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及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69例采用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及茵栀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只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的62例患儿资料,将其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研究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为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妈咪爱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黄疸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蓝光照射、苯巴比妥、丙种球蛋白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咪爱、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治疗5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5d后,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84.0%。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儿治疗前血胆红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3、5d后血胆红素水平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儿大便次数增多且呈金黄色,无过敏及脱水反应。结论妈咪爱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高玉卿 《中国药业》2009,18(6):55-56
目的探讨茵栀黄与妈咪爱联合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11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静脉滴注和妈咪爱口服。结果治疗5d时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83%,对照组达82.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妈咪爱与茵栀黄联合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安全,可明显缩短病程并预防核黄疸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间断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和茵栀黄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92%和85.42%(P<0.05);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平均退黄时间分别为(46.63±2.18)μmol/L和(5.12±2.62)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81±3.22) μmol/L和(7.86±1.98)d(P<0.05).结论 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发挥协同互补作用,缓解新生儿黄疸症状,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2年9月对鹿邑县人民医院17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服茵栀黄口服液和妈咪爱散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患儿有56例,有效患儿有2,4例,无效患儿有6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3.呓%。对照组显效患儿有42例,有效患儿有26例,无效患儿有18例,总有效率达到了79.07%。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退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素萍 《中国药业》2012,21(8):86-87
目的 观察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08至2009年医院新生儿科新生儿黄疸患儿18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在时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每天胆红素下降、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及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每天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胆红素下降至正常参考值(102.6 μmol/L)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4组,即对照组、茵栀黄口服液组、培菲康散剂组以及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组(联合用药组),每组40例。比较四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治愈率97.5%,与对照组52.5%、茵栀黄口服液组77.5%、培菲康散剂组7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也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黄疸消退时间相对于其他三组也显著缩短(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较单独用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柯晖晖  张宣华 《中国药业》2013,(12):131-132
目的探讨妈咪爱联合茵栀黄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住院分娩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1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蓝光照射、输注球蛋白、苯巴比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妈咪爱、茵栀黄颗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7%(P<0.05);治疗组黄疸持续时间为(4.7±1.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1.3)d(P<0.05)。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妈咪爱联合茵栀黄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患儿进行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胆红素每天下降值.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胆红素每天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能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应用茵栀黄口服液与妈咪爱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出生的9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参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n=47),甲组患儿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乙组患儿在甲组患儿基础上辅以妈咪爱进行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儿治疗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再住院率情况。结果:乙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乙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及再住院率情况与甲组患儿相比,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茵栀黄口服液与妈咪爱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黄疸新生儿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7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改善及黄疸消退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常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胆红素水平并随访.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91.33%高于对照组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内,2组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均逐渐下降;其中在治疗3~5d,观察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随访,2组患儿皮肤、巩膜黄染状况、血清胆红素变化和智力发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7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另47例为研究组给予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每日血清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新生儿黄疸行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赤  刘汉楚  吴宁  彭奕  邱梅 《中国药房》2011,(16):1482-1483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35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治疗组186例和对照组17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茵栀黄颗粒,观察2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72h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及治疗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96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治疗;两组治疗3 d后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总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均有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给予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1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观察组患儿给予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蓝光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1%、76.2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退黄时间比较,观察组要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能显著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退黄速度快,该治疗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茵栀黄口服液和肠道益生菌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且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升高,退黄时间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可靠,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探讨茵栀黄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选择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宝乐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有效26例,一般3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患儿有效31例,一般4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茵栀黄联合宝乐安益生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后第3、6、8d治疗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对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菌栀黄与妈咪爱联合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11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菌栀黄静脉滴注和妈咪爱口服.结果 治疗5 d时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83%,对照组达82.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妈咪爱与菌栀黄联合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安全,可明显缩短病程并预防核黄疸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