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数值试井在描述油气藏复杂边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例探讨了综合运用解析试井及最新的数值试井进行联合分析的方法,将测试动态成果和地质静态成果进行对比,相互验证、补充,实现了对油、气藏外部复杂边界形态的精细描述。数值试井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解释技术,在油、气藏复杂边界形态描述方面发挥了解析试井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数值试井在白6-2井测试资料分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试井是在近来发展的一项新的试井解释技术,具有处理非均质,复杂边界油气藏问题的优点,弥补了常规解析试井技术的不足。运用数值试井解释技术,结合动、静态资料,通过对白6-1断块白6-2井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评价,确定了储层渗流参数,落实了该气藏的边界情况,为该断块下一步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边测试在刘庄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庄构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断块群,具有断层多,断块多,断块面积小,油水关系复杂,油气藏类型多的地质特征.探边测试工艺技术是认识和掌握这类油气藏的有效试井方法.通过对刘庄油气田探边测试情况和L6井探边测试资料进行分析,确定了油藏油水边界、断层分布、单井控制储量,为制定正确的油气勘探部署和开发方案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地震反演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叠前和叠后反演成果在单独应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东营凹陷永安镇油田永3井区地质情况复杂,油气藏精细描述过程中的储层发育特征难以识别的问题,在岩石物理特征分析、约束模型和算法应用、叠前及叠后成果综合解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叠前及叠后反演在储层预测和流体描述方面的不同侧重点,选用统一的地质约束模型和反演算法控制2种反演方法的关联性,加强了叠前及叠后反演处理成果的一致性和可对比性。开展叠前叠后联合反演技术的研究,实现了油气藏储层特征及流体特性的精细描述。在永3井区沙二段复杂断块油气藏精细描术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沙二段5砂层组的油层预测准确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5.
马厂地区复杂断块精细刻画与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厂地区具有东濮凹陷典型的复杂断块群构造组合特征,其断块更小、更碎。极复杂的构造背景导致该区断块难以落实,因构造内部细节刻画不清使开发井网完善困难,这制约了该区深入勘探开发的进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在马厂地区开展了复杂断块精细刻画和描述的研究,探索了复杂断块精细解释的工作思路,通过整体解剖精细评价,形成了一套多元层位标定、多体构造解释、多属性地层追踪的复杂断块精细刻画与描述的技术方法。利用该技术在马厂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不仅理清了该地区的断裂空间展布,而且精细刻画了该区复杂构造带的小断块结构,为油气藏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准确的构造解释成果,为类似地区开展复杂断块精细刻画与描述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6.
井间连通综合分析方法在复杂断块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涠洲A油田流沙港组三段为分流河道型复杂断块油藏,区块内河道砂体相互叠置,断层发育,连通性复杂。为确保油藏注采效果,结合油田开发静动态资料,例如精细地层对比、含油单砂体地震描述、干扰试井、压力变化及试井分析对储层进行井间连通综合分析。综合方法很好地解释了由沉积相控制的复杂断块油藏的连通性,并重新建立井间连通模式,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剩余油分布,提出调整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致密砂岩油藏低渗透带动态识别方法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渗透油藏是目前我国油田开发类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低渗透带的精确识别直接影响油藏的高效开发。采用新兴的数值试井解释技术,通过对长庆油田吴410井区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评价,探讨了综合运用解析试井及最新的数值试井进行联合分析的方法,将测试动态成果和地质静态成果进行对比,相互验证、补充,实现了对油藏外部复杂边界形态的精细描述,落实了该油藏的边界情况,为该区块的下一步开发提供可靠依据,对此类油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河南油田复杂边界油藏,采用常规解析试井的解释方法,应用有限元网格,通过描述不同时期每个网格的瞬变压力响应,来实现对测试范围内各个小单元的精细描述。采用数值试井解释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和准确地对油藏进行描述,为勘探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南海油气田存在的邻井干扰试井问题、多相流试井问题及非均质油气藏试井问题,开发了新型的数值试井技术--Voronoi数值试井技术。首先以渗流力学理论和物质平衡理论为基础,建立油气水三相渗流数学模型;然后利用Voronoi网格技术将数学模型进行空间及时间离散化,将油气藏离散为多个网格单元;最后采用迭代求解,得到各网格单元压力分布及各种物性参数。该技术以精细的Voronoi网格刻画了油气藏的实际地质情况,实现了精细的试井解释;与常规技术相比较,能将局部精细网格和基本粗化网格结合在一起,做到井筒、断层等附近采用精细网格,而离井较远的地方采用稀疏的基本网格,这样既能真实刻画油气藏地质特征,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网格数据,提高了试井运算速度和精度。在南海油气田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能很好地解决多相流等疑难试井问题,为南海复杂油气田的试井分析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港中油田南一断块为受构造和岩性控制的复杂断块油气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其纵向上合采合注,层间干扰严重,砂体动用程度不均,又因井况及地面原因,主力砂体大多已停采,断块处于低速低效开发阶段。2012年以来,结合油藏精细描述成果,对构造精细研究,并通过储层建模对单砂体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利用井网重建及精细注采调控措施挖潜剩余油。研究结果表明,断块日产油量由29.40 t上升至126.40 t,年产油量由1.19×10~4 t上升至4.53×10~4 t,提高采收率12%,增加可采储量82.00×104 t。  相似文献   

