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近海鲍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科类软体动物在我国分布的种类虽少,但其经济价值甚高,壳可作药,肉供食用,具有海珍品之称。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沿海各省都先后开展了鲍的人工培苗和养殖试验。为了搞清我国近海鲍科的种类a 提供有关部门进行选种和培苗养殖。特将我所历年来在全国沿海所采到的鲍科标本,进行了整理,共检查了670个标本,鉴定为一属六种一亚种,其中一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有一种的种名作了订正。 我国海域辽阔,海产动物种类很多,由于我们过去调查采集还不够充分,肯定还会遗漏,有待今后补充。  相似文献   

2.
西沙群岛宝贝总科的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海区,宝贝总科的种类相当丰富,以前我们曾报道过41种。1975年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又组织考察队到西沙群岛进行调查,补充了不少资料和标本,经过整理鉴定又发现了10种,隶属于2科,7属,其中有二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3.
虾虎鱼类Gobioidei是包括弹涂鱼科Periophthalmidae、鳗虾虎鱼科Taenioididae等在内的一群小型鱼类。全世界计有约1720种左右,全国有161种海水虾虎鱼类,其中有20种分布于渤海,这次调查共采到19种,其中有2种系黄海边缘分布,为渤海首次记录。本文报告了虾虎鱼类在渤海水域的名录,分布和生态学特征,分析了它们在渤海生态系中的作用,特别是对增殖放流对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南海北部含油气构造上方化探异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汉宗  周蒂 《热带海洋》1997,16(3):8-14
在南海北部利用地球化学作为油气藏探的一种辅手段,在6个航次中采集了沉积物,底层海水及没关系 面大气样品,测定了50种化探指标,并采用稳健统计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异常圈定。化探结果在油气藏上方发现了清晰的,具不同指标组合的综合化探异常,与邻近空构造形成鲜明的对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关于我国陆架沙的三种成因模式,即残留沉积模式,沙漠化成困模式和潮流沉积模式。三种模式从不同角度审视了陆架沙质沉积在因,推动了陆架沉积研究的进展,实际上陆少沉积是多在因的,就物质而言,有些还是多轮回的。  相似文献   

6.
在北美,有一种叫做“山松甲虫”的甲壳虫,只有米粒大小,看上去微不足道。它们通常降生于美国西部松树的树皮下,一降生便使这些树感染了一种致命真菌,在真菌的作用下,树干变成蓝色,松针也随之干枯变成了锈红色,然后脱落在地。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9,(5):9-9
未来,人们需要那种电力十足、小巧轻便、对环境无污染的电池。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者们引发了电池的革命——他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病毒电池。科学家们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造了一种病毒,它可以在自己身体的外面覆盖氧化钻和金,并且自我组装成纳米电线——这是电池的正极。研究者另外制造了一种病毒,它在身体外面覆盖磷酸铁,然后把自己与碳纳米管连接在一起——这是电池的负极。目前,研究者准备尝试其他材料(如磷酸锰),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电压。  相似文献   

8.
缩头水虱科(Cymothoidae)是甲壳动物等足目中重要的类群,迄今共发现42属347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淡水或海洋中。由于它们主要营寄生生活,寄生在鱼类的体表、口腔或鳃腔,因此,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缩头水虱科的种通常雌、雄异型,且雌性个体往往较雄性个体大,这与它们寄生的生活习性相适应。不同种的雄性个体在形态上很接近甚至相同,因此在鉴定过程中主要根据成熟的雌性的特征来鉴别。另外,缩头水虱科中同一种的不同个体经常有形态上的差异,鉴定难度较大,因此此科的分类状况非常混乱,同物异名及名称误用的现象常有发生。我国对此科的研究较少,仅有零星记载,缺少系统研究。本文作者对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标本馆内的6属10种标本进行了鉴定和描述,其中7种为我国首次记录。名录如下(其中带*为我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
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鱼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9年4个季度研究了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的林缘和潮沟潮水中鱼类的种类多样性。共发现有鱼类76种,隶属于36科59属。其中林缘有42种,潮沟有54种,4个季度出现的鱼类种数潮沟多于林缘。两生境种类相似性指数较低,表现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各季节均出现的鱼类在林缘有6种,占全年总种数的14.3%;潮沟有8种,占全年总种数的14.8%;两个季节间共有种最多的:在林缘是夏季与冬季,在潮沟是夏季与秋季,它们的相似性指数也最大。全年在林缘和潮沟均出现的鱼类仅有1种。本区鱼类以暖水性种占绝对优势;但潮沟暖温性种多于林缘。在生态类型上,林缘以中上层种类较多,潮沟则以底层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10.
东海大陆架区海胆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胆是重要的大型海洋底栖生物类群之一,某些海胆既是人工养殖对象,又是捕捞对象。因此,对海胆进行分类研究,摸清其地理分布特点,对合理利用海胆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都可提供基本科学依据。 对我国海胆的分类学研究始于1948年,当时张凤瀛先生对青岛的6种海胆进行了描述(张凤瀛,1948)。1957年张凤瀛和吴宝铃先生对广东沿海的37种海胆进行了研究(张凤瀛等,1957)。张凤瀛先生等1964年在《中国动物图谱,棘皮动物门》中记录了30种我国常见海胆(张凤瀛等,1964)。廖玉麟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对西沙群岛的棘皮动物进行了分类研究,其中包括26种海胆(廖玉麟,197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958-1982年在东海大陆架进行过多次的综合性海洋调查。调查范围:26°~33°45′N,122°~129°E。该海域的底栖生物种类繁多,多样性丰度高。本文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采自东海大陆架的海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共包括21种,隶属于7目、11科、17属。其中有11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名录如下,有*者为新记录。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西沙群岛多毛类的研究,除一些零星记载外,迄今尚未见过任何报告。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西沙群岛进行调查时,在宣德群岛的永兴岛、赵述岛、北岛、石岛、中岛和永乐群岛的森屏摊、晋卿岛、琛航岛共采到多毛类标本140号,约420个标本,经过研究鉴定共计61种(有两种未定种),其中有一新种,有43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此外,在永兴岛用浮游生物网拖到吻沙蚕(未定种)Glycera sp.和微蚕 Nematonereis Unicornis(Grube)等8种的生殖期标本,截至目前还没有看到过关于微蚕等种的性生殖期的报告,对这些种生殖期性成熟标本,我们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本文包括分类学描述和动物地理学初步分析两部分。  相似文献   

