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501-3502
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7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编号设为观察组35例,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将另外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动脉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DLCO%、VC%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一年内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临床上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状况及肺功能,减少患者死亡率,可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无创正压通气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雏化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次(12例)特发性肺纤雏化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结果12例特发性肺纤雏化患者因14例次发生呼吸衰竭住院并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发生呼吸衰竭的原因7例次为肺部感染,其中4例次(2例,4/14,28.6%)治疗成功;余7例次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恶化或进展。10例次(10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失败患者中7例次改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3例次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0例均死亡,病死率83.3%(10/12)。结论无创正压通气仅对少数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有效,多数预后不佳,且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效果不明显,改用有创通气亦不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李红华  高琼 《全科护理》2013,(28):2636-2637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组病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是肺纤维化疾病中的重要类型之一[1]。目前尚无满意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重要特征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动脉血气异常,病情一般持续进展,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BiPAP)可改善呼吸衰竭病  相似文献   

4.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指在不需要气管插管的情况下,使用各种技术增加自主呼吸患者的通气。近年来NPPV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研究证实NPPV可减少患者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避免或减少有创通气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可以作为某些急性呼吸衰竭,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恶化时的一线治疗,或者作为药物治疗和氧疗无效时首选的机械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无创正压通气 (NPPV)和有创正压通气 (IPPV)救治急性呼吸衰竭 (ARF)的临床效果 ,评估NPPV在AR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各种原因所致ARF 5 2例患者随机分为NPPV组 (2 6例 )和IPPV组 (2 6例 ) ,在给予病因治疗同时分别实施NPPV和IPPV。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结果。结果 NPPV组有 7例 (2 6 .9% )治疗失败转为气管插管IPPV ,其中 4例 (15 .4 % )死亡。IPPV组死亡 5例 (19.2 % ) ,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治疗有效患者在分别接受NPPV和IPPV治疗后 6h动脉血气有相似的显著改善。NPPV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IPPV组 (P <0 .0 5 )。NPPV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PPV组 (P <0 .0 5 )。结论 在经过选择的ARF患者中 ,应用NPPV治疗的临床效果与IPPV相似。实施NPPV可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且因为无创伤性 ,NPPV可作为经过选择的ARF患者首选的通气支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SARS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 (NIPPV)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氧合作用 ,并初步探讨机械通气时机把握问题。方法 :对 2 5例 SARS合并呼吸功能不全而使用 NIPPV治疗 2 4 h后患者的生理指标和氧合功能进行分析 ,然后再将他们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 ,比较两组患者 NIPPV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 (APACHE )评分、改良呼吸指数 (PO2 / Fi O2 ,MRI)的变化。结果 :虽然 NIPPV 2 4 h内多数患者呼吸困难有不同程度缓解、心率 (HR)和呼吸频率 (RR)明显减慢 (P均 <0 .0 5 )、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 (Sp O2 )和 MRI显著升高 (P均 <0 .0 5 ) ,但死亡组患者从发病到 NIPPV治疗的平均时间明显晚于生存组患者 ,且死亡组患者经NIPPV2 4 h后 APACHE 、RR仍显著高于生存组 (P均 <0 .0 5 ) ;Sp O2 、MRI明显低于生存组 (P均 <0 .0 5 )。结论 :对重症 SARS患者而言 ,NIPPV是机械通气的选择方式 ,但它无法替代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 SARS时不能错过 NIPPV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机 ,且绝不能拘泥于现行的无创或有创通气指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呼衰)的作用。方法对32例COPD合并呼衰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PPV治疗(治疗组),并以同期病情相当的仅采用常规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pH值由7.29±0.31升至7.31±0.05(P>0.05),PaCO2由71.69±12.97mmHg降至67.22±12.27mmHg(P<0.01),PaO2由47.69±7.29mmHg升至68.31±5.43mmHg(P<0.01),心率由106.74±9.66次/min降至95.19±8.49次/min(P<0.01),呼吸频率由24.03±1.09次/min降至21.50±2.45次/min(P<0.01);对照组pH值由7.31±0.06升至7.32±0.03(P>0.05),PaCO2由70.03±12.88PmmHg降至69.41±12.25mmHg(P>0.05),PaO2由48.0±9.49mmHg升至50.29±9.84mmHg(P>0.05),心率由107.44±10.93次/min降至107.29±12.10次/min(P>0.05),呼吸频率由24.65±3.40次/min降至24.44±3.34次/min(P>0.05)。结论用NPPV治疗COPD合并呼衰的疗效肯定,可降低PaCO2,升高PaO2,缓解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不失为抢救COPD合并呼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在腹部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观察50例腹部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上机前与上机后1h、4h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呼吸功能变化及并发症、患者适应性。结果通气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下降(P<0.05),pH上升(P<0.05),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P<0.01),潮气量增加(P<0.01),呼吸频率减慢(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均值下降。50例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结论合理地应用BiPAP治疗腹部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既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又能改善呼吸功能,同时又允许任何时相的自主呼吸,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为治疗组,22例COPD并呼吸衰竭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应用鼻(面)罩进行NIPPV,两组主要观察指标:(1)治疗期间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变化,(2)NIPPV3h后血气分析,(3)观察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治疗组经NIPPV3h后,呼吸频率下降,心率降低,PaO2明显增加,PaCO2显著下降,PH值改善(P均<0.05),对照组治疗3h后各指标无明显改变(P均>0.05)。治疗组气管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住院时间缩短(P均<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并呼吸衰竭是一种比较安全、切实有效的呼吸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李智会 《全科护理》2012,(2):117-117
