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599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东芳  王庆  陈根旺 《安徽医药》2011,15(1):117-119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评价安徽省2007~2008年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对安徽省肺科医院住院病人599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INH、SM、RFP、EMB)耐药性检测。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组的结核病患者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耐4种不同抗结核药物的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RFP、INH、SM和EMB,分别为51.3%、39.6%、28.4%和8.2%;单一耐1、2、3和4种药物耐药率分别为9.7%、17.9%、14.5%和1.3%,单一耐药中以耐RFP的菌株最高(5.3%),耐2种药的菌株以INH+RFP多见(11.0%),耐3种药的菌株中,INH+SM+RFP的耐药率最高(12.0%);同时MDR-TB(至少耐INH+RFP)为31.2%。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耐药发生率,应大力推行结核病全程督导化疗,杜绝不规则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尤其要减少MDR-TB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正>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多个脏器,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患病,已成为世界传染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1])。而在治疗结核病过程中出现的耐药结核病(DR-TB)甚至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及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更是为结核病的彻底治愈造成了极大困难~([2])。多项研究认为,导致结核病患者产生耐多药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例如既往病史、不良生活习惯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3],但是不同研究之间分歧比较大。因此,本研究旨在较综合地分析结核病患者耐多药的危险因素,从而为降低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郑州市134例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点。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郑州市结核病患者134例,其中初治患者75例,复治患者59例。采集患者痰液样本进行菌株培养与鉴定,记录MTB耐药菌株的分离情况,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菌株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134株MTB分离株总耐药率为40.30%,复治患者耐药率为66.10%,高于初治患者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治患者的多耐药率(20.34%)、耐多药率(20.34%)及广泛耐药率(16.95%)均高于初治患者(4.00%、2.67%及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治患者的异烟肼耐药率(28.81%)、乙胺丁醇耐药率(23.73%)、链霉素耐药率(22.03%)及利福平耐药率(28.81%)均高于初治患者(8.00%、4.00%、1.33%及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结核病患者MTB分离株耐药率较高,其中复治患者耐药率高于初治患者,且多数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存在...  相似文献   

4.
<正>耐药结核病患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结核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对中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构成巨大威胁。我国结核病耐药情况严重,近年尤其临床工作中耐药结核屡见不鲜。2012—2013年我院耐药结核病调查报告显示,从涂阳肺结核患者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耐多药率为8.3%。其中复治患者的耐多药率为25.6%。有限的抗结核药物以及二线药物的较大的毒性和疗效差是导致耐多药结核病  相似文献   

5.
刘瑛 《北方药学》2014,(4):99-99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结核病在全球出现“死灰复燃”趋势,曾一度被乐观认为即将被消灭的结核病再度猖狂。其中,耐药肺结核的出现是最主要的原因。随着抗结核化疗在全球广泛推广,不合理、不规律化疗导致结核菌耐药菌株逐渐增加。据估计,现症结核病患者中有三分之二有发生耐多药的危险[1]。2007~2008年全国结核菌耐药性基线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率8.3%。耐多药肺结核(MDR-TB)具有痰菌转阴慢、传染期长,诊断、治疗、管理技术复杂,治疗费用高,不良反应多,治愈率低,仅达56%[2],病死率高等特点。耐药性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已成为当今全球结核病防治中的一个难题。现就我科室2008年6月~2011年6月对38例住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涌现出了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MDR-TB是指由耐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或以上抗结核药物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XDR-TB是指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西安市胸科医院2014—2015年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为本地区结核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西安市胸科医院2014—2015年门诊、住院患者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菌株2583株,采用比例法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莫西沙星、利福喷丁、阿米卡星、对氨基水杨酸钠、左氧氟沙星共11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进行测定.结果 共分离出2583株结核分枝杆菌,其中耐多药、广泛耐药、一线4种全耐药、二线7种全耐药、11种药物全耐药菌株分别为258、139、116、17、16株,耐药率分别为9.99%、5.38%、4.49%、0.66%、0.62%.对11种抗结核药物单一耐药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异烟肼(23.96%)、链霉素(21.76%)、利福喷丁(14.83%)、利福平(14.05%)、左氧氟沙星(10.69%)、乙胺丁醇(9.33%)、莫西沙星(6.93%)、对氨基水杨酸钠(5.81%)、卷曲霉素(3.29%)、阿米卡星(2.09%)、丙硫异烟胺(1.55%).耐多药菌株对利福喷丁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7.98%、53.88%.对利福喷丁+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喷丁组合的耐药率分别高达51.94%、39.92%.广泛耐药菌株对对氨基水杨酸钠的耐药率最高,为32.37%.结论 2014—2015年西安市胸科医院抗结核病药物单一耐药率虽然呈下降趋势,但耐多药、广泛耐药和全耐药菌株的出现和增加提示还需要更加严格的执行结核病防控策略,防止各种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和传播.  相似文献   

8.
