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莱钢特钢厂50t电炉采用超音速聚合炉壁碳—氧枪,具有助熔、脱碳、二次燃烧、喷粉等功能,喷吹系统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应用结果表明,电炉冶炼周期缩短13 5min,吨钢冶炼电耗降低38kW h,吨钢电极消耗降低0 85kg,实现了电炉全过程自动供氧。  相似文献   

2.
针对渣钢铁电炉炼钢单枪供氧强度不高,造成电炉冶炼时间长、电耗高等现状,通过一系列的工业试验对渣钢铁电炉冶炼的炉壁氧枪、供氧参数等进行了优化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渣钢铁电炉炼钢供氧技术相比,单炉冶炼时间缩短35min,吨钢冶炼电耗降低78.03kWh,吨钢耗氧量增加14.62m3。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我厂电炉冶炼电耗较高的问题,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在电炉上采用煤氧喷吹助熔技术,以达到节能降耗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钢铁莱芜分公司50t电炉热装铁水冶炼20CrMnTiH齿轮钢实际生产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原料铁水比对电炉冶炼吨钢电耗、吨钢氧耗及冶炼周期的影响。发现平均每增加1%的原料铁水,吨钢电耗降低4.602kW·h,吨钢氧耗增加0.147m3。电炉冶炼周期随铁水比增大开始逐步降低;当铁水比超过39.6%之后,电炉冶炼周期则随铁水比增大而略有增加,但吨钢冶炼电耗仍继续降低。铁水比达到70%以上时,吨钢平均冶炼电耗接近零。结合基于线性规划理论的优化配料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铁水比的增加,吨钢原料消耗、电耗以及氧耗的成本之和逐渐降低。考虑冶炼周期及生产成本的综合控制,认为电炉冶炼齿轮钢最佳铁水比应为60%左右。  相似文献   

5.
250千伏安密闭电炉冶炼钛渣半工业试验,采用连续向炉中加入粉状炉料(钛铁矿与适量还原剂的混合料)的开弧冶炼方法,消除了埋弧冶炼法存在的塌料喷渣和炉料结壳等弊病,实现了连续冶炼,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显示了密闭电炉冶炼钛渣的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6.
国内动态     
▲ 上钢五厂电炉炼钢改革工艺节能显 著 上钢五厂电炉炼钢能耗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1983年吨钢冶炼电耗549kWh为重点特钢企业之冠。电炉炼钢工序能耗为282kg标煤/t钢,在特钢企业中第一个达到部颁特等工序能耗指标。该厂的经验是加强能源管理,依靠技术进步,改革冶炼工艺。  相似文献   

7.
张传和 《河北冶金》1992,(2):19-25,63
本文力求本着研究降低冶炼电耗、缩短冶炼时间、提高生产率、降低冶炼成本之目的,介绍了30t电炉煤氧喷吹助熔技术的重要意义、系统组成、工艺流程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8.
电炉采用喷补机和喷衬料,合金钢厂5吨电炉平均炉龄从31次提高到61次,20吨电炉平均炉龄从33次提高到69次,年经济效益46.59万元,节省换炉时间可以多产钢3500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焦氧喷枪强化电炉冶练的工艺及其试验结果。焦氧喷吹新工艺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既降低能耗,又提高生产率,对改善电炉冶炼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炼钢电弧炉煤氧喷吹助熔技术节电机理,从理论上对该技术在电炉炼钢中的节电效果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煤氧枪的结构,煤氧枪在炉墙上的布置与传动机构,煤氧比工艺检测装置,是该技术成功的关键。煤氧喷吹助熔技术是立足我国能源特点的电炉强化冶炼新技术,是电炉节电、节能、增产新技术。该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海兵  苏雄杰 《特殊钢》2009,30(5):37-38
攀成钢70 t高阻抗超高功率偏心底电弧炉的炉料为20%铁水+80%生铁-废钢。在电弧炉的炉壁上安有3支RCB集束喷枪装置和炉门两侧墙上安有两处喷碳粉枪。冶炼实践表明,吹氧脱碳速度达0.08%~0.012%C/min,冶炼电耗为310.86 kWh/t钢,电极消耗1.67 kg/t钢,氧气消耗46.7 m3/t钢,冶炼周期56 min。  相似文献   

12.
李晶  危尚好  余健  周剑 《特殊钢》2007,28(4):56-57
南钢100 t超高功率电弧炉的氧枪主要有炉门水冷碳氧枪及炉壁小氧枪,炉料为生铁+铁水40 t,废钢70 t,优化前总氧耗为43~45 m3/t。优化试验表明,生铁+铁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针对不同铁水加入量,采用不同供氧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氧气利用率,平均总氧耗降低至38 m3/t。  相似文献   