总结了214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病人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连接方法、参数设置、上机后病人病情监测及不良反应的处理,认为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改善疗效的因素。方法:23例ARDS患者按诱发因素分为肺内因素组(A组)和肺外因素组(B组)。选择不同呼吸机和鼻(面)罩行NIPPV,采用双相压力支持通气(BiPAP);多功能呼吸机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 呼气末正压(PEEP)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PSV PEEP。通气3—10h,不适合NIPPV的患者改建人工气道通气。结果:全程进行NIPPV治疗的患者A组5例,B组12例;NIPPV治愈A组为55.6%(5/9);B组为85.7%(12/14),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合理选择呼吸机、呼吸模式和治疗参数,并改善对NIPPV不利的影响因素,可以减少人工气道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IP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7例)采用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方法治疗,观察组(n=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体征(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pH、PaO2、PaCO2、SaO2)和生命体征(心率、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好转(P0.05),而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IPF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气指标和生命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创伤性湿肺的疗效。方法 选择30例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创伤性湿肺患者为治疗组,24例未用NIPPV治疗的创伤性湿肺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对2组患者进行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指标的监测,比较2组患者呼吸频率和动脉血气参数、肺部病变吸收时间、气管插管率、ICU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 3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经NIPPV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与临床表现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NIPPV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肺部病变吸收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肺实变率显著减低(P〈0.05),但2组患者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差异却无显著性。结论 NIPPV通过调节压力支持与呼吸末正压水平,早期应用可明显改善创伤性湿肺患者病情及缩短病程,但并不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呼吸过滤器(breathing filter,BF),也称生物过滤膜、热湿交换过滤器、人工鼻等,是一类在呼吸回路中使用的过滤器,具有不同程度的生物过滤、加温、加湿等作用。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呼吸过滤器主要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或建立了人工气道未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及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其应用可保护气道粘膜,降低呼吸回路微生物污染,避免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等[1]。而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尚无应用呼吸过滤器的报道。吴小玲等[2]报道,由于管理规范缺失,多数医院长期以来未按要求对无创呼吸机进气过滤膜进行更换,也有医院为了控制成本支出,对一次性使用的过滤膜进行反复清洗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过滤膜的结构和密度,影响过滤效果,导致大量灰尘积聚在无创呼吸机内部。此外,在呼吸机出气口也未应用呼吸过滤器,即使排除致病菌,部分灰尘随送气进入患者呼吸道,由此产生的小气道阻塞不言而喻。为此,我科于2013年起在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均在呼吸机出气口安置一次性呼吸过滤器(美国泰科,型号:DAR 352/5877)。现将应用经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金龙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6):3718-3718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3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PaCO2水平的变化。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PaO2、PaCO2水平得到显著改善(P〈0.05);平均通气时间52.3±15.3h,治愈2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在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对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呼吸衰竭均适用,在早期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的应用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迅速,能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可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减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的依赖;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的质量的优点。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临床治疗赢得了时间。尽管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也会带来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但通针对性护理和指导配合,这些并发症能够减少甚至避免。2002年11月~2004年12月,本院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治疗呼吸衰竭患者2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应用的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 ,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是挽救各种疾病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生命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 ,但这种有创的机械通气并发症多 ,费用高 ,护理工作量大等问题。自 Meduri报告用面罩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后 ,无创正压通气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ventilation,NPPV )得到广泛的应用 ,双水平气道正压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 PAP)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大大促进了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 ,在急诊危重病的抢救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1 急性加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呼吸衰竭时的上机条件、呼吸机吸气压、呼气压(IPAP、EPAP)水平、给氧浓度(F iO2)、撤机方法及有效率。方法36例呼吸衰竭住院者,除治疗基础病、合并症、伴随疾病外,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0 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40~59 mmHg者先给以鼻导管吸氧1~2 h,若SpO2仍<90%即行NIPPV治疗。对有意识障碍、PaCO2>60 mmHg、PaO2<40 mmHg者则立即行NIPPV治疗。69.4%(25/36)的患者IPAP选择10~18 cmH2O可满足需要,83.3%(30/36)的患者EPAP在4~6 cmH2O较合适。初始治疗F iO2为30%~50%者占80.6%(29/36),只有在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心病等导致重度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时才选择在1~2 h内应用高IPAP(19~30 cmH2O)和高的F iO2(55%-80%)。撤机方法:急性呼吸衰竭者PaCO2正常、PaO2>80 mmHg、SpO2>95%连续3d即可直接撤机。COPD、肺心病等慢性呼吸衰竭在PaCO2<50 mmHg、PaO2>60 mmHg时则调低压力改为仅夜间NIPPV一段时间后再撤机。结果36例治疗后PaCO2为26.8~84mmHg,平均(45.8±3.9)mmHg,PaO2为42~132 mmHg,平均(73.5±5.4)mmHg,17例PaCO2<50 mmHg、PaO2>60mmHg,11例较前好转,有效率77.8%(28/36),有11例原有心功能不全也得到改善。8例死亡,死亡率22.2%。结论NIPPV在治疗呼吸衰竭时应及早应用,除改善呼吸衰竭还能改善心功能不全。IPAP、EPAP、F iO2目前尚无标准化水平,COPD、肺心病者应由持续NIPPV改为夜NIPPV后再撤机。当间质性肺病(ILD)导致ARDS或呼吸衰竭并各种原因休克时抢救成功率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