孙弥环  许彩娣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559-2560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M.TB,体外被证实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这两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1].MDR-TB的产生给结核病控制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长时间的使用二线结核药物,使患者负担加重,伴随着病程延长,患者痛苦增大而出现并发症,而且耐多药患者到处求医,四处活动传染机会增多,使传染面增大,这就产生了耐多药结核病传播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西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收集疑似结核患者的标本采用美国BD公司BACTECMGIT960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仪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送检的标本共分离到结核分枝杆菌621株,310株至少对一种药物耐药,总耐药率为49.9%,其中总耐单药率为11.6%,至少同时耐2种药物的总耐药率为38.3%。而在238株同时对多种药物耐药的菌株中,至少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菌株172株,耐多药率为27.7%。另外,结核菌对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异烟肼42.7%、链霉素35.4%、利福平28.5%、乙胺丁醇21.7%。结论我市结核病耐药发生率高,并且耐药性发生更趋于对多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同时耐药,特别是趋于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即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高,应引起相关卫生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的流行与传播使全球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2007—2010年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治疗耐药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方案效果差,治愈率和治疗成功率分别约为35%和50%[1]。而药物不良反应(ADR)是干扰结核病防治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2,3]。耐多药结核病用药种类多,剂量大,疗程长,导致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一线抗结核药物更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7,(32):4492-4495
目的:为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合理使用抗结核药及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5月我院结核病住院患者,按照疑似MDR-TB(202例)和确诊MDR-TB(162例)分为两组,进行药物组化疗法,并依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管理方式,并观察ADR发生情况。两组患者的治疗管理期均为18个月。结果:疑似MDR-TB组患者对一线药物的耐药率均≥26.24%,其中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率为40%左右;对二线药物的耐药率均≥4.95%,其中对丙硫异烟胺耐药率最高,为46.0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一线药物全敏感为44.06%,单耐药为14.36%,多耐药为9.90%,耐多药为31.68%;一、二线药物全敏感为21.78%,单耐药为24.75%,多耐药为17.82%,耐多药为32.67%,广泛耐药为2.97%。MDR-TB患者治疗管理方案中,结防机构治疗占56.17%;转诊于专科医院治疗占14.81%;未治疗者占22.22%;其他因素导致改变治疗方案或无法继续治疗占6.79%。确诊MDR-TB患者较疑似MDR-TB患者二线方案诊疗的ADR发生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后期对症治疗均有所好转。结论:对于MDR-TB患者根据病情可有效寻找合适的治疗管理方案,提高疗效,降低ADR发生率,控制结核杆菌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云玲  俞晓玲 《海峡药学》2010,22(7):135-137
近年来.随着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对全球结核病控制造成严重威协。高耐药率和耐多药菌株以及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不断扩散,正日益成为全球结核病控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而我国多耐药结核病疫情属全世界22个高负担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3.
