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对矿产勘查学学科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矿产勘查理论不同于一般地质成矿理论,矿产勘查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四个方面。矿产勘查的核心是进行成矿预测,成矿预测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对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尤为重要。当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存在一些重要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除了综合利用现有矿产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外,还要加大矿产勘查工作和成矿预测研究,开发新型产业和资源,特别是对于寻找非传统矿产资源尤为重要。同时,也要紧抓市场工作,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相似文献   

2.
正经过8年工作,我国第一次对近地表2 000m陆地的铁、铝、铜、铅锌等23种重要矿产资源开展了系统的总量预测工作,将为我国找矿勘查部署、国家资源战略部署提供重要支撑。项目创建了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体系:以板块构造和成矿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开展建造构造编图,构建扎实的成矿构造环境预测基础;以成矿系列矿产预测类型为纲,建立矿床综合信息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预测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矿业快报》2009,(6):9-11
论述了矿产资源预测研究一直是矿床勘查研究的热点,对现代矿产勘查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地质数据收集技术和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成矿预测理论日趋完善,研究方法向着综合化、定量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提出了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借助GIS技术,实现系统化、信息化和可视化的多源信息综合成矿预测以及深部隐伏矿(床)体的"定位"预测,将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磊 《现代矿业》2009,25(6):9-11
论述了矿产资源预测研究一直是矿床勘查研究的热点,对现代矿产勘查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地质数据收集技术和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成矿预测理论日趋完善,研究方法向着综合化、定量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提出了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借助GIS技术,实现系统化、信息化和可视化的多源信息综合成矿预测以及深部隐伏矿(床)体的"定位"预测,将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数字矿区与矿产资源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矿山的快速发展,大量与矿区有关的信息必需依托GIS进行采集、处理、分类、存贮、分析和管理;而基于GIS的数字矿区是进行矿产资源预测的关键。目前成矿预测进入了以新的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全面利用当代地质勘查所获得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航天航空遥感等信息资料,进行综合成矿分析及评价的新阶段。由于矿产预测信息资料越来越多,综合性越来越强,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必须广泛地应用以GIS为主体的综合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6.
毛里塔尼亚矿产资源丰富,赋存铁、铜、金等,其中铁矿储量居非洲第二位,这些多为我国大宗紧缺矿产。毛里塔尼亚资源基础及潜力较好,但广袤的陆域面积被撒哈拉沙漠覆盖,地质工作程度极低,多半未进行勘查。本文系统梳理了毛里塔尼亚的成矿地质背景、资源禀赋,对其矿产勘查开发集中在铜矿、铁矿、金矿等金属矿产,且勘查投入自2012年起持续走低的现状,对毛里塔尼亚矿业投资环境及主要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矿业企业在毛里塔尼亚进行矿业投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质装备》2012,(4):4
不久前,《内蒙古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审查。该《实施方案》提出,今后8~10年将加强煤层气、页岩气、煤炭、铀、铁、铜和稀土、晶质石墨等战略新兴产业所需矿产的勘查,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的目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优势和需求,分别从自治区成矿地质背景与资源潜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重要矿产勘查、矿产  相似文献   

8.
《矿业快报》2007,23(7):79-79
全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矿产勘查程度较低,总体资源探明程度不足1/3,还有很大的资源潜力。与此同时,我国的矿产资源利用方式还比较粗放,一些地方采富弃贫、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现象较为普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和3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甘肃经济发展举足轻重,本文从分析甘肃省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入手,指出甘肃省面临着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矿产资源形势严峻、水资源短缺、地质灾害肆虐等问题;认为地质勘查投入严重不足是制约甘肃地勘工作的主要因素。提出要切实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加强地质勘查工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甘肃经济发展举足轻重,本文从分析甘肃省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入手,指出甘肃省面临着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矿产资源形势严峻、水资源短缺、地质灾害肆虐等问题;认为地质勘查投入严重不足是制约甘肃地勘工作的主要因素.提出要切实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加强地质勘查工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矿产勘查实物资料是地质资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矿业权评估交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对实物资料的核对检查、抽查复检,可以快速查明矿产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助于矿业权的诚信交易和降低投资风险,促进矿业权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矿产勘查实物资料对于矿产资源前景研究也是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矿业管理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不足日益显现,以矿业权价款的市场化确定为核心的多项改革措施,也因此被推出并引发了诸多争议.论文在对近些年来各项改革措施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矿业权价款改革所产生的正负效应及其原因,进而通过总体评判并结合我国矿业实际,阐述了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并在考虑可行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过渡性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我国的矿产资源形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矿产资源发生复杂而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应该正确认识我国的矿产资源形势,辩证分析资源的特点。对于短缺的矿产,要看到有利的方面,而对于优势的矿产,要看到不足。这样在国际矿产品价格市场和资源外交中就能够处于主动地位,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4.
《Minerals Engineering》2003,16(3):179-186
It is reasonably common for mineral processing plants to perform poorly compared to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people who designed and built them. However, such failures are seldom discussed in public. This paper argues using a mythical example that such failures are often due to inadequate consideration of the likely amount of variation in the material which will flow through the plant. A suggested way of considering the likely amount of variation is given in the form of a few key questions with some ideas about how these questions might be answered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5.
关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分析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其相应的措施,指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关于矿产资源价值、矿产品价值和矿业权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深入分析矿产资源、矿产品和矿业权三者的价值构成及相互关系,建立计算模型,提出矿产资源价值补偿和矿业权价值分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19.
新技术矿产:未来矿业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炯辉 《中国矿业》2012,21(1):1-5,10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原来应用于军事和国防领域的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逐渐进入民用领域,这对矿业和原料供应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加速了新兴矿产的成长。本文首次就"新技术矿产"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技术矿产的特点及六个方面的产业特征,提出新技术矿产与矿业的新格局,最后探讨了矿新技术矿产在矿业投资方面的机遇与挑战,为新技术矿产的投资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在新的形势下,中央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国土资源利用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国土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和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