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与异位妊娠的相关性.方法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病例组)血清中的抗HCMV抗体和检测患者的输卵管标本中HCMV DNA;同时选择42例正常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妇女作为对照.结果病例组血清抗HCMV IgG抗体检出率为34.04%(32/9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42),P<0.05;IgM抗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输卵管标本中检出HCMV D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位妊娠与HCMV感染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输卵管妊娠患者与对照组血清人巨细胞病毒 (HCMV)和弓形虫 (TOXO)抗体以及生殖道HCMV和TOXODNA。结果 病例组血清HCMVIgG抗体阳性检出率为 31 9% ,明显高于对照组15 8% (P <0 0 5 ) ;HCMVIgM抗体、TOXOIgG、IgM抗体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 ,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病例组宫颈、宫腔及输卵管组织中均分离到HCMVDNA和TOXODNA ,且宫颈HCMVDNA阳性检出率为14 3%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输卵管妊娠与HCMV感染有关 ,TOXO感染为输卵管妊娠的可疑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与沙原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34例输卵管妊娠(观察组)及同期30例正常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结扎术的妇女(对照组)输卵管组织中CT-DNA,UU-DNA,及HCMV-DNA情况。结果:输卵管妊娠组患者的输卵管组织CT阳性检出率为64.71%,UU阳性检出率为61.76%,HCMV阳性检出率为52.94%,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盆腔粘连组和无粘连组输卵管组织的CT、UU、HCMV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T、UU、HCMV三者间的互相感染均有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输卵管感染CT、UU、HCMV与输卵管妊娠有关,且存在合并感染的情况。由此可见对育龄女性进行性传播疾病相关病原体检查,及早诊治,是降低输卵管妊娠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惠月红  顾劲松 《四川医学》2006,27(8):866-866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 输卵管妊娠而进行手术的患者98例(研究组)。对其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组织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拔酸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nested PCR,nPCR)检测;对照组取98例附件囊肿患者切除的输卵管组织及100例正常妊娠扫女的宫颈分泌物以相同方法检测作对照。结果两组对照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输卵管妊娠与HCMV感染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及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情况与输卵管妊娠(TP)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62例TP患者(病例组)和48例非TP患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中的CT、UU、HCMV的DNA.结果 (1)病例组中输卵管标本的CT、UU、HCMV单项检出率、CT+UU及UU+HCMV合并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病例组中宫颈分泌物标本的CT、UU、HCMV单项检出率、CT+UU及CT+UU+HCMV合并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两次以上TP患者输卵管标本及宫颈分泌物标本的CT、UU、HCMV单项检出率高于仅有一次TP患者,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 TP与CT、UU及HCMV感染有一定关系,可作为TP发生的可能性的检测指标; (2)两次以上TP患者的CT、UU、HCMV检出率明显增高,TP患者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同时应考虑病原体感染的可能,积极治疗及预防感染,以免再次TP的发生; (3)聚合酶链反应(PCR)具有简单、快捷、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早期病原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输卵管妊娠关系及输卵管妊娠是否与生殖道衣原体上行感染有关。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P)技术对5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观察组)的宫颈分泌物及输卵管组织行CT—DNA检测,并与45例非输卵管妊娠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CT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分泌物CT检测阳性22例(44.00%),输卵管组织CT检测阳性18例(36.00%),且输卵管组织CT阳性患者,其宫颈分泌物CT亦为阳性;对照组宫颈分泌物CT阳性2例(4.44%),输卵管组织未查出CT阳性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导致输卵管感染,输卵管衣原体感染可导致输卵管妊娠。  相似文献   

7.
