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海外在实施油气勘探项目地质风险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外在实施油气勘探项目地质风险评价,对于海外油气勘探项目的投资和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尽可能客观地反映不同的海外在实施油气勘探项目地质条件及风险的差异,针对海外油气勘探项目特点,探讨了海外在实施油气勘探项目地质风险评价原则,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项目地质特征及勘探程度的地质风险定量评价新方法,并建立了海外在实施油气勘探项目地质风险评价参数体系及赋值标准体系,为海外在实施油气勘探项目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一种科学、适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如何科学评价油气区块、做到区块有序进退是矿权工作的重点。以前的区块评价是将不同勘探程度区块放在同一平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具有局限性,而利用风险概率法评价油气区块可以得到比较科学的结果。根据区块勘探程度不同对区块进行等级划分,计算区块勘探指数;对不同勘探程度区块采用不同油气地质评价参数,利用风险概率法计算其含油气概率;根据资源评价结果对油气区块勘探价值进行评价;最后根据勘探指数、含油气概率、勘探价值采用专家意见法进行综合优选排队,给出油气区块评价结果,为勘探部署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区带-远景圈闭组合的油气勘探地质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匡建超 《天然气工业》2007,27(11):121-124
油气勘探的地质风险评价历来就备受油气地质专家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它对降低勘探成本,提高勘探成功率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这一出发点,参考国外的经验,依照风险树的分析思想,在充分挖掘了油气勘探地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凝练出了5类23项风险因子,引出了区带-远景圈闭组合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区带内远景圈闭的平均成功概率,然后赋予单个远景圈闭相对适中的成功概率,计算出整个远景圈闭的平均成功概率大小,最后确定其圈闭的风险大小。这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单个远景圈闭成功概率与区域概率水平有机联系起来,改变了过去一步完成远景圈闭的风险评估的思想,充分考虑了区域评价标准与历史经验,提高了油气勘探地质风险的评价水平和质量,保障了勘探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在济阳坳陷古生界潜山凸起风险评价的应用,得出A带远景圈闭平均成功概率为0.8,这与客观实际吻合良好,说明区带-远景圈闭组合的油气勘探风险评价方法较为客观和科学。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南缘含油气有利区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准南位于北天山前缘山前坳陷带,沉积厚度大,圈闭多,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良好的勘探前景。但同时淮南又是一个油气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勘探风险较大的地区,因此对含油气有利区带的认识显得十分重要。采用地质风险概率法等多种方法,紧密结合准南勘探实际,对淮南含油气有利区带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有利勘探区,为下步勘探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成熟探区勘探地质风险评价——以济阳坳陷为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勘探地质风险是勘探风险中最基础的问题,对地质条件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勘探地质风险伴随着油气勘探的全过程。济阳坳陷作为一个成熟探区,由于勘探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较高,当前的主要地质风险是隐蔽油气藏发育的构造和沉积等客观条件、隐蔽油气藏的识别及含油气性的判断、同一类型隐蔽油气藏的发育规模等。重点分析了勘探地质风险的相对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以及不同勘探阶段地质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勘探地质风险评价应同时分析含油气概率和地质认识能力2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由于油气勘探工作具有极强的探索性,因而,勘探地质风险评价是勘探决策的有效支持手段,但并不一定是决定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基于概率法的油气储量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里木某气藏为例,分析了概率法在油气储量计算及不确定性分析中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重点探讨了用多种理论分布函数对孔隙度、含气饱和度等参数进行拟合,并采用K-S检验和A-D检验优选合理的分布函数的方法.基于容积法计算公式,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对各参数的累积分布函数进行随机抽样,经过10000次的次迭代计算得到地质储量的期望曲线,并分析了概率法储量计算中的敏感性因素,从而实现对储量不确定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概率法基于对储量参数值范围的认识和评估,可对独立变量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估计,给出油气储量的概率分布,是一种较好的风险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至少有一个次级圈闭含有油气”的组合概率分析技术可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评价结果反映了所有可能同时含有油气的圈闭组合形式。但受限于客观地质条件约束,有些圈闭是不应该同时出现的--不同圈闭组合形式对资源量计算有直接影响。为了计算符合地质模型约束的圈闭组合概率,界定了次级圈闭的含油气性定量评价模型的地质涵义,指出次级圈闭含油气性评价本质上是遵循贝叶斯分析原则,包括边际概率和条件概率两部分评价内容,分别体现全局成藏和局部成藏的可能性。首先,强调不同圈闭成藏时会存在明显的地质相关性,单个层圈闭的评价是以全局成藏可能性为前提进行评价;其次,通过对应边际概率的可能取值范围,区分了“完全独立”、“部分决定”和“完全决定”3种不同含油气性风险依赖类型,而不同依赖类型直接决定了到底哪些圈闭组合才符合当前地质认识;最后,为油气资源一体化评价软件平台(PetroV)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概率树分析技术,与不确定性体积法有机结合,实现了“基于含油气性风险依赖的概率组合加和”资源量计算方法。实例证明,要想获得较为客观的圈闭定量评价结果,需要充分考虑其所属不同次级圈闭间的含油气性风险依赖类型,并依此为基础才能给出对应合理地质模型解释的不确定性油气资源量分布结果。  相似文献   

8.
