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观察芪葛合剂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用芪葛合剂灌肠治疗;中药对照组36例,用芪葛合剂口服治疗;西药对照组34例,用替硝唑、地塞米松、锡类散混合均匀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中药对照组总有效率83.3%,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76.5%,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半年后复发者,治疗组1例,中药对照组5例,西药对照组6例;1年后复发者,治疗组2例,中药对照组9例,西药对照组9例,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改善腹泻、腹痛、肛门坠胀、黏液便或脓血便时间均短于两对照组。结论:芪葛合剂灌肠给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有较好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快,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芪葛流浸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用芪葛流浸膏和甲硝唑、地塞米松、锡类散混合液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葛流浸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直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杜绍萍  段菊锋  高俊杰 《河南中医》2012,32(9):1183-1184
目的:观察自拟白头翁苦参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临床辨证分型进行保留灌肠治疗,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41例患者,治愈28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2%。结论:自拟白头翁苦参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唐燕平 《河南中医》2011,31(2):166-167
目的:观察理中温阳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予柳氮磺胺吡啶1g,qid,口服,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100mL保留灌肠;治疗组95例,给予理中温阳法治疗,并随症加减,两组均以3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3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4%,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理中温阳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自制肠炎丸内服配合自拟灌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探讨中药作用机制。方法:33例患者均给予肠炎丸内服,1丸日3次,配合灌肠合剂保留灌肠每日1剂,2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黏膜病变,停药6个月有无复发,判定疗效。结果:临床治愈18例(54.55%),显效10例(30.30%),好转4例(12.12%),无效1例(3.03%),总有效率为96~97%。结论:自制肠炎丸内服配合自制灌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加味四神汤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四神汤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溃疡结肠炎患者76例,用加味四神汤保留灌肠,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结论加味四神汤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珍珠烫伤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珍珠烫伤膏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6例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14 d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及结肠镜下黏膜病变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脓血便、腹痛、腹泻、腹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结肠镜下黏膜病变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珍珠烫伤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且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道黏膜病变部位的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12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结合综合护理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6%,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同时增加综合护理环节既可以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又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伦  戈焰 《新中医》2009,(8):43-44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自拟方愈溃汤保留灌肠治疗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与西药4-ASA治疗做对照。结果:治疗组50例,近期治愈率72.0%,总有效率96.0%。对照组40例,近期治愈率42.5%,总有效率62.5%。2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愈溃汤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建宇  彦知 《光明中医》2010,(1):93-93
江苏省常州市科学技术局日前在金坛市中医医院召开了“芪葛合剂选择灌肠给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直结肠炎的临床研究”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  相似文献   

11.
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璐丽 《河北中医》1999,21(5):267-268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化湿汤口服加白败汤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疗效。方法:64例CUC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5例,采用自拟健脾化湿汤口服,同时以白败汤保留灌肠,对照组29例,口服补偿脾益肠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1%对照组65%,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自拟健脾化湿汤口服,配合白败汤灌肠治疗慢性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中药基础治疗上联合愈溃散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04例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基础中药方,加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服用基础中药方加用愈溃散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总疗效、临床症状改变及结肠镜检查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P〈0.05)。两组治疗在临床症状及结肠镜改变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基础中药方合用愈溃散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在改善腹痛腹泻、粘液度及结肠充血水肿、粘膜糜烂、粘膜溃疡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保留灌肠及针刺三合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健脾,温补肾阳中药口服,并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去腐生肌的中药保留灌肠和针刺三合穴治疗慢性结肠炎42例,同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以芍药汤灌肠,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配成悬混液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结论: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症状改善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加用自拟方药口服及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张永恒  张艳  卢乙众 《中成药》2011,33(4):725-726
目的 观察芪倍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类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芪倍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片,每次1 g,每日3次,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主观症状评价和镜下病变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大大降低(p<0.01).结论 芪倍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不易复发,优于口服给药.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本文对30例采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的观察组与30例采用庆大霉素加10%腐植酸钠液保留灌肠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效果相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甲硝唑配伍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硝唑配伍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试验:观察甲硝唑配伍中药煎剂(治疗组)和单纯西药(对照组)保留灌肠的临床疗效。15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本组150例,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83.33%,其中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硝唑配伍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及甲硝唑等灌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脾柔肝汤口服、愈渍汤保留灌肠合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3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健脾柔肝汤口服、愈溃汤保留灌肠,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显效19例(50%),有效16例(42.11%),总有效率为92.11%。结论:健脾柔肝汤口服合愈溃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