乳酸杆菌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叶绿酸(CHL)是天然叶绿素的衍生物.最近的实验研究表明CHL对肝肿瘤、肠肿瘤、皮肤肿瘤、乳腺肿瘤等多种肿瘤具有潜在预防作用,并且基本无毒副作用,其效果与致癌物种类、CHL用药方案和靶器官等有关,其作用机制被认为是影响致癌物引起的DNA加成物形成和与致癌物形成复合物影响其吸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