容积法是圈闭地质资源量计算常用方法,包括确定法和概率法2种。与确定法相比,概率法可提供不同风险的圈闭地质资源量值,能更好地对圈闭地质资源量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当勘探目标具有多套目的层时,以往是将各目的层圈闭资源量算术加和作为勘探目标资源量,该算法经常造成与实际地质储量相差较为悬殊,从而失去钻前资源量计算参考价值。在考虑圈闭各目的层风险(或含油气概率)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目的层之间的地质相关关系,即:无地质相关、部分地质相关和完全地质相关3种情况,计算出不同成功情况下的圈闭含油气概率和风险后的地质资源量,并利用风险后的地质资源量除以至少有1个目的层成功的含油气概率,最终得到多层圈闭(勘探目标)资源量。   相似文献   

9.
在圈闭面积大且钻井资料少的区块,采用概率法计算圈闭资源量是最为有效的方法。首先采用A-D检验法、K-S检验法和卡方(χ2)检验法对珠江口盆地A油田各地质参数分布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同时采用地质含义以及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相关规定对储量参数数值分布进行有效性检验,建立适合A油田实际情况的参数概率分布模型。以A油田Z7油藏为例,根据上述方法和流程进行应用,考虑到Z7油藏圈闭展布形态呈马鞍状和井控程度较低,引入形状因子减小构造形态不规则对储量评估的影响。实例研究表明,概率法可获得各储量参数定量化概率分布,有利于对影响储量变化因素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对地下油气资源量潜力和风险评价更为客观和全面,概率法计算的期望储量结果与Z7油藏确定性方法计算储量规模接近,二者储量误差不到2%,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本文储量评估方法对圈闭面积大且钻井资料少的油藏资源量评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油气充注是勘探成败的主要地质因素,油气充注定量分析是勘探研究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与盆地数值模拟法的对比可知,利用汇聚单元分析法进行油气充注定量分析克服了盆地数值模拟法的不足.通过圈闭的油气汇聚单元把圈闭和烃源岩有机地联系起来,考虑了多种地质因素研究的不确定性,突出了研究圈闭的油气充注量及其发生概率,以适应勘探生产的需求,对目标评价和勘探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南黄海盆地诸城北部凹陷A圈闭为例,利用汇聚单元法进行了圈闭的油气充注定量分析,并得出了诸城A圈闭的烃类充注以油为主且充注风险较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针对页岩气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的特殊性,提出一种基于综合权重法的评价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影响页岩气开发效果的各种因素,构建了页岩气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最大熵值法,求取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系数,综合主/客观权重的影响确定综合指标权重系数,结合储量级别与所掌握资料的可靠性分析,进而确定考虑风险的储量综合评价值。利用该方法对7个页岩气储量区块进行综合评价,给出储量品质的差异以及储量的升级动用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对页岩气储量进行评价时,应综合考虑影响页岩气地质、开发、经济等多种因素,并且通过引入风险系数,确保评估结果更为合理,可为页岩气储量区块优选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所获取的地质资料有限,再加上地质因素的不确定性,故区带/圈闭地质评价是不确定性的模型。在以往区带/圈闭地质评价中大量采用的地质风险概率方法,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有效地对区带/圈闭进行定量地质评价,对于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和编制油气发展规划,以及钻探目标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将软计算科学引入区带/圈闭地质综合评价,利用灰色理论与粗糙集理论的各自学特点,进行互补、优化综合评判方法,使得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提高了综合评判精度。利用所提出的综合评判方法对塔里木库车前陆盆地北带的42个圈产进行了综合评判。实践表明,提出的综合评判方法是实用、有效的。同时,编制了相应的应用软件,使得评判工作自动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刘曾勤  吕睿 《石油实验地质》2022,44(6):1081-1087
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油气区带勘探的固有属性,周详的勘探计划需要规避风险和准确认识不确定性。根据中国石化海外油气勘探项目特点,以及国际公司勘探项目评价标准,通过定量评估油气区带的油气生排烃能力、储层质量、封盖条件和圈闭有效性,建立油气区带风险赋值标准和评价流程。基于油气区带的数据密度、覆盖范围和地质认识,按照木桶理论确定4个风险要素的存在概率,将每个因素的风险概率值相乘获得油气区带的地质成功概率。该评价方法提供了一种将定性地质认识和勘探信息,定量转化为各个要素风险概率及区带整体的地质成功概率。地质成功概率综合反映了区带的勘探程度和地质特征,决定了油气勘探风险的大小。油气区带风险评价方法可以优选勘探区,聚焦勘探评价工作,为勘探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评估地质储量、论述地质储量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指出测量技术的局限性、已有数据的有限性和参数选取主观性是地质储量不确定性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确定法和基于数学模型的概率法在地质参数不确定性和相关性方面的研究不足,研究了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油气地质储量不确定性评估方法;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P油藏为例,系统分析了油气藏地质储量评估中各地质因素的不确定性,指出顶面构造、砂体分布、流体界面、储层参数是影响地质储量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这种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地质储量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有效揭示了地质储量评估中的风险,为投资建议、井位部署和产能规划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油气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肯特(W.kent Muhlbauer)管道风险评价法是一种半定量风险评价法,但是该方法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其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都很不完善。