沙眼衣原体感染和异位妊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异位妊娠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DFA)法及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法对60例手术证实为输卵管妊娠患者的输卵管及宫颈粘膜上皮细胞行CT检测,另取60例正常早孕妇女宫颈粘膜上皮细胞做对照。结果:异位妊娠组宫颈CT(20%)明显高于早孕组(5%)(P<0.05)。对病因联系强度进行流行病学分析,DFA法的比率比(OR)为4.75,PCR法OR为10.71,表示宫颈管CT感染可能与异位妊娠发生有关。同时异位妊娠患者宫颈与输卵管之间CT感染的阳性率未见明显差异,而且输卵管CT感染与宫颈感染的一致性较高,宫颈CT感染可能导致输卵管CT感染。结论:宫颈CT感染与异位妊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史春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819-1819,1851
目的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输卵管组织行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DNA检测,以探讨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采集所有病例行妇科检查时用灭茵棉拭子取宫颈管分泌物置于无茵试管中手术中取少许输卵管组织置于无茵试管中,标本送实验室用PCR检测。结果检测40例输卵管妊娠者宫颈分泌物UUDNA,结果45.O%为阳性,明显高于非输卵管妊娠即对照组(32.0%,P〈0.05);同时对输卵管妊娠者的输卵管组织进行UUDNA检测,结果32.5%为阳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与生殖道UU感染密切相关。生殖道UU感染是输卵管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输卵管组织行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DNA检测,以探讨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采集所有病例行妇科检查时用灭菌棉拭子取宫颈管分泌物置于无菌试管中手术中取少许输卵管组织置于无菌试管中,标本送实验室检测。结果检测40例输卵管妊娠者宫颈分泌物UUDNA,结果45.0%为阳性,明显高于非输卵管妊娠即对照组的32.0%(P〈0.05);同时对输卵管妊娠者的输卵管组织进行UUDNA检测,结果32.5%为阳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与生殖道UU感染密切相关,生殖道UU感染是输卵管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输卵管组织行UUDNA检测,以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采集所有病例行妇科检查时用灭菌棉拭子取宫颈管分泌物置于无菌试管中手术中取少许输卵管组织置于无菌试管中,标本送实验室检测。结果检测40例输卵管妊娠者宫颈分泌物UUDNA,结果45%为阳性,明显高于非输卵管妊娠印对照组的32%(P〈0.05);同时对输卵管妊娠者的输卵管组织进行UUDNA检测,结果32.5%为阳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与生殖道UU感染密切相关,生殖道UU感染是输卵管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3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输卵管组织中UUDNA。结果: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输卵管组织中UU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7%和10.0%,盆腔宫组和无粘连组宫颈分泌物,输卵管组织UUDNA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输卵管妊娠与生殖道UU感染有关,生死道与盆腔粘连形成与否无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病毒感染与异位妊娠的相关性。方法 对输卵管妊娠石蜡包埋组织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单纯疱疹病素Ⅱ型(HSV-Ⅱ)及人类细小病毒B19进行检测。结果 输卵管妊娠组织中HCMV检出率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HSV-Ⅱ,人类细小病毒B19检出率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异位妊娠与HCM感染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异位妊娠与解脲脲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与解脲脲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培养法及单克隆抗体法检测46例异位妊娠患者宫颈分泌物中的解脲脲原体及沙眼衣原体,同时取同期体检的病例43例作对照。结果:异位妊娠组宫颈分泌物UU阳性率41.3%,CT阳性率15.2%,明显高于对照组UU阳性率18.6%,CT阳性率2.3%(P<0.05)。结论:异位妊娠与生殖道UU及CT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4.