12.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0,(5):F0002-F0002
2009年11月24日,科学家在数千米深的海底发现了数千种奇特物种。这些新发现物种最深的生存深度达到约4800米,它们承受着人体骨骼所无法承受的压力。此外,科学家们在200米深度的海水中发现了17650种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13.
南海深海鱼类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在我国濒临的四个海中面积最大,而其大陆架宽度则较狭窄,水深在200米以上的深海水域相当广阔。我国过去关于南海深海鱼类的研究报道极少,1962年《南海鱼类志》中曾记载过少数深海鱼类,但具有确切深度记录的仅有8种。在国外文献中,Gilbert和Hubbs(1920), Schultz(1938), Abe(1974 , 1975, 1976 )等曾报道过数种。 本文材料是1959-1960年在海南岛以东海域,水深200-1100米进行底栖生物拖网时所获得的标本。鉴定结果,共71种,分隶于37科,12目,其中34种为我国新记录,7种是我国在南海首次记录。 文内凡是我国新记录的种均有形态描述,并附有外形图,有些种作了分类上的讨论;对我国有过记录的种,只记有地理分布和标本采集记录。此外,就现有资料并参考有关深海鱼类文献,对这些种类的地理分布和深度分布也作了初步分析。由于调查范围较小,拖网次数不多,本文仅为南海鱼类区系提供了一些初步资料。丰富的南海深海鱼类区系,随着我国海洋调查事业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近海进行的海洋综合调查(1958—1960年)时,获得了极为丰富的底栖动物研究材料,其中蟹类很占优势,仅玉蟹科(Leucosiidae)就有70多种。其中,在已整理完毕的16种玉蟹(Leucosia)中,共发现5个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无脊椎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对虾越冬期蟹栖拟阿脑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对虾人工越冬期经常会发生一种危害极大的纤毛虫病,1986年我们在河北省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越冬对虾体内发现了该纤毛虫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了研究,几年来,青岛海洋大学,水科院黄海所都对该纤毛虫进行了研究,通常鉴定认为是一种旋毛蟹栖拟阿脑虫本研究与同类研究的区别在于探索比较了几种人工培养方法,对拟阿脑虫的生存温度与增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海钳蛤科(双壳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钳蛤科Isognomonidae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双壳类,多数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有的属像丁蛎属(Malleus)则仅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区。在我国,这一科的种类主要分布于南部沿海,多数种分布的北限在广东沿海,少数种可分布到福建东山。生活于潮间带和潮下带水深100多米以内的浅海。有的种数量较大,生长速度较快。除食用外,贝壳可用做工艺品或烧石灰的原料,有的贝壳内面珍珠层厚而美丽,可考虑做珍珠贝的代用品。钳蛤科与珍珠贝科近缘,形状和习性很近似,但壳形变化大而不规则,在分类上也存在着混乱现象。据记载这类动物出现于中生代的三叠纪和侏罗纪。 关于中国近海的钳蛤科,过去曾零星报道过4属9种(有的只有名录),本文根据我所以往二十多年来搜集的材料研究写成,共有4属11种,有2种在我国系首次记录。文中对其中4种的名称进行了修订和合井,并对其主要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青岛鲁迅公园潮间带底栖海藻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鲁迅公园潮间带采集了551号海藻标本。经鉴定分别属于4门。6纲。19目。37科.60属。计蓝藻门1种。绿藻门15种。褐藻门19种,红藻门44种。共计79种.本文研究了79种藻类的季节变化,并对其中54种常见种类的生长、繁殖作了详细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1984-1985年中国首次赴南大洋考查期间,在南极半岛西北海域(62°06.8′-64°24.′5S,56°2.8.′6-62°3l.′0W)进行了底栖生物调查,并在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进行了潮间带采集,共获得软体动物双壳类100余号近500个标本,经分类研究,共有13个科24种,其中7种为该调查海域首次记录,3种只鉴定到属。它们大多数是壳小,壳质极薄脆的环南极分布的南极种和亚南极种,明显地显示出寒带高纬度海域的区系特点。  相似文献   

19.
拥有天然地势作护荫的海下湾,是一个受遮蔽的海湾,水质洁净,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海洋生态环境。在香港逾84种珊瑚品种中,至少有59种能在海下湾发现,数目足可媲美加勒比海的珊瑚礁。这片珊瑚乐园,同时孕育了不少珍贵的鱼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现场情况下,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受污染海岸带沉积物中的7种多环芳烃(Polynuclear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s)的解吸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7种PAHs)的解吸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7种PAHs的解吸动力学行为可以用二元模型模拟。文中并将所得数据与文献报道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