为了有效处理评分中存在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已经把模糊综合评判法引入到管道风险评价中。但是,传统的相对风险值计算还不够准确,为此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在油气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对影响管道风险的评价指标(因素)体系的综合分析,确定了灰色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构建了由第三方破坏指数、腐蚀指数、设计指数、错误指数、介质危险指数5大指标体系构成的管道系统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权重。在油气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中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6.
Geological risk evaluation reveals the uncertainty of converting an anticipated resource potential in an identified exploration target into an economic petroleum accumulation prior to drilling. Providing consistent and unbiased estimates of geological risk for all exploration targets in an area of interest is essential in risk evalu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use of an object-based stochastic procedure for geological risk evaluation at the play level. The object-based model of Super SD, as a data integration tool, can integrate geological information of petroleum system elements that control occurrences of petroleum pools with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coveries in a play. Other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estimated total play potential and size characteristics, from conventional resource assessments can be also incorporated into the model as geological constraints. Th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the data and domain knowledge in the predicted pool locations is expressed as a probability map, representing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risk of the play. By incorporating all available inibrmation and checking the consistency of models with geological constraints, the object-based model improves predictions of petroleum occurrences, thus enhancing the associated risk evalu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fractured petroleum play of the western Qaidam Basin in northwestern China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use of the object-based method for risk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7.
油气管道风险因素的权重赋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油气管道进行风险分析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对评价因子的赋权,赋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针对油气管道风险分析涉及的众多评价因素都具有模糊随机性的特点,尽量减少各种权重确定方法对主观性的依赖,对目前管道行业风险评价中赋权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讨论了近十种主客观赋权方法的应用原理、步骤和效果,并指出其各自的不足和改进方法。结合当前油气管道风险因素赋权研究的实际,提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圈闭成藏的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群 《石油实验地质》1999,21(3):207-214
最大限度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一直是地质勘探家梦寐以求的目的。圈闭作为油气勘探的直接对象,其评价结果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油气勘探的成败,可靠的评价会有效的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效益。本文在总结常规圈闭评价上,以油气成藏系统理论为依据,将可靠性理论引入圈闭评价,首次提出了“圈闭成藏的可靠性”及其评价思路,在对影响圈闭成藏的可靠性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圈闭成藏可靠性评价的地质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和评价体系,为进一步探索可靠性理论在油气勘探中的运用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19.
致密油生产动态特征分析和可采储量评估是当前储量评价工作的难点之一。与常规油藏不同,致密油井产量受储层品质和大型压裂工程技术双重因素影响,压裂工程强度越大,致密油层的产量越高;相同压裂工程技术条件下致密油层品质越好,产油量越大。因此,储量评估中致密油层段仍需划分有效层与非有效层。致密油单井生产动态具有"两段式"特征,初期产量高、递减率大,中后期产量低、递减率减缓,在生产早期阶段,常规产量递减曲线法评估可采储量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基于致密油生产动态特征分析,针对早期生产阶段提出了两种可采储量评估方法,一是物质平衡时间法,主要用于评估试采阶段出现边界流动特征的单井可采储量,评估结果较为客观;二是产量类比法,主要用评估短期测试井的可采储量。从而为致密油单井可采储量评估提供了一套客观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