肺癌与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与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88例肺癌及117例肺非癌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CMV-IgG,IgM抗体,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尿HCMV-DNA。同时检测其中64例肺癌及67例肺非癌患者的病灶局部冲洗或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HCMV-DNA。对肺癌组中抗癌化疗的患者于每一化疗周期复查血清HCMV-IgM,尿HCMV-DNA。结果:肺癌组血清HCMV-IgM阳性率26.1%,病灶局部冲洗或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HCMV-DNA阳性率26.6%,均显著高于肺非癌组(P<0.01);血清HCMV-IgG及尿HCMV-DNA阳性率两组未见明显差别。42例肺癌到化疗第二周期时,血清HCMV-IgM16例由阴性转阳性,尿HCMV-DNA6例转阳性。结论:肺病与HCMV感染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抗癌化疗使肺癌患者HCMV活动性感染明显增多,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妇女解脲脲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解脲脲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异位妊娠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培养法及单克隆抗体法检测63例异位妊娠患宫颈分泌物中的解脲脲原体及沙眼衣原体,同时取同期体检的病例78例作对照。结果 异位妊娠组宫颈分泌物UU阳性率42.86%,CT阳性率17.46%,明显高于对照组UU阳性率17.95%,CT阳性率2.56%(P均<0.05)。结论 育龄妇女生殖道UU及CT感染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人类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母婴垂直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孕妇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与母婴垂直传播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PCR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117份、122份、25份妊娠妇女及其新生儿或流产物的HCMV-IgM抗体、mRNA及DNA。HCMV-IgM抗体或HCMV-mRNA阳性的孕妇为HCMV活动性感染组,HCMV-DNA阳性的孕妇为HCMV非性感染组。新生儿脐血,生后1周内子尿、唾液HCMV阳性,或流产物阳性者为HCMV宫内感染。结果:活动性感染孕妇组垂直传播率为80.00%,非活动性感染孕妇组垂直传播率为17.4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活动性感染孕妇垂直传播的相对危险度RR=19.00。结论:HCMV活动性感染与母婴垂直传播密切相关,将HCMV-DNA检测与mRNA及血清IgM检测 合是对妊娠HCMV感染与垂直传播进行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女性不孕与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从147例不孕妇女输卵管及宫颈内取样,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以60例正常妊娠妇女输卵管内取样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不孕组输卵管和宫颈的沙眼衣原体感率分别为15.66%和22.45%,对照组输卵管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仅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显示年轻妇女与工人是感染的高危人群。由此表明不孕妇女生殖道沙衣原体感染是引起不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沙眼衣原体(CT)与输卵管性不育、输卵管妊娠的关系,从1995年11月1日至1996年6月30日在本院选择经腹腔镜手术证实的38例输卵管性不育与4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别在宫颈、输卵管部位及腹腔液取标本采用的MeCy法行CT培养。结果:80例中至少有1个部位CT培养阳性为41例(51.2%),42例输卵管妊娠中宫颈部位CT培养阳性7例(16.7%),输卵管部位CT培养阳性11例(26.2%),腹腔液CT培养阳性4例(9.5%)。38例输卵管不育中宫颈部位CT阳性11例(28.9%),输卵管周围及粘连组织CT培养阳性19例(50%),腹腔液CT培养阳性9例(23.6%)。结论:两组输卵管部位的CT感染率最高。CT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了解宫颈癌患者及对照患者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感染状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宫颈新鲜活检组织HPV与HCMV。36例宫颈癌及3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宫颈组织中,HPV合并入HCMV感染检测阴性率分别为2.8%和31.6%,HPV单独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25.0%和15.8%(P<0.05),OR=18.0;HCMV单独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83%和289%(P>0.05),OR=3.27;HPV合并HCMV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63.9%和30.7%(P<0.01),OR=30.7。在β-球蛋白基因阳性的27例宫颈癌及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宫颈组织中,HPV合并HCMV感染检测阴性率分别为3.7%和36.7%,HCMV单独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11.1%和20.0%(P<0.05),OR=5.50。结论:HPV感染和江西的宫颈癌密切相关。HCMV感染可能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与PIPV感染发生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女性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对60例住院手术的输卵管妊娠女性(观察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检测,以同期行输卵管结扎术、卵巢囊肿行附件切除术或子宫肌瘤行子宫及部分输卵管切除术的患者68例为对照组用同上方法检测Uu,作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中Uu的检出率为85%(51/60),对照组Uu的检出率为63.2%(4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卵管妊娠与女性生殖道解脲婀:原体感染有关,Uu感染是增加异住妊娠发生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