11.
定向井抽油机悬点载荷计算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晓茸  姚斌 《钻采工艺》2003,26(2):21-23
定向井的载荷计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目前所采用的方法是取井筒中一小单元进行受力分析,然后逐段迭加。这一过程需要输入测斜数据后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在现场应用中很不方便,且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计算结果仍然是一个近似值。通过对现场多口井实测载荷的分析比较后认为,传统的直井荷载计算公式经过一定的经验系数修正后仍然可以应用于定向井载荷的近似计算。  相似文献   

12.
一点法试井资料处理方法中的经验数与储层厚度无关,主要受气体相对密度、探测半径、表皮、黏度、温度、渗透率和压力的影响,对于同一气田而言,储层非均质性和完井方式的不同导致其经验数并非常数.文中根据渗流理论与试井方法,提出了基于不稳定试井的一点法资料处理方法。该方法假设气体相对密度、探测半径、储层温度为常数,推导了考虑储层渗透率及表皮因子影响的一点法经验数的公式,该公式中系数C可以看成常数,可通过一次系统试井得到:利用不稳定试井解释的渗透率与表皮因子可确定各井的经验数。对于未实施不稳定试井的新气井.可以利用最小二乘法优选出气井的最优经验数,使得气井无阻流量的方差最小,也可以利用该方法评价一点法的可行性,当气井无阻流量平均误差较小时,一点法可行。普光气田的应用发现,系数C误差较小,并且无阻流量的平均误差比其他方法小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代试油作业需要,以及特殊螺纹油管和小钻杆的局限,汲取钻杆螺纹和特殊油管螺纹的设计经验,创新研制了一种试油作业用高强度特种油管。有限元计算、室内试验及现场使用表明,该特种油管兼具特殊螺纹油管和小钻杆的优点,既有与小钻杆类似的强度和连接性能,可完成钻桥塞等旋转作业,不粘扣,重复使用性好,又具有特殊螺纹油管的密封性能。使用高强度特种油管可避免来回倒钻杆和油管而延长工期,加快试油和勘探进度,并降低试油成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长庆姬源油田的开发生产特点,对全面开发的油藏中生产井测试资料的分析应综合考虑地层和邻井生产动态的影响。通过试井设计证实了邻井生产会使测试井的导数曲线后期上翘,采用数值试井分析方法可分别设定井网生产动态数据和油藏类型,实例应用证实了该方法的油藏模型优于常规解析试井,分析结果更符合油藏的生产动态。  相似文献   

15.
水平井、筛管完井试油实例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平井油层中流体流入井中的流动阻力小,生产能力比普通直井、斜井高,这就有利于多采油。由于水平井井眼轨迹的特殊性,施工风险和难度高于普通井。筛管完井具有不用射孔,试油工艺简单的优点,以DG2H井为例对水平井、筛管完井试油技术进行探讨。认为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双坨子气田坨深 1井产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资料的解释结果 ,结合试采情况 ,确定了二次产能试井平均无阻流量 ,用无阻流量的 1 3确定了合理产量。该井两次不稳定试井解释模型都选用复合模型 ,并通过评价说明该井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应用环空测试资料的流压段计算的油井各项参数,与压力恢复解释结果对比相对误差较小。对未出现径向流井试井解释,首次提出了稳定试井与不稳定试井联合解释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吉林油田低渗透储层的试井解释的难题,打开了吉林油田低渗透储层试井解释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王海波 《油气井测试》2011,20(3):66-67,69
丁家屋子断裂鼻状构造勘探开发目的层构造破碎复杂,在小于400 km2范围内共有大小断层306条,属于复杂断块油气藏。该区勘探目的层试油效果较好,但是试采产能低。在分析区块试油、试采资料的基础上,为了寻找试采效果差的原因,提出了在复杂断块非自喷井中进行延长测试的思路,通过实施,确定地层压力衰减,储层有效渗透率降低,污染加重是导致产能逐步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数值试井技术在中原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数值试井技术开拓了新的剩余油监测方法,解决了测井方法探测范围小的问题,使得剩余油监测由“点”扩展到“面”,同时兼顾了“监测”与“模拟”的双重性,从而使解释精度更高、更可靠。  相似文献   

20.
连续管具有起、下速度快,能实现钻井液连续循环,易于实现钻井自动化和智能化等优点。但由于存在管径小、管壁薄、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有必要对连续管在超深井内工作时的工作安全性进行预估与评测。结合工程实例,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现有QT900连续管在超深、高温高压井内生产测试作业进行安全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现有QT900连续管在超深、高温高压井中测试作业时的工作安全性很低,特别是当连续管内、外压差过大时,可采用向连续管内注入高压液氮等措施使连续管内、外压差趋于平衡,提高连续管作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