13.
兴澄特钢3座40 t电弧炉(变压器容量每座15MVA)经过氧枪等改造和添加铁水等工艺措施优化后,使每炉冶炼时间由3 h降至60~70 min,电耗降至160 kWh/t,氧耗为50 m3/t,电极消耗2.0 kg/t,3座电弧炉年产能力达85万t。操作实践表明,每炉20~25 t的铁水加入量可使40 t电弧炉得到最佳的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杨俊锋  蔺学浩  任兵 《特殊钢》2018,39(3):40-42
安阳钢铁公司100 t电弧炉在复产改造中采用炉壁Cojet集束氧枪替代原有的炉壁氧燃烧嘴。100 t电弧炉改造复产后,炉料为80 t废钢+30 t生铁时,EAF冶炼周期55 min,电耗360 kWh/t,电极消耗1.6 kg/t;当炉料为60%废钢+40%铁水时,EAF冶炼周期50 min,电耗225 kWh/t,电极消耗1.2 kg/t,实现电弧炉低成本高效化运行。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oxygen lance utilized for a 50 t converter in Tangsteel, gas jet flow fields of three types of oxygen lances were simulated by FLUENT software. The influence of lance configuration and lance level on penetrating area was studied through cold model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as flow velocities of four hole, variable angle four hole and five hole oxygen lances declined rapidly with an increase in gas jet length within 1 m, 1 m and 08 m, respectively. Besides, the multi gas streams sprayed from these three lances should be syncretized at 16 m, 17 m and 14 m, respectively. At the highest lance level, the effective penetrating area of these three lances could be 0255 m2, 0385 m2 and 00907 m2, respectively.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effective penetrating area of variable angle four hole oxygen lance was the biggest, while that of five hole oxygen lance was the least. The validity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was proved through cold model experiment. The lance level was suggested to be controlled in the range of 1-16 m, 1-17 m and 08-14 m for the four hole, variable angle four hole and five hole oxygen lanc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6.
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50 t转炉四孔变角和非变角氧枪气体射流,研究了喷孔倾角对氧气射流流场和流股融合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距喷头出口距离较近时,各流股独立为自由射流,随着距喷头出口距离的增加,各流股不断扩张,并在一定距离时融合成单股射流;非变角喷头A的流股融合距离为1.3 m,与冷态水模实验得出枪位1.3 m时炉口溅出量最大是一致的;变角氧枪B至I的对角喷孔倾角不同,射流流股融合了两次,大大降低了炉口溅出量;变角氧枪对角喷孔倾角相差0.5°较对角喷孔倾角相差1°时更有利于射流融合距离的增加;在研究喷孔倾角10.5°~11.5°/12.5°的9个喷头中,倾角11°/11.5°的喷头H射流融合距离最长,其理论炉口喷溅量最少。  相似文献   

17.
武卫东  冉富 《炼钢》1997,13(1):8-11,7
介绍100t特钢冷装平炉异位双流双枪顶吹氧炼钢工艺。此工艺较单流单枪顶吹氧工艺可进一步缩短冶炼时间,降低消耗,提高炉顶,炉底寿命和配碳合格率,减少化学成分波动,可作为特钢平炉挖潜改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采用1∶10水模型对100t电弧炉炉壁氧枪搅拌特性和熔池混匀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炉壁氧枪水平角、垂直角、气体流量及氧枪布置等对熔池各区域搅拌效果和混匀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垂直角而言,水平角对熔池各区域的流动和混匀有更为显著的影响。熔池混匀时间随气体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但气体流量增大会导致熔池喷溅量增大,且熔池液体对炉底的冲刷增强。对比两种不同的氧枪布置方案,采用原型分布且氧枪水平角为10°时,整个熔池具有最好的混匀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旋流氧枪的气体射流和提钒转炉内部的钢液流速,研究常规氧枪以及旋流角分别为5°、8°、10°和13°的旋流氧枪对熔池的搅拌效果和冲击特性.研究发现旋流氧枪射流分布相对分散,流股之间干扰少.增加熔池冲击面积,熔池内部等速线所包围的面积变大.10°旋流氧枪喷头喷吹时,等速线所包围面积最大,其面积约为熔池纵切面面积的75%,钢液的流动速度最大,有利于促进转炉提钒过程钒元素的扩散,从而提高提钒效率.   相似文献   

20.
对我公司120t转炉的倾动和氧枪控制系统进行了描述,介绍了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并结合具体情况对倾动和氧枪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