耐多药结核( MDR-TB)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难题,特别是近年来耐多药及广泛耐多药结核菌株的出现,对现有的抗结核药物提出了严重挑战。既往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耐药肺结核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改善肺结核中毒症状、减毒增效等作用。本研究根据国内外特别是国内耐药结核病研究现状,从西药、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起始耐药特征,为耐药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本院2006-2007年初治结核病患者痰标本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阳性菌株进行四种一线抗结核药(H、S、R、E)药物敏感试验。结果49例结核病患者初始耐药总耐药率为32.7%,耐1药者占62.5%,耐2药者占18.8%,耐3药者占6.3%,耐4药者占12.5%,耐利福平(R)和异烟肼(H)2药及以上患者的耐药率为10.2%。结论本区肺结核患者初绐耐药水平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厦门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与多重耐药情况,为结核病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9年1月—12月住院及门诊收治的结核病患者504例病历资料,统计其痰液和气管灌洗液等样本中培养阳性的并被确定为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分布特点,分析MTB对一线抗结核药物中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的耐药特点.结果:504株MTB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序为 INH(17.26%)、SM(15.67%)、RFP(13.69%)、EMB(5.16%),其中 MTB 对 INH、RFP 和EMB的耐药率在复治患者中分别为24.60%、23.81%、11.11%,明显高于初治患者中的耐药率(14.81%、10.32%、3.17%)(P<0.05);复治患者耐3种和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9.52%、7.14%)明显高于初治患者(2.65%、2.65%)(P<0.05);504株MTB对抗结核药物的单耐药、耐多药、多耐药率依次为11.31%、11.31%、2.98%;复治患者的耐多药率(20.63%)明显高于初治患者(8.20%,P<0.05),其中复治患者的耐INH+RFP+EMB、INH+RFP+SM+EMB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P<0.05).结论:厦门地区复治结核病患者中MTB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多药情况较为严重,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呈现死灰复燃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耐药(DR-TB)和耐多药(MDR-TB)结核病的广泛分布和迅速传播。作为一线抗结核药物,INH和RFP结核病的预防、治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单药化疗和不规则化疗,其耐药情况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7.
李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453-454
目的了解并研究广东省惠州市辖区内结核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今后惠州市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3~2012在惠州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结核科门诊就诊的肺结核痰涂片阳性患者进行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总体耐药率为50.60%、初始耐药率为42.31%,获得性耐药率为56.85%。耐多药(MDR)率为22.09%。结论惠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更严格执行结核病控制策略,防止耐药患者及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吉林市结核病患者和疑似结核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耐药检测情况。方法收集结核病患者和疑似结核病患者1521份痰标本,进行抗酸杆菌荧光涂片检查、酸性罗氏培养基进行培养、使用BACTEC MGIT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培养,中性罗氏培养基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别对培养时间、培养阳性率、培养污染率及6种抗结核药物(SM、INH、RFP、EMB、CM和OFX)的耐药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 BACTEC MGIT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和酸性罗氏培养基阳性率分别为38.6%(587/1521)和34.0%(517/1521);结核诊断率36.4%(554/1521);抗结核一线药耐药率为43.0%(238/554),耐多药率(至少同时耐INH和RFP)为17.7%(98/554)。结论吉林市结核病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及耐多药肺结核流行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检测251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回顾性分析其耐药情况。结果 251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从高到低为: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力克肺疾>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其中初治耐药率依次为:13.5%、7.2%、6.8%6、.4%、4.0%和2.4%;复治耐药率分别为42.2%、22.7%2、2.3%、21.9%1、5.5%和4.0%;以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最高。中、青年组耐药率共占74.5%。结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药物耐药情况严重,给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愈带来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icroDSTTM(微孔药敏检测法)微孔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分析.方法 用MicroDSTTM微孔板法对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部分用比例法药敏试验随机筛选的33例耐多药结核病(MDR-TB)阳性菌株进行16种抗结核药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率与比例法比较符合率为97.0%(32/33)、93.9%(31/33);对16种药总耐药率33%(174/528);一线总耐药率70.5(93/132)、二线总耐药率20.5(81/396).结论 微孔板法检测的MDR-TB病人筛选率与比例法具有较高符合率、且本地区MDR-TB病人的耐药情况较严重,应加强药物监测,选择有效药物化疗,而MicroDSTTM微孔板法的推广使用有利于MDR-TB诊断和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